數學作文
我的發現
同學們,在你們的數學學習中是否和我一樣,有一些不經意的發現?現在我就來介紹我的幾個發現。
如果要你算一個多位數乘5,你是不是准備列豎式?我卻可以口算,因為我發現一個小訣竅。想知道嗎?讓我來告訴你:算48532×5的積,先找到這個數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會口算嗎?242660這就是48532×5的積了。知道為什麼嗎?我把原來的數先擴大10倍,再縮小2倍,是不是相當於擴大5倍呀?你掌握這個小竅門了嗎?
同樣的發現我還有:一個數乘1.5隻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為什麼?)一個數乘15呢?用剛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經想到了吧,再擴大10倍就好了!
我還發現一個多位數,末兩位符合這個要求:十位上十奇數,個位上是5,用它乘5,積的末兩位肯定是75。我想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多位數的個位與5相乘得25,積的個位是5,向十位進2,而十位的奇數與5相乘的到的是幾十五,這個5應該和個位進上來的5相加寫在十位上,所以這個積的十位上肯定是7,個位上肯定是5。同樣的道理,你不難推出,一個多位數十位上是偶數,個位上是5,它與5相乘,積的末兩位肯定是25。
這個發現能用我前面所說的一個數乘5的巧妙演算法來解釋嗎?想想看,它們是一致的,因為這個數擴大10倍後,末兩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餘數1,與50合起來150÷2=75是末兩位上的數字,也可能百位上沒有餘1,那麼50÷2的商就是末兩位上的數字。
同學們,我的這個小發現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這是我自己動腦筋觀察和思考的結果。偉大的發現不是由這點點滴滴組成的嗎?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勤於思考、善於發現的人吧!
談談對零的認識
零看上去很單調,就是沒有,其實它非常地豐富,它隱藏了許多。在數學中零非常特殊,不管做什麼題,你應該考慮零。
在幾何中,「0」經常被作為記號。
「0」的特殊源於在一些概念或題里,比如每個有理數都有倒數,「0」卻沒有,有理數分為正數、負數。「0」,一個數就分為一類,這不特殊嗎?在除數里,只有零不能作除數。零作被除數,不管除以什麼數(「0」除外)都得零。
往往我們會忽視零,但它卻起著重要的責任。如,問等於幾?有些人就不能聯想到「0」。在數數時,有人就會忘掉零。如:不大於5不小於-5的整數有幾個?有人就會定有8個。其實還有0。如:有哪些數的絕對值不大於本身?那就是正數和零(也可以稱之為非負數)。
零在生活中更量五彩斑斕。在期末後開家長會,老師那裡登記的犯錯本給家長看時,我們都希望自己的那一格記著「0」,這表示我們沒有犯過錯,家長高興,我們高興。但是在卷子上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個數或接近這個數的整正數,否則回家的日子就難過了。在比賽中,誰都不希望得到「0」。
零是豐富的。我認為零在題中是陷井,大家以後做題時應考慮零。零在不同的場合也能使人的情緒改變。它是美妙而又豐富的。
對0的認識
0是一個奇妙的數字,又是一個中學生經常遇見的「老朋友」了,計算,概念,都要遇見。
首先,0表示什麼也沒有,簡直可稱得上是數字裡面的「沙漠」,0也是一個奇怪的數字,放在體積、面積、重量、速度、路程等所有單位裡面,都表示沒有,以表示時間、一個人的年齡、賽跑的剛開始、起點。
在數學王國數字型檔自然數裡面,以有0的身影,它當然是最小的。沒有0,便沒有一毓的自然數,因為0是自然數的起點。
在計算里,0乘以任何一個數,包括負數、分數、0都,0的絕對值也等於0,在有理數中,它的絕對值是最小的,0除以任何一個數都,0加上一個數,仍得那個數,如:0+1=1,0+1.8375=1.8375。0減去一個數,得那個數的相反數,如:0-1=-1,0-87=-87。
在數軸中,0為原點,也為邊界線,把正負兩大數分開,0為什麼奇妙呢?因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只是一個整數,當0和正數在一起時,叫非負數,和負數在一起時,叫非正數,數軸上,0又為我們判斷正負數大小時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右邊為正數,左邊為負數,右邊的數始終比左邊大,說明正數大於負數,0大於負數,卻小於正數。
在幾何中,0度角表示一條射線,它並沒有角,也沒有度數,0平方米,表示沒有面積,0米長,表示沒有高度。0斤重,表示沒有質量,0立方米,表示沒有體積。
在地形中,0表示海平面,0以上表示高出海平面,0以下表示低於海平面,中國新疆有一155米的盆地,它是低於海平面155米,中國西藏有8848米的珠峰,它高於海平面8848米。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准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並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後,將筷子插入量筒中,並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後,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後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啊!
接著,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籲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干凈、清新的空氣
網路知道打「 數學 作文 」……我不太清楚你是要什麼類的
能幫助到你我很高興
B. 數學作文500字
今天,「小鬼」當家。我帶著爸爸給我的錢去買菜。
我來到菜市場,想買菜,菜場裡面的菜是1.5元一斤,我准備買2斤,可是,我又看了看菜場外邊的菜,它只有1.2元一斤,而且還比裡面的菜好,我准備再買一斤,晚上炒著吃,這樣不僅菜買得多,而且更便宜,便宜1.5×3=4.5(元)1.2×3=3.6(元)4.5-3.6=0.9(元)。
接著,我又去買肉。菜場裡面的肉,瘦肉多,4.5元一斤;而菜場外面的肉,瘦肉少也要4.5元一斤,相比之下,我當然是選擇菜場里的肉。於是,我就買了3斤肉,共花了4.5×3=13.5(元)。
然後,我又去買了雞腿。只見菜場里的雞腿肉少骨多,還有蒼蠅的危害,要6元一斤,我又看看菜場外的雞腿,只見它肉多骨少,香噴噴的,又沒有受過污染,只是價錢貴了點,8元一斤。可是,為了身體健康,貴一點就貴一點吧!,再說就只貴了8-6=2(元)錢而已,於是我就買下了一斤。
隨著一股鯽魚的鮮味,我來到一個鯽魚攤旁,這兒的鯽魚夠鮮,夠嫩,夠活,是上等的鯽魚,別的攤上的鯽魚都沒有這么好。可是,這兒的鯽魚太貴了,要10元一斤。於是,我就跟這位攤主阿姨討價還價,我說:「阿姨,您這兒的鯽魚很好,可是太貴了,您看我第一次出來買菜,就便宜點吧!」阿姨說:「小朋友,您也知道這魚好,這魚賣10元錢,已經很便宜了。」我跟阿姨交談了好半天,費盡了唇舌,阿姨才答應,不過也只便宜一元,我看了看兜里的錢,已經只剩下4.9元了。於是,我就只好買了半斤,花了(10-1)÷2=4.5元錢。
回家的路上,我清點了一下菜,算了算,一共用了3.6+13.5+8+4.5=29.6(元),再加上兜里剩餘的零頭等29.6+(4.9-4.5)=29.6+0.4=30(元)。正好對上了爸爸給我的30元錢。
這次買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數學作文500字!
生活中的數學
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坐在椅子上做作業,椅子由於年久,坐上去搖搖晃晃,爺爺知道後用一根木條斜著釘在椅子的兩條腿上,並讓我再坐上試一試,我竟然發現椅子一點也不搖晃了!我懷著好奇心「請教」爺爺,爺爺說:「椅子面、地面和一側的兩條腿組成了一個正方形,我在中間斜著釘上一根木條,不就分成了兩個三角形嗎?而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不信你也試試。」我懷著好奇的心動手用木條釘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我拿著三角形無論怎樣使勁,也拉不動,而正方形輕輕一拉就變形了。我終於明白了爺爺為什麼要斜著釘木條的道理。這就是我在課堂上所學的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不容易變形。看來、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呀。
於是、我開始尋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我仔細觀察,結果發現了生活中有好多應用三角形穩定性的例子,家裡做飯用的鍋架上有三角形,相機的支架上也有三角形,停放時的自行車非常穩固,是因為自行車支架、地面和輪胎形成一個三角形,......還有很多很多呢!由於我善於觀察生活,數學課上,我發言積極、精彩,還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誇獎。
有一天,媽媽給我買了一雙新鞋,我試過後小心翼翼地想把鞋再裝起來。可是我怎麼也放不進去,最後只得向媽媽「求救」。媽媽真有辦法,把左腳的鞋尖和右腳的鞋跟並在一頭,一下子就放進去了。看我非常納悶,媽媽對我說:「看,把這兩只鞋所佔的面積看做兩個直角三角形,鞋盒底面是一個長方形。我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這不是我們上數學課剛學過的三角形圖形的拼組嗎?原來還用到了這里。
看,從這些實例中,我感受到,在實際生活中有許多和數學息息相關的東西?只要我們善於觀察,處處留意數學會給人們帶來智慧創造財富,可以說是,生活中處處包含著數學,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
D. 以數學為話題的作文
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數學,比如買菜的幾斤幾兩、日歷上的幾年幾月幾日,還有一些數學的等式都與數學有關。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幾題數學題吧!
早上起床,當我們睜開朦朦朧朧的雙眼,第一眼就向鬧鍾看去,鬧鍾上的數字,就是生活中的數學。因為我們一天的時間是時針轉24圈、分針轉1440圈、秒針轉86400圈得來的。那24×30=一個月,一個月×12=一年,這就是時間的數學。
平時,我們都要去的菜市場里也離不開數學。星期天,媽媽帶我去買菜,在一個賣白菜的攤子前,媽媽和賣白菜的人討價還價起來,最後,以一斤八角錢的價格買三斤,送一斤的口頭協議買了三斤大白菜。媽媽問我:「我這樣買菜,每斤便宜了多少錢?」我想了想,對媽媽說:「便宜兩角。」若得賣菜阿姨直誇我。回到家裡,媽媽問我:「你是怎麼算的?」我笑了笑說:「我先算3斤大白菜×0。8元=2元4角,再算買3斤送1斤=4斤,然後再算2元4角÷4斤=6角,那8角-6角不就等於2角了嗎!」這就是生活中的單價×數量=總價。
我平時都要跟著媽媽乘公共汽車去新華書店,公交車一分鍾行駛一千米,大約二十分鍾就到了。媽媽問我:「我們家離新華書店距離大約有多少千米呀?」我一邊用手指比劃著一邊對媽媽說:「大約二十千米。」這就是生活中的速度×時間=路程。
「勤動腦+勤動手=成功」這是我通過實際生活所悟出的道理,也是我一般的解題順序。我總要先讀懂題目,掌握其中的關系,列出算式,一步步地解答。有時,還要通過畫圖的方式,來理解題目。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奇妙的數學,在等著我們去尋找、去發現。
E. 數學作文
常言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你肯做有心人,實際例子俯拾皆是。
人民幣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幾乎每天都要和它打交道,但是對於人民幣為什麼只有1、2、5這三種數額的票面,而沒有其它數額的票面這一問題,卻很少有人問津。
其實這里就有一個數學道理。人民幣作為一種流通貨幣,銀行在發行時就考慮到貨幣的票額品種要盡量少,並且要能夠容易地組成1至9這九個數字。這樣既可完成貨幣的使命,又可以減少流通中的繁瑣。通過精心挑選,1、2、5脫穎而出,成為最佳組合之一。因為用1、2、5這三個數可以組成10以內的其它任何數,而且所用的票數最多也只有3個,如:1+2=3,2+2=4,5+1=6,5+2=7,5+2+1=8,5+2+2=9,所以,只要1、2、5幾種面額就足夠用了。
另外,除了1、2、5這一種組合外,還有1、3、5也是符合前面兩個要求的組合,用它也能組成10以內的其它任何數,如:1+1=2,3+1=4,5+1=6,5+1+1=7,5+3=8,5+3+1=9。
看了以上的分析,你是否對身邊的這一數學問題發生興趣了呢?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在等著你去挖掘、去探索……
F. 數學作文是什麼
數學,是一個無處不在的精靈,因為無論在哪裡,都有它的影子。大街上,學校里,工廠中,家庭里……造大樓,你需要用數學幫助計算各樓之間的距離和層與層間的高度;畫地圖,你需要用到比例尺。還有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利用數學的知識去解決。數學無處不在。
如: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無論是現代和遙遠的古代,數學都與生活息息相關. 早在三國時期的魏國,就發生了意見與數學緊密相聯的事.有一天,吳國的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曹操高興極了,變帶領百官和兒子曹沖一同去觀看,在場的所有人都沒見過大象,見到大象如此高大,大家都想知道這只「龐然大物」有多重.於是,有人就提了稱大象的建議,可是怎
2.生活中的數學
記得前幾天,我和媽媽去買西瓜,到了賣西瓜的地方,我對老闆說讓他切四千克的西瓜,說著他就切下了四千克的西瓜,我們付了錢,高高興興的回家了.回到家後,我就對媽媽說:「我們買了這么多西瓜,我能不能請同學們一起來吃啊?」媽媽說:「當然可以了!」 同學們來了以後,我們開始分西瓜. 來了5位同學,只有四千克西瓜,該怎麼分呢?我心裡
3生活中的數學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一個井蓋、一個圓柱、一個圓形……我們可不能小看了這數學,雖然這些東西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可數學的用處可大著呢!不信,咱們來瞧瞧吧! 有一次,上二年級的小表妹來我家玩.我很歡迎她,聽說小表妹很聰明,於是我便想到考考她.我上網找到十個城市的天氣預報給妹妹,說這十個城市的天氣弄混了,麻煩你幫忙整理的既清楚
G. 關於數學的作文
數學學習小體會
下面我想就我自己在數學學習及在競賽中的一點小的體會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覺得學習應該有個好基礎,我們都知道萬丈高樓離不了堅實的地基,學習更是如此。所以我們平時對書中的定義概念一定要清楚,而且大家如果注意的話,平常在你遇到問題感覺很棘手的時候,當你從定義的角度去考慮的話,往往有預想不到的效果,我認為這些都證明基礎東西的確很重要!
第二,學習應該經常總結,真的把它當回事去做,我們都知道其實大學的課程比高中要多很多的,而且進度都很快。這樣以來我們學的東西都會比較多,也比較亂,感覺沒有頭緒。這就要求課後,我們一定要自己花時間好好復習,好好總結。讓知識結構化,系統化,達到暗熟於心的目的。這樣我們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第三,解題應該掌握方法,不應盲目下筆。這點我認為我的老師對我影響挺大的,在解題時他經常會將一句話,就是「拿到問題看是什麼類型」我覺得這不只是一句話,它告訴了我們一種解題的思想,首先你應該清楚你解的是什麼題,考你的是什麼。然後你按類型對應找方法去解,這一點也說明我們前面的總結是很重要的。我想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些,那麼在解題時應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要感謝我的老師,因為沒有平時的細心教導就沒有我現在的成績。
第四,平時應該多讓自己鍛煉一下,多參加一些學校,院系或其它單位開展的各種有關數學的考試或競賽,去檢查一下自己,我覺得咱們不一定要獲得什麼,但至少可以開闊一下自己的視野,增加一些見識.在這我想對大家說:數學競賽就很不錯,首先考前輔導是對自己以往知識的一次復習和總結,可以讓你把以前的很多遺忘的東西重新回顧一下,其次數學競賽與其它考試相比更注重能力和思想的考查,對提高大家數學積極性,培養創造精神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它是對大家以往所學的內容也是一次全面的考查.這對大家從整體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也有很大的幫助!還有數學競賽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大家可以和老師們在線交流,請老師答疑,向老師們請教成功學習的經驗,因為咱們的老師都是很優秀的。當然大家也可以在平台上相互討論問題發表自己的好的見解。我覺得這些對大家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大家都應該去嘗試一下!
第五,我認為在考試中心態也很重要,不管是什麼考試,首先你得重視它,這是最基本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想如果你根本不把它當回事,你應該是考不好的,但我們也不必過分去追求什麼,這樣也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壓力。還有在考試中我覺得難免會遇到不順,這時應該使自己保持平靜,去認真分析一下,按方法去做,切不可亂了方寸。即使最後沒做出來,也不用過分在意什麼。因為你已經努力過,這點就行了。總之,一句話平常心就好!
最後,我想說我們大家都很優秀,只要你肯努力,你就是第一。
H. 數學作文550字
今天下午,我在《小學生雙色課課通》上看到了這樣一道題。
一個圓錐底面半徑是8分米,高的長度與底面半徑的比3:2,這個圓錐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
我沒多看分析,對著這道題便琢磨開了,咦?圓錐體的面積我沒學過怎麼計算啊。那這道題我有怎麼解呢?我嘆了口氣,准備繼續看完分析,刻我轉念又想,這個暑假過了我不久是六年級了嗎?若是連這道課課通上的題都不會做。我還算是什麼奧數班的啊?不就是名不副實了嗎?對,我一定要靠自己把它解出來。
按照往常我在這種題面前一定是在腦子里建立一個模型,可是,對於這道題我卻格外謹慎,生怕有個閃失。我在紙上畫了一個圓錐的透視效果。定睛一看,咦?這個圖形如果是平面圖形不就和三角形一樣了嗎,那這個圓錐的立方面積不就是和它同底同高的圓柱體的面積的2分之1了嗎?我一下子喜出望外。原來圓錐體的面積也同容易求的嘛。只要知道圓錐體的高,和底面積不就可以求出了嗎?再回到這道題上,它的條件里告訴了你底的半徑,就等於告訴了底面積,它說高和底半徑的比例是3:2,也就是底半徑的長度是高的3分之2。那高不就是半徑×3÷2=高。這么說來,高就是12分米,底面積就是200.96立方分米,圓錐體面積就是
200.96×12÷2=1205.76立方分米。
「呼,終於被我解出來了。」我長吁了一口氣,通過這道題,我也發現了,其實數學中有許多東西是相通的,就像圓錐體面積和是三角形面積一樣。其實並不需要知道所有的計算公式,只要可以融會貫通,一樣可以解題
I. 數學作文400字
今天,由於爸爸媽媽上班,媽媽就把我送到新華書店,書店裡人頭涌動。一進門,一股熱氣迎面撲來,這種熱鬧的場面,使我一下子沖動起來。書架旁伏滿了人,十分擁擠,要想看得清,就要往裡擠。往日「文明」的我也顧不上什麼禮讓了,一有空子就鑽。我完全不顧來自後面的擠壓,盡興地挑選書籍。一會兒,我終於選到了我看的書。擠出人群,我發現,一位看著像老師模樣地抱了好多書。我有禮貌的問老師需要幫忙嗎?老師爽快的答應了。老師,您是給學生挑選的書嗎?是呀!你們班有多少學生?老師沒有直接告訴我,反而問我,讓我猜猜看。每人6本則剩下41本,每人8本則差29本,有多少學生?多少本書?這一下,可把我給問住了。我想了想,突然有了點思路,兩次的分法不同,那就導致練習本相差了41+29=70(本),每人分6本變成8本,又相差了8—6=2(本)。哦!忽然,我明白,總差額知道了,又知道了每人的差額,那不就求出總人數了?我很快求出了學生有35人,求出了學生的人數,那書本就更好求了,6×35+41=251(本)我把答案告訴老師,老師說:「你真棒!完全正確!」
其實數學挺有意思的,特別是當你通過努力得到正確答案的時候,心裡的那個美呀,真是說不出來的高興!今後我還要在數學的城堡里探索、發現,不斷體會成功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