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上海高考數學難度2017

上海高考數學難度2017

發布時間: 2021-08-27 06:25:34

A. 上海高考難度相比全國各省怎麼樣,各科。

難度相對低一些,高校錄取率高。

難度主要是視情況而定的。上海卷的英語部分在全國范圍中算是難度偏高的,一般外地考生不一定應付得來。理科中數學因為教材范圍不同相對較易(但近兩年,尤其是06年理科數學卷難度加大,但文科卷依然較易);

物理化學近年來有偏易方向。文科的話,語文近幾年在改革,趨勢偏難;政史地難度基本都更全國卷差不多的。總的來說,上海近年來正在二期課改,試題難易應該基本保持在一定水平。在上海好好認真讀書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

(1)上海高考數學難度2017擴展閱讀:

上海高考難度可能相對於全國而言英語更難一些,但總的來說難度較低,錄取率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從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態勢來看,計算錄取率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更不用說不同檔次的高校、不同類別的科目,其錄取比例本身就是千差萬別的,用全市一個「錄取率」作為填報志願時的重要依據,很可能會「吃葯」。

以戲劇院校表演專業為例,那可是千里挑一甚至萬里挑一,但統計錄取率時卻是以所有高校的總和數來算的。換句話說,有的學校、有的專業,錄取率會遠遠大於82%或84%。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概念。

參考資料來源:中新網-上海高考錄取率為何讓人看不懂?

B. 如何評價 2021 上海高考數學今年題目難度如何

2021年上海高考數學穩中有變,高考有一定難度。2021年的數學試卷,高考數學試卷著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維能力,綜合運用數學思維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021年,高考數學試卷著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維能力,綜合運用數學思維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次數學試題突出學科素養導向,注重能力考查,全面覆蓋基礎知識,增強綜合性、應用性,以真實情境為載體,貼近生活聯系社會實際,在數學教育、評價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試卷特點:

一、結構保持穩定、凸顯數學特點

試卷延續了上海高考數學科目的總體風格。題量、題型、結構保持穩定,考查內容覆蓋了方程與代數、函數與分析、圖形與幾何、數據整理與概率統計、數與運算等五大板塊的主幹知識。試題表述簡潔、圖文並茂、內涵豐富,充分體現了數學學科簡約、精確、嚴謹的特點。利於高校選拔人才。

二、立足基礎知識、考查學科能力

試卷立足學科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要求考生不僅要掌握數學的通性通法,還要具有較好的數學直覺,領悟數學的精髓。

例如,填空題中的三角形面積問題、數列和的最小值問題,選擇題中的三角函數問題、不等式問題等,如果考生具有較高的數學素養,就可以快速找到問題求解的路徑,並得到正確的答案。

C. 上海高考題的難度怎麼樣啊

樓上說得太隨便了吧!其實上海卷也不是很簡單的。 讓外地生來考上海卷同樣也會死得很慘的,因為教的內容不同,考點也不同(尤其是理科內容) 難度主要是視情況而定的。上海卷的英語部分在全國范圍中算是難度偏高的,一般外地考生不一定應付得來。理科中數學因為教材范圍不同相對較易(但近兩年,尤其是06年理科數學卷難度加大,但文科卷依然較易);物理化學近年來有偏易方向。文科的話,語文近幾年在改革,趨勢偏難;政史地難度基本都更全國卷差不多的。 總的來說,上海近年來正在二期課改,試題難易應該基本保持在一定水平。在上海好好認真讀書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

D. 2017高考數學試卷難嗎

2017年高考數學題很怪很難,這是絕大多數考生的反映!出題的老師為了顯示自己「本事」的心理,試題出得很變態,反映了出題人的心理狀態!這樣的教師怎麼能擔任編制試卷的人呢?

E. 如何評價 2021 上海高考數學今年題目難度如何有哪些變化

2021年上海高考數學穩中有變,高考有一定難度。2021年的數學試卷,高考數學試卷著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維能力,綜合運用數學思維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試題突出學科素養導向,注重能力考查,全面覆蓋基礎知識,增強綜合性、應用性,以真實情境為載體,貼近生活聯系社會實際,在數學教育、評價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試卷特點:

2021年上海卷考查學生數學素養及應用能力成為試卷的亮點,體現「教考一致」的導向作用。上海卷一貫風格都是壓軸題拉差距,所以壓軸題難度極大。解析幾何題目計算量很大,增加了學生得分難度;函數大題,難度依然較大,要求要求思維能力。

給下一屆考生的建議:直觀想像能力的考查試題設計新穎,考查了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及讀圖解題的能力,有些題目對考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既有能力的考查也緊扣教學實際。上海考生學習數學時要兼顧數學學科知識,有需要了解社會發展,同時鍛煉思維能力。

F. 上海高考生物,數學到底有多難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給個具體的數值,按教研室的說法,(註解難度系數是滿分為100時,預期的平均分)

對理科綜合試題來說,今年試題的總體難度也明顯加大(2000、2001、2002、2003四年的總體難度依次為0.66、0.67、0.63、0.55),其中生物學題目的難度明顯大於去年,而與物理化學接近。這對改變今後中學生對這三科教學的態度是有作用的。以往有人認為,生物學應考只用花較少的時間背背相關資料就可以得到比物理、化學更高的分數。2001年物理、化學、生物三科的難度系數依次為0.49、0.47、0.74,2002年的難度系數依次為0.49、0.73、0.76,今年卻有所不同(生物學試題的難度降低為0.52,而與物理一致,略難於化學的0.55))。顯然,今後中學若不像物理和化學學科那樣重視生物學,是會影響到考生理科綜合科總體成績的提高。

G. 上海高考數學140很難嗎,應該怎樣學習才能達到

你還是高一,建議你多做題,理解公式,確保平時成績優異
到了高三以後,就別做老多題了,多總結做題方法,遇難題,錯題一定要搞懂,迎難而上高考才有希望高分。千萬別放棄任何一道題,即便是最難的壓軸題。
粗心是個嚴重的問題,很多人就是上了高考考場也改不掉就是因為平時得過且過。建議你養成放慢做題速度的習慣,確保做一題,對一題。這要盡早開始。高三的時候如果你拿到題目以後能夠細細審題,自己告訴自己要做對這道這道題需要注意到什麼,就接近目標了。做完題目以後的檢驗工作同樣重要,你要會代數字檢驗,如果覺得不對勁一定重新做。錯過一次的相同類型的題目不能錯第二回。

H. 上海今年高考數學題難度高嗎

由於高考試卷不同,難度是有差異的。其實高考試卷的難度也是因人而異,不同的考生對高考試卷難度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主要還要看考生本人的答卷體驗。

I. 上海高考數學文理差多少

文科數學是不是最後一題不需要做?不是。
前面的填空,選擇和一些大題有多少不一樣?高考真題基本不一樣。模擬卷就後
面幾題。
難度會有很大差距嗎?一般說來,文科比理科簡單一點。
我同學建議我選理科,說考數學的時候,時間很有可能來不及,再說最後一題大家基本都做不上來,所以她覺得和文科數學沒什麼差別,這對嗎? 不對。錯到
哈雷彗星上去了。
現在我詳細說一下我的依據。
不是。完全不是。填空,選擇,大題,最後幾題不一樣。是根據學習的內容不同的。高三的數學說是分文理科的。考綱對不同的知識點有不同的要求,相同的知識點要求也不同。就像物理卷出物理題,化學卷出化學題,雖然他們都是理科。你高一高二如果學得好,選文科劃算。你那個同學太搞笑了,最後一題不做???!!!照他說的,總分還不一樣咯。
很大差距?這個,你讓突擊隊打普通站簡單伐?你讓交警搞反恐難伐?訓練不一樣。高三理科生學習理科的解題,文科學習相應難度的。所以比較好的是,用理科的高度來要求自己,考文科卷子。當然針對高一高二的內容。高三的學習內容都不一樣。你用高一高二的高度要求自己,對文科卷就沒什麼問題。一本學校都教深的。
建議選理科,這個,首先他的論點都不成立了。結論也就沒必要聽了。時間來不及?看你的水平了,老師會教的,怎麼安排時間。我沒有時間來不及。這個是答題技巧。你要自己把握。老師說填空時間少,解答題多放時間。我填空容易出錯,我就做慢一點。這個要因人而異。而且,高考無論文理科,填空,解答題最後一題都屬於放棄。選擇就蒙。除非特別厲害,有時候倒數第二三題的最後一小題都有可能不會做。有時候最後一題你會,所以你可以看題,寫一點公式之類的,高考不是平時,平時最後結論錯全扣完,高考步驟分是給的。你可以上網查歷年高考真題,評分細則。這樣就清楚了。不要聽你同學瞎掰。忽悠你呢。什麼都不懂!!!
選文理,沒有多大的差別。中國理科生比文科生多是不正常的,全世界只有中國。
理科 文科
優點 選擇專業多,輔導書多, 綜合比較容易,沒有很多的
輔導班多 書籍和輔導班,專心攻數學
就好,其他的都是背,高二開
始就還好
缺點 傷腦子,理科題目不懂真的很傷 專業少,被歧視(社會問題)
輔導書,輔導班多,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多了你做不過來,少了你練習不夠。課多了,聽多了,方法多了,你自己的理解就少了。整理的時間就少了。
其實競爭是文科比較大一點。理科報的人多,錄取率也大。但是競爭你自己感覺不到的。
市重點的話,報文科。很多人都說應該理科。其實不然,避其鋒芒,上面四大名校,強悍的人壓死你,只有拔尖的才能上985。高一高二的基礎好,你在數學上就比較強悍,同樣的教育,一個去考初中的難度,一個考大學的難度,差別吖。
區重點,普高的話,看你在哪裡。學校都會說什麼一本錄取率之類的,你看一下自己的位置。在上面的話,文科好,比較穩,而且絕對的有自信,文科班多是垃圾。高三學習自信很重要。一本邊緣就理科吧。說不定你突然通了。物理化學你做多了就通了,同時要有赴死的准備。去年多少物理生來我這里訴苦,累吖,壓力吖。我就喝喝咖啡,看看小說,欣賞風景,混個文科第二,美哉美哉。第一也和我一樣,是個優等生,人家是用功吖。
二本的話,我推薦你理科,龐大的招生人數啊!!!文科就比較慘了,而且沒好學校,好專業,你考外地也是一樣。不到本科,你就文科吧。看你的說法,高二吧,抓緊時間背吖。理科是考腦子,文科是看用功。除非你選了地理生物,他們是文科中的理科,理科中的文科。到10月底,你看看情況。到二本了,還挺好的,加油努力,什麼外貿海洋在向你招手。如果還是在江底,就考個大專提前,提早解放,而且專業都不錯的。
而且很重要的,你對六門課最有興趣的是哪門。那個很重要。高三讀書沒有多少樂趣,學你討厭的,累不死你,也惡死你。如果都不感興趣,就選最拿得出手的。都很差,就選個歷史記錄最好的。
專業方面,好學校的好專業一般文理都收,復旦歷史地理,不收文科,什麼能源,材料,環境,這種就收理科類。是女的話,就不要去了,累死你,而且男的品質也不好。工商管理,會計,都收的。
另外,去年文理數學都變態。但是為什麼文科分數線沒有跌?!因為四大名校比歷年多了很多文科生。你想吖,原來他們是要佔理科名額的。
假設理科本來招了100個,一本線500,結果前100個裡面跑掉10個,它還是招100個,就往下招,一本線就跌490了。加上卷子惡心,理科線掉的瘋掉了。
假設文科招100課,分數線也500,前面多了10個,後面尾巴就不招了,分數線升了510。去年卷子難,分數線卻沒降。
文理科沒什麼差別的,有的學校看文科班這么差,放棄了。有的說不能拖後退,派最好的老師。我去年就是全校最好的。
回到你的問題。我針對的回答。

文科數學是不是最後一題不需要做?不是。
前面的填空,選擇和一些大題有多少不一樣?高考真題基本不一樣。模擬卷就後
面幾題。
難度會有很大差距嗎?一般說來,文科比理科簡單一點。
我同學建議我選理科,說考數學的時候,時間很有可能來不及,再說最後一題大家基本都做不上來,所以她覺得和文科數學沒什麼差別,這對嗎? 不對。錯到哈雷彗星上去了。
最後,別聽你那個同學的。

ps:很多老師的子女(參加高考的)都選文科,除了牛人,你自己想想為什麼老師說理科好考。這是很片面的。

J. 如何看2019高考全國一卷難度與2017全國一卷難度

一般情況下來說,考生人數越多,考試的難度就會越大。另外一些教育大省,學霸比較多,整體的高考難度也會比較大。從歷年高考難度來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試題一般是一年簡單,一年難。

另外,不同的省市對於高考難度的定義也是不一樣的,像是同樣使用全國卷的省市,有的省市分數線很高,而有的省份的分數線卻很低,這種現象都是存在的。

根據掌握的2019年高考情況來看,2019年全國3卷的數學是被認為是最簡單的,而全國一卷的數學是被認為是最難的。而且從各省市的高考各批次分數線來看,都有大小不一的上升。

在全國高考中,統一的全國卷,以涵蓋了全國25個省市而自然廣受關注。全國卷有三套,其中的1卷作為全國卷之首而佔有特殊的地位。

由於使用1卷的地區包括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等九個省份,都是教育大省、教育強省,所以,1卷的整體難度通常居於三套全國卷之首,1卷的變化。

包括命題思路的變化、命題難度的情況,也成為了全國卷的某種「風向標」,所以,對於全國1卷的關注和研究有,具有重要意義。

(10)上海高考數學難度2017擴展閱讀

2020的全國1卷數學難度依然較大,又上了熱搜榜,而且榜單很靠前。從試卷本身情況來看,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整個試卷的試題難度的分布,呈現明顯的階梯型走勢,而且這個「坡度」比較陡峭,也就是,前面部分比較簡單,後面部分難度較大。

具體來說,就是前面的小題(選擇、填空題)難度明顯不大,其中還有送分題,即便是中等程度的考生,也比較容易拿到高分;

但後面的大題則難度明顯較大,對於中等程度的考生而言,要在大題部分拿高分,是很難的,但對於尖子生,則可以如魚得水。實際上,後面的大題部分,恰恰就是整張試卷真正拉開差距的地方——這也算是1卷的傳統了。

這樣的試卷,有難度,但又並不太過,中等程度的考生也能獲得一個不差的分數;有梯度,明顯遵循先易後難的試卷通行的難度布局原則,讓考生能在考場中循序漸進,獲得相應的分數;有區分度,能拉開不同水平的考生之間的分數差距,高水平的考生自然就脫穎而出了。

熱點內容
集英語 發布:2025-05-16 17:04:47 瀏覽:492
老師被虐漫畫 發布:2025-05-16 14:44:27 瀏覽:702
生物中規律 發布:2025-05-16 10:58:44 瀏覽:154
班主任種子 發布:2025-05-16 09:59:57 瀏覽:333
財富地理博客 發布:2025-05-16 08:15:18 瀏覽:567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
生物醫葯峰會 發布:2025-05-16 01:03:54 瀏覽:210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