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怎麼輔導
這是很多家教都很頭痛的事情,其實這個也為避難,最重要的,就是你如何讓小孩子喜歡上你找個老師。從第一次上門開始,你找個小學語文家教,必須要首先了解了你所要輔導的這個孩子的基本情況,包括孩子的興趣愛好,優缺點,學習方面的不足,只有你先了解了孩子,你才好知道從何處入手,和孩子交朋友,怎麼帶動孩子的積極性。其實面對小學語文,可能很多孩子並不喜歡語文這門課程,這就要看小學語文家教的了,你怎麼能讓孩子接受語文,並培養起孩子學習小學語文的興趣,這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作為一名小學語文家教,必須要有耐心和信心,因為這個階段,對孩子至關重要。不斷的支持、鼓勵、安慰,讓孩子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樹立起自己的自信心,這樣孩子才會喜歡小學語文家教和語文這一學科,才可能漸漸的積累語文的基礎知識。其實說了這么幾點,但是最重要的,也是作為一個小學語文家教所必備的,就是耐心,孩子需要你的呵護和鼓勵,更需要再學習中找到樂趣,從而提升了成績,又喜歡上了語文這門功課。 追問: 可是,小孩子不知道看拼音寫詞語,造句也有些困難,那該怎麼教呢? 回答: 不會吧,小學生耶,不會連最簡單的拼音寫詞語都不會吧! 追問: 呵呵,真的!怎麼教嘞? 回答: 就教他幼稚園的知識吧 追問: 五年級了. . . 回答: 沒得救了 追問: 額. . .不會吧! 回答: 怎麽不會啊,都上五年級了,拼音寫詞語都不會 追問: 這,我該怎麼說呢? 回答: 就從一年級的知識教他 追問: 是啊,不過是從頭開始!呵呵~ 回答: 對啊,呵呵∧Ze¨ro 的感言: 好啦,小屁孩!恭喜你!
B. 小學語文怎麼教
賈志敏老師以他高超的教學藝術,把我們帶入了一堂朴實無華卻又扎實有效的作文指導課中。他的講座則讓我們明白了一個語文老師該怎樣去教好語文。下面是賈老講話的內容,寫下來與同行們共勉。
賈老的開場白是這樣的:「我教了54年書,直到現在,還在研究、改進、提高。」賈老對待語文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令人感佩不已,另一方面又讓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受到了極大的鞭策。一位七十三歲的大師,在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之後尚且如此虛懷若谷地鑽研探求,更何況是我們這些正站在講台上的後輩。
賈老說學生不喜歡現在的語文課,學生不會寫字,不會作文。老師費再大的勁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賈老首先告訴大家什麼叫語文。他用葉聖陶的話來說:「語就是口頭語,文就是書面語言。語文課就是老師在課堂上借一篇篇課文教會孩子說,教會孩子作文。衡量一個班的語文教得好不好,就看你班上的孩子是否能說會道。賈老說他曾寫過一篇題為《老於的憂慮》的文章。老於就是於永正。於老師說全國95%的學生不會讀書(朗讀),不會讀就不會寫。賈老說今天上課這個班的學生寫得不錯,但不會讀書。讀書有三個標准:正確、流利、有感情。現在的學生朗讀存在這很多問題:一字一音,拖泥帶水,拿腔捏調。老師要用課文教會學生朗讀。賈老用他那親切而又充滿磁性的聲音為我們范讀了《雪地里的小畫家》和《兩個名字》。他說《13 兩個名字》這個課題不應該讀成「13 兩個名字」,而應該讀成「第13課 兩個名字」。這個題目應該把重音落在「兩個」上。接著,賈老又朗讀了《驚弓之鳥》,他說朗讀要自然,像說話一樣,要根據人物的身份採用不同的語氣讀。讀好了才能讀出味兒。現在的語文課成了分析課,分析得頭頭是道,從頭到尾都在提問,老師要把學生問累問倒,而讀得太少。
賈老講的第二個內容是:語文該怎麼教?語文是一門大課。語文有三大功課:閱讀、作文、寫字。閱讀是基礎,作文是表達,寫字是口頭語變成書面語的載體。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閱讀是重點,作文是難點,寫字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輕點。閱讀訓練要扎實,一學期八次作文要落實,寫字教學要認真踏實。說到寫字教學,賈老講了這樣一件事:在一次中考研討會上,老師們坐在一起反復推敲中考卷上的「鬼畫符」。賈老還講了兩個笑話,一個是身份證上的四個語病:一是正面寫著「公民身份號碼」,背面卻寫著「居民身份證」,到底我們是「公民」還是「居民」?二是「公民身份號碼」, 應該是「公民身份證號碼」,因為只有囚犯才編號。三是正面的「出生」一欄,既可以是日期,也可以是地點。應該明確地說「出生日期。」第四是有效日期,一般人的上面都有規定時間,而賈老的上面寫著從他辦證開始到長期。長期是什麼時候,長期還是有效期限嗎?第二個笑話是:前段時間博物館失竊案被公安機關破獲,博物館給公安機關送了一面錦旗「撼祖國強盛 衛京都泰安」,捍衛的「捍」,竟然寫成了撼動的「撼」,真是荒唐之極。所以賈老說:「我們的語文正在被邊緣化,語文岌岌可危。所以要挽救我們的語文,只有從我們語文老師做起。」
賈老講的第三個內容是:語文課堂的三個實。第一是真實,語文課來不得半點虛假。現在社會上虛假的東西太多了,什麼瘦肉精啊,地溝油啊,假牛奶啊,這些都是社會問題。在我們的課堂上,也有很多假的東西。就說賽課吧,有50%都是假的。賽前一個團隊集體備課,課前試教,暗示學生等等。第二是朴實,很多老師上課廢話都很多。語文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慎言。薛法根說過語文老師有三不說:學生懂了的不說,你說了學生不懂得不說,跟語文課無關的話不說。另外,語文課上要慎用課件。課件是個好東西,但常常因此忽略了語言文字的訓練。第三是扎實。語文課要有語文味兒,要緊扣「字詞句篇聽說讀寫」這八個字來落實教學。好的語文課可以用十六個字來形容「環環相扣 絲絲相連,行雲流水,滴水不漏。」語文課要以學生為本,以訓練為主,以鼓勵為輔。學生教師要把課堂上的時間盡量留給學生,讓語文課「書聲朗朗 議論紛紛」,要實實在在讓學生有所得。賈老不贊同語文課分流派,語文課就是語文課,就是讀書認字寫字寫文章。賈老送給語文老師八個字「目中無人」,不要去關聽課的人;「目中有人」,始終關注學生。
賈老還跟我們分享了他最近的一篇文章《語文老師的看家本領》,提出了語文老師四要:一、眼睛要「獨」。他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例,談到教師要透過這片綠綠的爬山虎,感受到肖復興對葉聖陶先生深切的懷念,而不是文中寫到的關於寫作方面的知識或者是對爬山虎的描寫。二、目光要准。以《兩個名字》為例,談到在教學這一課時從課題入手,可以抓住課文的牛鼻子。三、心地要善。視學生為子女弟妹,對學生要有愛心。愛學生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發自內心的對孩子的關愛,對他們的成長擔負起一份責任。四、嘴巴要甜。賈老回憶起了他小時候的親身經歷過的一件事。有一次他老師被抽起來讀生字,十個生字有三個不會讀,老師沒有批評他,而是親切地表揚他說:「你讀得真好,十個生字就讀對了七個。」這一句話給他了極大的鼓勵,從此讓他有了學習的信心。賈老還講到在一堂語文課上,一個小女孩兒聲情並茂地朗讀了《十里長街送總理》後,老師被深深地感動了。老師沒有表揚她,而是俯下身請這個小女孩兒為他擦去臉上的淚水。小女孩兒為老師擦了淚水後,老師要把紙拿來扔掉。沒想到小女孩兒說:「我可以不給你嗎?我想保存著。」而這位被感動的老師就是賈老本人。
賈老講的第四個問題是怎樣教作文。他說,葉聖陶先生不教他兒子寫作文。他要兒子每天讀書,每天寫一段短文。黃昏時,他叫三個孩子一次讀給他挺。他從不評價,只說:「我不懂」。小孩就去該,再讀,直到他說:「我懂了。」葉聖陶先生倡導的「智能作文」給了我們三個啟示:多讀,朗讀課文,多讀課外書;多寫,天天寫;多改,在改中找到寫作文的方法。賈老說,教作文分兩步走,第一步:教他;第二步:放手。怎樣教學生寫作文呢?1、抄寫好的句子、段落和短文。2、聽寫句子、短文和段落,讀一句寫一句。3、視寫,發一篇文章給學生看十分鍾,在寫下來。4、改寫,給一個故事,改寫人稱,變化寫作的順序。5、續寫,接著給的一段文字寫下去。6、擴寫。第二步放手,就是讓學生自己寫,變日記為作文。
C. 如何教好小學語文
一、首先要做好課堂導入教學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導入一樣如此,導語設計得如何,往往關繫到全局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導語,也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筆者認為,導語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激發興趣,引導參與:《論語》中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就需要教師多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內容很豐富,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對這些課文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其次要抓住重點,短小精悍:導語設計貴短,切忌「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創作過程」等內容簡單羅列;過於冗長的導語,除了有喧賓奪主之嫌外,易使學生疲勞、注意力分散。
也要創設情境,營造氛圍:語文教學是一項人文性很強的教學科目,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產生著深廣的影響,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隨時受到語文材料的熏陶感染,並產生獨特的體驗。人文性和情感性決定了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出動人的教學情境與氛圍。而選進教材的課文,絕大部分是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名篇佳作,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除了考慮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把握文中的「情」,以創設一種氛圍,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
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教師們因地制宜、隨機應變,根據不同的情境設計不同的導入方法,你過也要注重導語設計的原則,要注意啟發性、知識性、趣味性。只要新課伊始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讓他們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都是成功的導語,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其次需要教師注重教學過程
1、重視學生的情感引導
語文是一項人文學科,所以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對於學生情感教育的引導,以便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情感體驗,能夠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實現學生理解深度的提升。這對於提升教學效果、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意義深刻。
2、重視課堂師生的互動
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師生知識互動、情感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提問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用提問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是當前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課堂上問與不問,問什麼,怎樣問,是關繫到教學成敗的大事。需要教師們高度重視,筆者認為,課堂提問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教師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鑽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另外,設問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並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裡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3、重視教師教學風格的養成
「親其師則重其道」,教師個人魅力、教學風格對於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需要教師們的注意,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自己教學風格的養成。首先,教師的知識底蘊是教學之本。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是語文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深厚的學科專業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始終滋潤著我們的教學生命。一位舉手投足浸透著文化芳香的語文教師總是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魅力,在這樣的老師課堂上,你會如沐春風。其次,小學語文課是欣賞課,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或慷慨激昂,亢奮高歌;或如泣如訴,低聲吟唱;或淋漓盡致,纏綿哀婉。語文的學習是美文的欣賞、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質的培養,課本中的文章都是通過精挑細選,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的經典範文。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風格,因此也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最後,講究營造教學氣氛藝術。良好的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它是創設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D. 上小學的孩子語文還怎麼輔導
一年級是孩子學習的起步,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孩子許多行為習慣的養成都在此時。那麼如何讓每一個孩子學好語文呢?
一、掌握拼音
拼音作為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它同傳統的語文學習一樣但又區別與傳統。新課程要求孩子們做到正確拼讀音節,並不要求會默寫,不等於學習拼音就可以放鬆,因為拼音是孩子今後識字的一種重要手段。如果拼音學不好,那麼孩子今後學語文就會遇到很大的障礙。如何學好拼音呢?除了要學好聲母韻母外,還要培養孩子的拼讀能力。組織一些小游戲:讓孩子准備聲母韻母卡片,做拼讀練習。久而久之,拼讀就會成為一種能力,可以說這是學好語文的第一步。
二、識字學習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一冊要求孩子會認的字有275個,識字量加大,這是語文學習的重點。有些字含義不太具體,有些太抽象,孩子不易理解,記起來更是難。因此在學習中,把識字放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學習,除了讓孩子採用自己的好方法,如抓字形、編兒歌、猜字謎等方法記字形外我還把字組成詞語或句子,讓孩子反復來讀,以達到加深印象,記憶字音的目的。另外,根據自己孩子愛遺忘的特點,讓他勤復習、抓反復,實踐證明,效果很好。
三、寫好字
寫字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年級可以說是影響學生寫字好壞的關鍵時期。每次寫字之前,我都先讓孩子觀察、分析字形再寫,我們一年級課完之後,及時完成寫字練習,父母要做到認真檢查、指導,培養孩子養長良好的寫字習慣,是很容易養成的。
四、讓孩子自主學習
1.讓孩子自己先去讀
2.讓孩子大膽去問
3.讓孩子大膽去說
「說」是語文的一項重要基本功。一年級的「說」也是為今後的寫打基礎。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既深化了孩子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年級的孩子年齡較小,輔導他們學習語文,要注意方方面面,不僅要學知識,還要培養能力,而且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我給一年級學生家長的一點建議,還有更多的好辦法有待於我們進一步探討學習、溝通交流。
E. 小學語文怎麼輔導
至慧學堂的語文課程是循序漸進的,一方面慢慢勾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對孩子們慢慢灌輸知識,讓孩子們體驗一個感知、發音朗誦、閱讀、積累、實踐的這樣一個過程,我感覺安排的很不錯,你可以試試。
F. 小學語文怎麼輔導給孩子報小學語文輔導班有用嗎
在一到二年級時,抄需要給襲孩子打好基礎,培養孩子的興趣,不要只盯著孩子的成績,要先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多多閱讀優美的文章,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多種樣式培養孩子。
在三到四年級時,家長就需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完成,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注意平時的詩詞,短語,句子的積累,多多觀察生活,為之後的寫作做准備,要為孩子准備一些有趣的課外書。
在五到六年級時,孩子已經有了自己及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了自己獨立的見解,家長則要注意孩子表達能力的培養,高年級的學生要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注重孩子的表達能力,引導孩子在生活中有條理,准備的表達自己的感受。
G. 小學語文怎麼教主要教些什麼
小學語文是個基礎。我覺得在教學中分階段: 第一階段:一二年級,主要是識內字教學 第二階段容,三四年級主要是在閱讀教學中,教給學生寫作文的方法。比如教學敘事課文,教給它們什麼是六要素;教學游記,教給他們寫游記的順序;教學寫人的課文,教給他們怎麼樣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等表現人物的內心,品格等。。。。。。 第三階段: 到了五六年級,就是一些綜合性教學,主要是培養一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了。 我曾經聽過語文的閱讀教學課,覺得不實用,花架子多,一節課下了,不知道學生都學了寫什麼?所以還是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叫給他們點有用的東西好。 教學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也許我的想法,不符合一節好課的要求,更不適合你的風格,但是,也非常希望能幫上你。 祝你工作順利!
H. 怎麼輔導孩子學好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的題型不外乎基礎知識、閱讀和寫作三部分,家長清楚考試內容後,要指導孩子從以下環節入手,學好語文。環節一是要字音拼寫。家長要每天給孩子聽寫生字,並且出簡單的看拼音寫漢字的小卷子。環節二是要讀課文。反復誦讀可以培養孩子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環節三是學會讀題。之前孩子考試經常丟分,之後上了家對面的卓越教育的學習班,發現原來是不會讀題白白丟的分。老師發現了問題後,告訴孩子要讀懂題意再動筆。在做題時讀題先讀題的數量,然後再讀問題中的核心和關鍵要求,例如習作題會限制一些要求,比如題目是續編《田忌賽馬》,要求想像比賽之後發生的事,這里限制了時間,所以只能寫寫作之後,且核心是事,所以不能只寫對話。
I. 怎麼輔導小學生做語文閱讀題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了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從小開始)以上的五次閱讀法以及閱讀的三個步驟都是非常實用的提高語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夠拿去實踐,那麼學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閱讀輔導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對方法,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提高。
J. 小學語文差生怎麼輔導
從知識掌握方面看。造成他們成績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礎打得不夠扎實,遺忘性差,記憶力差,家長不夠重視其學習等等綜合因素。這部分學生大多有共同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一、自卑感強。後進生由於各方面較差,受到批評較多,進而產生自暴自棄心理,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二、作業完成得較差,怕受批評又學會了撒謊,上課發言也不積極。針對這一情況,我在對待後進生的輔導方面採取以下方法。
(一)、發現閃光點,創造成功的機會
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要積極引導他們參加教學活動,多鼓勵他們, 發現閃光點。就算是一句簡單的話語:「你的字很漂亮」、「你坐得很好,老師喜歡你……」也能加強師生間的情感溝通。師生之間應在合作、平等的基礎上建立起互信融洽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業的進步和思想的轉化,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多問他們簡單的問題,讓他們有機會體會成功的喜悅。讓後進生充分發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長處。在挑選班幹部時應加以考慮,讓他們也能擔任一定職務,在集體中發揮作用.
(二)、用愛心去溫暖,用耐心去呵護
多花一些時間了解後進生,理解他們,尊重愛護他們。在課堂上優先對待他們,不要總把目光停留於優等生。要心裡時刻裝著後進生,時時處處為他們著想。如面對調皮掏蛋的學生時,教師要有涵養,不要急躁沖動,要機智地巧妙化地讓問題留到以後再想辦法妥善處理。
(三)、 教給方法,提高興趣
後進生普遍存在基礎不扎實的情況。從簡單的、他們有能力接受的方法去做。例如:自我復習一、二、三年級的字詞及課文,定時到老師處進行信息反饋,檢查復習效果,及時在班裡表揚鼓勵。亦可求助於成績好的同學或老師。 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幫老師做做小事、抄抄寫寫,幫老師把卡片塗色。叫他們做,亦即從側面說明老師重視他們,看得起他們,沒有遺棄他們。他們的心裡總會有小小感激。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吧!」在談心、交往的過程中,要把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過來,可進行有關學習的交談,用行動去證明你作為老師的是從心裏面想他們學好。
( 四)、結對幫助, 齊抓共管
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與家長多聯系齊抓共管,促其進步。另外,給予他們特別的幫助,選擇一個學習尖子生和他們結對,進行一對一地幫助,並且做到教師在課後對他們進行輔導。
(五)、持之以恆,鞏固習慣
後進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經歷醒悟、轉變、反復、穩定四個階段。因此,在轉化過程中,後進生故態復萌,出現多次反復,是一種正常現象。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反復抓,抓反復",因勢利導,使後進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相信在後進生的轉化過程中,只要遵循教育規律,了解學生心理,從他們的年齡特點出發,持之以恆,就一定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