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學習筆記
隨筆,顧名思義:隨筆一記,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版兩種特性,通權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寫作者慣常。http://uzzf.com/soft/174210.html用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是言禁未開之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隨筆作為一種文學樣式,是由法國散文家蒙田所創的
② 中學數學教師讀書筆記(共8篇)
書中提到肖先生借用了清代文學家袁枚關於「學、才、識」的論述來說明三項數學教育目的,他認為廣義的數學教育不是把數學僅僅視作為一件實用的工具,而是通過數學教學達至更廣闊的教育功能,包括數學思維延伸至一般思維,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良好的學風和品德修養,也包括從數學欣賞帶來的學習愉悅以及知識的尊重我們必須理清三者之間的關系。與具體的數學知識的學習比,數學的文化價值(包括思維訓練和文化素養)更為重要。
③ 數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三篇
如何抄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讓自己的課更有數學文化的味道,是每一個數學教師時時牽掛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我閱讀了鄭毓信、王憲昌、蔡仲三位教授共同編寫的《數學文化學》一書,通過閱讀,讓我真正明確了數學教育的意義及實質,對數學教育的目標及達成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從古希臘數學的起源講到當今飛速發展的數學,在我面前展示了一個數學發展的歷史長卷,曾經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出現的人物一一躍然紙上,通過對西方的數學與中國的數學發展史進行對比,使我對歷代數學名家在數學方面的主要貢獻及數學發展的歷史進程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本書又不是單純地歷史的敘述,教授以自己的視角進一步闡述了什麼數學能夠稱之位一種文化,及將數學作為文化看待的意義,讓我對數學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每周周三是我們數學組的教研,這個周三我們的教研在錄播室進行,本次教研由任老師主持,每個老師都各盡其言,然後以年級為單位匯報,我很有收獲,並且很贊成很欣賞任老師、張老師、湛老師的觀點,覺得對於我們教學很有幫助。
任老師說在我們這段時間的復習就是報紙智力體操,報紙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寫,回家寫沒有效果,老師在講的時候以題帶知識點,報紙上的題都寫出思路過程,並且回憶練習相關知識,相關代表性題目。如果報紙來不及做完,可以帶著學生一起做,在做題的過程中找中等學生演板,這樣容易發現問題,方便強調重點。老師自己要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讓學生找實力相當的小對手,除了比分數,還要比卷面分。平時就嚴格要求學生藍色鋼筆做題,尺規作圖。
張老師說的主要體現在三個字,那就是慢、扎實。講的慢一些,讓差生掌握基礎,平時做題的時候一些簡單的題目可以讓差生說、演板,這樣可以讓他們有成功的喜悅。最後時間要控製作業量,盡可能讓學生在學校就完成。
湛老師的建議是在最後就要回歸課本,課本的例題很詳細很清晰,解決問題出在哪裡,老師要心中有數。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在最後期末時候心理心態上會出現辦法,會覺得復習乏味無趣,授課老師、班主任要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中年級階段,老師要對學生的做題書寫進行嚴苛要求,書寫要規范,不用修正液等塗塗抹抹,帶單位,答語要完整。
⑤ 小學數學學習筆記300字
語言就彷彿一座橋梁,教育科學就是通過這座橋梁變成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教學能力的。」「教師的語言,是感化學生心靈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藝術,首先是靈犀相通的說話藝術。」教師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從其說話藝術上體現出來的。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認真地揣摩自己的語言,在實踐中堅持不懈地訓練自己的語言。語言有有聲和無聲之分,我要說的是有聲語言,即教師將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從無聲化為有聲的語言進行施教的魅力。
第一,數學教師的語言要准。
教師的語言要科學、准確。這樣的語言才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平年2月只有28天,閏年2月有29天」這句話如果說成「平年2月有28天,閏年2月有29天」就不科學了。還有諸如「26這個數字」這樣的話也不科學,因為在阿拉伯數字中只有0——9這10個數字,26是一個數而不是一個數字。數學是一門科學性很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不能犯科學性的錯誤。
第二,數學教師的語言要精。
能用一句話說的,就不用兩句話去說。必要時,當學生有積極主動地學習行為和發言慾望時,你甚至可以不說話,要學會「不為」,先做一個旁觀者,在旁邊觀察,伺機引導。「此時無聲勝有聲」,教育過程中應該多留給學生一些寧靜與沉思的時間。一個好老師,不應該是一種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口若懸河,鋒芒畢露的形象,而應該是一個懂得適當地「藏巧」,會激發學生潛能的智者,應該學會等待。教育是一門藝術,在適當的時候教師可以表現得低調一點,弱勢一點,因為這樣做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機會,提供更多的獨立思考的機會,提供更多的涵泳的時間。
第三,數學教師的語言要傳情。
教師的語言應該象催化劑一樣,深入學生的性格特徵和情感、知識基礎之中,與其匯合,發生反應,從而啟發學生的心智,振奮學生的神經,促其深入思考,這樣的語言對學生才有吸引力,才能開啟學生思維。
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不盡相同。當學生的回答有失偏頗的時候,以往大多數老師便以「錯了,請坐!」「不對!誰再來?」這些單一的語言來否定學生的回答,並期盼其他學生的正確回答。而現在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老師們善於運用自己巧妙、機智的語言來糾正、鼓勵學生的回答,注意情緒導向,做到引而不發。
第四,數學教師的語言要激趣。
如果你的語言極具感染力,吸引力和信服力,那麼就會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你的語言親切,飽含思想與感情,與學生的智慧和心靈進行活生生的交流,學生就會信服你,跟隨你,這樣就會形成良好的互動。
師生之間需要一種心犀相通的交流,需要對話。「對話」不是「對答」。「對話」的實質是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心理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是在學習過程中,師生腦海里固有的知識、經歷、觀念、信息與文本的碰撞,是師生對知識的理解、感悟和升華,它是一種情感上的交流與美好生命的共享,具有生成新思維、新思想的特質。對話的質量表現為:或者增長見聞,或者增強技能,或者提高認識,或者升華精神。
總之,作為教師應該樹立一種信念:用一生的時間去打造自己,錘煉教育教學語言,立志成為一個講究審美與教育藝術的教育家。讓我們把文化、思想和對學生的愛與責任的理想、信念都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教育教學語言,因為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武器、工具,是用來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