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閱讀真題
㈠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主旨題
解答現代文閱讀題應分三步走:
第一步,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回一段、每答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尋、讀懂文章中關鍵的詞句。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
㈡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必備詞語
景物來的特點不外以下幾種:清逸自、靜謐、和平、安寧;熱鬧、生機;蕭索、冷清、孤寂、沉悶等。
人物性格:熱愛祖國(勞動)、實事求是、潔身自好、憎惡黑暗、追求美好、堅韌不拔、頑強不屈、溫柔和藹、軟弱無能、貪生怕死、斤斤計較、一毛不拔
㈢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有哪幾類
高考語文閱讀題,包括大閱讀和小閱讀。小閱讀主要是社科類文章,設題類型為選擇題;大閱讀主要為散文小說兩大類;較少有人物專訪等實用類文體。
㈣ 歷屆高考語文試題中有沒有新聞類文本閱讀的
您的位置:試卷下載 >>高考試題 >>高考現代文閱讀 >>
2016年高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傳記類與
一、【2016年高考新課標Ⅰ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陳忠實出生在陝西農村。上中學時,陳忠實讀趙樹理的《三里灣》和柳青的《創業史》,得到滋養,萌發了文學夢。也許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畢業後,他未能如願上大學讀中文系,這個20歲的青年,常常一個人坐在家鄉的灞河邊,想著文學,想著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後,陳忠實的散文《夜過流沙溝》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報》文藝副刊上發表,他的文學生涯由此正式開始。但直到1979年小說《信任》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才確立了文學上的自信。他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和業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又一個三年之後,陳忠實40歲,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集《鄉村》出版,贏得「小柳青」的名聲,工作單位也換成陝西省作家協會。他終於是一名專業作家了。
隨著年歲的增長和時代的變化,陳忠實越來越覺得要從趙樹理、柳青的文學中剝離出來。他將這個願望寫進了小說《藍袍先生》中。小說寫於1985年,一個認知作者的標志性年份。這年的最後10天,他隨中國作家代表團出訪泰國。第一次走出國門的陳忠實特意置辦了一套質地不錯的西裝。當他第一次穿上西裝打上領帶站在穿衣鏡前的時候,腦海里浮現出剛完成的小說的主人公藍袍先生。藍袍先生多年以來一直穿著藍色長袍,受到同學譏笑以後才脫
㈤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資料
閱讀題作為語文考題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閱讀理解題是一種綜合性的題型,它能有效地檢測版學生的閱讀理解能權力和語文素質。
顯然,提高閱讀理解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的是我們的長期積累和練習。
首先要有廣泛閱讀的興趣,所謂讀書破萬卷,方可下筆如有神。
其次,我們要有針對性的練習和輔導。針對各年級的不同難度的閱讀理解進行訓練。
最後,掌握一定的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