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目錄
①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課文
如果忘記帶課本,你可以101教育PPT章節選擇,根據如下圖,找到對應的課程信息
② 小學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目錄是什麼
蘇教版:五上
1.師恩難忘
2.陶校長的演講
3.古詩兩首
習作1
4.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5.裝滿昆蟲的衣袋
6.變色龍
7.金蟬脫殼
習作2
8.成語故事
9.推敲
10.嫦娥奔月
11.讀書莫放「攔路虎」△
12.伊索寓言
習作3
13.在大海中永生
14.高爾基和他的兒子
15.艾滋病小鬥士
習作4
16.黃山奇松
17.黃果樹瀑布
18.莫高窟
習作5
19.天火之謎
20.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21.諾貝爾
22.滴水穿石的啟示
習作6
23.林沖棒打洪教頭
24.少年王冕
25.黃鶴樓送別
26.清平樂 村居
習作7
③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課文目錄(蘇教版)
1《春光染綠了我們的雙腳》
2《只揀兒童多處行》
3《早》
4古詩兩首《絕句》《春遊湖》
5《夢圓飛天》
6《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7《神奇的克隆》
8《海倫·凱勒》
9《二泉映月》
10《鄭和遠航》
11司馬遷發奮寫《史記》
12《精讀與略讀》
13《秦兵馬俑》
14《埃及的金字塔》
15《音樂之都維也納》
16《愛如茉莉》
17《月光啟蒙》
18《我和祖父的園子》
19《談禮貌》
20《七律 長征》
21《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22《大江保衛站》
23《古詩兩首》
24《望月》
25《灰瓊鳥》
26《水》
查了好長時間,麻煩頂頂啊!
④ 語文蘇教版五年級上冊22課課文全部內容
《滴水穿石的啟示》課文
在安徽廣德的太極洞內,有一塊狀如卧兔的石頭,石頭正中有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這個小洞是怎麼形成的呢?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岩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qiè)而不舍,日滴月琢,終於滴穿了這塊石頭,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00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所以能把石塊滴穿。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呢?
00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他翻山越嶺,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訪名醫,嘗葯草,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寫成了葯學巨著《本草綱目》。美國發明家愛迪(dí)生,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幼年就自謀生計,當小販、服務員等。但他迷戀於電學實驗研究,畢生孜(zī)孜不倦,竟擁有白熾(chì)燈、留聲機、碳粒電話筒、電影放映機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現代著名書畫家齊白石,在他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始終沒有停止過揮毫作畫。他的畫室里,掛著他用以自勉的條幅:「不教一日閑過。」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堅持每天作畫三幅。正是因為白石老人堅持不懈地創作,他的技藝才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就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00我們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從高空落下來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極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卻不能把石塊滴穿。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它沒有專一的目標,也不能持之以恆。
00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⑤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書古詩五首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回,一片冰心在玉答壺。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尋隱者不遇——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題秋江獨釣圖——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獨釣一江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⑥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蘇教版課文
師恩難忘
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滿6周歲,便到鄰近的鄉村小學去讀書。
這個小學設在廟內,只有一位老師,教四個年級。當時學生少,四個年級才一個班。老師姓田,17歲就開始教書了。他口才、文筆都很好。
開學頭一天,我們排隊進入教室。田老師先給二年級和四年級同學上課,叫三年級學兄把著一年級學弟的手描紅。描紅紙上是一首小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師給一年級上課了。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後,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我還記得,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一個小孩子,牽著媽媽的衣襟兒去姥姥家,一口氣走了二三里地。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兒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進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腳。亭子外邊,花開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著:「……八枝,九枝,十枝。」他越看越喜歡,想折下一枝來。媽媽攔住了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歇腳的人就看不到花兒了。」後來,這兒的花越開越多,數也數不過來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那時候的語文叫國語。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那裡學習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有一年我回家鄉去,在村邊遇到了老師,他拄著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級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裡,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生難忘!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