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能力題
①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題答題能力
淺談如何提高解答語文閱讀分析題的效益
王 水 萍
隨著「大語文」觀念的漸行漸盛和中高考語文閱讀分析題目量的不斷加大,如何提高學生解答閱讀分析題的效益,已經成為廣大中學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一個實踐課題。本人以為,如果在日常教學中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對學生的訓練,也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反復閱讀選文
平時講解課文之前要求學生要預習、閱讀課文,其目的在於讓學生熟悉課文、讀通課文、讀懂課文。要答閱讀分析題,自然也不例外,讀是基礎。何況現在的選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或注重思辨、啟迪學生智慧,或展示科技新貌、開拓學生視野,或寓理於情、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有的還代表著新的文化觀念等,這些材料對大多數同學而言是陌生的,因此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瀏覽、細讀、品讀是必不可少的。
瀏覽,即引導學生學會快速閱讀包括標題和檢測題在內的所有文字資料。通過瀏覽,大體知曉材料的內容和命題的方向,形成初步印象。
細讀,即在瀏覽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檢測題細細閱讀選文,深入了解文章立意、寫作思路、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等,做到重點明確、胸有全局。
品讀,就是要求學生帶著對材料的初步理解,首先重點品讀檢測題的題干,揣摩出題者的意圖,在有所思考的基礎上再讀選文,同時對那些答題要求較高的題目做到有的放矢、重點關注。
二、抓住文體特徵
閱讀是解答題目的前提,要答好題,如果僅是讀懂選文,而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不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可能也會無從下手。各類文體的特徵就是必須掌握的知識。因為許多閱讀材料一般都有較明顯的文體特徵,只有掌握各類文體的基礎知識,答題才容易「上路子」。例如,記敘文常涉及的是記敘的六要素、記敘的線索、敘述的方式、表達的方式等;說明文常考的是說明方式、說明順序、說明對象及特點、說明方法等;議論文則側重對議論文的三要素考查,如文章的論點、論據的類型、論證的方法等。這些都涉及到相應文體的基本概念,有共性的內容。如果學生對選文的文體類型辨別無誤,基本概念認識清晰,那麼答題時就不會張冠李戴,這樣基本分就不會丟失了。
三、准確把握材料
每篇選文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是閱讀過程中,如不能很快地抓住主要內容或主題思想,而被一些具體瑣碎的材料遮住視線,答題就會吃力不討好。怎樣很快地抓住文章的主幹和靈魂呢?大體有以下三種方法:
1、抓題目。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讀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也就知曉了三分之一。有些文章題目交代了文章的文體或寫作的方向,抓住了題目,答題一般就不致於產生太大的偏差。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是文章內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題目的闡釋和延伸。抓住它,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認識就會更准確更具體。
3、抓議論、抒情句。議論、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題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傾向最鮮明的體現之所在。因此,抓住這類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於理解文章的中心。
四、區別題型作答
讀懂文章、明辨文體及基本概念,其目的還在於運用,在於答題。學會區分不同題型,巧妙處理也很重要。
1、選擇題。通常採用排除法。閱讀分析題的內容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內容,有時對課內知識也多有勾連考查。因此對課內掌握的知識如能或排除或選擇,就無形中降低了知識的選擇難度。
2、延伸題。如根據有關內容默寫名句等,對此要避難就易,寫自己最有把握的答案。否則容易吃力不討好。
3、基本概念題。要做到抓住語段的主要內容來答題,不能撿芝麻,丟西瓜,更不能一頁障目,不見森林。
4、綜合分析題。對於這類題,則要在整體認知的基礎上扣住命題內容解答,不能斷章取義,更不能答非所問。這類題往往是最能見學生語文能力高下的題,答題應努力做到:簡明扼要,言簡意賅,一般不超過30字;句子要通順,語言表達沒有漏洞,符合邏輯推理;要圍繞文章內容,突出重點,不能信馬由韁,胡亂扯談。
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不僅要求教師講清基本概念,多作知識遷移訓練;還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價值觀念,同時掌握答題技巧、不斷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
參考資料:http://wshp.ntzx.cn/jxyj.htm
如何提高閱讀能力
一提到如何提高閱讀水平,人們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讀。這當然沒錯,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讀也要講求質量。盲目無緒地亂讀未必就能提高閱讀水平。不少學生感到委屈,自己讀了不少文章,學了不少所謂技巧,可閱讀水平老提不高。
另一方面,不少教師也對如何上好閱讀課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在閱讀課上應當講些什麼。如果僅僅是把文章翻譯過來,那就成了翻譯課。如一味講技巧,一則閱讀本身並無太多技巧可循,二則易把學生引向投機取巧的歧途。
閱讀到底該如何學習呢?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我們的母語學習談起。我們在小學就把常用的漢字基本學完了,可我們初、高中還得學習語文。那我們在中學語文課上學了什麼呢?這個問題恐怕還一時不好回答。但至少敢肯定,我們的閱讀和寫作水平提高了。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母語水平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提升。
學習母語如此,學習英語也是如此。我們在掌握基本語言後,必須學會脫離語言本身,我們首先要理解文章整體而非個別詞句。文章的體裁、內容可能千差萬別,但文章是人寫出來的,那就必定有一定邏輯。詞句都不過是表象,而把握作者的意圖才是解題之關鍵。四六級考試都在向能力測試轉變,我們也必須擯棄單純強調應試技巧的老路。要想快速扎實提高閱讀能力,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養成二次閱讀習慣,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很多書上要求學生學會分析文章的結構,其實就是要求學生提高邏輯推理能力。在平時練習中,學生做完閱讀,唯一可做就是對答案,事實上,糾正答案後對文章的再次閱讀往往至關重要。第一遍讀文章時,我們應當模擬考試的緊張氣氛,盡量高質快速。但,對完答案後,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再次閱讀文章。第二次閱讀文章我們的目的不在是獲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圖。我們必須帶著思考再次閱讀文章,問問自己以下問題:
如果自己寫同樣題目或題材的文章,會採取何種文章布局?如我們自己設想的布局與作者不同,那麼具體不同之處在何處?這篇文章與以前讀過的同體裁文章相比,有何特點?
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訓練不就成了精讀課了嗎?如果時間允許,二次閱讀成了精讀,又有何不可?講求速度的范讀是應試而用,要想真正培養邏輯推理能力,提高閱讀水平,還非精讀不可。文章的是永遠讀不完的,如果想著去讀200篇各種模擬閱讀題,倒不如踏踏實實讀50篇歷年真題。另外,地道的文章分析多了,對自己寫文章布局謀篇也不無好處。
二.自己學寫長句,克服長難句障礙
幾乎每一篇閱讀,總有一兩句長難句。有許多同學這樣分析那樣分析,可就分析不出什麼名堂。聽力好的同學不一定發音好,可發音好的同學一定聽力好。同樣,能寫出長難句的人當然不會怕什麼長難句。
同學們應當做的是找一本好的語法書,認認真真學習句子結構那部分。英語的句子主幹往往並不復雜,只是其粘著修飾成分過多。我們一開始應當學會如何寫出簡單的基本句型,然後再通過附加各種從句、插入語、非謂語形式,來逐步擴充句子結構。
分析長難句與擴充句子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們必須一步步「砍」去插入語、各種從句、非謂語形式,來獲得句子主幹。所以只要「欲簡之必先擴之」,我們與其尋求各種長難句分析法,不如先學會自己寫長句。
三.文章歸類閱讀,考前復習有奇效
閱讀文章成千上萬,如何從有限中把握規律才是關鍵。閱讀文章總是按照每套試題四篇文章分布,於是眾多學子也就按部就班。可是如果我們把自己讀過的所有文章按照主題分類,比如分為校園類、醫學類、家庭類、環境類等等,到了考前,再按類別復習這些文章,我們不僅能系統掌握某一類別文章常用的詞彙,也能把握該類文章的結構特點和出題規律。
最好的方法是,我們一開始就制定分類標准,每做完一篇文章就在其標題後或首句前註明文章的類別,這樣到了考前,歸納起來就容易多了。
以上是就如何提高閱讀能力的一些淺見陋識,權當諸君笑資談助。惟信:考試多變化,惟能者勝出。(編輯:石金瑞)
(伍凌 重慶新東方國內部詞彙與閱讀主講教師)
參考資料:http://www.51ielts.com/disp.asp?num=27623&news_class=0106
參考資料:http://www.51ielts.com/disp.asp?num=27623&news_class=0106
② 一道考語文能力的數學題
錯
要在底不變的前提下才是對的
③ 問道語文能力題..()思想
開初 開導 開禁 開山 開辟 開通 開闊 開脫
你挑一個
④ 語文能力提高題
語文教學應注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doc
......文教學應注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河南省實驗小學校 張琳鴻語文,顧名思義就是語言文字。葉聖陶先生說過,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於「語」, ...
改革語文教學提高創新能力.doc
......革語文教學 提高創新能力楊思海新課改下的教學是全面創新的教學,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礎上都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以形成豐富而獨特的 ...
(人教版)高一上學期語文綜合能力提高測試
......一、(每小題3分,共24分)1. 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 畏葸 xǐ 吮吸shǔn 醴酪lǐ 笨坯pīB. 剽掠piāo 逡巡qūn ...
詳見:http://hi..com/noweiweik5/blog/item/ab384cc761c6842cb700c862.html
⑤ 語文思維能力題
游園不值作者是(葉紹翁 ) 春居的作者是(高頂 )
空中掛袋子————(無依無靠)
成語:七( )八( ) 七( )八( ) 七( )八( ) 七( )八( )
千( )萬( )千( )萬( )千( )萬( )千( )萬( )
七病八倒 形容體弱多病。
七病八痛 泛指各種各樣的病痛。
七步八叉 相傳曹植七步成詩,溫庭筠凡八叉手而賦成八韻,後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七長八短 形容高矮、長短不齊。也指不幸的事。
七穿八洞 形容破舊不堪。
七穿八爛 形容破爛不堪。
七瘡八孔 窟窿多。比喻經濟上負債累累。
七搭八扯 形容說話漫無邊際,沒有中心。糾纏;亂搭腔。同「七搭八搭」。
七搭八搭 形容說話漫無邊際,沒有中心。糾纏;亂搭腔。
七大八小 ①大小不一。②零落的樣子。③妻妾眾多。
七擔八挪 指一再耽擱拖延。
七顛八倒 形容十分凌亂。
七斷八續 ①形容散亂,不相照應。②斷接之處甚多。形容十分破爛。
七高八低 形容道路不平坦。
七拱八翹 形容關系不和諧或心情不舒暢。
七橫八豎 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形容縱橫雜亂。
七慌八亂 形容非常慌張混亂。
七腳八手 形容動作忙亂,許多人一齊動手。亦作「七足八手」。
七開八得 形容反反復復,十分周備。
七口八嘴 形容人多口雜。同「七嘴八舌」。
七拉八扯 ①指漫無邊際地閑談。②指亂拉來一大堆人。
七撈八攘 到處撈摸擾攘。形容思緒紛亂不寧。
七老八倒 形容年老體衰。
七老八十 形容年紀很大。
七棱八瓣 比喻四分五裂。
七了八當 形容十分妥帖。
七零八落 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特指原來又多又整齊的東西現在零散了。
七零八碎 ①形容殘破不堪。②零星瑣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七滿八平 形容沒有空餘的地方。
七男八婿 形容子、婿眾多。同「七子八婿」。
七扭八歪 形容不端正。
七拼八湊 指把零碎的東西拼湊起來。引申為胡亂湊合。
七破八補 形容衣物非常破舊。
七七八八 ①猶言差不多。②猶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樣。
七青八黃 指錢財。
七上八落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亂不安。
七上八下 形容心裡慌亂不安。
七舌八嘴 形容人多口雜。同「七嘴八舌」。
七生七死 佛數謂小乘初果者,尚須往返天上人間,受七度生死,才能證得阿羅漢果。同「七死七生」。
七十二行 泛指各行各業。
七事八事 形容事情多而雜亂。
七手八腳 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
七首八腳 形容慌張亂闖。
七死八活 如同多次死去活來一般。形容受盡痛苦。
七死七生 佛數謂小乘初果者,尚須往返天上人間,受七度生死,才能證得阿羅漢果。亦作「七生七死」。
七損八傷 形容損傷慘重。
七損八益 指女子月事宜以時下,男子精氣宜於充盈。中醫述人生長發育過程,女子以七為紀,男子以八為紀,故七指女,八指男。
七推八阻 比喻有意為難。
七歪八扭 形容歪斜不正。
七彎八拐 多處彎曲,不斷轉變方向。也形容做事不直截了當。同「七灣八拐」。
七灣八拐 ①多處彎曲,不斷轉變方向。②形容做事不直截了當。亦作「七彎八拐」。
七灣八扭 多處彎曲,不斷轉變方向。也形容做事不直截了當。同「七灣八拐」。
七窩八代 詈詞。指全部眷屬家族。
七郤八手 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動作忙亂,許多人一齊動手。
七言八語 形容人多語雜。
七張八嘴 形容人多語雜。同「七嘴八張」。
七折八扣 比喻折扣很大,減掉了很多。
七支八搭 ①隨意瞎扯。②指不團結。
七子八婿 形容子、婿眾多。
七縱八橫 形容奔放自如。
七足八手 形容慌張亂闖。同「七腳八手」。
七嘴八舌 形容人多口雜。
七嘴八張 形容人多語雜。千變萬化
形容變化極多。
千變萬狀
變化繁多,呈現出各種情狀。
千倉萬箱
形容因年成好,儲存的糧食非常多。
千差萬別
形容各類多,差別大。
千刀萬剮
剮:割肉離骨。一刀一刀將罪犯身上的肉割下處死。形容罪惡重大,死也不能抵罪。
千叮萬囑
再三再四地囑咐。表示對囑咐的事情極重視。
千端萬緒
形容事情雜,頭緒多。
千恩萬謝
一再表示感恩和謝意。
千呼萬喚
形容再三催促。
千回萬轉
形容經過很多曲折或反復考慮。
千軍萬馬
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
千門萬戶
形容房屋廣大或住戶極多。
千千萬萬
形容為數極多。
千秋萬代
一千年,一萬代。指世世代代,時間久長。
千秋萬歲
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千山萬壑
壑:山溝。山巒連綿,高低重迭。
千山萬水
萬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艱難遙遠。
千絲萬縷
千條絲,萬條線。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數也數不清。現多形容相互之間種種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千頭萬緒
緒:絲頭。比喻事情的開端,頭緒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復雜紛亂。
千辛萬苦
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
千岩萬壑
形容山巒連綿,高低重迭。
千言萬語
形容說得話很多。
千真萬確
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萬古千秋
形容延續的時間極久。
萬壑千岩
形容峰巒、山谷極多。
萬縷千絲
千條絲,萬條線。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數也數不清。現多形容相互之間種種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萬水千山
萬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艱難遙遠。
萬紫千紅
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千萬買鄰
指好鄰居的難得可貴。
⑥ 語文能力題
(6).太陽俯視了一天大地
(4)感到有些疲倦了
(2).它揮起金鞭
(3).喚醒神龍
(1).駕著寶車.
(5).會海邊的別墅休息去了
擬人 太陽下山了 我喜歡這首詩。因為每天都能見到的場景,而作者卻用詩情畫意的語言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夕陽西下的美景。「金鞭」寫出了太陽的顏色,文字看似簡單,但卻有著神奇的魔力,讓我們遨遊其間
⑦ 找一些能提高語文成績的題目
春天的夢 蘇叔陽
黎明,窗外飄著雪花,靜靜地,靜靜地……啊,多像夢的使者。驀地,幾行詩句湧上心頭:
閃亮的雪花,輕柔晶瑩
每一片都是一個溫馨的夢。
讓樹枝看見了新綠,
讓街道看見了濃陰。
哦,在這落雪的早晨,
我忽地聞到了丁香的芬芳,
聽見了蜜蜂的歌唱…
春天是可愛的嗎?特別是在這里,短促得猶如蜉蝣的生命,只一閃,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戀的嗎?特別是在這里,常常有漫天的風沙,吹乾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還是喜愛她,像喜愛我最傾心的戀人;我還是執拗地追尋她,像追尋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為再短促的春天,也還是春天,可以看得見積雪裡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見綠色,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見鮮紅,這滾燙的血液的火焰。而沒有了色彩,也就沒有了旋律,沒有了詩歌,沒有了舞蹈,沒有了運動,沒有了一切!春天賦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還是春天。只要挺得過那風沙,人們總會脫去厚厚的外裝,活動一下僵硬的軀體,喚醒沉睡在靈魂里的種種追求。春天賦予人類以希望。
因為有了對春天的渴慕,對春天的夢想,我忍耐住了許多寒冬。
三十多年前的一個冬天,好像比現在冷得多。那時我還是個孩子。可我覺得一切都沒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發過"人生如夢"的嘆息。我那時只有十歲呀。可是春風吹開了故都的城門,也廓清了我心靈上的迷霧。我真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條鋪滿鮮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開來。從那時起,我知道了春天與希望同在,春天與溫暖俱來。哦,我懷念,懷念那給了我們民族和我們民族所有子孫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還記得過了二十年後的那個嚴冬。我在長城以外的一個荒涼的村莊,經受"脫胎換骨"的革命教育,我記得那帶著冰碴的紅高粱麵糊糊,記得那縮肩拱背的農民木然的眼睛,記得那陽坡下避風的土洞。在那兒,眼光木然的農民,用一小堆枯葉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腳,烤暖我的心,送給我一個烤熟的土豆。在那兒,我曾經蜷縮著睡去,夢見了春天;淙淙的水,搖曳的花。夢見妻子溫柔的手臂,小兒子的笑臉--他那時剛剛出生不久。靠了春天的夢,我熬過了踐踏靈魂的歲月。
又是一個春天。祖國的大地被淚水飄起,人們哭訴一個巨人的長睡,彷彿他帶走了所有的人內心裡對春天可憐的夢幻。然而,春天畢竟來了,雖然遲了,雖然挾著風沙,雖然難免還殘留著嚴冬的寒氣。可她畢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沒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沒有夢幻。我願春風把夢吹撒到一切人的心頭。
我們不能苛求春天,因為春天是冬天的產兒。她有母體的印痕,但她不同於母親。她嬌嫩、柔弱,可她有長長的未來,她的每一個細胞都是希望的種子。嚴冬所誕生的並不是嚴冬。因此,人類才向她呼喚,才把她贊頌。
晶瑩的雪花,正在為春天鋪下襁褓,陣陣的鞭炮正在為春天催生。我在夢中焦渴地呼喚著春天,又將在春天裡編織新的夢幻。
啊,祖國的春天吶,家鄉的春天吶!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為了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來的一切,我也願意獻出我的生命。
春天快來吧!
1981年2月3日春節前夕 北京
對這篇散文,命題者一共設置了四個題目。
1.作者寫春天的夢,為什麼要從冬天的雪花寫起?(6分)
2.作者感受到的家鄉的春天是什麼樣的?請簡要概括(6分)
3.「春風吹開了故都的城門,也廓清了我心靈上的迷霧。」結合上下文,說說這句話在文中的含意。(4分)
4.本文的題目是「春天的夢」,文中又多處將「春天」與「夢」聯系在一起,請說說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6分)
要正確解答這四個題,首先要讀懂這篇散文。
讀懂這篇散文,需要弄清「春天」在文中的「所指」,「夢」所表達的情感傾向。
根據「闡釋的循環」的第一個環節——「綜合文本各部分語言文字(含標題、註解文字)獲得該文本的中心意思」。根據文本解讀規律「敘事、寫景性文本中抒情、議論性語句是理解文本的關鍵句」,可知以下這些語言文字是我們在第一個環節應該把握的:
(1)「啊,多像夢的使者。」(「使者」帶給人希望,雪花會帶給人什麼希望?春天就要到來了。——筆者注,下同。)
(2)「但我還是喜愛她,像喜愛我最傾心的戀人;我還是執拗地追尋她,像追尋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我對「春天」喜愛至極,追尋不已,不然怎麼會去夢它呢?)
(3)「因為有了對春天的渴慕,對春天的夢想,我忍耐住了許多寒冬。」(什麼樣的「春天的夢」有這么大力量?)
(4)「哦,我懷念,懷念那給了我們民族和我們民族所有子孫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點明「春天」在這里指的是北京解放、新中國成立。)
(5)「我也還記得過了二十年後的那個嚴冬……靠了春天的夢,我熬過了踐踏靈魂的歲月。」(1949年的「二十年後」是1969年,正是「文化大革命」時期,「踐踏靈魂的歲月」也正是指的「文革」時期。)
(6)「又是一個春天。……巨人……。然而,春天畢竟來了,雖然遲了,雖然挾著風沙,雖然難免還殘留著嚴冬的寒氣。可她畢竟是春天。」(「巨人」是中國的代名詞,「又是一個春天」指改革開放的社會變革。)
(7)「地球上不能沒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沒有夢幻。我願春風把夢吹撒到一切人的心頭。」(這里的春天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春風把夢吹撒到一切人的心頭」就是心與心的交流。)
(8)「我們不能苛求春天,因為春天是冬天的產兒」(新中國也有不足,改革開放過程中也還存在問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會有不如意。)
(9)「啊,祖國的春天吶,家鄉的春天吶!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為了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來的一切,我也願意獻出我的生命。」(作者寫到這里,直接點明了春天的隱喻——「祖國的春天吶,家鄉的春天吶」,並表明自己願意為之獻出「生命」的態度,可見熱愛之深——當然會做「夢」的了。)
這需要養成一個習慣,在讀書時首先把這些表現作者主觀情感的句子畫出來。然後,綜合這些句子,即可得出這樣一個基本的認識:本文不是寫一般意義上的春天,而是指帶有社會歷史意義的春天;作者之所以盼望春天到來,是因為祖國一度陷入了嚴冬,家鄉人民曾經一度飽受苦難。作者因此渴望自然界的春天,更渴望祖國迎來希望,渴望人間充滿真情。
現在,就可以進入「闡釋的循環」第二個環節,「反觀」具體題目,鎖定答題區間,組織答案。
第一個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題目問「作者寫春天的夢,為什麼要從冬天的雪花寫起」,可知答題區間在開頭部分:一、雪花以「閃亮」、「輕柔晶瑩」給人帶來「溫馨的夢」,就像春天的「使者」;能夠忍耐寒冬,才能給迎來春天的希望,因為嚴冬的雪花才能帶來春天,人們在嚴冬中更渴盼春天。
最後形成的答案便可以是「①嚴冬過後是春天,嚴冬之中更易引起人們對春天的期盼的渴慕。②作者覺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給人以「溫馨的夢。」(答對一處給3分,意思對即可。)
第二個題:考查篩選和概括信息的能力。答題區間是「黎明」至「三十多年前」中對家鄉的描述部分。在篩選關鍵詞時,仍然要緊扣作者的表達意圖(中心意思)。最後形成的答案是「作者感受到家鄉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風沙漫天的,充滿生機的,充滿色彩的,給人帶來希望的」。("短促""寒冷""風沙漫天""充滿生機""充滿色彩""帶來希望",每答對一點給1分,答對五點即給6分)
第三個題:考查對語句的理解能力。我們常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這里文中語句的含義,自然得在中心意思的統帥下來理解。「春風吹開了故都的城門」即指北京的解放,「廓清了我心靈上的迷霧」的意思是「我」對人生又有了信心,對前途不再迷茫。即使命題人不特意指出「結合上下文」,也是需要把這句話放在整個「語義背景」中來理解的。最後的答案是:「故都(北京)的解放,讓"我"對人生又有了信心,對前途不再迷茫。」(答對「故都(北京)的解放」,給2分;答對「讓『我』對人生又有了信心,對前途不再迷茫」,給2分。意思對即可)
第四題:考查鑒賞能力。這個題的解答離開了對中心意思的理解就無從落筆。(當然也涉及寫作技巧的問題,另文再敘)最後形成的答案是:「作者將『春天』與『夢』聯系在一起,表達出兩層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個夢,她給人以溫暖和希望;艱難時,社會的變革、人間的真情像是充滿春天氣息的夢,她更能給人以溫暖和希望。將『春天』與『夢』聯系在一起,巧妙而有效地凸現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變革、呼喚真情的主旨。(從自然和人類社會兩個層面分析出「春天」與「夢」的關系,給4分;分析出"春天"與"夢"聯系在一起的效果,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通過對以上考題的解答過程的展示,我們可以更加堅信一個基本認識:無論是平時的閱讀,還是高考閱讀題的解答,都必須牢固樹立「闡釋的循環」這一「首位意識」。
「闡釋的循環」,不是對文本解讀過程的機械劃分,而是對文本解讀的規律性把握。文本解讀過程的實質是讀者與作者、與文本雙向對話的過程。(答題的過程也是一個對話的過程——另文再敘。)在對話中,首先要從對方的片言只語(局部)中明白對方的意圖(整體),然後再回過頭來理解一些具體的文字(局部)。西方闡釋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狄爾泰明確指出:「在這種局部和整體互為因果、相互制約的關系中,我們看到的並不是一種惡性循環。闡釋者在這一循環中,通過把握整體和局部之間相互指明性質的交互作用來達到對文本的正確解說。」
⑧ 語文閱讀題的歸納能力
閱讀題目是所有考試中水平最低的一種題目,
因為出題的老師很可能就沒讀懂文章,然後炮製出一些題目,制定標准答案,
大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
誤盡蒼生!
怎樣才能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呢?
首先要大量閱讀。積淀是閱讀的基礎,只有達到一定量的積累,才能逐漸形成較強的語感。有的同學很注意語文課本的閱讀,尤其是很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這固然是好的,但只著眼於個別「範例」的咀嚼顯然是不夠的。要想真正提高閱讀能力,必須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所謂「功夫在課內,提高在課外」。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讓自己完全處於主動支配的地位,通過閱讀思考,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使膚淺的認識深刻化。通過聯想和想像,使文字傳達的信息形象化、個性化,從而對作品的內容得以確切的理解。我們不僅要領會文章其要旨,探究其精華,而且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切身體驗其精神實質,從中受到有益的啟迪,這才算是真正地讀懂了。閱讀時最好能把書中的精彩片斷摘錄下來,把自己的體會感受寫出來,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作品做出客觀的評價。這樣的閱讀既能積累豐富的知識,也能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對提高閱讀能力和語文素質大有裨益。
第三要掌握閱讀的規律。對於任何一種文體的文章,我們都要搞清楚作者寫了什麼、怎麼寫的和為什麼寫,這是閱讀的一般規律。不同文體有不同特點,這是特殊規律。比如記敘文,要抓住記敘要素、敘事線索和語言的生動性;說明文要抓住事物特徵、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和語言的准確性;議論文要抓住論點、論據、論證和語言的嚴密性;小說要抓住人物形象、環境描寫和情節發展;詩歌要抓住意象和凝練的語言;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聚」,要抓住意境和情感等等。
第四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可根據閱讀的需要,適當地選擇精讀和略讀的方法。朱自清在講到散文欣賞時曾說:「緩緩的細嚼一番,便會有濃密的滋味從口角流出!」美文只有精讀才能品嘗出其中的醇濃的汁味。略讀一般適用於內容比較簡單的文章,這種閱讀方法既能節省時間,又能最大限度地獲得信息量。別人總結過的種種閱讀方法,我們不妨可以借鑒一下:提綱法、標記法、摘句法、標題法、結構法、提問法、游覽法、串讀法、跳讀法、逆讀法、背誦法等等。應考對策:
中考現代文閱讀題主要考查閱讀能力,包括認知能力、理解能力、鑒賞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要重視文章的結構及其內在聯系、情感和態度、表達和修辭(不僅僅指修辭格的運用),要特別重視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要有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還要關注各學科之間的整合等等。
要合理地安排閱讀步驟。一般要經過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的循環往復。拿過答卷,不要急於看問題,第一步,要通讀全文,疏理信息,整體感知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這一步要掃清閱讀障礙,了解文體特徵和主要內容,有能力的考生會同時把握文章結構。第二步,要認真揣摩要回答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局部探究。要在把握全局的基礎上,篩選信息,進行周密的分析、綜合、鑒別、聯想和想像,得出結論。要特別留意文章的交代和暗示,答案在文中的,自然容易;有的則需要用自己的語言精心概括。第三步,應從整體上將文章的內容再疏理一遍,反饋信息,察補缺漏,完善答案。
閱讀試題中的開放題旨在考查創新思維和個性化閱讀的能力。考生要學會從多角度進行探究性和體驗性閱讀。創新思維是指在閱讀中不迷信成見,敢於提出疑問,能對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做出客觀的評價。重要的是通過分析產生有個性的創見。
⑨ 小學語文能力測試題(四)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1.下列四項中拼音標注有錯誤的一項是()
A.匕首bǐ 卑鄙 bǐ 剝玉米bāo 擦黑板cā
B.咱倆liǎ 成績jì 足跡jì 當天dàng
C.出殯bìn 蓓蕾lěi 杜甫fǔ 車輛liàng
D.泡沫pào 陌生mò 寧肯níng 哺育bǔ
2.下面四項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紅軍的主力度過了天險大渡河。
B.道路在艱險,也擋不住我們前進的腳步。
C.他毫不遲疑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D.晨霧彌漫,仿拂給大地披上了一層沙。
3.下面四項中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老師同他談過話後,他說:他有決心把學習搞好。
B.晚上爸爸問我今天一天做了什麼事?我吞吞吐吐說不出來。
C.我最愛讀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詩。
D.那裡開著許多鮮花,火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嬌艷的海棠花。
4.根據意思寫出的詞語,錯誤的一項是()
A.不顧個人安危,奮勇直前——奮不顧身
B.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廢寢忘食
C.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擋的形勢——勢如破竹
D.連聲稱贊個沒完——贊不絕口
5.「建安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高的是( )
A.陳琳 B.曹植 C.曹丕 D.王粲
6.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A.拼音認讀能力B.識字寫字能力C.漢字認讀能力D.漢字書寫能力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9分)
7.名句填空(4分)
⑴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⑵李白《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 兩岸猿聲啼不住,。
8.普通話是以___________為標准音,以___________為基礎方言,以___________為語法規范的共同語言。
9.語文是最重要的,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三.簡答題(16分)
10下面兩個句子各是用什麼方法修飾的?這樣修飾後各有什麼好的表達效果?
(1)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
(2)茉莉花開,香飄萬里。
11.簡要分析駱駝祥子的悲劇原因。
12.請結合《語文課程標准》的相關內容,簡單說說你對於語文課程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問題的認識。
四.鑒賞題(28分)
13.閱讀下面這篇文章,然後回答後面的問題。(10分)
父 愛
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卜,孩子正睡得香甜。一旁,阿久伯凝視著她紅嘟嘟的睡臉,良久,兩顆淚水靜靜地滑了下來。
和以往—樣,他下班回家。孩子也放學了。晚飯後,孩子照例要求聽他講故事。
「爸爸,講你的『拇指』故事嘛!」孩子撒嬌地抬起晶亮的眼,極可愛的模樣。
他最是不能拒絕這種惹人憐惜的撒嬌口吻,盡管他已將這個故事說了不下數十遍,但孩子愛聽嘛,在她的心目中,它正可證明她爸爸的英雄形象。
「那是小琪琪還在媽媽肚裡的時候……一天晚上,小偷進入我們的家……爸爸為了保護媽媽,和小偷打起來……小偷走了,但是爸爸右手的大拇指被小偷拿著的小刀削去一片肉。」他隨著孩子的目光也瞧了瞧右手大拇指。
「痛不痛痛?」孩子照例問,關切地。
「不痛不痛,爸爸保護媽媽和小琪琪是應該的。」
孩子得到她心中滿意的回答,再次高興地笑了。
但是,只有他心裡明白,他不過是一個最平凡的爸爸。那拇指傷痕,只是他—個愛心的表露罷了,那算不了什麼的。他結婚得很遲,而可憐的小琪琪,一生下來就成了沒媽的孩子。兩年前的一個夜晚:就是孩子剛滿六歲的那晚她發高燒,口裡吐著白沫。他本該在她嘴裡放只湯匙防她嚙咬,但又怕傷了她稚搬的舌頭,於是,他僅遲疑了一會,決然地將洗凈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那夜過後,小琪琪的燒退了,但也咬掉了他指端的肉塊。
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唾得香甜。
他擦幹了淚水,嘴角隱約地浮起了笑意。
偶然,睡夢中的孩子翻了翻身。
他也就輕輕地為她蓋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1.讀一讀下面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重點詞,說說這些詞語對表現人物的品質特點起了什麼作用。(6分,每小題3分)
(1)他僅遲疑了一會,決然地將洗凈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
(2)他也就輕輕地為她蓋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2.文章開頭說:「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上,孩子正睡得香甜。」臨近結尾又說:「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睡得香甜。」這兩句話在表達效果上有什麼不同?(4分)
14.試分析《蝸牛和黃鸝鳥》的童趣特徵。(8分)
蝸牛和黃鸝鳥
作詞:陳弘文
啊門 啊前一棵葡萄樹
啊嫩 啊嫩綠地剛發芽
蝸牛背著那重重地殼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啊樹 啊上兩只黃鸝鳥
啊嘻 啊嘻哈哈在笑他
葡萄成熟還早地很呀
現在上來要干什麼
啊黃啊黃鸝鳥不要笑
等我爬上他就成熟了15.試分析安徒生《海的女兒》的開篇藝術。(10分)
海的女兒
安徒生
在海的遠處,水是那麼藍,像最美麗的矢車菊花瓣,同時又是那麼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深得任何錨鏈都達不到底。要想從海底一直達到水面,必須有許多許多教堂尖塔一個接著一個地聯起來才成。海底的人就住在這下面。
不過人們千萬不要以為那兒只是一片鋪滿了白砂的海底。不是的,那兒生長著最奇異的樹木和植物。它們的枝乾和葉子是那麼柔軟,只要水輕微地流動一下,它們就搖動起來,好像它們是活著的東西。所有的大小魚兒在這些枝子中間游來游去,像是天空的飛鳥。海里最深的地方是海王宮殿所在的處所。它的牆是用珊瑚砌成的,它那些尖頂的高窗子是用最亮的琥珀做成的;不過屋頂上卻鋪著黑色的蚌殼,它們隨著水的流動可以自動地開合。這是怪好看的,國為每一顆蚌殼裡面含有亮晶晶的珍珠。隨便哪一顆珍珠都可以成為皇後帽子上最主要的裝飾品。
住在那底下的海王已經做了好多年的鰥夫,但是他有老母親為他管理家務。她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可是對於自己高貴的出身總是感到不可一世,因此她的尾巴上老戴著一打的牡蠣——其餘的顯貴只能每人戴上半打。除此以外,她是值得大大的稱贊的,特別是因為她非常愛那些小小的海公主——她的一些孫女。她們是六個美麗的孩子,而她們之中,那個頂小的要算是最美麗的了。她的皮膚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藍色的,像最深的湖水。不過,跟其他的公主一樣,她沒有腿:她身體的下部是一條魚尾。
……
五、案例分析題(10分)
16.針對下面兩位小學教師的教學行為,圍繞「古詩教學」問題談談你的看法。
案例一:有教師上柳宗元的《江雪》這篇課文,將整首詩翻譯了一遍:「很多很多山上沒有鳥飛了,千萬條道路上見不到人影。只有一條小船上坐著一個披蓑衣的老頭;盡管天下著大雪,江水冷冷,但他還是一個人在釣著魚。」然後問學生「懂了嗎」。
案例二:有位教師這樣給學生講解高適的《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董大是唐玄宗時候的一位著名的音樂家,叫董庭蘭。他要離開朋友們到別的地方去了,詩人高適寫了這首詩送他。曛,是傍晚和昏黑的意思。太陽下山了,天空布滿黃雲,北風吹著,大雁飛著,白雪紛紛揚揚地下著。庭蘭啊,別發愁,別擔心在前面的旅途上找不到自己的朋友。你的琴彈得這樣好,你的名氣這樣大,天底下還有誰不認識你呢?六、技能應用題(19分)
17.下面是小學一年級上冊教材中拼音教學「b,p,m,f」一課的課文內容(此前一課為韻母「i,u,ü」),如果你來設計課堂教學,你打算為這堂課設計一則怎樣的課堂導入語?(5分)
18.下面這篇文章是一個四年級學生所寫的日記,請仔細閱讀這篇習作,然後完成後面的題目。(14分)
今天是個陽光燦爛的一天,這一天即將迎來的是期末考試和春節。
昨我們考了科學和英語,今天考語文和數學,其實,只要不緊張正常發揮就一定能考好的,你別說我不還真覺得這張試卷和平常做得卷試差不多,也不是很難。還有,自己要給自己加油,也要自信,如果,你沒了自信,就會考不好,如果你有自信,就會考好。如果,你仔細的話一定會發現這兩個字「檢查」。今天考試,我就用到了這兩個字,我細心的檢查發現了許多寫錯的地方,比如:每年迅期,山洪爆發,溪水猛張。叫我們從這句話里找出三個錯別字,改過來,把正確的寫在三個空格里,我寫了「訊」「暴」和「漲」,可我在檢查時發現了,不是通訊的訊,於是我就改成了三點水的訊——汛。
⑴寫一篇短文,對這篇習作進行比較全面的評析。(10分)
⑵為這篇習作擬寫一則簡短的作文評語。(4分)
⑩ 初一語文能力測試題答案
我去,沒圖沒真相,我怎麼知道你要哪個省的,我只會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