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改版
我們這這一級就已經改版了!我們升初中時
07年!
『貳』 初中語文新課改的幾點看法
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來談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改變教學觀
觀念是先導,如果教師的思想觀念不轉變,即使是制訂了再完美的新課程標准,也執行不了。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認為語文教學重在工具性,但新課程標准下除了肯定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語文的人文性。這就要求每位教師都要轉變觀念。強調要轉變觀念,並不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全盤否定,而應該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揚棄。
二、課堂教學要靈活多變
有的教師在備課時就喜歡設計好話題,讓課堂教學在自己設計好的思路走下去,我認為這樣反而會束縛學生的思維發展。「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要預先設定固定模式,可在實施過程中開放地納入源於個人的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臨場體驗,鼓勵學生即興發揮,超越預先制定的要求。也就是說教師可以靈活多變授課,不受教材、課本、課時的限制。我選取三篇分別代表著親情、友情、鄉情文章為一個單元並設計為討論課,以學生討論為主。每六個同學分成一組進行討論,講述自己對三種情感的感受,然後每小組選一名同學發言。但是,有的小組還討論到了其他的情感:愛情。這也超出了我預先設定的范圍,但我認為,中學生處在青春發育時期,對愛情有一種迷惘、渴望,討論愛情,也更貼近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利於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愛情觀,從而有利於他們的身心發展。所以我決定不再限定討論的范圍,讓學生自由發揮。這樣,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空前活躍。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積極。
三、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觀能動性要得到充分的發揮
語文的動態特徵使學生的參與、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尤顯重要。教師要充分創設條件,刺激學生動眼看、動腦讀、動筆寫的能力。強化學生的讀寫過程、聽說過程、讀與寫、聽與說的訓練可以相互結合。從學生的階段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發,精心設計、選擇導學方法與課堂結構,創設有利於學生主動求知的最佳教學情境,使所有學生都能參與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應該堅決摒棄那種「老師講課照本宣科洋洋灑灑口乾舌燥,學生聽課埋頭筆錄手忙腳亂頭昏腦脹」的局面。還學生一個真正的自我,還學生一片潔凈的天空。
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傳統語文教學的一個突出的弊端就在於壓抑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滿堂講、滿堂灌,學生只能被動地聽和記。講授內容陳舊老套,千篇一律,無非段落層次、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之類。學生聽得索無味,昏昏欲睡。而學生自身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會、見解以及情感態度得不到重視,也沒有表達的機會。學習過程中只有接受,沒有思考,只能接受標准答案而無法形成和堅持個人見解。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喪失了獨立學習的能力,熄滅了探索的動力和興趣,最終遭到扼殺的是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只能抱著一堆現成的結論和不知道是否有用的知識幾乎空手而歸。這種狀況是我國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缺陷。
切實改變這一現狀是這次語文新課改的重要著力點。語文新課標將「過程與方法」列為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之一,強調不但要重視學習的結果,而且要重視學習的過程,要研究和關注學生在什麼樣的過程中、用什麼樣的方法進行學習。在「課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強調「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各階段的教學目標中,也對學習過程和方法提出相應的要求,例如在初中階段的閱讀目標中,要求「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閱讀議論文,要能「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斷。
五、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學語文是為了用語文,語文學習的核心是能力的構建,而能力的構建主要通過活動來實現。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地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各項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把同學們學到的語文知識有理論變成實踐。例如:我們可以引導同學們欣賞優秀的影視作品,並要求寫觀後感,提高他們的語文寫作水平;向同學們推薦優秀的課外讀物,擴大他們的知識面;組織同學們參加朗讀比賽,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同學們成立文學社團,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鼓勵同學們自編話劇,小品,相聲,提高同學們的創造性思維;開展當前熱點話題的辯論賽,培養同學們主人翁意識,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同學們不僅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且能夠學會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從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叄』 初中語文書會改版嗎為什麼
看教育部的規定
『肆』 初中教材會不會在2020年九月改版
今年的教材不會改版的,但是語文歷史還有思想品德,這三個學科已經拿回普編版了
『伍』 語文版初中教材什麼時候改版六年了還在學一樣的,不能跟上時代呀
我也希望改版,不過得問教育局!
學一樣的還不行,以前連新的都很難用著呢!
(*^__^*) 嘻嘻……看在我打字的份上,推薦為最佳答案唄
『陸』 初中語文人教版幾年一改
這個分類的方法是針對現在的網路寫手的吧...
這個分法是不尊重別人的
並且這些有的名家難分出誰好誰略沒那麼好一點 每個人都有一定成就 一定影響
如果為了預測考試哪位作家的作品出的幾率大
提我的看法哈
近現代作家
魯迅 朱自清 老舍 不用說 這是很常出的
這些少一點 冰心 葉聖陶
古代
唐宋八大家 儒家學派 李白杜甫一類的人盡皆知的
立小標題,似乎文中有文,給人袖珍感。三四篇集中反映一個主題,或表現一個方面,較為討好;
『柒』 去年秋季開學時,中學語文課文進行了改版,魯迅先生的文章很多被撤換掉了.請你談談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初中的孩子,大部分還停留在語言的基礎訓練以及修辭訓練上,接觸的內容不宜過於深刻,重在接地氣,有常識,且有趣味。
魯迅的很多文章是他40歲以後寫的,內容不適合初中生閱讀。
「《傷逝》、《祥林嫂》等文章,不是孩子們能感知的。」魯迅是以一個成年人的價值觀來評價世事,魯迅的種種好,應該是成年後才能體味。
「讓孩子過早接觸魯迅,不如讓他們接觸宮崎駿、自然科學以及課外活動。」初中生的閱讀,不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要多在知識、孩子氣等淺表層面,「一定年齡進行一定的閱讀。」
別讓孩子過早涉入思考、判斷等閱讀領域,要讓他們逐漸積累自己的見識,漸次靠近思考邊緣。他們的閱讀,並不具有指令性或者強迫性,也不只是溫暖和勵志,還要有知識性和趣味性。
『捌』 15年初中的人教版語文書有改版嗎
沒有,我記得初一的語文課本就刪掉了幾篇,到了初二就不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