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數學
Ⅰ 英國人的數學很差嗎,有多差
其實我個人覺得英國人的數學很差,就要看怎麼比較了。因為英國人的教育當中,在他們上小學的時候,是不會背九九乘法表,也不會去做奧林匹克數學題,而我們中國的教育當中上小學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去學習和背誦,九九乘法表。
教育問題
其實在他們的教育當中,數學在學完基礎之後,其他的都是自學,或者選修。
所以說他們的數學上完幾年級之後,可能他們學的那些基礎就是我們上幼兒園的時候的那些加減乘除的基礎。
像我們中國的小學基本上在小學的時候就會學到乘法,或者說是分數那些。但是在英國的小學當中不會那麼深入的去講這些東西,他們最就是講了一些最基本最基礎的東西。其實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不差的,其實是算數的能力,就是因為他們對九九乘法表,這么神一般存在的東西並不是特別的熟悉,可是這幾年英國他們也開始背誦九九乘法表這么神一樣的東西。
總結
因為普遍他們的計算能力不如我們,但是他們的原理方法理論要比我們強,可是在生活買衣服賣衣服的時候可能用的更多的是計算能力,而我們中國人的計算能力就會很強,所以說我們會有一種感覺就是英國的數學不如我們中國,或者說英國人的數學真的很差,但是我個人覺得並不是這樣子的,主要就是看你是怎麼去理解怎麼去想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們中國的九九乘法表背誦能力和計算能力,還有珠心算的能力,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我前兩天看電視看見小朋友都用珠心算,然後那些數字我還沒有聽明白他們就已經說出答案那一瞬間,我真的只能是驚呆了。
Ⅱ 英國人數學真差嗎
不好說,中國人的基礎數學在全球來說都是最好的,這和中國的教育環境和教育專方式有關,中國採用的屬是近似軍事化的教育理念,也就是圈養,而英國採用的放養的方式,他們的基礎教育深度比中國差好多,更多的是強調學生的自由發揮,也就是教育環境和方式很寬松,但是在數學的尖端領域,中國和人家的差距還是明顯的,這值得讓人深思。
出現這種局面,和國家的就業環境和福利待遇有關,中國人口多,就業復雜 ,為了將來能在社會上尋求到一個理想的職業,中國的家長是使出渾身解數,各種培訓班,各種補習,拔苗助長,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大量的透支孩子的腦細胞,學校也是為了升學率,一切以應試為目的,所以,培養的孩子基本就是一種計算機的模式,缺乏創造力。這也是中國學生在考試中是佼佼者,而在尖端領域缺乏人才的最根本原因。
Ⅲ 英國人的數學真的很差嗎
計算能力中國最強,但創新思維反而較差。總之英國人的數學真的不太好,但並不影響出數學家。因為數學家要的不是計算能力,而是創新能力。
人的計算能力再強,也強不過大型計算機。
Ⅳ 普通英國人的數學怎麼樣
去年上海數學《一課一練》即將登陸英倫的消息,再度引爆媒體。過往都是聽說引進版教材,很少聽說中國教材走出去。再往前的2014年,英國教育部門還曾組織英國部分中小學校長,專程來滬體驗上海的小學教育。當時有一個新聞印象特別深,就是當許多英國校長看到上海孩子用九九口訣表計算乘法結果時,幾乎目瞪口呆。今年英國教育部日前宣布,在8000所小學中引入中國的數學教學模式。此消息一出,頓時成為坊間熱議。其實,長期關注新聞,尤其是教育新聞的人,對此應該並不陌生,甚至應該有點「脫敏」。記得同樣是去年此時,一部英國BBC錄制的電視紀錄片,講的是英國一所中學引入中式教學的實驗,引發各種價值觀沖突。一經播出,立即引發爭議。為什麼是英國,為什麼是英國教育,對中國教育這么感興趣,如此持續關注中國教育,並且最終下決心模仿「照搬」中式教育。英國人已經把中西方教育的優劣好壞,看得真真切切。他們早已放下爭論,真抓實干,的的確確是想吸收中式教育的優勢,彌補英式教育的短處。他們從骨子裡,想掌握上海學生PISA全球第一背後的成功秘訣。當不少國內輿論津津樂道於中西教育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時,說明我們還是就教育談教育。要想探究英國熱衷中式教育的深層動機,有必要跳出教育的視野。就在今年上半年,BBC熱播了一部有關中國的紀錄片《中國創造》。雖然這部片子沒有「中式教育」那部大出風頭,但對中國創造的全方位解讀,還是頗令人印象深刻的。最近,BBC又在熱播紀錄片《發現中國:美食之旅》最新一季,又盯上了中國人的「吃」。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幾乎就是在研究中國的文化,研究中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成長於什麼樣的文化環境,似乎在尋找今天中國的發展與文化有什麼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此深入細致地剖析,令人感覺這個國家對中國的研究,已經進入更深的文化層次。中國的發展與進步,是一個板上釘釘的事實。中國的壯大,在西方人眼裡是個謎。無數西方學者力圖找到中國成功的鑰匙。這把鑰匙,他們經過潛心研究的結論,就是教育。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高增長,除了制度層面的因素,教育的貢獻最大。西方也有高水平的教育,但近20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沒有中國這么明顯。問題在哪裡?就出在教育模式上。這是英國為什麼遠涉重洋到上海來獲取教育真經的真實動因。說到底,從深層次講,西方是想通過引入中式教育模式,促進經濟增長,提高綜合國力,繼續保持西方世界在全球的領先地位。無論如何,都要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和謙卑的姿態。真正的自信來源於自謙,來源於實干加創新。如果我們能保持這樣一種自信,就不必擔心別人來「照抄」我們了。
Ⅳ 英國人是怎樣學數學的
我就在英國。一般的人學完gcse數學就再也不學數學了。(大致相當於初二數學)版。
英國權高中共4年,前2年叫gcse,後兩年叫alevel(或者pre-u)
只有極少部分的人,會在後兩年學習alevel數學。(大致相當於中國高二難度)
更少的人選修,進階數學。(類似中國大學高數簡單版)
Ⅵ 美國人嘲笑英國人數學 英國人的數學真的很差嗎
可以用逗號 也可以用頓號 作為賓語 中國人,美國人,英國人都是平等的 頓號和逗號只是在語氣上的差別而已 即節奏的差別
Ⅶ 為什麼很多英國人不把「數學差」當回事
英國經濟學家凱倫·漢考克說:「幾乎一半成人的數學水平和小學生相當。對於一個發達國家來說,這一結果令人震驚。」然而,英國人對數學能力差往往「不當一回事」。
英國國家數學能力中心發現,約80%的成年人對於欠佳的「識字與閱讀能力」十分羞愧,不願意在別人面前承認能力不足,但願意利用休閑時間加以改善;但對於欠佳的「數學運算能力」,多數人並不覺得有所慚愧,自然不願意稍加補救。
此外,英國公眾普遍認為計算機已經取代人腦,基本的計算能力能被機器所取代,學校數學課程不必反復要求學生練習運算,使其熟練技巧及速度。但研究結果表示,即便「一機在手」,一些成年人也不知道如何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