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高二數學必修五

高二數學必修五

發布時間: 2021-08-07 05:07:31

⑴ 請問數學 必修五 是高幾的!!謝謝

高二的 下學期的
有疑問請追問,我一定盡快回復你~無疑問請點擊【採納】,同時預祝學習進步~\(^o^)/~我不是學霸,叫我賭神~\(^o^)/~~\(^o^)/~~\(^o^)/~~\(^o^)/~

⑵ 高二學法大視野數學必修五

申請人必須具備研究院所規定的哲學碩士入學資格,持有本大學或其他認可大學之學位,並主修新聞傳播或相關人文或社會科學學科

⑶ 高二數學必修五的全部數學公式

三角函數公式

兩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形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積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數列前n項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註: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

餘弦定理 b2=a2+c2-2accosB 註:角B是邊a和邊c的夾角

弧長公式 l=a*r a是圓心角的弧度數r >0 扇形面積公式 s=1/2*l*r

乘法與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降冪公式
(sin^2)x=1-cos2x/2
(cos^2)x=i=cos2x/2

萬能公式
令tan(a/2)=t
sina=2t/(1+t^2)
cosa=(1-t^2)/(1+t^2)
tana=2t/(1-t^2

⑷ 我剛上高二數學要學必修五買五三是不是要買2020年的

我建議買任何教輔都要買最新的,這樣的話可以接觸到新題型和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壓題之類的!

⑸ 高中數學有幾本是不是從必修一到必修五

高中數學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必修課程由5個模塊組成;選修課程有4個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個模塊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專題組成;每個模塊2學分(36學時),每個專題1學分(18學時),每2個專題可組成1個模塊。
1.必修課程(共5本)
必修課程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的數學內容,包括5個模塊。
數學1:集合、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I(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
數學2:立體幾何初步、平面解析幾何初步。
數學3:演算法初步、統計、概率。
數學4:基本初等函數II(三角函數)、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恆等變換。
數學5:解三角形、數列、不等式。
2. 選修課程(共21本)
選修課程由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等組成。
◆系列1:由2個模塊組成。
選修1-1:常用邏輯用語、圓錐曲線與方程、導數及其應用。
選修1-2:統計案例、推理與證明、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框圖。
◆系列2:由3個模塊組成。
選修2-1:常用邏輯用語、圓錐曲線與方程、空間中的向量與立體幾何。
選修2-2:導數及其應用、推理與證明、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選修2-3:計數原理、統計案例、概率。
◆系列3:由6個專題組成。
選修3-1:數學史選講。
選修3-2:信息安全與密碼。
選修3-3:球面上的幾何。
選修3-4:對稱與群。
選修3-5:歐拉公式與閉曲面分類。
選修3-6:三等分角與數域擴充。
◆系列4:由10個專題組成。
選修4-1:幾何證明選講。
選修4-2:矩陣與變換。
選修4-3:數列與差分。
選修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
選修4-5:不等式選講。
選修4-6:初等數論初步。
選修4-7:優選法與試驗設計初步。
選修4-8:統籌法與圖論初步。
選修4-9:風險與決策。
選修4-10:開關電路與布爾代數。
3. 關於課程設置的說明
◆課程設置的原則與意圖
必修課程內容確定的原則是:滿足未來公民的基本數學需求,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數學准備。
選修課程內容確定的原則是:滿足學生的興趣和對未來發展的需求,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獲得較高數學素養奠定基礎。其中,
系列1是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發展的學生而設置的,系列2則是為那些希望在理工、經濟等方面發展的學生而設置的。系列1,系列2內容是選修系列課程中的基礎性內容。
系列3和系列4是為對數學有興趣和希望進一步提高數學素養的學生而設置的,所涉及的內容反映了某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有助於學生進一步打好數學基礎,提高應用意識,有利於學生終身的發展,有利於擴展學生的數學視野,有利於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文化價值的認識。其中的專題將隨著課程的發展逐步予以擴充,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進行選擇。根據系列3內容的特點,系列3不作為高校選拔考試的內容,對這部分內容學習的評價適宜採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由學校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可作為高校錄取的參考。
4.對學生選課的建議
1). 學生完成10個學分的必修課程,在數學上達到高中畢業要求。
2). 在完成10個必修學分的基礎上,希望在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發展的學生,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在系列1中學習選修1-1和選修1-2,獲得4學分;在系列3中任選2個專題,獲得2學分,共獲得16學分。另一種是,如果學生對數學有興趣,並且希望獲得較高數學素養,除了按上面的要求獲得16學分,同時在系列4中獲得4學分,總共獲得20學分。
3). 希望在理工(包括部分經濟類)等方面發展的學生,在完成10個必修學分的基礎上,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在系列2中學習選修2-1,選修2-2和選修2-3,獲得6學分;在系列3中任選2個專題,獲得2學分;在系列4中任選2個專題,獲得2學分,共獲得20學分。另一種是,如果學生對數學有興趣,希望獲得較高數學素養,除了按上面的要求獲得20學分,同時在系列4中選修4個專題,獲得4學分,總共獲得24學分。
課程的組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不同的組合可以相互轉換。學生作出選擇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和條件向學校申請調整,經過測試獲得相應的學分即可轉換。

⑹ 高二數學必修五知識點總結

數列,解三角形,不等式

⑺ 高考數學必修五

高三不學必來修五,因為高三一年基本自上都用來總復習。高考的備考復習一般會分成三輪。必修五在高二就會學完,放心,逃不掉的。而且不止必修的那五本,選修的也會在高二學完,有的好學校進度飛快,高二未結束,課就都上完進入總復習了。事實上,高中三年的時間都是在准備高考,前兩年學新知識,後一年總復習,所以高中必修選修課程都得學,不要想著高考不考就跳過去不學。第一,知識是貫通的,解一道題用到必修一的知識的同事,也可能要用到必修五的知識;第二,高考也許不會把這么多本書上的考點通通考到,到你也沒辦法預測你參加的那一年的高考會考到什麼又不會考到什麼吧。

⑻ 高二數學人教版必修五知識點詳細總結

必修⑤
84、數列前 項和與通項公式的關系:
( 數列 的前n項的和為 ).
85、等差、等比數列公式對比

等差數列 等比數列
定義式
( )

通項公式及推廣公式

中項公式 若 成等差,則
若 成等比,則

運算性質 若 ,則

若 ,則

前 項和公式

一個性質 成等差數列
成等比數列

86、解不等式
(1)、含有絕對值的不等式
當a > 0時,有 . [小於取中間]
或 .[大於取兩邊]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步驟:
①求判別式
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兩相異實根 一個實根 沒有實根
③畫二次函數 的圖象

④結合圖象寫出解集
解集 R
解集
註: 解集為R 對 恆成立
(3)高次不等式:數軸標根法(奇穿偶回,大於取上,小於取下)
(4)分式不等式:先移項通分,化一邊為0,再將除變乘,化為整式不等式,求解。
如解分式不等式 :先移項 通分
再除變乘 ,解出。
87、線性規劃:
(1)一條直線將平面分為三部分(如圖):
(2)不等式 表示直線
某一側的平面區域,驗證方法:取原點(0,0)代入不
等式,若不等式成立,則平面區域在原點所在的一側。假如
直線恰好經過原點,則取其它點來驗證,例如取點(1,0)。
(3)線性規劃求最值問題:一般情況可以求出平面區域各個頂點的坐標,代入目標函數 ,最大的為最大值。

⑼ 高二數學必修五

第六章 不等式 6.1 不等式的性質 6.2 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 6.內3 不等式的證明容 6.4 不等式的解法舉例 6.5 含有絕對值的不等式 閱讀材料 n個正數的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 小結與復習 復習參考題六 第七章 直線和圓的方程 7.1 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 7.2 直線的方程 7.3 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閱讀材料 向量與直線 7.4 簡單的線性規劃 研究性學習課題與實習作業:線性規劃的實際應用 7.5 曲線和方程 閱讀材料 笛卡兒和費馬 7.6 圓的方程 小結與復習 復習參考題七 第八章 圓錐曲線方程 8.1 橢圓及其標准方程 8.2 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 8.3 雙曲線及其標准方程 8.4 雙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 8.5 拋物線及其標准方程 8.6 拋物線的簡單幾何性質 閱讀材料 圓錐曲線的光學性質及其應用 小結與復習

⑽ 高二數學必修五的知識點總結

數列最重要,等差等比數列通項公式及前N項和公式。然後是三角函數,不等式考大題的可能性不大,記住基本公式就行

熱點內容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
化學鍵復習 發布:2025-07-08 20:42:29 瀏覽:831
北京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8 19:38:24 瀏覽:58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老師 發布:2025-07-08 19:00:24 瀏覽:284
七年級上冊英語期末 發布:2025-07-08 18:59:48 瀏覽:141
陽西教育 發布:2025-07-08 18:31:56 瀏覽:479
王瑞娜老師 發布:2025-07-08 18:31:53 瀏覽:456
莘縣教師考試 發布:2025-07-08 17:50:59 瀏覽:944
赤峰教師資格證報名 發布:2025-07-08 17:50:19 瀏覽:969
老師在講課擴句 發布:2025-07-08 17:30:09 瀏覽: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