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上冊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步驟 (1)有括弧就先去掉 (2)移項:將含未知數的項移到左邊,常數項移到另右邊 (3)合並同類項:使方程變形為單項式 (4)方程兩邊同時除以未知數的系數得未知數的值 例如: 3+x=18 解: x =18-3 x =15 ∴x=15是方程的解 —————————— 4x+2(79-x)=192 解:4x+158-2x=192 4x-2x+158=192 2x+158=192 2x=192-158 2x=34 x=17 ∴x=17是方程的解 —————————— πr=6.28(只取π小數點後兩位) 解這道題首先要知道π等於幾,π=3.1415926535,只取3.14, 解:3.14r=6.28 r=6.28/3.14=2 不過,x不一定放在方程左邊,或一個方程式子里有兩個x,這樣就要用數學中的簡便計算方法去解決它了。有些式子右邊有x,為了簡便算,可以調換位置
⑵ 小學五年級數學解方程。。。
⑶ 五年級數學解方程的步驟是什麼
方程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兩邊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2)去括弧:先去小括弧,再去中括弧,最後去大括弧;
(3)移項:把含有未知數的項都移到方程的一邊,其他項都移到方程的另一邊;
(4)合並同類項: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數化成1。
(3)五年級數學上冊解方程擴展閱讀: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工程問題、行程問題、分配問題、盈虧問題、積分表問題、電話計費問題、數字問題。如果僅使用算術,部分問題解決起來可能異常復雜,難以理解。
而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建立,將能從實際問題中尋找等量關系,抽象成一元一次方程可解決的數學問題。例如在丟番圖問題中,僅使用整式可能無從下手,而通過一元一次方程尋找作為等量關系的「年齡」,則會使問題簡化。
解方程依據
1.移項變號:把方程中的某些項帶著前面的符號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並且加變減,減變加,乘變除以,除以變乘;
2.等式的基本性質:
(1)等式兩邊同時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同一個代數式,所得的結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為:若a=b,c為一個數或一個代數式。
(2)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所得的結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為:若a=b,c為一個數或一個代數式(不為0)。
⑷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解方程怎麼寫
⑴地球表面的陸地面大約是1.5億萬千米,比海洋面積少2.1億平方千米。地球表面的海洋有多少億平方千米?
解:設地球表面的海洋有X億平方千米
方程:X-1.5=2.1
X=3.6
答:地球表面的海洋有3.6億平方千米。
⑵公園上午接待遊客365人,比下午的1.2倍多5人。公園下午接待了多少遊客?
解:設公園下午接待了X名遊客。
方程:1.2x+5=365
x=300
答:公園下午接待了300名遊客。
⑶圖書館里科技書的本數是連環畫的3倍。連環畫比科技書少392本。科技書和連環畫各有多少本?
解:設科技書X本,連環畫有y本。
方程:X=3y
X-y=392
y=196
x=588
答:設科技書588本,連環畫有196本.
⑸ 五年級數學上冊解方程怎麼做
0.3 x=7.2 x+450=550 0.6+x=2.7 x-0.52=1.3 13.2+x=16.3
x÷14=98 x-35=95 76+x=91 x+4.8=8 x-4.5=3.6
0.8+x=9.1 4x=168 x÷3=5.5 0.9x=2.43 x÷1.2=7
x-257=582 x÷15=180 14x=7 x÷2.5=0.8 360+x=710
1.5 x=4.5 120-x=35 3.6÷x=0.6 5x=40 x+4.1=9
x-105=15 x÷0.7=1.2 2.1x=0.84 x=56=102 2.4÷x=6
x-970=270 20x=160 6.6+x=24.5 15x=3 12.6-x=3.6
⑹ 五年級上冊數學課本解方程
x÷1.5-1.25=0.75
4x-1.3×=2.6
20-9x=1.2×6.25
6x+12.8=15.8
150×2+3x=690
2x-20=4
3x+6=18
2(2.8+x)=10.4
(x-3)÷2=7.5
13.2x+9x=33.3
3x=x+100
x+4.8=7.2
6x+18=48
3(x+2.1)=10.5
12x-9x=8.7
13(x+5)=169
2x-97=34.2
3.4x-48=26.8
42x+25x=134
1.5(x+1.6)=3.6
2(x-3)=5.8
65x+7=42
9x+4×2.5=91
4.2x+2.5x=134
10.5x+6.5x=51
89x-43x=9.2
5x-45=100
1.2x-0.5x=6.3
23.4=2x=56
4x-x=48.6
4.5x-x=28
X-5.7=2.15
155X-2X=18
3X+0.7=5
3.5×2=4.2+x
26×1.5=2x+10
0.5×16―16×0.2=4x
139.25-X=0.403
16.9÷X=0.3
23x=14x+14
x+14x=65
3-5x=80
1.8+6x=54
6.7x-60.3=6.7
9+4x=40
2x+8=16
23x-14x=14
x+7x=8
9x-3x=6
6x-8=4
5x+x=9
x-8=6x
4/5x=20
2x-6=12
7x+7=14
6x-6=0
5x+6=11
2x-8=10
1/2x-8=4
x-5/6=7
3x+7=28
3x-7=26
9x-x=16
24x+x=50
6/7x-8=4
3x-8=30
6x+6=12
3x-3=1
5x-3x=4
2x+16=19
5x+8=19
14-6x=8
15+6x=27
5-8x=4
7x+8=15
9-2x=1
4+5x=9
10-x=8
8x+9=17
9+6x=14
x+9x=4+7
2x+9=17
8-4x=6
6x-7=12
7x-9=8
x-56=1
8-7x=1
x-30=12
6x-21=21
6x-3=6
9x=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