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語文古詩
三年級語文復下冊的古詩有兩首,分別是制《乞巧》、《嫦娥》。
1.乞巧 唐代: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⑵ 三年級下冊語文必背古詩
下冊:《春曉》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見》袁枚,《小池》楊萬里春曉(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村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揚柳醉青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所見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小池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學二年級】上冊:《贈劉景文》蘇軾,《山行》杜牧,《回鄉偶書》賀知章,《贈汪倫》李白贈劉景文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回鄉偶書賀知章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下冊:《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望廬山瀑布》李白,《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甫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小學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葉紹翁,《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王維,《望天門山》李白,《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夜書所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望天門山唐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飲湖上初晴後雨(北宋)蘇軾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下冊:《詠柳》賀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傑,《嫦娥》李商隱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日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乞巧唐·林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嫦娥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小學四年級】上冊:《題西林壁》蘇軾,《游山西村》陸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維題西林壁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下冊:《獨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劉禹錫,《憶江南》白居易,《鄉村四月》翁卷,《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漁歌子》張致和獨坐敬亭山李白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望洞庭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無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憶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鄉村四月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四時田園雜興春日范成大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舍後荒畦猶綠秀,鄰家鞭筍過牆來。漁歌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小學五年級】上冊:《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張籍,《長相思》(山一程)納蘭性德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秋思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長相思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下冊:《牧童》呂岩,《舟過安仁》楊萬里,《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辛棄疾牧童呂岩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舟過安仁(宋)揚萬里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清平樂·村居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第十二冊:卜運算元詠梅毛澤東1961年12月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卜運算元詠梅宋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菩薩蠻大柏地毛澤東1933年夏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示兒宋陸游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出塞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七步詩三國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採納為滿意回答吧~~~打字很辛苦的。。。
⑶ 三年級語文所有古詩
1、《夜書所見》作者葉紹翁【朝代】宋。詩文: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釋義: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王維【朝代】唐。詩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釋義: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3、《乞巧》作者林傑【朝代】唐。詩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千萬條。
釋義:今天七月七,晚上大家看看那晴朗的天空啊,牛郎和織女牽著大水牛、牽著兩孩子,正在渡過天河上架起的喜鵲橋呢。各家各戶的大小姑娘們望著天上的月亮,誠心誠意地向神靈乞求機巧和智慧,她們對著月光把紅絲線穿進針孔,穿了一條又一條,這一夜不知穿了多少紅線啊
4、《嫦娥》作者李商隱【朝代】唐。詩文: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釋義:透過裝飾著雲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漸漸沉沒,晨星漸漸消失。嫦娥後悔寂寞,後悔偷吃靈葯,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3)三下語文古詩擴展閱讀:
《語文三年級上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重印出版的教材,包括8組32篇課文及8篇選讀課文 ,供三年級上學期使用。
第三組9古詩兩首,夜書所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10風箏,11秋天的雨,12*聽聽,秋的聲音。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作的七言古詩。詩一二兩句寫景,借落葉飄飛、秋風瑟瑟、寒氣襲人烘托遊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
三四兩句寫兒童夜捉蟋蟀,興致高昂,巧妙地反襯悲情,更顯客居他鄉的孤寂無奈。該詩以景襯情,動靜結合,以梧葉聲和風聲襯出秋夜的寂靜,還運用了對比手法,以兒童夜捉促織的樂景反襯自己客居他鄉的悲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之一。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
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乞巧》是唐朝詩人林傑的詩,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像的空間,表達了人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願。
《常娥》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此詩詠嘆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發詩人自傷之情。前兩句分別描寫室內、室外的環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氣氛,表現主人公懷思的情緒;後兩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憶之後產生的感想,表達了一種孤寂感。全詩情調感傷,意蘊豐富,奇思妙想,真實動人。
⑷ 三年級下冊語文要背的古詩有哪些
1.絕句
唐代
杜甫(fǔ )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3.三衢道中
宋代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4.憶江南
唐代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ān)。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5.守株待兔
《韓非子・五蠹(dù)》
宋人有耕(gēng)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shì)其耒(1ěi)而守株,冀(jì)復得兔。
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6.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tú sū)。
千門萬戶瞳(tóng)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7.清明
唐代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hún)。
借問酒(jiǔ)家何處有?牧(mù)童遙指杏花村。
8.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
王維(wéi)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zhūyú)少一人。
9.滁(chú)州西澗(jiàn)
唐代
韋應物
獨憐幽(yōu)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0.大林寺桃花
唐代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fēi)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hèn)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⑸ 三年級下冊古詩詞全部
不知道你用的是哪個版本?有語文版、人教版、蘇教版等等
下面是人教版的。共有古詩四首。
第1課《燕子》
第2課《古詩兩首》
第3課《荷花》
第4課《珍珠泉》
語文園地一
第5課《翠鳥》
第6課《燕子專列》
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第8課《路旁的橡樹》
語文園地二
第9課《寓言兩則》
第10課《驚弓之鳥》
第11課《畫楊桃》
第12課《想別人沒想到的》
語文園地三
第13課《和時間賽跑》
第14課《檢閱》
第15課《爭吵》
第16課《絕招》
語文園地四·
第17課《可貴的沉默》
第18課《她是我的朋友》
第19課《七顆鑽石》
第20課《媽媽的賬單》
語文園地五
第21課《太陽》
第22課《月球之謎》
第23課《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第24課《果園機器人》
語文園地六
第25課《太陽是大家的》
第26課《一面五星紅旗》
第27課《賣木雕的少年》
第28課《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
語文園地七
第29課《古詩兩首》
第30課《西門豹》
第31課《女媧補天》
第32課《誇父追日》
語文園地八
古詩分別是《詠柳》、《春日》、《乞巧》、《嫦娥》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 日
朱 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乞巧
(唐) 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是來自芝麻團:九天伽藍團隊成摯為你解答
⑹ 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人教版第一課《古詩三首》:《絕句》、《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1、《絕句》是一首五言絕句(體裁),作者是唐代杜甫,享有詩聖的稱號。前兩句詩描寫由遲日、江山、春風、花草構成的闊遠明麗的春(季)景色。後兩句詩描寫了銜泥的飛燕和安睡的鴛鴦,充滿了生機勃勃和安寧恬適的春天氣息。2、《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詩人蘇軾給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所題的詩。這首詩描寫了竹、桃花、江水、鴨子、蔞蒿、蘆芽、河豚七種景物,表現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表達了詩人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思想感情。3、《三衢道中》這首詩寫了宋代詩人曾幾行於三衢山道中的所見所聞,描繪了初夏時寧靜的景色,表現了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注釋惠崇(亦為慧崇):福建建陽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詩能畫。《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畫名,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錢鍾書《宋詩選注》中為「曉景」。諸多注本,有用「曉景」、有用「晚景」,此從《東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這兩詩是作者元豐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時江邊情景的寫照。
蔞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種。《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蒿。」蘆芽:蘆葦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魚的一種,學名「魨」,肉味鮮美,但是卵巢和肝臟有劇毒。產於我國沿海和一些內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上:指逆江而上。蘆芽:蘆葦的幼芽,可食用。上:指魚逆江而上。
⑺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所有古詩
第一單元第2課《古詩兩首》
草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第五單元第17課《古詩兩首》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⑻ 三年級上下冊語文的古詩古詩
請問是什麼版本的?人教還是蘇教還是其他版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