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數學套路
我的觀點是套路都是錦上添花,但是自己的能力,在這里也就是你數學學習能力 理解能力 解題能力等 才是最重要的。
Ⅱ 考研數學怎麼總結知識點和做題套路
全書刷上五六遍,妥妥的100+。天賦+勤奮=高分
Ⅲ 考研數學復習攻略,你了解嗎
首先,把握原則,早准備、早計劃、早復習:
所謂原則,就是要按照大綱復習,吃透大綱。考研數學試題極少出現過超綱現象,考生把全部基本的概念、原理搞懂了,就幾乎相當於押中全部考題。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針對大綱和教材具體研究,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也不要完全迷信考綱,有時會出現考綱里沒有考試中卻出現的情況(如:2003年數學四中的第八大題,特例,請區別對待)。結合本科教材和大綱,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演繹科學,只有對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對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記住,才能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對基本概念、定理記不全、記不牢,理解不準確,基本解題方法掌握不好等因為忽略了基本而失分的現象在近年的考試中出現很多。
把握原則,要同“三早”結合起來,數學需要一定量的消化理解時間,只有早做安排,才能圓滿地完成打好基礎、提高能力、查漏補缺、應對考試的整個復習過程。一般情況下數學在大三下學期就開始著手准備,此時主要工作是把課本中的定理等內容過一邊,考研班可以選擇此時上,或者也可以在暑期上。從暑期或秋季開始,就要買本全面的參考書來開始系統的復習。
其次,選擇好教材與輔導材料:
基於工學、經濟學、管理學門類各學科專業對碩士研究生入學所應具備的數學知識和能力的不同要求,數學統一考試試卷分為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和數學四。因此,考生首先要根據自己的專業選擇好適合自己的教材,而後選擇輔導材料。
在選擇輔導書時,一定要看這本書是否涵蓋了考試大綱,是否系統整理出並點出了考試重點,設置了各個層次、各種類型的題目,對方法和技巧有專門的訓練和講解。有一些教材沒有涵蓋大綱要求的全部內容(如:函數平均值這個考點,在很多教材中都找不到,大綱中卻出現了)。
考研數學用書,首選陳文燈的〈數學復習指南〉,這本書講解的方法、規律比較多,最好能掌握,同時該書針對不同的題型提供了不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也應著重掌握。有人說,只要把〈指南〉做上3、4邊,考研數學就沒什麼問題了,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掌握書中的內容之後,應該換換口味,畢竟現在試題技巧性很強,命題人員也在極力躲避該書中出現的題目類型,所以,前期復習時用陳文燈的書,後面復慣用別人的書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其三,重視基礎,靈活運用,多練習
數學的復習基本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基礎性的訓練,二是思維上的訓練。
基礎性的訓練,要從復習之初就加以重視。從2003年閱卷情況來看,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基本功不過關,大多數考生往往因為一個考點沒掌握而影響了整道題的運算,最終導致失分。所以考生在復習過程當中一定要重視數學概念、原理的掌握和計算過程的訓練,爭取在考試過程中,只要是會的就不丟分。沒有基本功而刻意追求方法和技巧,摳一些難題、偏題沒有任何意義,絕大部分的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有一定基本功基礎之上的。因此,平時的訓練中一定要有計算量的訓練,在數學考試中,填空和選擇佔了全部分數的1/3左右,這部分題的計算量和難度相對來說較小,是最容易得分的部分。如果想過線或者取得高分,這部分就不能掉以輕心。由於這部分對計算準確性的要求很高,考生在日常訓練中更要注重計算量和計算準確性的訓練。
思維上的訓練,存在於整個復習過程中,在最後考試的時候得以充分檢驗。 在平常的復習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培養逆向思維、抽象思維、和定向思維的能力。在訓練中,要注意理解和總結一些技巧性的東西,有意識的提高自己思維的靈活性。要爭取一題多種解法,即概念要相通,在自我訓練過程中多思考,靈活運用概念原理。
要進行綜合性試題和應用題訓練。數學考試會出現一些應用到多個知識點的綜合性試題和應用型試題。這類試題一般比較靈活,難度也要大一些。在數學首輪復習期間,可以不將它們作為強化重點,但也應逐步進行一些訓練,積累解題思路,同時這也有利於對所學知識的消化吸收,徹底弄清楚有關知識的縱向與橫向聯系,轉化為自己真正掌握的東西。
其四,充分利用歷年考研試題。
利用歷年試題,有助於總結歸納解題思路、套路和經驗。數學考試不需背誦,也不要自由發揮,全部任務就是解題,而基本概念、公式、結論等也只有在反復練習中才會真正理解與鞏固。做題時特別要強調分析研究題目和解題思路。數學試題千變萬化,其知識結構卻基本相同,題型也相對固定,往往存在明顯的解題套路,熟練掌握後既能提高正確率,又能提高解題速度。
考數學一的同學,最好看看往年的其它類數學的真題,如經濟類的概率、數二的線代等等,一方面這些題目有可能難於數一的,另一方面,這些考題有可能稍作變換後就出現在後些年的數一考試中。
考研數學復習攻略,你了解嗎?小編就說到這了,更多關於考研報名入口,報名時間,考研成績查詢,報名費用,考研准考證列印入口及時間等問題,小編會及時更新。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進入自己的理想院校。大家一定要掌握備考技巧。
Ⅳ 考研數學怎麼學
將考研數學分為三個階段來復習:
第一階段:四月份——七月份
鞏固基礎階段:我的數學復習動手比較早,主要是由於自己的底子比較弱,那時候就老老實實的看教材,根據去年的數學考試大綱走,要求掌握的就看,不做要求的就放棄。高數看的是高教版的,線性代數是同濟版的,概率統計是浙大版的,看教材屬於通看的那種,就是書上的定理證明要看,例題和課後的習題要做,很多的例題和習題主要是為了證明一些定理推論,所以我覺得做一做還是有必要的,因為懂得了這些定理推論的緣由,不論是記憶還是運用都方便很多,畢竟定理推論是最基礎的東西,順便提醒一句,對於這些定理推論的前提條件必須十分重視,很多題的出題陷阱就在這些前提條件上。
第二階段:八月份——九月份
強化提高階段:這一階段我主要是報了恩波的輔導班,政英數。剛開始報的面授班,但鑒於面授時的龐大陣容和高強度的狀態,有點受不了,於是改成了網路授課,這樣聽課的時間可以自己支配,當天聽課的內容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而視。但是網路授課也有一點問題——上線的時間基本比面授的時間要遲,一個
星期到半個月不等,不過對我而言影響不大,於是每個上午的九點到十一點半我都會乖乖的聽網上授課。下午和晚上就看英語和專業課,過上個兩三天再把老師上課給出的例題自己再做一遍,這樣的狀態大概持續了一個半月或許還多,才將強化班的課程聽完。最後又抽出一個星期的時間將整理的筆記又重新看了一遍,將重難點自己又重新標注了一番。在這一階段報一個輔導班是很有必要的,因為自己復習畢竟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經過老師的提點,效果就大不一樣了。這段時間考試大綱就該上市了,我覺得買一本還是比較好,畢竟心裡有譜,當然上網下載也可以。
第三階段:十月份——一月份
這一階段是沖刺穩定階段,概括起來就是題海戰術,每三天一套題。第一天按照考試時間做題,第二天和第三天整理答案。周六就按考試的時間做一套真題,主要就是數學改成150分以後的那幾套題,在這段時間我基本上把恩波的數學卷子都做了一遍,《考研數學最後沖刺試捲成功8套卷》、《考研完全手冊真題練習冊》。最先的幾套卷子總是慘不忍睹,經常是剛剛及格,慢慢的熟悉了出題的套路分數也就慢慢提高了。之後就做恩波的最後沖刺,感覺還不錯,老師編的也很用心。一月份基本就不做新題了,但還是按三天的步驟走,第一天找一套自己做的不是很好的卷子再做一遍,由於已經做過一遍,在做時就順利很多,剩下的兩天就做可以做一些自己以前經常做錯的題,或者看一些前兩階段整理的筆記,主要就是弄明白自己一直都犯迷糊的知識點,哪怕是很小的一個。這段時間主要是保持做題的「手感」,同時查漏補缺。
Ⅳ 如何在十天內讓考研數學二達到70分
提供一個可能有效的思路,但不保證效果:
首先把所有基本的定義、定理、公式都總結到一張紙上,熟練地背記下來;
然後找出歷年真題(近7-8年的吧),先嘗試著自己做,不會做了就看答案解析直到完全弄明白。
考前做1-2套真題練下手。
你試試吧 時間如此緊迫 只能這樣了 只是給個思路 不保證有效啊~
Ⅵ 高數,考研數學真是看著答案都不會做。這個條件極值方程怎麼解還有這個有沒有解題套路啊這個題你說會
該問題中, x, y, z 的地位一樣, 由輪換式知: x = y = z, 就好解了。
Ⅶ 給你們講一個關於考研數學有多難的故事
考研數學是道坎,不少考研的同學們都倒在了這。正所謂得數學者得考研,數學的高難度一直讓人望而卻步,與其害怕它,不如選擇合適的方法加上自身的努力來戰勝它。2019考研復習已經開始,黑龍江考研網小編為大家分享考研政治,數學,英語習題,同學們一起來練練手吧!
想必大家也對2018考研「李林泄題」有所耳聞,先不論這件事是不是真的,但確實傷了不少努力考研的人的心。泄題這種事最不應該有,原本考研這件事就沒有絕對的公平,還要故意製造更大的不公平,如果是真的簡直不可原諒。不過,雖然小編不能也不會泄題,但是小編可以給大家揭秘一下考研數學命題組!掌握我們命運的人,了解一下~
一、考研數學的三代命題組
我們把命題組整體換人視為一代,那麼大體來說,從80年代末到2000年基本同屬一代,其中1998-2000年數學命題組中換了半數新成員,所以風格開始明顯改變。
第一代組的代表人物有:胡金德教授(線代組長)、蔡燧林教授、徐兵教授(高數組長)、周概容教授(概率組長)、范培華教授(經濟類組長)、龔東保教授等等。
目前最紅的教輔多為一代組成員的作品或修訂版,如曾經的二李全書現在的李范(看到論壇上說二李變李范就不好了的言論,可發一笑,范培華教授也是一代組的中堅人物)。
現在的李王全書(該書高數、線代大部分內容源自蔡燧林教授和胡金德教授的一本02年出版的老書)。
從1998-2000年組中開始過渡換人到2001年之後基本全換,可以稱為二代命題組。其中有合工大(大學數學雜志的編寫校,數學很強)的朱士信教授、黃有度教授、東南大學陳建龍教授(線代組長)、大連理工數學研究所的兩位教授,其餘來自南開,哈工大,上財等校。
教育部從這個時期開始建立更成熟的題庫制,上述命題老師所出的題可能還會經過另一撥教授的再加工。
二代組除合工大兩位教授的同僚們每年堅持出很高質量的合工大五套系列外,基本不出現在考研的教輔圈內,很可能是由於大部分沒到退休年齡。
三代組的構成是機密,目前只能知曉其中有南開、華南理工、西交的教授,有國防科大的教授,有中科院數學所的教授。
從2015年開始正式掌勺,15年的試水難度是很溫和的,有許多回歸基礎的東西,甚至考了教材上的求導商法則證明這樣的題。
而16年給了相當多考生當頭一棒,完全不同的題風和較大的計算量讓許多考生在考後直接崩潰。
17年總體難度又回歸平和,只有少量題體現數學思維水平,以供體現區分度。(小編表示17年考研數三不簡單吧?也可能是小編智商有限嚶嚶嚶~)
剛剛過去的18年又是相當慘淡(尤其是數學二和數學三),很多考生叫苦不迭,不過普遍認為難度要低於16年,因為16年出了許多新套路,是往年找不到的套路,而且有各種陷阱,但是18年幾乎沒有什麼新套路,很多題第一眼看上去相當熟悉。
由此可以看出這個組的命題風格已基本成熟穩定。總體上,這四年的數學是一年難一年容易(據此推測,19年數學難度會降低),但總的命題風格保持不變,就是大部分題考察基礎概念的理解程度與計算準確度。
雖說很多人都預測今年考研數學會簡單一點,但是也真的不可掉以輕心,很多題在平時做和上考場不是一個感覺,要達到足夠的熟練度才不會慌。
二、18考研數學命題特點
1、冷門的簡單
數一、二、三中都不乏低頻(冷門)考點,數一中第8題考察了假設檢驗(此前30餘年只在1998年考察過一次)、第11題考察了旋度,數二第16題對平均值定義的考察,數三更是考察了疑似超綱的二階差分方程(11題),此外線性代數中對矩陣方程的考察也是頗具新意。
雖然對於冷門知識點的考察較往年多,但是對於這些低頻知識點的考察非常淺,以數一的這道假設檢驗為例,只要弄清楚假設檢驗的定義並且知曉阿爾法是犯第一類錯誤亦即「棄真」的概率就不難通過理解選出D選項,此外旋度的考察也是直接套用公式即可。
冷門的知識點考的簡單這也是遵循了考試大綱對知識點掌握程度的要求(註:考綱對於知識點的要求從低到高為了解、理解、掌握、會,低頻考點都來自於「了解」這一層次)。
2、計算量大
近年來考研數學已經有了計算量變大的趨勢,但在2016、2018年尤其是18考研這一點表現得尤為突出。
有一道線性代數的解答題,這道題的第二問考察的是矩陣方程,往年考察的都是非齊次線性方程組,今年考察把等式右邊的列向量換成了一個三階矩陣,求解方法本質上沒有改變,但運算量相當於大了兩倍。
在其他題目上諸如級數求和的選擇題、不定積分的解答以及條件極值問題等等都有著相當的計算量。
3、重基礎、重應用
注重對基礎的考察是考研數學30餘年來未曾改變的主旋律,這句即使放在今年的試題上來說也是合適的。
18考研數學依然有110分左右的分值是基礎知識的考察,同學之所以感覺非常難是因為剩下30~40分的題目「偏、怪、冷」,這些題目的區分度不如之前年份,只把最好的學生區分出來了,同時這些題目的出現又使得同學們心態失衡,在做基礎題目時心虛、慌張而失分。
另外一點是近些年越來越頻繁的出現數學應用題,應用題包括幾何應用、物理應用、經濟應用。
有一道帶應用背景的題目,試題所考察的條件極值這個知識點本身不存在任何難度,但這道題的難度首先是在於要把應用問題抽象成數學語言,其次是有一定的運算量,此外導數的幾何應用也是每年必考題型。
三、19考研數學復習策略
1、全面復習,不放過考綱上的任何一個知識點
在近幾年高密度的考察了一些偏、冷知識點後,所有同學都不能再抱有僥幸心理,認為此前沒考過或考察的極少的知識點今年也同樣不會出現,一旦出現,即使只是一個4分小題,它對你意味著也絕不僅僅是4分,更多的是心態,心態一旦失衡,就是大面積的丟分。
超低頻知識點的復習可以放在考前一兩個月進行。
2、眼高手低要不得
除非是你一眼就能看出標准答案的題目,否則所有數學題都希望大家能動手去做,從基礎階段就要扎扎實實練好計算,爭取會做的就一定要能做對,並且做得快。
3、基礎萬萬不能丟
很多同學喜歡偷懶取巧,直接從刷題開始,依靠著教輔資料或者是老師總結的一些固定題型的解題套路,希望能在考場上取得不錯的分數,但這幾乎行不通(除非你遇上17年數一、數二的難度),因此基礎階段對教材的復習萬萬不能丟。
考研數學每年都在變化,16的計算難、17年相對簡單、18年的題目考查更偏一些,根據歷年考研的人數來看這個還是很好理解的。那麼2019年的考研數學應該不會太簡單,畢竟考研是一個選拔性的考試,需要選拔高級人才。
►不管怎樣給大家幾點意見:
第一、數學在基礎復習的時候不要想什麼考什麼不考,早點准備,過課本的時候都要面面俱到。
第二、不要用試題來評價自己的能力,因為試題在你做其他題的時候都會涉及到一些。
第三、一定要多做模擬試題,給模擬試題留充足的時間,免得在考場上自己不適應。
Ⅷ 高數,考研數學真是看著答案都不會做。有沒有解題套路啊這個題你說會了,再碰到其他的還是不會,這數學
考研數學自然不簡單,誰都輕松上,也就沒有考的必要了。
不要為了做題而做題。
我們做題,看解析的目的,不僅僅是搞懂題目怎麼做,更關鍵的,是搞懂「題目怎麼想到要這么做」
前者別人或者學習資料能幫你,後者只能靠自己。
Ⅸ 我把考研數學1000題上不會的題基本都背下來了~
如果你背的是解題方法。那恭喜你,你這不是背誦,是方法的總結。
比如,證明專在某個區間存在根的屬問題。
你可能想到的有:
f(a)f(b)<0
羅爾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構造特殊函數F(X)
...
把所有的考點建立固定的模型,每個模型使用固定的解題套路來應對,在腦海中就行成了知識體系。以不變應萬變。這樣,怎麼考都脫離不了那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