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特點
(1)教學反思的自覺性。
良好的教學反思是建立在教師的教育信念,職業精神和責任感之上。教師沒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支撐的教學反思是被動的,短暫的反思,是教師教學上的失誤的彌補或外在壓力的被動行為。(2)教學反思的超越性。
教學反思的真諦在於教師要敢於懷疑一切,特別是懷疑自己,在懷疑中肯定自己的成功之處,積累成經驗並把失敗作為借鑒。實際上這是教師不斷的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從而向高一層次邁進的一個層面。
(3)具有個性化。
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審視,無時間、地點、條件限制,具有別人不可代替的作用,是教師的自我培育的過程。形成的是教師的個性化人格特徵。
(4)反思的時機性。
教學中捕捉到的靈感、信息,教學中的獨到之處,新的見解,教學中某一問題的百思不解或散步、睡夢中的奇思異想,要及時記錄下來。或充實到教案中或寫成教學隋記,都需及記錄,否則:「情境一失永難摹」。
❷ 數學教學有什麼特點
那得看是初中還是高中了
❸ 中國數學教育的幾個特點
一、評價體系特點與不足
記得從小學到現在,數學試卷上的題,都是結果做得正確,就給個大大的對號。不管過程中存在多少曲折,或者是思維誤差。而有的學生做的數學題目結果錯了,但是過程中清晰的步驟、嚴謹的思維表現,評價者很少顧及。我國評價體系在逐漸完善,但單一模式的定量評價還是佔主導地位。
數學評價應倡導多元化、人性化,除了對結果作出定量分析外,我們更應該關注對過程的定性分析。這樣學生對每個任務的回答都會在認知方面得到檢測,就像解題方法,策略,邏輯思維,推理判斷,數學錯誤,數學表徵等。這些識別出了解題表現中的差異,有助於解釋和澄清那種定量分析所得到的結果,而且對於同樣的答案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和假設,這些都對今後的進一步研究有促進作用。
二、學生的問題意識、觀察力不強
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如果說觀察力強的話,那麼多的角度,總會在「燈火闌珊處」發現新奇之處,而不是一味地遵照標准模式、標准答案解題。這是傳統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遺留下來的病根,我們對此還是缺乏真正的改革。
劉墉先生在《中國學生的通病》一文中提到:中國學生「好奇但不愛發問」。這種現象在中國已是司空見慣,他們怕過於突出被人認為是愛出風頭,有句話說「棒打露頭青」,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還是低調點好。以至於學生都是等著別人問,自己只管聽。沒有自己的問題,也反映了學生很少深入地思考、分析。對問題的思考非常膚淺,不能抓住關鍵,提出有創意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一種錯誤的中庸思想在作怪,即把中庸解釋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即平衡的原則,反對變化和動盪。事實上,中庸之道在於不偏執,在矛盾兩極間找到最佳途徑。在諸多可選擇的可能性中取得最佳的、最合情合理的選擇。也可理解為應保守時則保守,應激進時則激進,應受中道時則守中道。知道何時順情理,何時順事理,該理智時理智,該動情時動情。所以,當務之急,探究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狀態及方法態度以求轉變學生的思想,提高教學質量。
三、思想上的限制
自古以來,我們的儒家學者的倫理學,在當時的農業社會是適用的,有些還是超前的。例如,儒家強調勤奮,將成功歸因於努力,拼搏的精神,堅信熟能生巧。孔子認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可以通過「三不朽」包括立德、立功、立言來延續生命。到了西漢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包含了神權、君權、父權、夫權等成套的體系,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統治者利用這些東西,使得他們具有很大的權威性,把一些道德上的和觀念賦予了法律的權威,把平淡的理論極端化了,必有其弊端。平常百姓不得不服從,對舊的條條框框不敢有所突破,在潛意識中,就一直在尋找著某種標准。這種不好的現象要改,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從思想上的突破開始,落實到個人就是,突破那種自我設限。
自我設限是指個體針對可能到來的失敗威脅而事先設置障礙,以達到自我保護或自我提升的目的,是一種消極的應對方式。中學生學習負擔重,心理壓力大,學業自我設限行為較為普遍。自我設限的行為會帶來比失敗本身更嚴重的不良後果。我們應該盡力幫助每個學生排除自我設限,走出學業困境,從容應對學習中的困難和挑戰。
❹ 教師的教學特點怎麼寫
按以下要求寫
❺ 數學學科有什麼特點
1.明確的表述概念
2.抽象
3.理想化
4.有推理方法
5.有獨特的符號體系
6.數學的二元性:歸納+推理=創造
❻ 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
1、目標預設化
新課程呼喚生成性課堂,決不意味著預設已不再重要,而是對預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應當為「生成」去尋求靈活合理的「預設」讓「預設」去促進有效的「生成」,才能在教學中使學生點燃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維的空間,彰顯生命的力量。
2、內容生活化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理解與應用的過程。」使數學教學貼近生活。
3、探究合作性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作交流、與人分享和獨立思考的氛圍中,傾聽、質疑、說服、推廣而直至感到豁然開朗,這是數學學習的一個新境界。」
4、思維個性化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外向型的學生開朗、活潑,喜歡請問老師,願意和同學交談,發表意見坦率,適合集體學習,便於解決疑難問題。內向型的學生情緒穩定,喜歡獨立思考,注意力較集中,一般不喜歡集體學習。
(6)數學教學特點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專業堅持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較高思想素養、寬厚基礎知識、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良好綜合素質,能適應小學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和創新精神的小學教師為培養目標。其綜合素質概括為一個核心、兩種水平、六種能力、十二項基本功。
以師德為核心開展教育,努力使學生達到本科層次學術水平和小學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具備教育能力、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活動指導能力、教學研究能力、學習發展能力,和講、寫、算、創、教、用、作、彈、唱、跳、畫、練十二項基本功
❼ 教數學的老師有什麼特點
每個數學老師也是不同的,比如我們數學老師就是詼諧幽默的,她的課我們興趣都很濃,但是通常數學老師的思維都很敏捷
❽ 中國數學教育有哪些特色
一句話來概括中國數學教育的特色,那就是:「在良好的數學基礎上謀求學生的數學發展。」這里的「數學基礎」,其內涵就是三大數學能力:數學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這里的「數學發展」是指:提高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的全面發展。與此相應的教學方式,則是貫徹辯證唯物主義精神,進行「啟發式」教學,關注課堂教學中的數學本質,倡導數學思想方法教學,運用「變式」進行練習,加強解題規律的研究。
這樣的特色,也可以用「數學雙基教學」的習慣性說法加以表述。「雙基」是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是「雙基教學」不等於「雙基」本身。作為一種教學思想,「雙基教學」並不是單純地強調打基礎,還包括在打好基礎之上的發展。以為「雙基教學」不要發展,那是一種誤解。
中國的數學課堂教學,具有許多與世界主流研究不同的特色。有一個時期,這些特色或者被當作批判揚棄的對象,或者被認為是雕蟲小技不予重視,還有一些則停留在樸素的層面,缺乏理論加工。
❾ 數學老師的工作特點
喜愛數學,嚴肅認真;善於總結,思維、邏輯推理能力強;幽默,課堂愛舉例子。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