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數學第一單元
Ⅰ 七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總結
不要去總結了,准備學下個學期的吧,自學點吧,。不然初三更是...........加上學習物理,化學。英語也要學好。其他看看就行了
Ⅱ 七年級下冊人教版數學第一章是什麼
如果是北師大版,第一單元:整式的運算。新人教版是,相交線與平行線。華師大版,一元一次方程。新蘇教版,平面圖形的認識,浙教版,三角形
Ⅲ 七下數學第一單元證明題,帶圖。
圖在哪裡哩,,,,,
Ⅳ 七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全部概念例題也要
第一章 整式的運算
一. 整式
※. 單項式
①由數與字母的積組成的代數式叫做單項式。單獨一個數或字母也是單項式。
②單項式的系數是這個單項式的數字因數,作為單項式的系數,必須連同數字前面的性質符號,如果一個單項式只是字母的積,並非沒有系數.
③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
※2.多項式
①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在多項式中,每個單項式叫做多項式的項.其中,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項.一個多項式中,次數最高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②單項式和多項式都有次數,含有字母的單項式有系數,多項式沒有系數.多項式的每一項都是單項式,一個多項式的項數就是這個多項式作為加數的單項式的個數.多項式中每一項都有它們各自的次數,但是它們的次數不可能都作是為這個多項式的次數,一個多項式的次數只有一個,它是所含各項的次數中最高的那一項次數.
※3.整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為整式.
二. 整式的加減
¤1. 整式的加減實質上就是去括弧後,合並同類項,運算結果是一個多項式或是單項式.
¤2. 括弧前面是「-」號,去括弧時,括弧內各項要變號,一個數與多項式相乘時,這個數與括弧內各項都要相乘.
三. 同底數冪的乘法
※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 (m,n都是正數)是冪的運算中最基本的法則,在應用法則運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法則使用的前提條件是:冪的底數相同而且是相乘時,底數a可以是一個具體的數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個單項或多項式;
②指數是1時,不要誤以為沒有指數;
③不要將同底數冪的乘法與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對乘法,只要底數相同指數就可以相加;而對於加法,不僅底數相同,還要求指數相同才能相加;
④當三個或三個以上同底數冪相乘時,法則可推廣為 (其中m、n、p均為正數);
⑤公式還可以逆用: (m、n均為正整數)
四.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
※1. 冪的乘方法則: (m,n都是正數)是冪的乘法法則為基礎推導出來的,但兩者不能混淆.
※2. .
※3. 底數有負號時,運算時要注意,底數是a與(-a)時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則化成同底,
如將(-a)3化成-a3
※4.底數有時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5.要注意區別(ab)n與(a+b)n意義是不同的,不要誤以為(a+b)n=an+bn(a、b均不為零)。
※6.積的乘方法則:積的乘方,等於把積每一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即 (n為正整數)。
※7.冪的乘方與積乘方法則均可逆向運用。
五. 同底數冪的除法
※1. 同底數冪的除法法則:同底數冪相除,底數不變,指數相減,即 (a≠0,m、n都是正數,且m>n).
※2. 在應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法則使用的前提條件是「同底數冪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數,所以法則中a≠0.
②任何不等於0的數的0次冪等於1,即 ,如 ,(-2.50=1),則00無意義.
③任何不等於0的數的-p次冪(p是正整數),等於這個數的p的次冪的倒數,即 ( a≠0,p是正整數), 而0-1,0-3都是無意義的;當a>0時,a-p的值一定是正的; 當a<0時,a-p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負的,如 ,
④運算要注意運算順序.
六. 整式的乘法
※1. 單項式乘法法則:單項式相乘,把它們的系數、相同字母分別相乘,對於只在一個單項式里含有的字母,連同它的指數作為積的一個因式。
單項式乘法法則在運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積的系數等於各因式系數積,先確定符號,再計算絕對值。這時容易出現的錯誤的是,將系數相乘與指數相加混淆;
②相同字母相乘,運用同底數的乘法法則;
③只在一個單項式里含有的字母,要連同它的指數作為積的一個因式;
④單項式乘法法則對於三個以上的單項式相乘同樣適用;
⑤單項式乘以單項式,結果仍是一個單項式。
※2.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
單項式乘以多項式,是通過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轉化為單項式乘以單項式,即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積是一個多項式,其項數與多項式的項數相同;
②運算時要注意積的符號,多項式的每一項都包括它前面的符號;
③在混合運算時,要注意運算順序。
※3.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
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中的每一項乘以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要防止漏項,檢查的方法是:在沒有合並同類項之前,積的項數應等於原兩個多項式項數的積;
②多項式相乘的結果應注意合並同類項;
③對含有同一個字母的一次項系數是1的兩個一次二項式相乘 ,其二次項系數為1,一次項系數等於兩個因式中常數項的和,常數項是兩個因式中常數項的積。對於一次項系數不為1的兩個一次二項式(mx+a)和(nx+b)相乘可以得到
七.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兩數和與這兩數差的積,等於它們的平方差,
※即 。
¤其結構特徵是:
①公式左邊是兩個二項式相乘,兩個二項式中第一項相同,第二項互為相反數;
②公式右邊是兩項的平方差,即相同項的平方與相反項的平方之差。
八.完全平方公式
¤1. 完全平方公式:兩數和(或差)的平方,等於它們的平方和,加上(或減去)它們的積的2倍,
¤即 ;
¤口決:首平方,尾平方,2倍乘積在中央;
¤2.結構特徵:
①公式左邊是二項式的完全平方;
②公式右邊共有三項,是二項式中二項的平方和,再加上或減去這兩項乘積的2倍。
¤3.在運用完全平方公式時,要注意公式右邊中間項的符號,以及避免出現 這樣的錯誤。
九.整式的除法
¤1.單項式除法單項式
單項式相除,把系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作為商的因式,對於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作為商的一個因式;
¤2.多項式除以單項式
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除以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其特點是把多項式除以單項式轉化成單項式除以單項式,所得商的項數與原多項式的項數相同,另外還要特別注意符號。
第二章 平行線與相交線
一.檯球桌面上的角
※1.互為餘角和互為補角的有關概念與性質
如果兩個角的和為90°(或直角),那麼這兩個角互為餘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為180°(或平角),那麼這兩個角互為補角;
注意:這兩個概念都是對於兩個角而言的,而且兩個概念強調的是兩個角的數量關系,與兩個角的相互位置沒有關系。
它們的主要性質: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二.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
※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的條件即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的判定定理,共有三條:
①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②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③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三.平行線的特徵
※平行線的特徵即平行線的性質定理,共有三條:
①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③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四.用尺規作線段和角
※1.關於尺規作圖
尺規作圖是指只用圓規和沒有刻度的直尺來作圖。
※2.關於尺規的功能
直尺的功能是:在兩點間連接一條線段;將線段向兩方向延長。
圓規的功能是:以任意一點為圓心,任意長度為半徑作一個圓;以任意一點為圓心,任意長度為半徑畫一段弧。
第三章生活中的數據
※1.科學記數法:對任意一個正數可能寫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數,這種記數的方法稱為科學記數法。
¤2.利用四捨五入法取一個數的近似數時,四捨五入到哪一位,就說這個近似數精確到哪一位;對於一個近似數,從左邊第一個不是0的數字起,到精確到的數位止,所有的數字都叫做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3.統計工作包括:
①設定目標;②收集數據;③整理數據;④表達與描述數據;⑤分析結果。
第四章 概率
¤1.隨機事件發生與不發生的可能性不總是各佔一半,都為50%。
※2.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確定事件的一門學科。
※3.了解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發生的概率。
必然事件發生的概率為1,即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發生的概率為0,即P(不可能事件)=0;如果A為不確定事件,那麼0<P(A)<1
※4.了解幾何概率這類問題的計算方法
事件發生概率=
第五章 三角形
一.認識三角形
1.關於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按角的分類
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這里要注意兩點:
①組成三角形的三條線段要「不在同一直線上」;如果在同一直線上,三角形就不存在;
②三條線段「首尾是順次相接」,是指三條線段兩兩之間有一個公共端點,這個公共端點就是三角形的頂點。
三角形按內角的大小可以分為三類: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2.關於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根據公理「連結兩點的線中,線段最短」可得三角形三邊關系的一個性質定理,即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三角形三邊關系的另一個性質: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對於這兩個性質,要全面理解,掌握其實質,應用時才不會出錯。
設三角形三邊的長分別為a、b、c則:
①一般地,對於三角形的某一條邊a來說,一定有|b-c|<a<b+c成立;反之,只有|b-c|<a<b+c成立,a、b、c三條線段才能構成三角形;
②特殊地,如果已知線段a最大,只要滿足b+c>a,那麼a、b、c三條線段就能構成三角形;如果已知線段a最小,只要滿足|b-c|<a,那麼這三條線段就能構成三角形。
3.關於三角形的內角和
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為180°
①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②一個三角形中至多有一個直角或一個鈍角;
③一個三角中至少有兩個內角是銳角。
4.關於三角形的中線、高和中線
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都是線段,不是直線,也不是射線;
②任意一個三角形都有三條角平分線,三條中線和三條高;
③任意一個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三條中線都在三角形的內部。但三角形的高卻有不同的位置:銳角三角形的三條高都在三角形的內部,如圖1;直角三角形有一條高在三角形的內部,另兩條高恰好是它兩條邊,如圖2;鈍角三角形一條高在三角形的內部,另兩條高在三角形的外部,如圖3。
④一個三角形中,三條中線交於一點,三條角平分線交於一點,三條高所在的直線交於一點。
二.圖形的全等
¤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稱為全等形。全等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相同。只是形狀相同而大小不同,或者說只是滿足面積相同但形狀不同的兩個圖形都不是全等的圖形。
四.全等三角形
¤1.關於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互相重合的頂點叫做對應點,互相重合的邊叫做對應邊,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對應角
所謂「完全重合」,就是各條邊對應相等,各個角也對應相等。因此也可以這樣說,各條邊對應相等,各個角也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性質經常用來證明兩條線段相等和兩個角相等。
五.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1.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為「邊邊邊」或「SSS」
※2.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成「邊角邊」或「SAS」
※3.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成「角邊角」或「ASA」
※4.兩角和其中一個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成「角角邊」或「AAS」
六.作三角形
1.已知兩個角及其夾邊,求作三角形,是利用三角形全等條件「角邊角」即(「ASA」)來作圖的。
2.已知兩條邊及其夾角,求作三角形,是利用三角形全等條件「邊角邊」即(「SAS」)來作圖的。
3.已知三條邊,求作三角形,是利用三角形全等條件「邊邊邊」即(「SSS」)來作圖的。
八.探索直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1.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簡稱為「斜邊、直角邊」或「HL」。這只對直角三角形成立。
※2.直角三角形是三角形中的一類,它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質,因而也可用「SAS」、「ASA」、「AAS」、「SSS」來判定。
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判定方法可以歸納如下:
①兩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②有一個銳角和一條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③三條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第七章 生活中的軸對稱
※1.如果一個圖形沿某條直線折疊後,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那麼這個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2.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距離相等。
※3.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任意一點到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4.角、線段和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5.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線互相重合,簡稱為「三線合一」。
※6.軸對稱圖形上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7.軸對稱圖形上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
(註:※表示重點部分;¤表示了解部分;◎表示僅供參閱部分;)
Ⅳ 七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測試
整式的乘除與因式分解水平測試題
選擇題(第小題4分,共24分)
1.下列計算中正確的是 ( )
A. B. C. D.
2. 的計算結果是 ( )
A. B. C. D.
3.下面是某同學在一次測驗中的計算摘錄,其中正確的個數有 ( )
①; ②;
③; ④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4.若是一個正整數的平方,則比大1的整數的平方是 ( )
A. B. C. D.
5.下列分解因式正確的是 ( )
A. B.
C. D.
6.如圖,矩形花園ABCD中,AB=,AD=,花園中建有一條矩形道路LMQP及一條平行四邊形道路RSTK,若LM=RS=,則花園中可綠化部分的面積為( )
A.
B.
C.
D.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7.(1)當___________時,等於__________;
(2)___________
分解因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要給個長、寬、高分別為、、的箱子打包,其打包方式如圖所示,則打包帶的總長至少要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數式表示)
10.如果,那麼的值為________________.
11.右表為楊輝三角系數表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指導讀者按規律寫出形如(為正整數)展開式的系數,請你仔細觀察下表中的規律,填出展開式中所缺的系數。
則
12.某此植物發芽有這樣一種規律:當年所發新芽第二年不發芽,老芽在以後每年都發芽,發芽規律見下表(設第一年前的新芽數為),照這樣下去,第8年老芽數與總芽數的比值為_____________.(精確到0.001)
第×年 1 2 3 4 5 …
老芽數 …
新芽數 0 …
總芽數 …
13.某體育館用大小相同的長方形木板鑲嵌地面,第一次鋪2塊,如圖(1);第2次把第1次鋪的完全圍起來,如圖(2);第3次把第2次鋪的完全圍起來,如圖(3)……依此方法,第次鋪完後,用字母表示第次鑲嵌後所使用的木板總數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
14.(12分)計算:
15.(18分)已知, (),求的值。
16.(18分)某商店積壓了100件某種商品,為使這批貨物盡快脫手,該商店採取了如下銷售方案,將價格提高到原來的2.5倍,再作3次降價處理:第一次降價30%,標出「虧本價」;第二次降價30%,標出「破產價」;第三次降價30%,標出「跳樓價」。3次降價處理銷售結果如下表:
降價次數 一 二 三
銷售件數 10 40 一搶而光
(1)「跳樓價」占原價的百分比是多少?
(2)該商品按新銷售方案銷售,相比原價全部售完,哪種方案更贏利?
Ⅵ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第一單元
這是初一下冊的題嗎
Ⅶ 七年級下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
華東師大出版社.七年級下冊數學.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變形,解一元一次方程方法,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二元一次方程組合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方法,配方法,換元方法,直接方法)
實踐和探索.
這是第一單元.
Ⅷ 想要一份七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的測試題
整式的乘除與因式分解水平測試題
選擇題(第小題4分,共24分)
1.下列計算中正確的是
(
)
A.
B.
C.
D.
2.
的計算結果是
(
)
A.
B.
C.
D.
3.下面是某同學在一次測驗中的計算摘錄,其中正確的個數有
(
)
①;
②;
③;
④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4.若是一個正整數的平方,則比大1的整數的平方是
(
)
A.
B.
C.
D.
5.下列分解因式正確的是
(
)
A.
B.
C.
D.
6.如圖,矩形花園ABCD中,AB=,AD=,花園中建有一條矩形道路LMQP及一條平行四邊形道路RSTK,若LM=RS=,則花園中可綠化部分的面積為(
)
A.
B.
C.
D.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7.(1)當________時,等於________;
(2)________
分解因式:________.
9.要給個長、寬、高分別為、、的箱子打包,其打包方式如圖所示,則打包帶的總長至少要________(用含、、、的代數式表示)
10.如果,那麼的值為________.
11.右表為楊輝三角系數表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指導讀者按規律寫出形如(為正整數)展開式的系數,請你仔細觀察下表中的規律,填出展開式中所缺的系數.
則
12.某此植物發芽有這樣一種規律:當年所發新芽第二年不發芽,老芽在以後每年都發芽,發芽規律見下表(設第一年前的新芽數為),照這樣下去,第8年老芽數與總芽數的比值為________.(精確到0.001)
第×年
1
2
3
4
5
…
老芽數
…
新芽數
0
…
總芽數
…
13.某體育館用大小相同的長方形木板鑲嵌地面,第一次鋪2塊,如圖(1);第2次把第1次鋪的完全圍起來,如圖(2);第3次把第2次鋪的完全圍起來,如圖(3)……依此方法,第次鋪完後,用字母表示第次鑲嵌後所使用的木板總數________.
14.(12分)計算:
15.(18分)已知,(),求的值.
16.(18分)某商店積壓了100件某種商品,為使這批貨物盡快脫手,該商店採取了如下銷售方案,將價格提高到原來的2.5倍,再作3次降價處理:第一次降價30%,標出「虧本價」;第二次降價30%,標出「破產價」;第三次降價30%,標出「跳樓價」.3次降價處理銷售結果如下表:
降價次數
一
二
三
銷售件數
10
40
一搶而光
(1)「跳樓價」占原價的百分比是多少?
(2)該商品按新銷售方案銷售,相比原價全部售完,哪種方案更贏利?
Ⅸ 初一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初一數學概念
實數:
—有理數與無理數統稱為實數.
有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
無理數:
無理數是指無限不循環小數.
自然數:
表示物體的個數0、1、2、3、4~(0包括在內)都稱為自然數.
數軸:
規定了圓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相反數:
符號不同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
倒數: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絕對值:
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圓點的距離稱為a的絕對值.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數學定理公式
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
理數的運演算法則
⑴加法法則: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⑵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⑶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與0相乘都得0.
⑷除法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上這個數的倒數;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角的平分線:從角的一個頂點引出一條射線,能把這個角平均分成兩份,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角平分線.
數學第一章相交線
一、鄰補角: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公共頂點,並且有一條公共邊,這樣的角叫做鄰補角.鄰補角是一種特殊位置關系和數量關系的角,即鄰補角一定是補角,但補角不一定是鄰補角.
二、對頂角:是兩條直線相交形成的.兩個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因此對頂角也可以說成「把一個角的兩邊反向延長而形成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對頂角的性質:對頂角相等.
三、垂直
1、垂直:兩條直線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是直角時,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叫做另一條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記做a⊥b
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情形.
2、垂線的性質:
①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②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畫法:①一靠(已知直線)②二過(定點)③三畫(垂線)
4、空間的垂直關系
四、平行線
1、 平行線: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記做a‖b
2、 「三線八角」: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形成的
① 同位角:「同方同位」即在兩條直線的上方或下方,在第三條直線的同一側.
② 內錯角:「之間兩側」即在兩條直線之間,在第三條直線的兩側.
③ 同旁內角「之間同旁」即在兩條直線之間,在第三條直線的同旁.
3、 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4、 平行線的判定方法
①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②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③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④ 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⑤ 垂直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5、 平行線的性質:
①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②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③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6、 兩條平行線的距離:同時垂直於兩條平行線並且夾在這兩條平行線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條平行線的距離.
命題: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
五平移
1、平移: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平移.
說明:①、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改變圖形的位置;②「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意味著「圖形上的每一點都沿著同一方向移動了相同的距離 」這也是判斷一種運動是否為平移的關鍵.③圖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
2、平移的性質:經過平移,對應線段、對應角分別相等,對應點所連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初一數學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 位置1、 能在具體的情景中,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2、 用「數對」表示位置,對應列上的數字在前,行上的數字在後,記為(x,y).3、 「數對」表示位置,易錯的是(x,0),(0,y).4、 認識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兩個事物一個在另一個的方向. 第二單元 分數乘法一、分數乘整數1、 意義:表示幾個相同分數相加.2、 計算方法:(1)、分母不變,分子和整數相乘. (2)、當分母和整數可以約分時,要先約分.二、分數乘分數1、意義:就是一個分數的幾分之幾.2、計算方法:(1)、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2)、分子和分母有能約分的要約分,再計算.三、運算律的運用1、整數乘法的運算律對於分數乘法同樣適用.2、應用運算律簡便計算.四、倒數1、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2、求法:把數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顛倒.3、1的倒數就是1本身,0沒有倒數.五、解決問題1、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列式:標准量×幾分之幾2、求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列式:標准量×(1±幾分之幾) 標准量土標准量×幾分之幾3、 求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列式:幾分之幾4、 用畫線段圖分析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第三單元 分數除法一、 類型1、 分數除以整數,表示把分數平均分成整數份.2、 分數除以分數,表示b/a中有多少個d/c.3、 整數除以分數,表示a中有多少個c/d.二、 計算方法:除以一個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0除外).三、 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相同,都是乘法的逆運算.四、 分數混合運算順序,簡便演算法.五、 解決問題1、 甲數是乙數的幾分之幾.列式:甲/乙.2、 乙數的幾分之幾等於甲數.列式:甲數=乙數×幾分之
乙數=甲數÷幾分之幾.3、 甲數比乙數多(或少)幾分之幾.列式:甲數=乙數×(1土幾分之幾)甲數=乙數土乙數×幾分之幾.標准量:「比」字後面的為標准量.4、 若求長方形的長是寬的幾倍:就是求長和寬的比:長/寬.若求長方形的寬是長的幾分之幾,就是求長和寬的比:長/寬.六、 比的意義:用兩個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符號「:」比的結果叫做比值.1、 在a:b中,a叫比的前項,b叫比的後項.2、 比與除法和分數的關系.a:b=a÷b=a/b.3、 求比值兩項的單位名稱要統一,比值是一個數,沒有單位.4、 比的基本性質a:b=am:bma:b=a÷m:b÷m5、 比化成最簡整數比:(1) 有分數,前項和後項都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2) 無分數,前項和後項都除以最大公約數.(3) 有小數,可先化為整數或分數.6、解決問題總量×被分份數/總份數=要求的量 第四單元圓一、 圓的認識,由曲線圍成,外形美,易滾動.1、 圓心,用o表示.2、 半徑,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用r表示.3、 直徑,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用d表示.4、 半徑和直徑的關系.5、 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圓又無數條對稱軸,是直徑所在的直線.二、 圓的周長1、 圓周率,是周長與直徑的比,是無限不循環小數.2、 公式:c=πd或c=2πr3、 已知圓的周長求半徑和直徑.三、 圓的面積1、公式S=πR22、已知圓的半徑、直徑或周長能分別求圓的面積.3、環形面積公式S=πR2-πr24、扇形、弧、圓心角.5、在周長一定的情況下,圓的面積最大.在面積一定的情況下,圓的周長最短.6、 確定起跑線的位置. 第五單元百分數1、 百分數的寫法.百分號「%」2、 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3、 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又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只表示兩個數的關系,不是具體的數,不能寫單位名稱.另外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和大於一百的數.4、 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互化.百分數化為小數:去掉百分號,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化為百分數: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添上百分號;百分數化為分數:可先化為分母是一百的分數,能約分的要約分;分數化為百分數:先把分數化為小數,再化為百分數.5、解決問題①、達標率,發芽率的公式.(甲占乙的百分之幾.)達標率=達標的人數/總人數×100%發芽率=發芽的數量/種子的總數×100%②、甲比乙少(或多)百
分之幾.確定單位「1」.③、甲增加了百分之幾是多少?增加了多少?6、折扣,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折扣問題求實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7、納稅.①、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的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叫做納稅.②、繳納的稅款叫做應納稅額.按一定的比率納稅叫做稅率.③、稅率=應納稅款/各種收入×100%應納稅款=稅率×各種收入.8、利率.①、存款的好處.②、利息=本金×利率×時間③、取款=本金+利息-利息稅(本金+稅後利息). 第六單元統計一、 扇形統計圖1、 能反映部分量同總量之間的關系2、 用整個圓表示總量,用各個扇形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量的百分之幾.3、 利用扇形統計圖計算分析.二、 合理存款1、 教育儲蓄.2、 國債利率3、 設計存款方案4、 合理存款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雞兔同籠問題利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
rdkk590 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