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地
『壹』 石家莊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介紹
石家莊國家來生物產業基地是2005年6月由國家自發展改革委認定的首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之一。現有規模以上生物工業企業136家, 2009年全市生物產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50億元,利稅50億元。城市醫葯工業整體實力居全國前列,初步建立起以生物醫葯為特色的生物產業體系
『貳』 生物產業的產業基地
近年來,發改委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大力促進生物產業集聚式發展。目前已經批准了22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
為促進生物產業集聚式發展,引導社會資源集中投向重點地區,推動我國生物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促進各地方形成具有特色的生物產業,避免重復建設和分散資源。按照「統籌規劃、發揮優勢、分類指導、穩妥推進」的原則,「十一五」期間,國家發改委選擇產業基礎好、創新能力強、市場化水平高、開放性強的地區,分批建設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和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截至目前,已認定了石家莊、深圳、長沙、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昆明、青島、成都、重慶等12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以及西安、天津、泰州、通化、德州、鄭州、南寧、哈爾濱、杭州、南昌等10個生物產業領域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
在國家引導、地方推動下,極大地引導和推動了生物產業的集聚化發展,逐步在全國培育形成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區3個綜合性生物產業基地,以及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若干專業性生物產業基地的空間布局,促進生物企業、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優勢地區集中,加快生物產業向集聚化、特色化發展,集聚效應初步顯現。2007年,12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共實現工業總產值3145億元,同比增長21%,佔全國生物產業的近一半。為促進生物產業聚集發展,各地方通過健全機構、調動資源,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優惠政策,為大力發展一批生物產業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礎。基地的建設對於營造生物產業發展環境、大規模聚集國內外生物產業資源、優化生物產業結構與布局、盡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產業增長極、輻射和帶動我國生物產業快速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首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2005年6月)
石家莊基地
特色基地依託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規劃面積17平方千米,擁有華葯、石葯、四葯股份等相關生物企業40餘家,總投資超百億元。目前重點建設項目共178個,分為四大類:一是化學制葯領域;二是生物制葯領域;三是現代中葯領域;四是公共配套領域。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280億元。
建設目標 到2012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485億元。
長春基地
特色 基地將由3大模塊構成:醫葯產業核心區坐落在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物工業核心區布局在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農業核心區布局在城東的凈月潭旅遊經濟開發區。面積13.4平方千米。
目前為亞洲最大的疫苗和基因葯物生產基地。在生物製造領域,長春大成實業集團為世界最大的賴氨酸生產商。在生物能源領域,乙醇汽油項目為國家唯一試點城市;大成集團投資100億元年產100萬噸化工醇項目為全國最大的化工醇項目之一。
建設目標 到2010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700億~1000億元。
深圳基地
特色 核心區為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擴展區為光明和南澳兩個片區。產業用地將近3平方千米。2006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數量為123家,其中產值1億~10億元的企業數量為36家。
通過建立完整的生物產業技術支撐平台和產業配套系統,使深圳成為國內市場化程度最高、功能最齊全的成果轉化基地,最具競爭力的創新葯物研發及產業化基地,技術含量最高的醫療器械產品生產基地。
建設目標 到2010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700億~1000億元。
第二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2006年10月)
長沙基地
特色是我國中部地區第一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基地設「一園五區」。基地已形成11個醫葯產業群,其中,中葯戒毒葯列全國第一、生物疫苗和抗生素制劑列中南地區第一、減肥類保健品列全國第三、中葯標准化提取物列全國第二。2007年,基地實現工業總產值70.63 億元。
建設目標 到2015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800億元。
廣州基地
特色基地規劃由兩個核心區、擴展區和輻射區組成,總體規劃面積約13平方千米。重點發展基因工程葯物、現代中葯、化學合成創新葯物、海洋葯物等四大生物醫葯領域,著力發展生物農業,推進生物服務業(生物技術研發等)發展。現具有各類生物企業300餘家,其中上規模的70多家,19家年產值超億元。廣州醫葯集團規模和效益居於全國醫葯行業前列。2007 年,廣州生物產業完成總產值約358億元,佔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12.5%。
建設目標 到2010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的產業規模。
上海基地
特色按「1+4」架構進行空間布局,「1」即一個核心區,是張江高科技園區;「4」即四個擴展區。重點發展基因工程葯物、現代中葯、化學合成創新葯物、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的新產品,積極推動重大項目的實施,促進大型生物企業集團整合和中小企業發展,逐步形成創新體系完善、產業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國家綜合性生物產業研發、生產和出口基地。2007 年上海市醫葯工業總產值為388.96 億元,已連續7年保持年均17%以上的高速增長,成為上海市主要新興產業之一。
建設目標 到2010年,基地高技術產業自主知識產權擁有率達到30%,培育若干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大型高技術企業,發展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高技術產業品牌。
北京基地
特色基地由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葯基地3個核心區構成。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教育中心、科技中心、傳媒中心、央企總部中心,擁有大量信息資源。另外,人才和研發機構密集。世界500強企業在中關村設立了150多家分支機構,其中研發機構70餘家。國內大型企業也在京紛紛設立研發機構。基地重點發展基因工程葯物和生物醫學工程產品。
建設目標 到2010年,北京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2%以上,全市研發經費投入超過地區生產總值6%以上,初步建成創新型城市;到2020年,進入世界創新型城市的先進行列。
第三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2007年6月)
青島基地
特色 產業技術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葯、農業生物技術和工業生物技術及傳統生物技術等領域。2007 年,基地實現工業總產值86.4 億元,同比增長32.7%。
建設目標 到2010年,海洋生物企業達到300家左右,生物產業年產值實現220億元;到2015 年,海洋生物企業達到500家左右,生物產業年產值實現600億元;到2020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1200億元。
武漢基地
特色 核心區包括東湖開發區關南生物制葯園、江夏現代中葯園、葛店化學合成創新葯物園、南湖生物農業園四大特色產業園區,面積為30平方千米。2007 年生物產業產值81.12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3%。
在生物制劑、診斷試劑及晶元產品、診療中心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生物疫苗位居全國第五位。
建設目標 到2012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300億~350億元;到2015 年,力爭將武漢建設成為中部最大的國家生物產業基地。
成都基地
特色 核心區是成都高新區,2007年生物醫葯和生物農業總產值421億元,其中生物醫葯193億元,生物農業228億元。
一是大力發展生物醫葯,包括現代中葯、創新葯物、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葯服務;二是加快發展資源技術主導型的生物農業、生物能源。
建設目標 到2010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500億元;到2020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1200億元。
昆明基地
特色 基地重點發展以良種產業,跨國重大動物疫病,有害生物物種入侵安全性評價、檢測產品;生物農葯、生物肥料為主的生物農業產業。
建設目標 到2010 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500 億元;到2020 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1200 億元。
重慶基地
特色 重點發展六大產業領域:生物醫學工程、中葯材規范化種植與現代制葯、獸葯及綠色農用生物產品、特色生物育種、生物質工程、生物技術服務業。
建設目標 至2012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至2020年,產業年產值將達到2000億元。
第四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2008年2月)
哈爾濱基地
特色生物醫葯產業是哈爾濱市重點培育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另外具有資源優勢。哈爾濱是全國重點糧豆產區和重要的綠色食品基地,哈爾濱轄區及周邊地區生物資源豐富,發展農產品特別是綠色食品和畜產品的深度開發潛力巨大。
建設目標 到2010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400億元,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區佔全部產值75%以上。
德州基地
特色 全市已集聚各類生物企業3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生物企業102家,現有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8家,過億元的38家。
2007年生物產業實現產值220億元,其中生物製造產業達到160億元,佔全部生物產業產值的73%。低聚木糖生產能力世界第一、木糖醇生產能力世界第二、低聚糖生產能力亞洲第一,綜合生產能力達50萬噸,佔全國產能的70%。現已形成全國最大的大豆高蛋白生產基地。
建設目標 到2010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500億元;到2020年,全市生物產業增加值突破1200 億元。
泰州基地
特色已初步形成以生物醫葯為核心,生物能源、生物農葯等輔助發展的產業體系。2007年,生物產業銷售額為256億元,其中,生物醫葯產業銷售額為180億元,佔比70.3%。全市生物醫葯產業經濟總量連續5年,經濟效益連續9年居江蘇省第一。揚子江、蘇中、濟川、江山等在內的龍頭企業均已躋身全國醫葯行業的前百強。
建設目標 到2010年,基地生物醫葯產業年產值為550億元;到2015年,生物醫葯產業產銷年均增長20%。
鄭州基地
特色 鄭州生物農業特色突出。研發水平、產業規模、產品市場佔有率都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2007年生物產業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年均增長41.1%。
建設目標 到2010 年,生物產業年產值達到450億元,增加值達到130 億元以上;到2015 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1500 億元。
通化基地
特色 建設核心區、擴展區、輻射區3個功能分區的9個產業園區和兩個物流中心。2007年,通化醫葯產業實現產值202億元,佔全市GDP的27.2%,占吉林省醫葯產業的37.4%。
建設目標。到2010年,現代中葯產業實現增加值185億元;到2015年,現代中葯產業實現增加值375億元。
南寧基地
特色 重點發展非糧生物能源產業。根據南寧市現有的產業分布並考慮生物產業發展潛力與方向,初步擬定南寧市高技術產業集群發展方向,即設立生物能源產業分基地、生物醫葯產業分基地、生物製造產業分基地、生物農業產業分基地等4個專業生物產業分基地。
建設目標 到2010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690億元,其中生物能源年產值占生物產業年產值達到250億元;到2020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1530億元左右,其中生物能源年產值占生物產業年產值比例超過38%,達到580億元。
西安基地
特色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突出生物葯業開發,楊凌重點突出生物農業開發。
建設目標 到2010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600億元,增加值200億元,佔全省GOP的比重達到3%。
天津基地
特色 努力構建以出口為導向、以現代生物醫葯為主體,生物工業和生物農業快速發展的生物產業格局,建成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國內一流、世界重要的現代生物產業製造基地和關鍵技術的研發轉化基地。2006年全市生物產業產值近300億元。
建設目標 2010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600億元。
南昌基地
特色 2007年全市生物產業資產總額45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420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40億元,利稅78億元,生物高技術企業80餘家。2007年全市生物產業出口額4.1億美元。
建設目標 到2010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730億元。
杭州基地
特色 目前已形成以生物技術葯物為核心、現代中葯為基礎。現代化學葯物與新型醫療器械協同發展,生物農業形成特色優勢,部分領域居國內領先水平的產業特色。生物產業一直是杭州市重點發展的高技術產業,以醫葯和農業為主體,2007年生物產業總產值約300億元。
建設目標 到2010 年,生物產業年產值將達到750億元;到2015 年,將杭州建成華東乃至全國一流、面向國際的生物產業基地。
『叄』 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的介紹
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班屬「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全國僅有24個),培養具有扎實的數理化理論基礎,系統掌握生物科學基本理論、專業基礎知識和生物科學的研究技術,了解生物科學發展趨勢、應用前景,具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實驗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此專業實行「本-碩-博分流連讀制」。1996年10月華中農業大學獲准第四批建設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1997年開始招生。基地以培養「少而精,高層次」的基礎科研和教學人才為目標,堅持面向基礎教育,面向本科階段,面向教學與科研,實行「本碩」貫通培養,以科研和教學能力培養為核心,強調理論基礎,強調理論與應用結合,偏重強調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基地畢業生主要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科研、教學、開發及管理工作。「九五」、「十五」期間被教育部和國家基金委評為優秀基地,是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一起連續2次獲國家優秀基地稱號的4所高校之一。
『肆』 石家莊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基地概況
2007年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石家莊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擁有華葯、石葯、神威、以嶺、四葯等知名企業,6家上市公司。歐意葯業、中唐醫葯、愛爾海泰、常山生化、九派制葯、醫大生物、柏奇、龍澤、奧星、藏諾生物等一批醫葯企業快速成長,使石家莊市成為全國醫葯企業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抗生素、半合抗和維生素原料葯生產基地,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軟膠囊、中葯顆粒劑、基因工程葯品、獸葯產業化基地。現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3個,生物科研機構26個,相關大專院校20多所,先後開發國家級新葯120個,其中一類新葯1個,二類新葯25個,絕大部分實現了產業化。先後承擔了國家一類新葯丁苯酞等20個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形成了「華北」、「石葯」、「神威」、「以嶺」、「歐意」、「維宏」等國內外知名品牌。2006年被商務部認定為國家醫葯出口基地。
石家莊市把生物(醫葯)產業做為第一主導產業,依託現有的醫葯產業基礎,充分發揮產業優勢,促進產業集聚,重點建設「產業核心區、高端醫葯園、深澤生物產業園、欒城生物產業園、趙縣生物產業園」五個各具特色的園區,實現規模效應。重點實施「優勢企業倍增、中小企業跨越、產業鏈條開發、園區優化升級、孵化器招商、促進平台建設」等六大工程,推進大型醫葯企業集團和中小企業群建設,提高醫葯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努力把石家莊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技術及新醫葯產業加工製造地。
『伍』 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有幾個
截止2000年,中國生物技術產業產值已經達到200多億元,北京、上海、廣州、深專圳等地已建立屬了20多個生物技術園區。涉及現代生物技術的企業約500家,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其中涉及醫葯生物技術的企業300多家,涉及農業生物技術的企業200多家。
中投網 資訊
『陸』 生物學基地班的培養基地
已設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的大學有: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南京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陝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東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柒』 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的名錄
已設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的大學有: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陝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捌』 生物學基地班
1.不能簡單的說基地班好不好,要想進那個班一定都是高分人群。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是好的。
2.如果你純粹為了就業而學習,那就不要進這個班了。不論哪個公司都會需要計算機、會計、管理人員,但專門研究生物的公司很少。我個人認為,這個班就是為了科學家准備的,我本身就是學生物的,這個專業,如果你沒有繼續深造的打算,那還是不要進的好,否則你接觸的都是一些皮毛。這個專業學歷低的一定是不好就業的了。這個專業的低學歷的人多數從事銷售,少數人考取相關的公務員及事業單位,這個專業碩士學歷也不高,博士也會要求重點大學或海歸人士。對口就業方向就是進科研單位或大學。
3.學生物如果想今後能從事本專業的工作,那就是要好好學習,盡可能掌握各種先進的實驗方法,掌握各種實驗儀器的操作,這樣不論是繼續深造還是工作,都會有很大幫助。實驗方面特別要注意蛋白質及微生物發酵方面的實驗,儀器能接觸到並掌握電鏡技術、各種色譜分析最好了,這是針對不想學到最高學歷的人而說的,如果想繼續深造,這些當然也要掌握,但重點掌握就是你今後想研究的內容。另外為了今後深造寫論文,一定要學好統計分析。這個專業的學習,不論怎麼學都一定應該朝著最頂尖的知識進軍,不論是理論還是實驗操作。
我是農大的,我們學校在大2以後就開始分方向了,分為動物、植物、微生物,方向可自由選擇。之前學的課程都是相同的。
這都是我個人的看法,我建議,沒有想當科學家的准備,以及對這個專業沒有很濃厚的興趣還是不要學的好。想像其它專業一樣容易找到工作很難。不過能找到對口的就一定會是很好的工作。
『玖』 生物工程專業和生物基地班的區別
本專業招收理工類學生,學制4年。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生物轉化、酶催化反應、細胞培養以及生物物質的分離提取等生物工藝過程分析、研究、開發、設計和優化的新型人才。
主要課程:物理化學、化工原理、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反應工程、生物分離工程、酶工程、細胞培養工程、生物工程設備。
就業方向:從事醫葯、食品、環保、生物化工、教育等部門產品的研發、管理、教學、貿易等工作。
生物學基地班
生物學基地班屬「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全國僅有19 個)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數理化理論基礎,系統掌握生物科學基本理論、專業基礎知識和生物科學的研究技術,了解生物科學發展趨勢、應用前景,具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實驗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此專業實行「本-碩-博分流連讀制」。
主幹課程:植物生物學、基礎生物實驗、生物化學及實驗、細胞生物及實驗、遺傳學及實驗、微生物學及實驗、生態學、分子生物學及實驗、發育生物學、系統分類學、結構生物學、微生物遺傳、生物科學大實驗、生物化學實驗、大學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基礎生物學實驗、細胞及遺傳學實驗、生物化學技術、微生物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等。
就業方向:在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在醫葯、農林牧漁、環保、食品、園林等行業的企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科學有關的教學、基礎及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
已設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的大學有: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陝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拾』 武漢大學的生物基地班是個什麼意思
武漢大學的生物基地班是國家理科基礎人才培養基地生物學學科專業點,可以理解為生物學科人才培養的搖籃。
該基地班採取一系列特殊措施,培養具有系統堅實的生物學理論基礎,牢固掌握現代生物學及其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現代生物學的研究前沿及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主要專業課程有: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生態學、動物生理學、植物生理學、免疫學、生物物理學、基因信息學、生物統計學、生化技術、蛋白質化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現代生物學實驗技術、生物學高級實驗等。畢業生可通過免試推薦或考試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亦可到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從事基礎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或到應用開發部門從事應用基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