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蘇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1. 怎樣看待2016江蘇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咱江蘇的語文是90+70模式
前面的語文基礎知識的閱卷組和作文閱卷組是分開的
語文基礎知識的閱卷組長 吳新江 教授
作文閱卷組長 何永康 教授
語文基礎知識的閱捲成員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大學教授(主要是各大題的組長)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研究生 中學教師
作文 大學教授 高中教師
除了客觀題以外,其他均採用四評制,兩個老師獨立閱卷,如出入不大取均分,出入較大交第三者評分,再不行交第四者 要是有較大異議 交專家組審核
我們江蘇高考閱卷還是相當規范的,例如作文由一個別動隊,專門對中檔分作文進行再次審核,避免出現打保守分的情況
如有疑問,歡迎提問
2. 2016年江蘇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立意,怎麼寫如何立意解析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變廢為寶的PPT,變廢為寶是用一些平常不要的東西做成的一些實用性和觀賞性的小東西,簡直精彩極了,然後我想也一試身手,做一個漂亮的筆筒。
我找來一個不要的飲料瓶子,用剪刀剪掉上半部分,在剪掉的口子上粘了一條顏色亮麗的塑膠帶,這樣既能使筆筒更加牢固,也能使筆筒更美觀。為了使做成的筆筒更有觀賞性,我決定在瓶子外面畫一幅螃蟹圖。首先,我用細細的記號筆在瓶子上勾勒出螃蟹的輪廓,還特地畫了兩個大大的鉗子,再用橘黃色的顏料上色,正當我要上色的時候,發現顏色塗不上去,我就去請教媽媽,媽媽告訴我一個小訣竅,可以在顏料裡面加一兩滴洗潔精,調勻以後,更容易上色。我試了一下,果然效果奇佳。我還在螃蟹的旁邊畫上了一些水泡和幾棵浮動的水草,這樣這幅畫就變得生動起來了。不對,還缺點什麼?有了!我應在這幅畫以外的部分,塗上淡藍的底色,看上去螃蟹好像是在藍色的海底自由地爬行,簡直太美了!為了能使瓶子幹得更快,我靈機一動:找來了。、吹風機,不一會兒筆筒就吹乾了。最後再完善一下作品筆筒就完成了。
看著自己做成的筆筒,我心裡高興極了。
3. 2016年江蘇高考語文卷作文題目,審題立意及怎麼寫解讀
1、2016年江蘇省高考作文為: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人卻說,有話則短,無話則常——別人已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有時這是個性的彰顯,有時則是創新意識的閃現。
2、作文點評:
江蘇卷的作文一直以來都是與其他省份乃至全國卷迥異,人家是材料作文的時候,江蘇卷是命題作文,等到今年全國卷開始向材料加命題的方向轉變的時候,它卻變成純材料作文了,這就是個性所在吧。本次作文所給的材料是從俗話說起,「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這是通常思維,也是慣性思維;「有話則短,無話則常」,這是從「別人已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這個角度闡釋的。前者是中規中矩,後者是個性的彰顯、創新意識的閃現。
現實生活中彰顯個性的現象很多,可以從正面解讀其展現出的獨特魅力,也能從反面顯示出其怪異的取向。關鍵是看待的角度。
立意的時候,考生可以抓住關鍵句「別人已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有時這是個性的彰顯,有時則是創新意識的閃現」來確定立意,比如「彰顯個性」「創新與守規」等。
選用文體的時候,考生可以選擇記敘文,從正面彰顯人的個性魅力和創新意識,也可以從反面用諷喻的形式發人深思;同樣考生也可以選擇議論文,藉助論述闡述「創新」和個性的魅力。
4. 2016年江蘇高考語文作文題怎麼寫
「有話則短」,別人所說的話我不必再說,需要與別人不同,這是不走尋常路、避免無謂的重復;「無話則長」,眾人覺得無話可說時,我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思考。這表達出對於個性或者創新的理解。
以下立意可供參考:
1.年輕人需彰顯個性。
2.提倡創新意識。
作文時要注意:如果寫成議論文,則要緊扣材料內涵,深入思考,正確認識,有理有據,層層論述,觀點明確,語言准確,保證議論文論證嚴密;如果寫成記敘文,則要選取恰當的切入角度,敘寫自己或他人與材料中獲得的主旨一致的經歷或過程,進而引發自己的體會或感悟,保證記敘文要情真意切。寫作時要盡量做到文體鮮明,主題突出,言辭優美,思想深刻。
5. 江蘇2016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可以是個性嗎
老大,怎麼著也應該給個范圍啊……
我只有想像了……
寫夏天:
《熱與鬧》 or《太陽在唱歌》
(溫度和聲音,
夏日炎炎和知了之類的)
《話風涼》
(寫夏風
eg:夏雨前的大風)
《(盛夏)舞會》
(太陽在唱歌 陽光在跳舞
還可以寫知了,樹葉……
按絲路寫成派對就ok
最好點面結合,多多渲染氣氛)
還可以寫《世界在開party》
(可以用英文吧……
魯迅還用什麼德語在文章里呢)
用少量的語句吧夏天與其他季節對比
寫出盛夏這場舞會的特點與不同
6. 2016高考語文作文江蘇怎麼寫
2016江蘇高考作文題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字體不限,詩歌除外。
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人卻說,有話則短,無話則長——別人已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有時這是個性的彰顯,有時則是創新意識的閃現。
這題最令人困惑的點在於「彰顯個性」跟「提倡創新」對立了。我感覺出題者的「彰顯個性」對應「有話則短,無話則長」,「提倡創新」對應「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兩者區別在於前者重形式,後者重內容。如果立論是兩者都需要重視,自然四平八穩,然而不精彩,不如偏重一方。可以立論的點:
專注是一個在當今很稀缺的品質,我們幾乎做任何事都不純粹,比如吃飯會叫做「飯局」,一頓飯往往含有拉近關系,促成生意,拓展人脈等多重目的,飯本身不重要(例子可能歪了...)。說話也一樣,對不對,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一樣。這對人際交往也許有好處,但是對技藝的追求往往有妨礙,技藝上的創新需要一個很純粹的狀態,為創新而創新,正如對美食家而言,最重要的是「為吃飯而吃飯」。
彰顯個性,「無話則長」容易吸引注意力,容易得到更多資源,但跟以往時代不同,現在遇到的問題往往不是資源不足,而是資源過多又良莠不齊,難以分辨與取捨。「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做法規規矩矩,確實難以讓人矚目,但這種難以矚目本身也是一個篩選器,剔除了過度重視形式的投資人、單位、朋友等資源與機會,能讓真正關注內容的人在一起。
回答者來源於一位北京大學大二學生
7. 江蘇高考語文作文題目2016多少分
你這樣問我不認為會有幾個確切的答案。
我也想學學為人師表:
你還是趁倒數的時候努力記著一些作文的三要素那些那些
還有散文,記敘文,等一些技巧性。
我也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麼。
就也有點希望你可以考上很好很好。一流的大學啊!本科好了。
本A的吧。陌生人的期待 不會造成壓力吧
8. 江蘇2016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無話則長是議論文嗎
正確的學習方法
兩千多年前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說,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樂在其中。「好」和「樂」就是願意學,喜歡學,這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能產生愛好,愛好它就要去實踐它,達到樂在其中,有興趣才會形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說:興趣是學習的不竭的動力源泉。只要你在平日的學習中做到課前預習找出重難疑問;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認真思考問題注意歸納,主動發言收集激勵因子,那麼你學習的興趣就會更濃厚,你一定會更加喜歡文化課程的學習的。
要想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必須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良好的學習習慣應是:耳、眼、腦、口、手並用,勤練習、多質疑、勤思考、重歸納、多應用,要注意總結規律性的東西,在學習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並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另外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自學時間,以便加寬知識面和培養自己
高三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期,連接著高中和大學;高三是一個滿懷希望的時期,似乎光明的未來觸手可及;高三也是一個沉重壓抑的時期,作業和大考小考多得難以統計。我們同學也許忍不住會想:這世上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游刃有餘地應付這一切?知識的掌握到底有無捷徑?我的回答也許會讓疲於奔命的學子們失望,我認為一切的方法都是建立在付出的基礎上,真正讓知識成為自己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付出:付出時間,付出精力,付出汗水。當然,也存在一些方法,可以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但它並不能代替付出。語文在高考總成績的750分中佔了150分,它的份量很重,考生的語文得分,直接影響了考生高考的成敗,那麼,在高三,我們該如何學習語文呢?
一、端正態度
盡管誰都知道語文很重要,但就現實來看,真正努力學語文的同學並不多,其原因主要是緣於同學中普遍存在的二種錯誤認識。
1、認為語文拉分不大。
這些同學似乎很精明,常拿語文和數理化比較,認為語文的拉分遠比不上理科。他們看到語文成績最落後的也能考七八十分,最優秀的也就一百二三十分,相差五六十分,不大;不像理科,最高的近一百五,最低的也許五十以下,相差一百,真是懸殊。這種比較從表面看很有道理,但事實上經不起推敲,只看到了一面,沒有看到另一面。因為真正稱得上拉分的應該是總體水平相差不大的同學之間的比較,看他們是否因為某一門功課的緣故而使總成績受到了影響,這兩位學生應該是具有可比性的。如果兩位學生總體水平不在一個檔次,也就不具備可比性,那又何必比呢?再說,我們看拉分,不應局限於個別與特殊,應著眼於整體與普遍,就全體看,在高考中,因為某一門理科而損失幾十分的同學並不比因為語文而損失幾十分的同學多。每年高考,都會有相當數量的學生語文只考八十來分,也會有一批學生語文考到一百二十多分,之間的較為普遍的拉分是三十至四十分。而一門理科的較為普遍的拉分也就三四十分,這點大家可以通過去看前幾屆的畢業生的高考成績而得到證明。
2、認為語文提高不快。
語文的「廣」和「深」常令人望而生畏,以致喪失了學習的信心,認為語文要提高比什麼都難。語文的學習好比在一湖水裡放鹽,明明放了很多,依然嘗不到咸;不像有的功課的學習,好比在一碗菜里放味精,放一點點就感覺很鮮。然而,鹽放幾天也許感覺不到,放一個月甚至幾個月是一定可以感覺到的。語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確立一個怎樣的時間范圍。如果確定為一星期,那肯定是比不上其他功課的;如果確定為一個月或者一學期,那就絕對不比其他功課慢。
態度決定一切」,只有端正了語文學習的態度,確立了語文學習的信心,下面的學習方法才能對你發揮作用。
二、積累知識
1、基礎知識的積累。
在高三階段,需准備好一本基礎知識的摘錄本。在平時做練習時,或在聽老師講課時,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語音、詞語、成語、近義詞區別法、標點用法、病句識別法等都隨時記錄,且時常翻閱,熟記於心,這方法如能堅持半年,定可提高高考中選擇題的得分。
2、寫作材料的積累
高考作文在高考中佔60分,是所有功課中的所有題目里佔分最多的一道題。我們對這道題絕不能順其自然、聽天由命,一定要積極採取主動,平時做個有心人。所以,要准備好一本材料摘錄本,平時閱讀時遇上好的例子,要做好摘錄。那麼,什麼樣的例子才是好例子呢?一般說來,例子可正可反,可以是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力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但常被忽視的細節,但這些例子都必須是能給我們啟發的,能震撼我們心靈的。它的內涵越開放越好,應「橫看成嶺側成峰」,能以不同的側面向我們展示做人的道理,這樣,我們在寫作時,碰上不同的話題卻可用這相同的材料,只需在論述時,圍繞這材料的和話題吻合的那一側面展開論述便可。在積累材料時還要注意你的材料的多樣性,應避免同一主題同一類型的,應盡可能地涉及不同領域,涉及古今中外,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還要注意它的新穎、別致,盡可能做到「人無我有」。當這樣的材料准備到百個左右,高考時無論它要我們寫什麼作文,基本上都不會無話可說,無例可舉。
三、精練試題
以前曾有雜志登了這樣一則信息,說有某位權威人士拿語文高考試卷在四類人中同時進行了測試,這四類人是:雜志編輯、主攻中文的大學教授、高二語文老師、高三學生。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成績最好的是高三學生。難道真地是大學教授、雜志編輯的實際語文水平比不上高三學生?我想未必。其主要原因是高三學生正經歷著題海戰術,熟能生巧了,而編輯和教授們沒有練過。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題海戰術這方法雖有點土,卻是不得不用的。否則,即使你有很高的語文水平也未必考得好,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大學教授、雜志編輯只是其中一例而已。當然,練也不是盲目地大量地練,必須精挑細選,這方面的任務主要在我們老師,我們會挑選出一些合適的試題給我們學生做。作為學生,再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多練練自己的薄弱環節,已經掌握的就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復了。
四、求同思維
這是語文的獨特之處,尤其適用於思考一些語文選擇題時。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模糊性的藝術,它不是那麼明晰和唯一。經歷過語文題海戰術的人都感覺到,有太多太多的選擇題你是可以得出與所謂標准答案不一樣的答案的。我們暫且不要去探討語文考試是否適合用選擇題這一形式。作為老師和學生,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去適應這一題型。我認為,我們能做的是求同思維,是盡可能地揣摩出題者的意圖。分析題目時,不要為自己的已被判為錯誤的答案找理由,因為你成心要找,在這樣的一門模糊性知識的學科中是一定可以找到的,但這樣的找到不但不能給你帶來收獲,也許讓你損失更大,你離出題者的思路會越來越遠。你要思考的是為什麼這一答案會是標准答案,它是怎麼得出的。只有順著它去思維,你才能越來越靠近出題者的思維方式,才有利於你的高考。
五、堅持閱讀
在高三階段,萬不可以學習緊張為理由而放棄閱讀。你放棄了閱讀,也就放棄了語文。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語文知識大多是從閱讀中獲得,沒了閱讀,你的語文就成了一潭水,而且是一潭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減少變質的水,那結果一定是語文學習的失敗,你的語文最終成了你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六、勤練語言
對於寫作水平的提高,除了上文提及的積累材料和堅持閱讀之外,還需要做的就是勤練語言。任何藝術長期不練都會生疏,齊白石一天不畫畫就感覺異樣,我們語文寫作也是如此。最好是每天寫日記,長短不限,但每天寫寫;實在做不到,一周無論如何得寫一篇。而且還得注意多寫寫應試作文,加快自己的作文速度,錘煉自己的語言能力。在日常寫作時要注意運用多種語言技巧:比如,多引用名人名言、詩詞名句、諺語俗語,多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議論文善於運用設問、疑問、反問、排比、對比,記敘文巧用明喻、暗喻、擬人、比擬、象徵。如果這些你都不會用,那也沒關系,如果你喜歡唱歌,那就用歌詞吧;如果你喜歡看電影,那就引用經典電影的經典台詞吧;如果你很新潮,你就多用一些時尚詞彙吧……但是,我所說的這么多語言的修飾,並不是要你在同一篇文章中同時使用,這樣一來,整個文章一定會顯得雜亂無章、華而不實,難免有堆砌之嫌。不論使用什麼樣的方法,都要注意恰到好處,適可而止。語言的錘煉也不等於追求華麗的詞藻,美麗自古以來都和質朴清新、淺顯通俗並不矛盾,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用大白話鑄就了千古絕唱,餘光中的一首《鄉愁》用極其普通的語言傾倒了無數海外遊子,關鍵是看你擅長於什麼樣的語言風格,你的文章適合用哪種風格,你只要把你的特長在文章中發揮出來即可。我們勤練,就是試圖通過練來讓自己有這樣的特長。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9. 江蘇阜寧高考語文作文題目2016年
2009年江蘇卷作文題目:品味時尚08年江蘇作文高考題目有的人只是在童年有過好奇心,有的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質疑、發現、智慧、高尚、驚喜、快樂、煩惱、平庸……這中間每個詞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樣跟在好奇心的後面。請以「好奇心」為題寫800字的文章。要求:1、角度自選;2、立意自定;3、除詩歌外文體自選。2007年江蘇高考作文試題原題:人人頭頂一方天,每個人的生活都與天空相連,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凈的天空,遼闊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請以「懷想天空」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以外立意自定。2006年高考江蘇作文題目:《人與路》有人說,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說,世界上本來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沒路了……請以「人與路」為話題寫一篇800字的作文。自定立意,除詩歌外,文體不限。2005江蘇高考語文科作文試題閱讀下列材料,以江南為話題寫篇文章,體裁不限,字數不少與800字-------------------------------------------江南是美麗富饒的代名詞。於是稍有沾親帶故的都身不由己想攀附上來,這當中尤以南京最明顯。按理說它是長江的南邊,完全有充足的理由是真正的江之南,但它不是江南;又可惜的是該城人士操著一口味特濃的江北腔,行為舉止也是江北的代表,要命的是它也具有江北最典型的特點——土和窮,無賴與齷齪;更何況現在它的另一隻腳完全踏上了江之北,還紮上了根,於是多年後形成了它的「半江特色」。但它口口聲聲說是「江南佳麗地」。這樣的地方出怎樣的「佳麗」呢?江南的想想都要笑掉大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