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高考語文閱讀一種美味

高考語文閱讀一種美味

發布時間: 2021-07-27 22:27:31

1. 高考閱讀一條美味的魚,怎麼突然火了

《一條美味的魚》這篇文章出現在今年浙江高考的試卷上,許多考生表示非常難,專無法理解。而且有趣的事,屬很多人人肉出了文章的作者,並私信作者文章的答案,而作者也表示我當時沒有想那麼多,答案還是得等標准答案出來後才能知道,他也解釋不了。
文章的作者是鞏高峰,一名雜志編輯,專欄作者。他的作品多出現於《三聯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大學生》《青年文學》等。他之前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以前的作品《小鞋子》被天津某地區的二模中使用,當時他的微博就增加了許多關注量,還有好多人私信他。

估計作者自己也沒想到,這次高考的閱讀是自己的文章。而且讓大家覺得好玩的是,他自己對於自己的文章也只能「閱讀」無法「理解」,「標准答案沒出來,我怎麼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我怎麼知道結尾有什麼意義。」
其實現在的閱讀理解考的不是作者想的什麼,而是出題老師的意圖,看老師是想讓你怎麼去想,怎麼去回答,就算是文章作者也不能回答自己的文章問題吧。
其實這件事情是這樣的:浙江考生高考結束後,發說——自己高考竟然敗給了一條魚。而這條魚呢,說的是在閱讀理解里的文章里的,即鞏高峰的《一種美味》。而其中有一個題是對「一絲詭異的光」的理解。

2. 2017高考閱讀題一種美味,為什麼魚未入湯而母親不知

高考浙江的語文試卷的一篇閱讀理解,文章的名字是:一種美味,閱讀理解最後一題,要求考生對文章最後,從鍋里跳出來的魚「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中的「詭異的光」進行理解,讓不少考生戲稱「十年寒窗,敗給一條草魚」

寫人的時候,最好將人的形象描述出來,還原或是誇張的,都可以,且是重要的是,這個人的形象最好是有某個特點,這個特點是容易讓讀者記住的。

3. 一種美味在文章結構,情節,主旨上的作用

結尾段在內容上,有抒發感情,表達思想,豐富文章的作用;在結構上,有篇末點題,照應開頭,升華主旨,畫龍點睛,讓結構緊湊,脈絡清晰的作用。 結尾段的寫

4. 高考閱讀《一種美味》主要內容

高考浙江的語文試卷的一篇閱讀理解,文章的名字是:一種美味,閱讀理解最後一題,要求考生對文章最後,從鍋里跳出來的魚「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中的「詭異的光」進行理解,讓不少考生戲稱「十年寒窗,敗給一條草魚」
寫人的時候,最好將人的形象描述出來,還原或是誇張的,都可以,且是重要的是,這個人的形象最好是有某個特點,這個特點是容易讓讀者記住的。

5. 「一種美味鞏高峰」表達了什麼意思

文章採用了"歐-亨利"式的結尾,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

一個六歲孩童,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將一條草魚捧到母親眼前時,母親的眼中現出一種"陌生的光",哥哥們、父親看到這條魚後眼中流出的是同樣的眼神。

為了將這條小魚烹出美味,母親狠心換來過年才會吃的豆腐,父親在灶前保持笑意,這種微笑在平時很難看到。

當魚的香氣彌漫了整個屋子的時候,六歲的孩童第一次知道,魚的味道原來是這樣的,新鮮的讓人稍稍發暈。

這是一次愉快的晚餐,父親難得開口說了話,"三子(6歲孩童)該上學了"。

"美味"結束後,兩個哥哥回屋睡覺,明天還有農活要做;父親要燒制豬食,給牛喂草,讓羊進圈。

就在燒制豬食的過程中,父親在柴火堆碰到軟軟的東西,就是那條草魚。

原來,那條魚從來不曾做成魚湯,一家人心中的美味也不過是主觀臆斷的"魚湯"。

文章最後一句:現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

但這道詭異的光,早已遠離物質匱乏、精神貧瘠的那個時代的高考生們已經無法理解。

"為什麼會是一道詭異的光?詭異的光是什麼鬼?"

作者鞏高峰在微博上回復網友:就是有點說不出來的難受,覺得生活太詭異。

"只有經歷過物質精神匱乏的年代才能讀懂"

"為什麼中考是窮人吃牡蠣,高考是窮人吃魚?""請問魚到底吃了沒?困惑。""我以為文中的媽媽買了塊魚豆腐。""為什麼要煲湯,紅燒不好嗎?"

高考語文科目結束後,考生紛紛在鞏高峰的微博下留言。

很顯然,微博上的年輕人已經不能理解作者的故事情節和思路。

鞏高峰也覺得,年紀大的老師能讀懂,也有這種審美,但是現在的小孩子沒有這種經驗。

但年紀長的人可能很少在自媒體活躍。一位網友的媽媽讀完這篇文章後很有感慨。她說,只有經歷過那種物質匱乏、精神匱乏的年代的人,才能讀懂這篇文章。

一位外婆讀完這篇文章後眼淚婆娑,她明白那鍋"魚湯"的味道,雖然鍋裡面並沒有魚,但是那個晚上時如何的其樂融融,不用考慮明天有沒有米、不用想明天是否要收割,那個晚上是期盼天天如此的晚上。

6. 高考閱讀作者接受采訪時說自己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有那麼多的思想感的那個人是誰

鞏高峰,《一種美味》。

2017年6月7日,高考首日。浙江省高考試卷語文閱讀題《一種美味回》讓許多考生答一臉茫然,很多考生吐槽:轉發了那麼多錦鯉,結果卻敗給了一條草魚。

草魚就是這篇文章中的美味。這篇文章來自專欄作者鞏高峰的《一種美味》。全文講述了窮困的家庭意外收獲一條草魚後第一次吃魚經歷。考試問題設置為:「請理解《一種美味》」「文章結尾賞析」,而這篇文章的結尾為:現在,它早死了,只是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

7. 你見過的語文的閱讀理解有多變態

雖然高考一結束但浙江考生似乎過得並不怎麼好。許多浙江考生表示,今年的語文閱讀題《一種美味》太難,許多人笑稱,「高中三年,竟然輸給了一條草魚」(文章里的美味,指的是草魚),而該文作者鞏高峰也被眾多網友人肉了出來,而讓大家覺得好玩的是,他自己對於自己的文章也只能「閱讀」無法「理解」,「標准答案沒出來,我怎麼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我怎麼知道結尾有什麼意義。」

熱點內容
杭州育才教育集團 發布:2025-08-17 12:17:12 瀏覽:202
教育初中生的視頻 發布:2025-08-17 11:47:50 瀏覽:62
有關土地的歷史 發布:2025-08-17 10:59:04 瀏覽:794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 發布:2025-08-17 10:24:19 瀏覽:665
2017高考寧夏語文答案 發布:2025-08-17 09:31:14 瀏覽:588
國防教育總結 發布:2025-08-17 07:05:32 瀏覽:317
王珏班主任 發布:2025-08-17 06:33:46 瀏覽:152
語文部編教材 發布:2025-08-17 05:45:28 瀏覽:882
中小學教師述職報告 發布:2025-08-17 04:08:05 瀏覽:879
惠民縣教育局官網 發布:2025-08-17 03:04:32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