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的數學作業
主要是5以內的數。
中班孩子的思維更具體、形象。這也表現在與成人對話中,他們時常憑借自己的具體經驗去理解,比如,當父母說「1添上1是多少」時,孩子可能會將「1添上1」誤認為「1天上1」;在第一次聽說「三角形」時,孩子可能會將「角」誤解成「腳」……
可見,通過口口相傳、模仿記憶和強化練習的方式建立起的數學知識和概念終究只是死記硬背,對孩子而言,必須通過親身參與和感性體驗才能將生活與數學建立起聯系。
(1)中班的數學作業擴展閱讀
記憶在幼兒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幼兒的記憶以無意的、形象的記憶為主。但在教師的啟導下,隨著幼兒活動范圍的擴展,語言能力的增強,幼兒的隨意識記憶也會逐漸發展。教幼兒學數,培養幼兒記憶力極為關鍵。
在興趣中,玩中動是培養幼兒學數的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在數學活動中,操作活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幫助幼兒在自主,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又由於幼兒學數,體驗數概念內涵離不開對材料的直接操作。
於是凡是要教給幼兒的數學知識都應盡可能轉化為可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動。在中班中很多孩子對數學中的基數和數序混為一談,特別對數序要了解不夠深刻,為了讓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區分說出第一、第二、第三……這些數序和基數幾,我讓孩子在玩中動,使孩子記得快而牢。
Ⅱ 幼兒園中班數學試題
幼兒數學學習,主要分六大模塊:
1、集合:教孩子學會分類,幫助孩子感知集合的意義,逐步形成關於具體事物的集合概念,這是計數的前提,是形成數概念的基礎,為孩子數學能力做准備。
2、數:孩子總是先口頭數數開始,到結合實物數數。從無意義的數字到掌握數的實際意義,認識數字,理解數字,運用數字,最終形成數的概念。
3、量:通過對集合和數的學習,孩子從不精確的集合感知到確切的數量,這是數量由具象化到形象化的過渡,為加減概念打下基礎。
4、形:在兒童早期數學啟蒙的階段,除了加減法,還有幾何圖形的學習。幾何在數學中占據很重要的比例,對孩子空間立體思維的發展也有很重要的影響。
5、時:孩子對時鍾的認識,可以幫助其形成時間概念,有助於養成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守時觀念,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意義。溝通
6、空:空間思維是指識別物體的形狀、位置、空間關系,通過想像與視覺化形成新的視覺關系的能力。空間思維對於孩子在學習幾何等類型題時能起到有效幫助,對孩子大腦起到開發作用。具備空間思維的孩子能跳出點、線、面的限制,多個角度"立體思考",對其未來社會性的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主題和游戲,從具體到抽象,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愛數學!
Ⅲ 幼兒園中班數學主要學習什麼內容
幼兒園中班數學主要學習內容如下。
1、讓孩子認識1-10以內的數字回,理解數字的含義,答並學會用這些數字去表示物體的數量。
2、正確判斷10以內的數量;感知和體驗10以內自然數列中相鄰兩數的數差關系。
3、能根據不同的標准對物體進行分類,可以按照兩種屬性(大小、顏色、形狀等)進行分類。
4、認識、比較物體的寬窄,並將物體按寬、窄排序;引導幼兒仿照ABB的規律給物體排序,並能發現規律知道接下去該排什麼,中間漏掉了什麼。
5、能從各個方向說出物體的位置,並能區別第幾和數量幾的不同,如第5和5個是不同的。
6、能准確說出10以內的單數、雙數,感知10以內的單、雙數,能分辨10以內最大的單數、雙數和最小的單數、雙數。
(3)中班的數學作業擴展閱讀:
幼兒園的知識學會學好的前提,自己的主動能力,或是幼兒園小朋友家長的推導作用。無論自己學會學好幼兒園知識,還是課外總結能力,自己的主動能力最為關鍵。
幼兒園課前預備能力,有句諺語說:事無成敗,預備最先。這句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幼兒園小朋友的理論知識的初步認識,理論知識的定義。
Ⅳ 適合中班幼兒做的數學題有哪些
1、「1、4、?、10、?、16「,請在問號處填上符合規律的數字。
2、小紅參加數學競賽,和參加競賽的每個人握一次手。小紅一共握了39次手,問參加數學競賽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和小朋友們排成一隊做操,從前面數你是第6個,從後面數你是第5個小朋友,請問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4、媽媽今年30歲,爸爸比媽媽大3歲,想想再過5年後,爸爸比媽媽大幾歲?
5、小朋友排隊,從左向右數小紅排第7,從右向左數小紅排第8,這一排隊伍一共多少人?
6、小刀1元,尺5角,鋼筆8元,買一把小刀和一把尺一共要( )錢。
Ⅳ 幼兒園中班數學題
按照給的規律,
在後面畫上圖形就行了,
第一題就按:正方、正方、圓形的規律接著畫,
第二題:愛心、菱形、愛心、菱形的規律,
第三題:三角、長方形、三角、長方形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