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分與合
A. 為什麼 小學一年級數學 得學分與合 起到什麼作用為什麼
一年級數學得學分與合,主要是為後面要學到的湊十法打下基礎,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口算的運算速度。
小學數學是通過教材,教小朋友們關於數的認識,四則運算,圖形和長度的計算公式,單位轉換一系列的知識,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計算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
因此,做中學,玩中學,將抽象的數學關系轉化為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將使兒童學得更主動。從教育目標來看,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應用等綜合能力。
(1)小學數學分與合擴展閱讀:
數學內容
1、計量單位
長度、面積和體積以及其同類量之間的進率;質量單位和他們之間的進率;時間單位進率、人民幣進率。
2、比與比例
正比例、反比例、化簡比、求比值、比與分數、除法聯系、比、比例、可以用比例解應用題。
3、圖形與空間
圖形、空間、周長、面積、側面積、表面積、圖形的變換、圖形與位置、圖形的認識與測量。
4、統計和可能性
統計表、統計圖、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可能性。
B. 為什麼 一年級數學 得背分與合 為什麼有什麼作用
背熟後面算10以內加減法就簡單了。比如說6-4就可以想6可以分成4和2,所以6減4等於2
C. 分與合 是代表什麼意思
分指某數可以分成幾加幾,合指幾加幾等於某數,例:2+3=5為合式,5=2+3為分式。
D. 小學數學 一年級的分與合 分別代表什麼啊就是5可以分成1和4 2 和3 3和2 4和1
這個內容很重要,是理解加減法和加減法計算的基礎,必須搞明白。
一、關於合成(或者說是組成):
「1和4組成5」,擺一擺小棒就明白了,左邊1根小棒,右邊4根小棒,把它們合在一起成為一堆就成了5根小棒了,這就是1+4=5或者4+1=5;所以「合」就是「加」。
同樣,「2和3組成5」,左邊是2根小棒,右邊3根小棒,把它們合在一起成為一堆就成了5根小棒了,這就是2+3=5或者3+2=5。
二、分成
「5可以分成1和4」可以用小棒擺一擺:從5根小棒裡面拿出1根放一邊,還剩下4垠,就是把5根小棒分成了兩堆,一堆是1根,另一堆是4根,所以5-1=4,或者5-4=1。
同樣,「5可以分成2和3」是從5根小棒裡面拿出2根放一邊,還剩下3垠,就是把5根小棒分成了兩堆,一堆是2根,另一堆是3根,所以5-2=3,或者5-3=2。所以「分」的動作就是「減」的過程。
三、應用
熟練地把10以內的數進行分成、合成,在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中才能順利地計算。
例如:8+5=?想:因為8和2組成10,我們就把5分成2和3兩個部分,先用8加上分出來的這個2得10,10再加上剩下來的3得13,所以8+5=13。可見在進位加法的計算過程中離不開數的分成與合成。退位減法也是離不開數的分成與合成的。
E.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較大小好講還是分與合好講
緣分,我也是一年級老師。教了兩年了
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和學生們的表現,認為比較好講的是:比大小
1、內容簡單,基本就是數數
2、直觀,學生能很快反應過來
對於數的組成、分成來說,需要用課件或者用小棒來幫助學生們理解。這個過程是很繁瑣的,需要老師付出很大的心力才能讓學生大部分接受
最後:同仁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