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語文的典故

語文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7-26 09:36:07

語文的成語典故與那個人有關

1.《後漢書.馬援轉》
2.《晉書.謝安傳》
3.《後漢書.班超傳》
4.《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殺妻者,吳起。
5.戰國時期,蘇秦
6.《漢書.霍光傳》
7.成語出處: 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佞幸盤荒》:「可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矣。」

據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佞幸盤荒》載,宋元間傳說, 秦檜欲殺岳飛時,曾與妻子王氏在東窗下密謀。後檜游西湖,舟中得疾,見一人披發厲聲曰:「汝誤國害民,吾已訴天,得請矣。」檜死後,在地獄備受諸苦。王氏給他做道場,並派道士去探望他,他對道士說:「可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矣。」後因以「東窗事發」或「東窗事犯」概指此事。亦用以喻陰謀敗露,自食惡果。

8.《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9.晉朝 王羲之

② 語文典故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我國古代民間的四大美女----西施、王嬙、貂禪、楊玉環的雅號。
西施是春秋時期越國人,曾受越王勾踐之命,前去侍奉吳王夫差。有一天,她去河邊浣紗,她那窈窕俏麗的身影驚呆了游魚,竟使游魚忘記了游動,沉入水底,固有「沉魚」之說。

王嬙即王昭君。西漢時,為了溝通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她受命和婚匈奴。在出塞的路上,她觸景生情彈起了古琴,那如泣如訴的琴聲,竟使飛雁聽後忘記展翅飛翔,從高空跌落地上,故稱「落雁」。
貂禪,有名無姓,在《三國演義》中可稱美絕。她拜漢獻帝大司徒王允為義父。有一天,貂禪在後園拜月,忽然,一片彩雲遮住了明月,恰好被王允出來看見。王允高興萬分,便向外人誇耀說:「我女兒比月亮還美,她的美容,羞得月亮只能躲進雲里。」故有「閉月」之稱。
羞花指的是楊玉環,即楊貴妃。一天,她在御花園賞花散步,指袖之間無意觸及含羞草,那含羞草立刻卷了葉兒,宮女們不知是含羞草,誤以為楊貴妃的天然姿容羞煞了花草,於是就傳開了。後人便稱她為「羞花」。

③ 語文的典故.

懸梁刺骨
【解釋】形容刻苦學習。【出處】《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 伯樂相馬
【解釋】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姓孫名陽,善相馬。指個人或集體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唐·韓愈《雜說》四:「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用法】主謂式;作定語;用於選人才【近義詞】伯樂選馬【成語故事】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延續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干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連素以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都仔細尋訪,辛苦倍至,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鍾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喂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

④ 初中語文古詩詞中的典故

典故:聞笛賦、爛柯人、勒石燕然、親射虎、遣馮唐,具體解釋如下:

1、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司馬氏集團而被殺,向秀經過嵇康故居時,聽見有人吹笛,不禁悲從中來,於是作《思舊賦》。

2、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了。

3、勒石燕然——用的是《後漢書·竇融列傳》中的典故,東漢時竇憲率兵打敗匈奴,一直追擊到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

4、親射虎,看孫郎——孫郎即孫權,《三國志》記載孫權在一次出行中,坐騎為虎所傷,他鎮定地在馬前擊斃了老虎。

5、遣馮唐——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雲中太守,抵禦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後來,文帝採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到雲中去赦免魏尚。

⑤ 初中語文應用典故的古詩句匯總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典故一:八百里分麾下炙
出處:晉王愷有一良牛名「八百里駁」
含義:指牛
典故二:五十弦翻塞外聲
出處: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含義:泛指各種樂器
典故三:馬作的盧飛快
出處:三國時劉備騎的戰馬
含義:指良馬
《江城子• 密州出獵》(蘇軾)
典故一:親射虎,看孫郎
出處:三國孫權「騎馬射虎」
含義:作者以孫權自喻
典故二: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出處: 雲中太守魏尚獲罪被赦
含義:作者以魏尚自比
典故三:西北望,射天狼
出處:天狼星
含義:借指自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典故一:蓬萊文章
出處:指漢代文章
典故二:建安骨
出處:建安七子剛健爽朗的詩風
典故三:中間小謝又清發
出處:謝脁清新秀麗的詩風
三個典故的共同含義:作者用漢文、魏詩和小謝的成就來比並、稱許李雲和自己
《行路難》(李白)
典故一:閑來垂釣碧溪上
出處:指姜尚被周文王重用一事
典故二:忽復乘舟夢日邊
出處:指伊尹受成湯重用一事
兩個典故的含義:表達自己不甘消沉,繼續追求的信心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典故一:懷舊空吟聞笛賦
出處:西晉向秀作的《思舊賦》
含義:表達詩人對受害的戰友的悼念
典故二:到鄉翻似爛柯人
出處:指晉人王質
含義:抒發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
《梅嶺三章》(陳毅)
典故一:此頭須向國門懸
出處:指春秋吳將伍子胥眼懸國門一事
含義:大業未成,詩人死不瞑目
典故二:取義成仁今日事
出處:《論語》「殺身以成仁」;《孟子》「捨生而取義」
含義:指為了真理,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而勇於犧牲
《漢江臨眺》(王維)
典故:留醉與山翁
出處:指晉人山簡
含義:作者以山簡自喻
《漁家傲》(范仲淹)
典故:燕然未勒歸無計
出處:東漢大將竇憲追擊北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
含義:表現邊關將士的報國激情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典故: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出處:《淮南子》:「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結網」
含義:希望得到對方的引薦
《別雲間》(夏完淳)
典故:今日又南冠
出處:楚人鍾儀被晉國關押始終戴著南冠
含義:指囚徒
《泊秦淮》(杜牧)
典故:隔江猶唱《後庭花》
出處:南北朝時陳後主作的舞曲
含義:這里指亡國之音

⑥ 語文典故題~

選A
你問的這道題是初中的題目,典故中的「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出自一篇高中的文言文《孔雀東南飛》.
詳細的典故你自己看看參考資料吧。
至於B的紅娘,看下面的網址:
http://ke..com/view/38607.html?wtp=tt

⑦ 語文歷史典故帶釋義

畫蛇添足:比喻多此一舉,弄巧成拙。語出《戰國策•齊策二》:有人畫完了蛇以後又添上蛇足弄得不像蛇了。
狐假虎威:比喻接著別人的威勢來嚇唬或欺壓他人。語出《戰國策•楚策一》。
掩耳盜鈴: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取別人家的鈴鐺。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按圖索驥:按照圖像尋找好馬。原比喻辦事拘泥成法,不知靈活變通。現多比喻按線索尋找。語出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
拔苗助長:把禾苗往上拔,讓它變高。比喻違反事物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也說揠苗助長。語出《孟子•公孫丑上》。
守株待兔:語出《韓非子•五蠹》:戰國時宋國有個農夫,看見一隻兔子在奔跑中撞在樹樁上死去,從此就整天守在樹樁旁,想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株,砍伐後殘留在地面上的樹樁。)後用」守株待兔「來比喻妄想等待意外的收獲而不主動努力;也比喻死守狹隘的經驗而不知道變通。

⑧ 高中有哪些常用的語文歷史典故

1、投筆:

《後漢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後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

如: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

2、長城:

《南史 檀道濟傳》,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後來宋文帝借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後來就用「萬里長城」指守邊的將領。

如:陸游的《書憤》:「塞上長緘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3、樓蘭:

《漢書》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以後詩人就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

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 疆域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無花只有寒。苗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 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4、折腰:

《宋書 隱逸傳》載,陶淵明曾作彭澤縣令,因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而棄官歸隱。「折腰」意為躬身拜揖,後來喻指屈身事人,而詩人常反其義用之。

如:李白《夢游天姥嶺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5、化碧:

《莊子外物》載,萇弘是周朝的賢臣,無辜獲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殺後,當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來,三年後血變成了碧玉。後來人們就常用「化碧」形容剛直中正的人為正義事業而蒙冤受屈。

6、鴻雁:

《漢書 ·蘇武傳》,匈奴單於欺騙漢使,陳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漢天子打獵時射下一隻北方飛來的鴻雁,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於只好放了蘇武。後來就用「紅雁」「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音訊。

⑨ 高中語文課本里的典故都有什麼啊

人教版
必修一,荊軻刺秦,鴻門宴.
必修二,屈原離騷,孔雀東南飛,周公吐哺,橫槊賦詩,蘭亭盛會等.
必修三,蜀道難,昭君出塞,江州司馬,馬嵬兵變等
必修四,辛棄疾的詞裡面好多好多
必修五,滕王閣序裡面好多好多.
選修裡面更多了.
我是教高中語文的老師.還有什麼留言問我吧.

⑩ 語文小典故

懸梁刺股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典故1】
漢朝的孫敬該苦好學,每天一早起來就讀書,直至深夜。因為疲勞瞌睡,會不知不覺打起盹來。他就把繩子的一頭懸在屋樑上,一頭系著頭發。這樣,一打盹,頭皮就會被扯痛。後來,他終於成為儒學大師。

【典故2】
戰國時的蘇秦因為游說秦國失敗,家裡人不理他,就發憤自學。每當瞌睡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鮮血淋漓。後來他成為有名的學問家。 後人將兩人的事跡合在一起,用「懸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學。

鑿壁借光
【典故】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囊蟲映雪
【典故】
囊熒」的典故說的是晉朝的車胤,「映雪」講的是晉朝人孫康的故事。他們雖然家境貧寒,生活艱苦,卻能立志苦讀,沒有因為讀書的條件差就停止學習。唐朝李渤《喜弟數再至為長歌》有詩說:「次兄一生能苦節,夏聚流螢冬映雪」。說的就是此二人的典故。曾國藩說過:「讀書乃寒士本業,切不可有官家風味。吾於書箱及文房器具,但求為寒士所能各者,不求珍異也」。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車浚,三國時期作過東吳的會稽太守。因災荒請求賑濟百姓,被昏庸的吳主孫皓處死,此後車胤的家裡就一貧如洗了。
車胤立志苦讀,太守王胡之曾對他的父親車育說:「此兒當大興卿門,可使專學」。家中貧寒,晚上看書沒錢點燈,他就捉些螢火蟲放在紗布縫制的袋子裡面,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微弱燈光苦讀。
在他父親的指導下,車胤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一生中做過吳興太守、輔國將軍、戶部尚書等官職。唐朝楊弘貞、楊番、蔣防都著有《熒光照學賦》,均是談車胤之事。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晉秘書監孫盛的曾孫、長沙太守孫放之孫。孫康幼時酷愛讀書,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地攻讀,可此時家道中落,沒錢買油點燈。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了。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躺在床上默誦。
一天夜裡,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大地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孫康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裡,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昏黃的油燈要亮得多!
整個冬天,孫康都夜以繼日地苦讀,從沒有中斷過。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成晉時很有名望的學者,南朝宋景平年間官至尚書左丞,封德陽縣侯。
元朝初年,孫氏族人從河南龍門遷到浙江湘湖,以「映雪堂」命名孫氏祠堂,以記念祖先孫康「映雪讀書」的事跡。

熱點內容
大阪藤田美術館 發布:2025-08-23 12:42:18 瀏覽:329
英茂生物 發布:2025-08-23 11:51:54 瀏覽:412
語文易錯詞 發布:2025-08-23 11:00:28 瀏覽:565
伊朗人文地理 發布:2025-08-23 10:41:35 瀏覽:577
化學計量數怎麼求 發布:2025-08-23 08:59:33 瀏覽:596
蹬牆步教學 發布:2025-08-23 08:32:07 瀏覽:312
數學中i是什麼 發布:2025-08-23 08:25:30 瀏覽:335
簡單的語文手抄報 發布:2025-08-23 05:28:56 瀏覽:998
倫理片學生與老師 發布:2025-08-22 22:57:17 瀏覽:961
大學英語教材下載 發布:2025-08-22 19:34:59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