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初中語文引用

初中語文引用

發布時間: 2021-07-27 15:10:22

A.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這句話在初中語文哪課引用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意思是滄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之水濁又濁啊,可以用來洗我的腳。
原文,漁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邊上游盪。他沿著江邊走邊唱,面容憔悴,模樣枯瘦。漁父見了向他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么,為什麼落到這步田地?「屈原說:"天下都是渾濁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漁父說:"聖人不死板地對待事物,而能隨著世道一起變化。世上的人都骯臟,何不攪渾泥水揚起濁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為什麼想得過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讓自己落了個放逐的下場?"

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一定要彈彈帽子;剛洗過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讓清白的身體去接觸世俗塵埃的污染呢?我寧願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魚腹中。怎麼能讓晶瑩剔透的純潔,蒙上世俗的塵埃呢?」

漁父聽了,微微一笑,搖起船槳動身離去。唱道:「滄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之水濁又濁啊,可以用來洗我的腳。"便遠去了,不再同屈原說話。

B. 語文說明文中作引用的方法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引用作用:
引用的作用是使論據確鑿充分,增犟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為了使語言更有說服力、權威性,增強文采美、文化含量,常常會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即經典性的著作和權威性的言論,一般包括名言、格言、警句、古詩詞名句等.在議論文或綜合文體中,作者引用名人名言往往作為理論論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以論點為統帥,始終為論點服務.一般來說,文章開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達到提綱挈領、總領全篇、引人入勝,為整篇文章奠定基調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論據確鑿充分,說明問題、闡明觀點時增強說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啟發性、使語言精煉等作用.
引用具體的事例 更具體的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體現說明文准確性。
引用名言 更有說服力的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增添文章文采,體現說明文准確性。

C. 初中7到9年級語文引用典故的詩詞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李賀《雁門太守行》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題烏江亭》

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 —— 溫廷筠《商山早行》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易水送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崔灝《黃鶴樓》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絕句》

D. 初中語文帶有引用的美言美句怎麼寫

下面是一組帶有引用的美言美句,供你參考:
1、 我夢想:來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陽的金黃中感受「長河落日圓」的壯麗。
我夢想:來到海邊的沙灘,從波濤的澎湃中感受「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驚心動魄。
我夢想:來到白雪皚皚的高山,在朝陽的艷麗中,領略「紅裝素裹」的分外妖嬈。
2、 幸福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
幸福是「春種一粒粟,秋收千顆子」的收獲;
幸福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
幸福是「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追求。
3、 書是我的精神食糧,它重塑了我的靈魂。
簡愛說過:「我們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我懂得了作為女性的自尊。
白朗寧說過:「拿走愛,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我懂得了為他人奉獻愛心是多麼重要。
裴多菲說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我懂得了自由的價值。
魯迅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貴。
每讀完一本書,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4、瀟灑是一道恪守在每個人心靈中的美麗的風景。
瀟灑的內涵包羅萬象,
「採菊東籬下」是一種清凈的瀟灑;
「勝似閑庭信步」是一種喜悅的瀟灑;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是一種豪邁的瀟灑;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種自信的瀟灑;
「獨釣寒江雪」是一種高潔的瀟灑;
「不破樓蘭終不還」是一種悲壯的瀟灑。
5、即使我們只是一支蠟燭,也應該「蠟炬成灰淚始干」;
即使我們只是一隻春蠶,也應該「春蠶到死絲方盡」;
即使我們只是一片樹葉,也應該「化作春泥更護花」;
6、我夢想,馳騁於塞外遼闊的大漠,在夕陽的金黃中,感受「長河落日圓」的雄渾;
我夢想,置身於江南秀麗的小鎮,在綿綿的細雨中,體味「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情調;
我夢想,登臨五嶽之尊的泰山,在日出的輝煌中,體會「一覽眾山小」的氣魄;
我夢想,來到美麗的北戴河邊,在一片的汪洋中,感受「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壯闊。
我夢想,坐在了家鄉的明月下,在滿月的銀輝中,體會「月是故鄉明」的感慨。
我夢想,登上了齊魯的泰山,在雲霧的飄繞中,感受「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我夢想,來到了茂密的松林,在皎潔的月光下,觀賞「明月松間照」的美景。
7、陶淵明「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折射出冷靜的人生選擇;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責任感;
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已經掙脫並超越了自己的苦難,顯露出普度眾生的情懷;
毛澤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更是一代偉人對飽經滄桑的神州大地的歷史性。

E. 知網里有中學語文教材原文嗎我畢業論文中引用語文書原句作為語料大概100多例,機審能過嗎求高手賜招

中學語文教材

我/
看, 可以的,給你吧

要求發給我,

F. 初中語文閱讀問題,說明文的做引用和舉例子列數字的區別議論文道理論證和應用論證的區別

引用通常是引用名言、詩句
舉例子是舉一個具體的事例
列數字就看這個句子里有沒有數字,有就是列數字
道理論證就是講道理,通常也會舉一些例子
引用論證就和引用差不多,引用些例子類的

G. 初中語文修辭手法及作用

修辭手法共計63種,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除此之外,課文里還涉及到的有對比、借代、引用、雙關、反語、頂針和呼告等。

修辭手法有哪些 作用是什麼

1語文中主要修辭手法

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復、比擬、象徵比擬、寄寓(寄託),互文、設問、引用、呼告、反問、頂真等。其中比喻可以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其他特殊性描寫方法:有白描,比擬(又名比體),避復,變用,層遞,襯墊(又名襯跌) ,襯托(又名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聯珠、頂針),對比,對仗(又名對偶、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又名並提、合敘、合說);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又分為:摹形,摹聲,摹色),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又名聯珠),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又分為:迂迴語、謙敬語、避諱語),婉曲,通感(又名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復踏,拈連(又稱:順捏)。

2八種常見修辭手法的作用

1.比喻: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化無形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體, 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如:誠信如一枝玫瑰,百花叢中她最美,美得無瑕,美得高貴。送人一枝玫瑰,給世間一縷馨香。誠信,維繫世間溫情的紐帶,有了你,人們不再感到冬日的嚴寒,有了你,人們時刻感到春天的溫暖。誠信,人類精神的締造者,有了你,世間少一些爾虞我詐,少一些世態炎涼。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飛鳴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擬人: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

如:騰躍時,模樣像是歡樂;打旋時,模樣像是眩暈;傾斜時,模樣像是膽怯…((張歧《信念——看帆板表演》)

老人們真幽默,吃著西瓜與夏天告別,說是「啃秋」。人們終於迎來了新秋,迎來了這楚楚動人的新娘子。秋山,變得豐腴起來了;秋水,變得溫柔起來;秋風,變得涼爽起來了;秋雲,變得淡遠起來。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

如:你們是初升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革命加科學將使你們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學家點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4.誇張:可以引起豐富的想像,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徵,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如: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5.對偶: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如:四十年別井離鄉,雁沓魚沉;五百個月缺月圓,夢縈魂牽。

6.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相同句式構成排比,增加語拋,起強調作用,強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議論文往往增加語勢,起到了強調論證觀點的作用。可增強語言的氣勢。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攜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膽相照,多少次投桃報李,又有多少美麗溫暖的回憶

漫漫長路,總有朝夕相處的親人,多少叮嚀,多少呵護,多少孝心,多少無私。

7.設問:形式為自問自答。作用是:引起讀者興趣,引起讀者思考。在結構上還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啟下、使條理清晰的作用。;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

如: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嗎?

8.反問: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強語氣,起強調作用

H. 論文中引用了中學教材上的 內容,此時參考文獻要怎麼寫

一般可採用如下兩種方式,兩種都是可以的,但在國內作引文,一般引用中文使用第一來種方式較多,引用英文使用第二種方式較多例如。張三,李四作為主編在2001年寫了《我不是自王麻子》,然後他又邀請王麻子寫了第5章《我可能是王麻子》頁碼知為231-256,該書出版地為上海,出版商為科學出版社。

1、王麻子,我可能是王麻子[M]上海,科學出版社.2001.231-256

2、張三,李四.我不是王麻子[M]上海,科學出版社.2001.231-256

(8)初中語文引用擴展閱讀

為了反映文章的科學依據、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嚴肅態度以及向讀者提供有關信息的出處,正文之後一般應列出參考文獻表。

引文應以原始文獻和第一手資料為原則。所有引用別人的觀點或文字,無論曾否發表,無論是紙質或電子版,都必須註明出處或加以注釋。凡轉引文獻資料,應如實說明。對已有學術成果的介紹、評論、引用和注釋,應力求客觀、公允、准確。偽注、偽造、篡改文獻和數據等,均屬學術不端行為。

I. 八十年代一篇初中語文課文引用到了明顧憲成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請問...

《名聯談趣》

熱點內容
四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試卷 發布:2025-08-17 21:59:50 瀏覽:296
初中物理浮力題 發布:2025-08-17 21:39:38 瀏覽:9
孕老師大肚 發布:2025-08-17 18:54:03 瀏覽:31
師德師風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17 18:39:21 瀏覽:416
學習師德師風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17 17:59:05 瀏覽:327
幼兒園地理 發布:2025-08-17 17:46:41 瀏覽:41
2016年度師德工作總結 發布:2025-08-17 16:42:24 瀏覽:806
教師師德教育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17 16:31:37 瀏覽:842
網上教學app 發布:2025-08-17 16:25:21 瀏覽:716
七彩虹和影馳哪個好 發布:2025-08-17 16:13:47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