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數學知識點
十進制計數法:一(個)、十、百、千、萬……都叫做計數單位.其中「一」是計數的基本單位.10個1是10,10個10是100……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整數的讀法:從高位一級一級讀,讀出級名(億、萬),每級末尾0都不讀.其他數位一個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整數的寫法:從高位一級一級寫,哪一位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
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看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幾,比5小就捨去,是5或大於5捨去尾數向前一位進1.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就叫做四捨五入法.
整數大小的比較:位數多的數較大,數位相同最高位上數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較大就大,以此類推.
小數部分:
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是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這些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如1/10記作0.1,7/100記作0.07.
小數點右邊第一位叫十分位,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0.1);第二位叫百分位,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數部分最大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沒有最小的計數單位.小數部分有幾個數位,就叫做幾位小數.如0.36是兩位小數,3.066是三位小數
小數的讀法:整數部分整數讀,小數點讀點,小數部分順序讀.
小數的寫法:小數點寫在個位右下角.
小數的性質:小數末尾添0去0大小不變.化簡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大小變化:右移擴大左縮小,1十2百3千倍.
小數大小比較:整數部分大就大;整數相同看十分位大就大;以此類推.
分數和百分數
■分數和百分數的意義
1、 分數的意義:把單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在分數里,表示把單位「 1」 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數,叫做分數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數,叫做分數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數單位.
2、 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而用特定的「%」來表示.百分數一般只表示兩個數量關系之間的倍數關系,後面不能帶單位名稱.
3、 百分數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比關系,它的後面不能寫計量單位.
4、 成數:幾成就是十分之幾.
■分數的種類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數部分的不同情況,可以分成: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
■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及分數的基本性質
1、 除法是一種運算,有運算符號;分數是一種數.因此,一般應敘述為被除數相當於分子,而不能說成被除數就是分子.
2、 由於分數和除法有密切的關系,根據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可得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3、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它是約分和通分的依據.
■約分和通分
1、 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2、 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3、 約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約數(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簡分數為止.
4、 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5、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來幾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然後把各分數化成用這個最小公倍數作分母的分數.
■倒數
1、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2、 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3、 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
■分數的大小比較
1、 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那個分數就大.
2、 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小的那個分數就大.
3、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數,通常是先通分,轉化成通分母的分數,再比較大小.
4、 如果被比較的分數是帶分數,先要比較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帶分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再比較它們的分數部分,分數部分大的那個帶分數就大.
■百分數與折數、成數的互化:
例如:三折就是30%,七五折就是75%,成數就是十分之幾,如一成就是牐 闖砂俜質 褪?0%,則六成五就是65%.
■納稅和利息:
稅率: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百分率.由銀行規定按年或按月計算.
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點:
1.意義不同.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它只能表示兩數之間的倍數關系,不能表示某一具體數量.如:可以說 1米 是 5米 的 20%,不可以說「一段繩子長為20%米.」因此,百分數後面不能帶單位名稱.分數是「把單位『1
㈡ 小升初數學考試知識點講解
小升初數學知識體系包含一下七個模塊:
1.應用題
2.行程問題
3.幾何
4.數論
5.計算
6.計數
7.組合
這里發不大圖,詳細內容請點擊鏈接進入W❤,「家校在線」
㈢ 小學升初中的數學知識點
全國小升初是小學生升入初中生的簡稱。按照中國義務教育政策與相關法律法規,小學升入初中就讀是不需要升學考試的,大多為免試就近入學,但是民辦初中和部分公辦重點初中依然舉辦小升初的升學選拔性考試。小升初考試的組織形式小升初考試大體可以總結為兩種主要形式,即筆試和面試。其中筆試考查主要是數學和語文兩個科目,一般來說每科平均考試時間為60分鍾。小升初考試是由各個學校半公開組織 的選拔性考試,因此它具有不穩定性和多樣性(各學校考試時間不一樣,出題角度不同)。針對這樣的特性,目前的社會上呈現出眾多紛繁復雜的應考策略。很多家長的文章中也把小升初簡寫為:xsc。考試形式其中筆試考查主要是語文和數學兩個科目。題目來源是所在中學初二上學期或初一下學期的期末考試題;重點從語法和閱讀理解兩個方面來測試學生。考試時間最長為二十分鍾,最短為五六分鍾。小升初考試是由各個學校半公開組織的選拔性考試。因此它具有不穩定性和多樣性。針對這樣的特性,在此我想就這一角度入手談談小升初考試的誤區。小升初不僅是考試,更應注重知識的實用性。說明:小升初考試內容屬於地方教委入學政策,全國各地考試政策不盡相同,需要查詢具體學校相關規定;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單校劃片學校,用對口直升方式招生;多校劃片學校,按隨機派位等方式招生。公辦、民辦學校均不得採取考試方式選拔學生;逐步減少特長招生,到2016年特長生比例降到5%以內;公辦學校不得以各類競賽證書或考級證明作為招生入學依據。
㈣ 小升初一般要考什麼知識點
能跨區的也一定與成績無關。但最好提前一年做准備,北京有些區是不允許應屆生跨區的。
㈤ 北師大版小升初數學知識點
考點1 簡易方程
一.用字母表示數
1.含有字母的式子不僅可以表示數量關系,也可以表示數量.
2.含有字母的式子還可以簡明、概括地表達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方便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
3.如果知道給出的式子中每個字母表示的數是多少,就可以算出這個這個式子表示的數值是多少.
注意:
1.含有字母的式子中,數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時,乘號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在省略乘號的時候,應把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例如:a×4可以寫成「a•4」或「4a」.
2.當「1」和任何字母相乘時,「1」可以省略不寫.例如:a×1都寫成「a」而不寫成「1a」.
3.由於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數,在一些式子中,對字母表示數的要進行說明.例如:7/a(a≠0).
4.因為字母表示的是數,所以在式子中每一個字母都不註明單位名稱,計算結果也不註明單位名稱,只在答句中寫上單位名稱.
二.簡易方程
1.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3.一個等式由「等式的左邊」、「等式的右邊」、「等號」三部分組成.例如:23+30=53,x+6=12都是等式.7+8、4x-2、x-7﹥9等都不是等式.在x+6=12這個等式中,因為含有未知數,所以它是方程.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但方程一定是等式.它們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4.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10,使方程4x-10=30左右兩邊相等,所以x=10就是方程4x-10=30的解.
5.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6.方程的解是一個值,解方程是求方程的解的演算過程.
7.在小學階段解簡易方程主要運算用加、減、乘、除法互逆的關系.
關系如下:
(1)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2) 被減數=差+減數
(3) 減數=被減數-差
(4)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5) 被除數=商×除數
(6) 除數=被除數÷商
8.求出未知數的值分別代入原方程的兩邊(即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如果原方程等號左右兩邊相等,則所求得的未知數的值是原方程的解.
考點二 比和比例
知識要點
一.比和比例的意義和性質
1.比和比例的意義:
(1)兩個數相除又叫做這兩個數相比.
(2)這里的兩個數,可以是同類量,也可以是不同類量.
(3)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基本性質:
(1)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比值不變.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等於兩個外項的積.
3.比和比例的聯系和區別:
(1)聯系:
比和比例有密切的聯系,比例由兩個相等的比組成.
(2)區別:
比表示兩個數相處,表述的是兩個數(量)關系的一種形式.有兩項(前項和後項).
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兩個內項、兩個外項).
二.比、分數和除法的關系
名 稱 意 義 各部分名稱(相互關系)
比a :b或
a
b 表示兩個數相除 前 項 比 號 後 項 比 值
a
b 表示一個數 分 子 分數線 分 母 分數值
除法
a÷b 表示一種運算 被除數 除 號 除 數 商
1.比的後項、分母、除數都不能為0.
2.比和平常比賽中的「幾比幾」的意義不同.
3.求比值和化簡比的區別與聯系
意 義 方 法 結 果
求比值 前項除以後項所得的商 用前項除以後項 一個數,可以是整數、分數或小數
化簡比 把兩個數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1.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零除外)
2.也可以先求出比值,再將比值寫成最簡比
一個比
三.組比例和解比例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還可以求比例中的未知數,即解比例.
1.組比例: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一種方法是求兩個比的比值,若比值相等,就可以組成比例;另一種方法是先假設兩個比已經組成比例,求出外項的積和內項的積,如果相等,則能組成比例.
2.解比例:求比值中的未知數,叫做解比例.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區別和聯系
名 稱 正 比 例 反 比 例
意 義 相 同 點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隨著變化
不 同 點 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
關 系 式 x/y=k(一定) x•y=k(一定)
1.判斷兩種量是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的方法:
(1) 找出兩種相關聯的量.
(2) 根據兩種相關聯的量之間的關系列出數量關系式.
(3) 如果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就是成正比例的量;若是積一定,就是成反比例的量.
五.比例尺
1.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即: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