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八年級歷史教學總結

八年級歷史教學總結

發布時間: 2021-11-21 14:57:03

歷史課堂小結怎樣做

一、歸納整理式小結法 這是歷史教學中最常用的小結方法。其中的一種方法是體系建構歸納法。它側重於教師對知識結構、規律和方法的提煉,能將本節課所授知識加以歸納整理,理順各個知識點間的關系,使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難點一目瞭然,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體系。 這樣的知識體系的建構就好比高樓大廈建造的第一步,即框架的固定,而後才可以在需要的地方砌磚;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只有建構了宏觀體系,才可以在有需要的地方適當補充微觀知識,使體系更完整,更豐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也能起到鞏固、加強之功效。 歸納式小結法的另一種方法是回顧知識的提問法。一節課的內容如果頭緒繁多、比較雜亂,常會造成這樣的現象:課講完後相當一部分同學還一頭霧水、主次不分。這時候,教師可根據三維目標的要求,按難易梯度呈現幾個問題,不僅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明確本節課的重難點,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問題的探索性和開放性,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打開學生智慧的大門,給他們的思維插上想像的翅膀。 二、首尾呼應式小結法 如果一堂課的開頭你使用了設置懸疑的開場白,那麼在課堂教學結束時應呼應開頭提出的問題,化問號為句號,以便給學生一個清晰、明確的答案。比如在學習必修二《羅斯福新政》時,開頭用大量的圖片展示描繪了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情景,設問:這是否意味著資本主義走到了盡頭?美國羅斯福上台後能挽救它嗎?最後的事實又能說明什麼?於是,在課堂教學結束時,回應這些問題,強調羅斯福實行新政,用國家干預的手段使美國渡過了危機,這說明資本主義有著自我調節的機制和功能,局部調整生產關系來適應與發展生產力。 呼應開頭提出的問題,不僅能給學生一個清晰、明確的答案,使課前的懸疑能得到解答,訓練學生用學到的知識,用相應的史料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進一步升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情趣和意志品質等。 當然首尾呼應法除了上述理論性比較強的歸納之外,也可根據內容特點採用較輕松的方法,比如播放歌曲,照應本節課的主題內容。課盡尾聲時展示或播放與課程有關的音像資料,一可引人進入歷史情景,二可激勵人心,三可活躍課堂氣氛。 三、承上啟下小結法 還有一種是懸念式的承上啟下。中學生喜歡刺激,具有強大的好奇心,你越不講明講透他越起勁。而歷史事件是環環相扣、一脈相承的,一件事的結尾,往往又是另一件事的開端。因此說書人「且聽下回分解」的藝術,我們是可以借鑒的。在講完一節內容時不妨設置一些懸念,既突出本節的內容重點,又為下一節教學內容有機地埋下伏筆,提前創設教學情境,造成懸念,以激發學生追求新知識的慾望。 四、對照比較式小結法 歷史長河中有許多浪花有著驚人的相似,隨著學生掌握的內容增多,涉及面擴大,很容易將一些相似的歷史知識弄混淆。教師若能在此時將一些性質相近的歷史事件、歷史知識加以對比,找出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可以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這些知識。 五、百家爭鳴式小結法 為了更好地總結本節課,也為了讓學生加深思維,不妨在課堂的尾聲,針對教學中的關鍵之處,或者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探究學習總結」、「學習延伸」等內容提出一些有爭論或學生感到迷惑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的思維禮花綻放於課堂。 俗話說「話不說不透,理不辯不明」。通過pk式辯論的過程使學生主動感悟,獲取新知,變「給」學生一種觀點為讓學生「悟」出一個道理。 總之,歷史課堂結尾的技巧是豐富多採的,上面闡述的僅僅是筆者的一孔之見。俗話說「教無定法」,課堂小結同樣無固定格式,要因地制宜、因課而異,適合教師自身長處的、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方法就是好法良方。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我們認真挖掘教材,精心設計,定能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的效果可能不是每堂課都能取得的,但一個成功的課堂小結應遵循水到渠成、過渡自然的原則、突出中心、照應主題的原則,否則就有畫蛇添足之嫌。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曾有這樣的藝術感慨:「刪繁就簡三秋樹,標新立異二月花」。課堂小結也是如此,應刪繁就簡,起到「點晴收口」之效,才能盡

Ⅱ 考試完歷史的反思(總結)怎麼寫八年級上期

本學期,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認真學習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訓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准確化,條理化,准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現在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歷史課,就連以前極討厭歷史的學生都樂於上課了。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四、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Ⅲ 初二下歷史期末總結

初二歷史期末復習計劃
(小草)
臨近期末,為了更好的搞好期末復習,進一步提高初二歷史教學成績,順利地迎接期末考試,現制定期末復習計劃。
一、復習重點:

1、第一單元:虎門銷煙、鴉片戰爭及《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金田起義、甲午中日戰爭及《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及《辛丑條約》。

2、第二單元: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3、第三單元: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北伐戰爭、南昌起義、紅軍長征。

4、第四單元: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中共七大、抗戰勝利。

5、第五單元:重慶談判、三大戰役。

6、第六、七單元: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魏源、嚴復。

二、復習難點:

虎門銷煙《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洋務運動、《馬關條約》、戊戌變法、《辛丑條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北伐戰爭、南昌起義、紅軍長征、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中共七大、抗戰勝利、重慶談判、三大戰役、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魏源、嚴復。

三、期末復習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復習課本基礎知識為主,包括歷史時間、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要求細致地掌握每一部分的內容,切實、扎實地打好基礎。在這一階段優秀生除了掌握好基礎知識以外,還應涉獵課外內容以作必要的補充。這一階段應是一個綜合復習課本知識的時期,包括與課文有關的材料分析題也要練習。後進生主要掌握歷史時間、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不要求太難,只要求復習的質量,力求使之達到預期的效果。措施如下:

1、及時檢驗當堂學習效果,以確保基礎知識掌握牢固

2、加大對邊緣生及後進生的輔導和檢查,以確保他們能鞏固好基礎知識

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為綜合復習的時期,主要是全方位的復習鞏固,通過做練習,從檢查基礎知識、培養能力、答題規范各方面入手,進行綜合性的復習,通過復習,使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提升,同時訓練學生的考試能力和應試素質。措施如下:

1、在綜合復習的過程中,要注重隨時檢測,每周至少檢測一次,以訓練學生的考試能力。

2、及時反饋檢測情況,查找教學漏洞,及時彌補不足之處。

3、加大個人輔導力度,針對檢測中出現的問題,因材施教。

第三階段:這一階段為回歸課本時期。在大量綜合聯系之後,讓學生再返回到課本上。但這一次並不是精細化的復習,而是有針對性的,提綱式的復習。使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鞏固聯系,找出存在的不足。如果第一階段把課本變厚的話,這一階段就是把課本變薄,屬於歸納總結,查缺補漏的過程,並在此基礎上穩步提升。應該說,這一階段是前兩個階段的凝練和升華。

Ⅳ 初二歷史總結500字,急

初二年級在最近兩個學期的歷史期末考試中都超市平均分,取得較好的成績,下面我代表初二歷史備課組談一談我們在常規教學方面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認真備課。

這一屆初二是我校使用北師大歷史教材的起始年級。這套教材的特點是單元主題鮮明,重視提高學生素質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原有課程中的「繁、難、偏、舊」的內容被刪掉了,每一課書的內容大為減少,有些課文甚至正文比小字還要少,所以需要教師在備課過程當中適當補充內容,否則歷史的連貫性就喪失了,學生聽起來一頭霧水。每個學期開學前我們備課組的老師都能認真鑽研教材和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和進度。每課時都有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作業布置、教學反思等。另外我們還積極參加集體備課,做到統一進度,集思廣益,取長取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經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環保教育、安全教育。

二、立足課堂,提高實效。

加強課堂管理,嚴格要求。針對初中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上課既要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活躍氣氛,也要嚴格管理,抓好紀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從初一開始我們每一堂課都堅持課堂小測。根據近年來我市歷史中考的題型,我們每一節課都准備了8——10道單選題,這些題目我們不是隨便出的,而是精挑細選,注重應用,強調新穎和靈活,盡量和中考接軌。一個學期下來,積累了二百多題選擇題,期末考試時學生在選擇題的得分都比較高。課前小測我們是這樣操作的:小測一般安排在上課一開始的5分鍾,小測完畢後評講上節課的小測紙,對做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進行小測可以督促學生及時復習,鞏固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及時反饋。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同時也有利於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盡量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堅持傳統教學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機結合,既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的記憶力,活躍課堂氣氛,增大教學容量等方面的功能,又注重傳統教學方式中以人為本的交流和互動,使課堂既生動活潑又井然有序,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能。為了增加歷史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謝聲毅老師在上課時經常會給學生講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歷史故事和典故,輔助學生對當時歷史環境和歷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而我則多數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經常播放視頻錄像,圖文並茂。為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我們經常把一些小競賽穿插在教學當中。單元復習也會以小組知識搶答的方式進行。比如講到趙州橋,我們會叫學生自己先畫一座趙州橋出來,,畫完之後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趙州橋巧妙在哪裡,大拱和四個小拱的作用是什麼,趙州橋為什麼能屹立一千多年不倒,學生自然能找到答案了。講唐朝的文學成就,可以在課堂上搞一個小型的唐詩朗誦會和鑒賞會;至於秦始皇的功過是非,如果有時間准備的話,組織學生進行一場辯論,也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三、認真布置及批改作業:

根據教材的特點,認真布置和批改作業。我們每節課都盡量安排學生做《學考精練》,作業每課必改,並在此基礎上及時講評,及時反饋,分析缺點與不足,認真抓好課後作業的質量,想方設法減少欠交作業的人數,另外我們還非常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答題方法和技巧,平時訓練有素了,重大的考試才有穩定的發揮。

四、抓好教學評價。

教學中的總結鞏固是相當重要的,否則學了後面忘了前面,沒有什麼實際效果。每節課我們盡可能留兩三分鍾把一節課的內容總結一下。一個單元結束後,搞好單元測試,考察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時反饋評價結果,進行下階段的調整,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積累了一些的經驗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有失敗和不足,與先進學校相比還有不少的差距。今後,應揚長避短,努力提高的業務水平,改進教學方法,為提高我校的歷史教學質量作出應有的貢獻。。

熱點內容
零基礎學b超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23 02:08:22 瀏覽:876
高一歷史期末試題 發布:2025-05-22 23:46:40 瀏覽:782
學美術賺錢 發布:2025-05-22 22:37:49 瀏覽:740
n97多少錢 發布:2025-05-22 20:56:55 瀏覽:451
大學數學的題 發布:2025-05-22 20:37:43 瀏覽:333
金聰老師 發布:2025-05-22 19:44:09 瀏覽:902
曹冰老師 發布:2025-05-22 19:03:11 瀏覽:143
上海五年級數學試卷 發布:2025-05-22 18:44:58 瀏覽:493
生物質鍋爐廠 發布:2025-05-22 15:57:39 瀏覽:807
楊氏太極拳老六路教學 發布:2025-05-22 15:03:32 瀏覽: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