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解方程
A. 小學數學解方程的一般步驟
如果是應用題小學方程應該有四大類吧,多做幾題這些類型題目,做到深刻了解,舉一反三。其實應用題方程是很好解的,只要列好未知項,就可以按題目一步步依次列式就好。如果是計算題,具體的方法也沒有,無非也就那幾類題類,千萬不離其中,代那些方法,公式,關鍵是活用
B. 小學數學解方程的檢驗過程
(1)去分母:在方程兩邊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2)去括弧:先去小括弧,再去中括弧,最後去大括弧;
(3)移項:把含有未知數的項都移到方程的一邊,其他項都移到方程的另一邊;
(4)合並同類項: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數化成1。
(2)小學數學解方程擴展閱讀
1、解方程的方法:
(1)估演算法:剛學解方程時的入門方法。直接估計方程的解,然後代入原方程驗證。
(2)應用等式的性質進行解方程。
(3)合並同類項:使方程變形為單項式
(4)移項:將含未知數的項移到左邊,常數項移到右邊
2、方程的應用范圍:
(1)根據問題變未知數
(2)圍繞未知數,尋找問題中的等量關系
(3)利用等量關系列方程
(4)解方程,並作答
C. 小學數學(解)方程式入門!!!
列方程解應用題,應進行如下一些訓練:
(1)列代數式的訓練。正確、迅速地列出代數式是列方程的基礎,可以用以下幾種形式進行訓練:
①用數學語言敘述代數式。例如:
3x+5(一個數的3倍與5的和);
7×8-4x(7的8倍減去一個數的4倍)。
②用代數式表示數量關系。例如:
a的6倍(6a);
90減去x的5倍(90-5x)。
③根據題意敘述代數式的意義。例如:「學校買來6個小足球,每個a元,又買來8個排球,每個b元。」要求學生敘述以下各式的意義。
6a(表示6個足球的價錢),
8b(表示8個排球的價錢),
6a+8b(表示兩種球的總價),等等。
反過來,老師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列出代數式。
(2)找等量關系的訓練。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是列方程的關鍵。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找出日常生活事例中的一些等量關系,使學生逐步熟悉。
例如:小俠到商店去買筆記本,總價錢是1.6元,小俠付出2元,找回0.4元。把這件事情列出等式。
付出的2元-筆記本總價1.6元=找回的0.4元,
筆記本總價1.6元+找回的0.4元=付出的2元,
付出的2元-找回的0.4元=筆記本總價1.6元。
(3)列方程的訓練。把列代數式的訓練和找等量關系的訓練結合起來進行(只要求列出方程,不必解方程)。
例1:計劃修一條水渠260米,已經修了7天,每天能修x 米,還剩50米沒有修。
等量關系是:計劃米數-已經修的米數=剩下的米數;
方程是:260-7x=50
例2:農具廠兩個車間計劃生產720把鐮刀。第一車間每天生產鐮刀38把,第二車間每天生產鐮刀42把,x天完成了任務。
等量關系是:第一車間生產數+第二車間生產數=全部任務;
或(第一車間工作效率+第二車間工作效率)×x=全部任務。
方程是:38x+42x=720,
或 (38+42)×x=720。
D. 小學數學解方程是怎樣解的
小學數學解方程是根據等式的性質來解的,為的是和中學接軌。
等式的性質:1、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成立。
2、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不為0),等式仍成立。
例如: x+86=100
解: x+86-86=100-86
x=14
再如: x÷86=100
解: x÷86×86=100×86
x=8600
E. 小學數學方程有幾種!
主要是一元一次方程和整數方程
F. 小學數學解方程有什麼技巧嗎
看準未知數,將它提到式子的左邊,然後將其他的數據改變符號後放在右邊,最後算出右邊的數據再除以未知數的個數就行了!
G. 小學數學解方程100道
X
-
15%X
=
68
3.5X+1.8=.3
3.6X÷2=2.16
0.8X-4=1.6
5X÷2=10
X-0.25X=3
4+0.7X=102
X-0.125X=8
x-0.375x=3/4
5
X-2.4×5=8
15X÷2=60
4X+X=3.15
3.4X+1.8=8.6
5X-X=2.4
1.5X-X=1
6.6X-6X=1.8
x
-
0.8x
=
16+6
X+25%X=90
12x=300-4x
30÷x+25=85
410-3x=170
3(x+0.5)=21
0.5x+8=43
6x-3x=18
1.5x+18=3x
5×3-x÷2=8
9x-40=5
x÷5+9=21
48-27+5x=31
10.5+x+21=56
x+2x+18=78
(200-x)÷5=30
(x-140)÷70=4
0.1(x+6)=3.3×0.4
4(x-5.6)=1.6
7(6.5+x)=87.5
(27.5-3.5)÷x=4
x+19.8=25.8
5.6x=33.6
9.8-x=3.8
75.6÷x=12.6
5x+12.5=32.3
5(x+8)=102
x+3x+10=70
3(x+3)=50-x+3
5x+6=11
2x-8=10
1/2x-8=4
12+34x=56
22-14x=12
54-X=24
7X=49
126÷X=42
13+A=28.5
2.4X=26.4
70%X
+
20%X
=
3.6
2X+7X=9/10
180+6X=330
2.2X-1=10
X-0.8X=10
X+
2/5X=21
H. 小學數學計算題(解方程)
1.2:x=2:15
解:2x=1.2×15
x=9
3/4:6/7=X:5/12
解:6/7x=5/12×3/4
x=5/16×7/6
x=35/96
I. 解方程,小學數學。
1、今年比去年少支出5萬元,那麼節約是5/20=25%;
2、總共1.5L,喝了1/2,剩下就是1.5/2=0.75L,每1/4L裝一杯,即每杯0.25L,那麼0.75/0.25=3杯
3、設全書共X頁,根據條件得出(20%X+77)/(X-20%X-77)=3/5,解除X=440;即全書440頁
J. 小學數學解方程的依據是什麼
1、移項變號
把方程中的某些項帶著前面的符號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並且加變減,減變加,乘變除以,除以變乘。
2、等式的基本性質
等式兩邊同時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同一個代數式,所得的結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為:若a=b,c為一個數或一個代數式。
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所得的結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為:若a=b,c為一個數或一個代數式(不為0)。
(10)小學數學解方程擴展閱讀
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舉例說明:a+b=13 符合等式,有未知數。這個是等式,也是方程。
5+3=8 ,30×70=2100,這兩個式子符合等式,但沒有未知數,所以都不是方程。
方程中,恆等式叫做恆等方程,矛盾式叫做矛盾方程。在未知數等於某特定值時,恰能使等號兩邊的值相等者稱為條件方程,例如 ,在時等號成立。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