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數學書
① 數學書的出版社號
你的問題問得不清楚啊,怎麼回答??是查閱數學書的書號?還是查出版社?甚至是你想出版數學書、想買個書號??
② 數學學習的書籍
、《幾何原本》(Elements of Euclid)
歐幾里德(Euclid,前300-前275?)古希臘數學家。
本書的印刷量僅次於《聖經》,是數學史上第一本成系統的著作,也是第一本譯成中文的西文名著。原名《歐幾里德幾何學》,明朝徐光啟譯時改為《幾何原本》。全書13卷,從5條公設和5條公理出發,構造了幾何的一種演繹體系,這種不假於實體世界,僅由一組公理實施邏輯推理而證明出定理的方法,是人類思想的一大進步。此書從寫作的時代一直流傳至今,對人類活動起著持續的重大影響,直到19世紀非歐幾里德幾何出現以前,一直是幾何推理、定理和方法的主要來源。
2、《算術研究》(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l,1798)
高斯(C.F.Gauss,1774-1855),德國數學家。
「數學之王」的稱號可以說是對高斯極其恰當的贊辭。他與阿基米德、牛頓並列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名言「數學,科學的皇後;算術,數學的皇後」,貼切地表達了他對於數學在科學中的關鍵作用的觀點。他24歲時發表了這本書,這是數學史上最出色的成果之一,系統而廣泛地闡述了數論里有影響的概念和方法。由此推倒了18世界數學的理論和方法,以革新的數論開辟了通往19世紀中葉分析學的嚴格化道路。高斯立論極端謹慎,有3個原則:「少些;但要成熟 」:「不留下進一步要做的事情」。
3、《幾何基礎》(The Fuadations of Geometry,1854)
黎曼(B.Riemann,1826-1866),德國數學家。
黎曼是19世紀最有創造力的數學家之一。雖然他沒有活到40歲,著作也不多,但幾乎每篇文章都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本篇是黎曼在格丁根大學任大學講師時的就職演講,是數學史上最著名的演講之一,題為「關於構成幾何基礎的假設」。在演講中黎曼獨立提出了非歐幾里德幾何,即「黎曼幾何」,又稱橢圓幾何。他的這一關於空間幾何的獨具膽識的思想,對近代理論物理學發生深遠的影響,成為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幾何基礎。
4、《集合一般理論的基礎》(Foundations of a General Theory of Aggregates,1883)
康托爾(G.Cantor,1845-1918),德國數學家。
康托爾創立的集合論,是19世紀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本書是康托爾研究集合論的專著。他通過建立處理數學中無限的基本技巧而極大地推動了分析和邏輯的發展,憑借古代與中世紀哲學著作中關於無限的思想而導出了關於數的本質的新的思想模式。
5、《幾何基礎》(The Fuadations of Geometry,1899)
希耳伯特(D.Hilbert,1862-1943),德國數學家。
希耳伯特是整個一代國際數學界的巨人。由高高斯、狄利克雷和黎曼於19世紀開創的生氣勃勃的數學傳統在20世紀的頭30年中主要由於希耳伯特而更為顯赫著名。在本書中,希耳伯特用幾何學的例子來闡述公理體系的集合理論的處理方法,它標志著幾何學公理化處理的轉折點。希耳伯特的名言:「我必須知道,我必將知道」,總結了他獻身數學並以畢生業務使之發展到新水平的激情。
6、《測度的一般理論和概率論》(General Theoey of Measure and Probability Theory,1929)
柯爾莫哥洛夫(A.N.Kolmogorov,1903-1993),蘇聯數學家。
柯爾莫哥洛夫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蘇聯數學家。他對許多數學分支貢獻了創造性的一般理論。此篇論文是研究概率的名作,在隨後的50年中被人們作為概率論的完全公理而接受。在1937年又出版《概率論的解析方法》一書,闡述了無後效的隨機過程理論的原理,標志著概論論發展的一個新時期。
7、《論<數學原理>及其相關系統形式不可判定命題》(On Formally Undecidble Propositions of Principia Mathematica and Related Systems,1931)
哥德爾(K.Godel,1906-1978),美籍奧地利數學家。
哥德爾在本篇中給出了著名的哥德爾證明,其內容是,要任何一個嚴格的數學系統中,必定有用本系統內的公理無法證明其成立或不成立的命題,因此,不能說算術的基本公理不會出現矛盾。這個證明成了20世紀數學的標志,至今仍有影響和爭論。它結束了近一個世紀來數學家們為建立能為全部數學提供嚴密基礎公理的企圖。
8、《數學原理》(Elements Mathematique I-XXXIX,1939-)
本書的署名是布爾巴基(Bourbiaki),他不是一個人,而是對現代數學影響巨大的數學家集團。在本世紀30年代由法國的一群年輕數學家結合而成他們把人類長期積累的數學知識按照數學結構整理而成為一個井井有條、博大精深的體系,已出版的近40卷的《數學原理》成為一部經典著作,成為許多研究工作的出發點和參考指南,並成為蓬勃發展的數學科學的主流,這套巨著究竟何時算完,誰也說不清。但是這個體系連同布爾巴基學派對數學的其他貢獻,在數學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③ 關於數學的書有哪些
數學故事專輯/荒島歷險 李毓佩 中國少年出版社 《數學家的眼光》張景中版 中國少年出版 《幫你權學數學》張景中 中國少年出版 《童趣邏輯》陳宗明貝新禎 《果戈爾數字奇遇記》談祥柏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數學故事專輯/《愛克斯探長》李毓佩 中國少年出版社 《數學魔術師》劉後
④ 有關數學的書籍,適合小學高年級閱讀的,推薦一下
數學故事專輯/荒島歷險 李毓佩 中國少年出版社
《數學家的眼光》張景中 中國少年出版
《幫你學數學》張景中
中國少年出版
《童趣邏輯》陳宗明貝新禎
《果戈爾數字奇遇記》談祥柏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數學故事專輯/《愛克斯探長》李毓佩 中國少年出版社
《數學魔術師》劉後一 中國少年1997年10月出版
《奇妙的數王國》 李毓佩 中國少年2002年01月出版
《玩轉數學》楊少青 京華出版社
《貝貝妮奇奇卡的數學之旅》周惠敏、梁群未來出版社 共五本
《聰明泉》(二數學趣話)范德金,金玉俊主編;姚尚志編著檔案出版社/1988
《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美)柯爾長春出版社
《生活的數學》 羅浩源上海遠東出版社
《新編十萬個為什麼(數學卷)》王國忠廣西科技出版社
《故事中的數學》談祥柏中國少年2004年05月出版
《好玩的數學》談祥柏談祥柏中國少年2007年03月出版
《數學故事系列》(漫畫版2冊)李毓佩湖北少兒2006年07月出版
《數學西遊記》李毓佩湖北少兒2006年04月出版
《數學動物園》李毓佩湖北少兒2006年04月出版
《數學智斗記》李毓佩湖北少兒2006年04月出版
《開心數學故事》美)瑪里琳.伯恩斯外語教研2005年07月出版
《奇思妙想學數學》美)瑪里琳.伯恩斯外語教研2005年12月出版
《數學魔笛系列——數學方法趣引》孫澤瀛少年兒童2005年08月出版
《數學逍遙游》陳克艱少年兒童出版
《我身邊的數學叢書》(英)文迪.克萊姆森明天出版2005年09月出版
《"可怕的科學"經典數學》(英)卡佳坦.波斯基特北京少兒2004年7月出版
《加德納趣味數學系列--數學的奇妙》西奧上海科教1998年12月出版
《數學游戲與欣賞》勞斯.鮑爾上海教育2001年11月出版
《蟻跡尋蹤及其他數學探索》(美)戴維.蓋爾上海教育2001年12月出版
《數學無國界》(美)奧里.萊赫托
《數學游戲》金敬梅希望出版社
《數學趣聞集錦》(美)T.帕帕斯
《怪物數學》(美)馬卡羅內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數學花園漫遊記》馬希文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馬小跳玩數學》楊紅櫻吉林美術出版社 三本
《三隻小豬和七巧板》(美)馬卡羅內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小福爾摩斯訓練營--數學探案》 米勒少年兒童出版社
《數學演義——好玩的數學》王樹禾科學出版社
《從前有個數:故事中的數學邏輯》(美)保羅斯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魔法數學》白丁現代出版社
la82203008,所在團隊:學習寶典
為你解答,祝你學習進步!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
請及時採納,(點擊我的答案上面的【滿意答案】圖標)
手機用戶,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
是我前進的動力! 你的採納也會給你帶去財富值的。
如有不明白,
可以追問,直到完成弄懂此題!
如還有新的問題,
請另外向我求助,(但不要在這里追問)答題不易,敬請諒解……
⑤ 鳳凰媒體出版社的數學書是什麼版的
你好!鳳凰媒體出版的數學書,是蘇教版。
⑥ 求大學本科從大一到大四的數學教材與出版社名稱.
經濟類的、工科的和理科的學得數學不一樣,理科的難一些,其次是工科,經專濟類的最簡屬單,你需要根據自己學的專業選擇數。
需要學得基本有:高等數學(包括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高等數學分上下冊,大一一年學完,線性代數和概率統計大二一年學完。大三大四基本都是專業課,不再學習基礎課了。這些數學書很多出版社都會出版,內容差不多。
本人學的是工科,用的都是同濟版的,身邊朋友用同濟版的也多一些,同濟的內容全一些,不過也難一些。而且考研數學指定用書也是同濟版的,現在大概到第6版了,都有配套的課後習題用書。
我用過的是以下幾本:
《高等數學》(第六版 上冊)同濟大學數學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綠皮)
《高等數學》(第六版 下冊)同濟大學數學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綠皮)
《工程數學-線性代數》(第五版)同濟大學數學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紫皮)
《工程數學-概率統計簡明教程》同濟大學應用數學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黃皮)
希望能幫到你,覺得回答的好的話,要給分喲~~
⑦ 關於數學的書有哪些
數學史通論(翻譯版)(海外優秀數學類教材系列叢書)
《數學史通論》(翻譯版)共分四大部分:6世紀前的數學;中世紀的數學(500-1000);早期近代數學(1400-1700);近代數學(1700-2000).《數學史通論》主要特色如下:1.靈活的編排:盡管《數學史通論》主要是按年代順序編排的,但每一時期則是圍繞某一專題展開的.讀者通過查閱詳盡的標題,就能對該時期歷史的全程進行跟蹤.2.不同時期的重要教材:《數學史通論》每一章中都會討論一種或幾種那個時期的重要教材,通過它們,不僅能學習那些偉大數學家的思想,今天的學生還能看到某些論題在過去是怎樣被處理的.3.非西方數學:《數學史通論》相當多的材料是關於中國、印度及伊斯蘭世界的數學的;在插入章中還比較了大約在14世紀初各主要文明的數學.4.人物傳記和評註:《數學史通論》配有100多張紀念歷代數學家及其工作的郵票和圖片,並著重用框圖給出數學家的小傳.
此外,《數學史通論》在習題配置、專題討論、內容的前後呼應等方面都有許多特色.《數學史通論》可供綜合大學、師范院校以及理工科各專業的學生作為數學史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廣大數學工作者和一般科學愛好者閱讀參考.相信中學師生也會從《數學史通論》中獲益.
數學的發現
《數學的發現:對解題的理解研究和講授》是著名美國數學家喬治·波利亞的力作.在書中,作者通過對各種類型生動而有趣的典型問題(有些是非數學的)進行細致剖析,提出它們的本質特徵,從而總結出各種數學模型.作者以平易淺顯的語言,應用啟發式的敘述方法,講述了有高度數學概括性的原理,使得各種水平的讀者,都獲益匪淺.這種以簡馭繁,寓華於朴,平易而生動的講授,充分反映了一位教育大師的風格特徵.本書各章末尾的習題與評注,是正文的延續,它們都是經過作者的精心選擇安排,與正文緊密關聯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這些練習,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進行創造性工作的極好機會,它將激起你的好勝心和主動精神,並使你品嘗到數學工作的樂趣.
數學與藝術
有些人對於數學和藝術有成見,認為數學通過人的右腦工作,藝術通過人的左腦丁作.數學家理性而嚴謹,藝術家感性而浪漫.他們是兩個完全不同類型的人群.本書要推翻這個成見.在本書中讀者將看到一些數學家如何為藝術而孜孜不倦地工作,而一些藝術家如何熱衷於數學的最新發現.事實上.現在已經有這樣一些現代數學家他們不僅是現代數學的開拓者,而且是造詣很深的藝術家,同時也有這樣一些藝術家.他們利用數學原理創作出使人意想不到的優秀作品,在這里數學與藝術完全溝通起來了.
數學對藝術的影響由來已久,在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利用透視原理創作出不朽的名作,在20世紀荷蘭藝術家埃舍爾對無限拼圖的探索給人以啟迪,薩爾瓦多·達利利用四維立方體的展開圖畫出了使人震撼的作品.藝術家們從斐波那契數列、最小曲面、麥比烏斯帶中得到啟發,數學家們利用睢塑來宣揚數學的成就.
高觀點下的初等數學
菲利克斯·克萊因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學派——哥廷根學派的創始人,他不僅是偉大的數學家,也是現代國際數學教育的奠基人、傑出的數學史家和數學教育家,在數學界享有崇高的聲譽和巨大的影響.
本書是克萊因根據自己在哥廷根大學多年為德國中學數學教師及在校學生開設的講座所撰寫的基礎數學普及讀物.該書反映了他對數學的許多觀點,向人們生動地展示了一流大師的遺風,出版後被譯成多種文字,是一部數學教育的不朽傑作,影響至今不衰.全書共分3卷.第一卷:算術,代數、分析;第二卷:幾何;第三卷:精確數學與近似數學.
克萊因認為函數為數學的」靈魂」.應該成為中學數學的「基石」,應該把算術、代數和幾何方面的內容,通過幾何的形式用以函數為中心的觀念綜合起來;強調要用近代數學的觀點來改造傳統的中學數學內容,主張加強函數和微積分的教學,改革和充實代數的內容,倡導」高觀點下的初等數學」意識.在克萊因看來,一個數學教師的職責是:」應使學生了解數學並不是孤立的各門學問,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基礎數學的教師應該站在更高的視角(高等數學)來審視.理解初等數學問題,只有觀點高了,事物才能顯得明了而簡單;一個稱職的教師應當掌握或了解數學的各種概念、方法及其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以及數學教育演化的經過.他認為」有關的每一個分支,原則上應看做是數學整體的代表」,「有許多初等數學的現象只有在非初等的理論結構內才能深刻地理解」.
本書對我國從事數學學習和數學教育的廣大讀者具有較好的啟示作用,用本書譯者之一,我國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吳大任先生的話來說,」所有對數學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可以從中獲得教益和啟發」,此書」至今讀來仍然感到十分親切.這是因為,其內容主要是基礎數學,其觀點蘊含著真理……」.
中學數學的數學史
本書是根據我國「中學數學教育標准」撰寫的.書中介紹了與中學數學教材內容相配套的數學史知識,如球體積公式的歷史、二項式定理的歷史、n倍角正、餘弦公式的歷史、解析幾何的誕生、對數的發明、機會游戲與概率等;還從理論上探討了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的關系,闡述了數學史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及如何將數學史融入數學教育等問題,是師范院校數學系學生、數學史教師和中學數學教師的參考書.
⑧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數學系的書有哪些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高等學校教材:高等代數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數學模型
離散數學
高等學校教材:工程數學•復變函數(現在好像不用上了)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數學分析
常微分方程
普通物理學
這些都是數學系要學的有關數學的
⑨ 有哪幾本數學書是對數學史上影響重大的,這幾本書叫什麼名字
1、《幾何原本》(Elements of Euclid)
歐幾里德(Euclid,前300-前275?)古希臘數學家。
本書的印刷量僅次於《聖經》,是數學史上第一本成系統的著作,也是第一本譯成中文的西文名著。原名《歐幾里德幾何學》,明朝徐光啟譯時改為《幾何原本》。全書13卷,從5條公設和5條公理出發,構造了幾何的一種演繹體系,這種不假於實體世界,僅由一組公理實施邏輯推理而證明出定理的方法,是人類思想的一大進步。此書從寫作的時代一直流傳至今,對人類活動起著持續的重大影響,直到19世紀非歐幾里德幾何出現以前,一直是幾何推理、定理和方法的主要來源。
2、《算術研究》(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l,1798)
高斯(C.F.Gauss,1774-1855),德國數學家。
「數學之王」的稱號可以說是對高斯極其恰當的贊辭。他與阿基米德、牛頓並列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名言「數學,科學的皇後;算術,數學的皇後」,貼切地表達了他對於數學在科學中的關鍵作用的觀點。他24歲時發表了這本書,這是數學史上最出色的成果之一,系統而廣泛地闡述了數論里有影響的概念和方法。由此推倒了18世界數學的理論和方法,以革新的數論開辟了通往19世紀中葉分析學的嚴格化道路。高斯立論極端謹慎,有3個原則:「少些;但要成熟 」:「不留下進一步要做的事情」。
3、《幾何基礎》(The Fuadations of Geometry,1854)
黎曼(B.Riemann,1826-1866),德國數學家。
黎曼是19世紀最有創造力的數學家之一。雖然他沒有活到40歲,著作也不多,但幾乎每篇文章都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本篇是黎曼在格丁根大學任大學講師時的就職演講,是數學史上最著名的演講之一,題為「關於構成幾何基礎的假設」。在演講中黎曼獨立提出了非歐幾里德幾何,即「黎曼幾何」,又稱橢圓幾何。他的這一關於空間幾何的獨具膽識的思想,對近代理論物理學發生深遠的影響,成為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幾何基礎。
4、《集合一般理論的基礎》(Foundations of a General Theory of Aggregates,1883)
康托爾(G.Cantor,1845-1918),德國數學家。
康托爾創立的集合論,是19世紀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本書是康托爾研究集合論的專著。他通過建立處理數學中無限的基本技巧而極大地推動了分析和邏輯的發展,憑借古代與中世紀哲學著作中關於無限的思想而導出了關於數的本質的新的思想模式。
5、《幾何基礎》(The Fuadations of Geometry,1899)
希耳伯特(D.Hilbert,1862-1943),德國數學家。
希耳伯特是整個一代國際數學界的巨人。由高高斯、狄利克雷和黎曼於19世紀開創的生氣勃勃的數學傳統在20世紀的頭30年中主要由於希耳伯特而更為顯赫著名。在本書中,希耳伯特用幾何學的例子來闡述公理體系的集合理論的處理方法,它標志著幾何學公理化處理的轉折點。希耳伯特的名言:「我必須知道,我必將知道」,總結了他獻身數學並以畢生業務使之發展到新水平的激情。
6、《測度的一般理論和概率論》(General Theoey of Measure and Probability Theory,1929)
柯爾莫哥洛夫(A.N.Kolmogorov,1903-1993),蘇聯數學家。
柯爾莫哥洛夫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蘇聯數學家。他對許多數學分支貢獻了創造性的一般理論。此篇論文是研究概率的名作,在隨後的50年中被人們作為概率論的完全公理而接受。在1937年又出版《概率論的解析方法》一書,闡述了無後效的隨機過程理論的原理,標志著概論論發展的一個新時期。
7、《論<數學原理>及其相關系統形式不可判定命題》(On Formally Undecidble Propositions of Principia Mathematica and Related Systems,1931)
哥德爾(K.Godel,1906-1978),美籍奧地利數學家。
哥德爾在本篇中給出了著名的哥德爾證明,其內容是,要任何一個嚴格的數學系統中,必定有用本系統內的公理無法證明其成立或不成立的命題,因此,不能說算術的基本公理不會出現矛盾。這個證明成了20世紀數學的標志,至今仍有影響和爭論。它結束了近一個世紀來數學家們為建立能為全部數學提供嚴密基礎公理的企圖。
8、《數學原理》(Elements Mathematique I-XXXIX,1939-)
本書的署名是布爾巴基(Bourbiaki),他不是一個人,而是對現代數學影響巨大的數學家集團。在本世紀30年代由法國的一群年輕數學家結合而成他們把人類長期積累的數學知識按照數學結構整理而成為一個井井有條、博大精深的體系,已出版的近40卷的《數學原理》成為一部經典著作,成為許多研究工作的出發點和參考指南,並成為蓬勃發展的數學科學的主流,這套巨著究竟何時算完,誰也說不清。但是這個體系連同布爾巴基學派對數學的其他貢獻,在數學史上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