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地理
❶ 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特點
澳大利亞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澳大利亞東部隔塔斯曼海與紐西蘭相望,東北隔珊瑚海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相望,北部隔著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與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相望。
澳大利亞(Australia)一詞,原意為「南方的大陸」,由拉丁文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歐洲人在17世紀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
(1)澳大利亞地理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是大陸,地理學上規定,以澳大利亞為大陸的標准,即小於它的為島嶼,大於等於的為大陸。島嶼以格陵蘭島為標准,大於它的為大陸,小於等於它的為島嶼。故澳大利亞為最小的大陸,格陵蘭為最大的島嶼。
長期與大陸分離,使得澳大利亞成了有袋動物的聖地(一些把幼子養育在自身袋形結構里的哺乳類動物)。袋鼠、樹熊、鴨嘴獸等都是大家熟知的。每逢雨過天晴,本來乾旱的草原,鮮花盛開。較為熟悉的野花有山龍眼、法蘭絨、沙漠豆、聖誕灌木等。森林地帶集中在較為潮濕的沿海地帶,在昆士蘭州還有些雨林,但面積正在日漸縮小。澳大利亞有500種膠樹和600種合歡樹。
❷ 澳大利亞的自然地理特徵
澳大利亞的自然地理特徵:
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東北部沿海有大堡礁。
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萊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澳大利亞的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帶。
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雖然時差與中國只有2-3小時,但是季節卻完全相反。12-2月為夏季,3-5月為秋季,6-8月為冬季,9-11月為春季。年平均氣溫北部27℃,南部14℃。
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由於靠近赤道,1-2月是台風期。澳洲南部屬於溫帶。中西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在沿海地帶,雨量充沛,氣候濕潤。
(2)澳大利亞地理擴展閱讀:
墨累河和達令河是澳大利亞最長的兩條河流。這兩個河流系統形成墨累-達令盆地,面積10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大陸總面積的14%。最長河流墨累河長2589千米。艾爾湖是靠近大陸中心一個極大的鹽湖,面積超過9000k㎡,但長期呈乾涸狀態。
澳大利亞是全球最乾燥的大陸,飲用水主要是自然降水,並依賴大壩蓄水供水。政府嚴禁使用地下水,因為地下水資源一旦開采,很難恢復。2006-2009年,厄爾尼諾影響擴大,導致降雨大幅減少,澳大利亞各大城市普遍缺水,紛紛頒布多項限制用水的法令,以節水渡過乾旱。
❸ 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澳大利亞(Australia)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東部隔塔斯曼海與紐西蘭相望,東北隔珊瑚海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相望,北部隔著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與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相望。
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每年11月-次年04月是雨季,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旱季,由於靠近赤道,1月-2月是台風期。澳洲南部屬於溫帶。澳洲中西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在沿海地帶,雨量充沛,氣候濕潤。
澳大利亞是全球最乾燥的大陸,飲用水主要是自然降水,並依賴大壩蓄水供水。政府嚴禁使用地下水,因為地下水資源一旦開采,很難恢復。2006-2009年,厄爾尼諾影響擴大,導致降雨大幅減少,澳大利亞各大城市普遍缺水,紛紛頒布多項限制用水的法令,以節水渡過乾旱。
❹ 澳大利亞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1、自然地理:
澳大利亞處於熱帶和亞熱帶,南回歸線穿過中部,約有三分之一的地區屬於熱帶,其他部分則屬於溫帶,因此各地氣候懸殊北部為熱帶,南方溫和。最冷的地區在塔斯馬尼亞的高原地帶及台地和大陸的東南角。
受到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南信風影響,沙漠半沙漠地區佔35%,西部高原和中部沙漠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北部半島和沿海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可達750~2000毫米;東部新英格蘭山地以南至塔斯馬尼亞島屬溫帶闊葉林氣候,年降水500~1200毫米;
墨累河下游及大陸西南角屬夏熱乾旱、冬溫多雨的地中海氣候,年降水500~1000毫米。總的氣候特徵是炎熱乾燥,降水從北、東、南向內陸及西部遞減,氣候類型和植被呈半環狀分布。
2、人文地理:
澳大利亞70%是英國及愛爾蘭後裔;18%為歐洲其他國家人後裔, 6%為亞裔,華人、華僑約56萬人(2003年10月);土著居民佔2.3%,約46萬人。通用英語。居民中有70%信奉基督教(其中28%信奉天主教,21%信奉英國國教,21%信奉基督教及其他教派),5%信奉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猶太教。非宗教人口佔26%。
(4)澳大利亞地理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簡稱「澳大利亞」(Australia)。其領土面積7692024平方公里,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住地。17世紀初,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先後抵此。1770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地形地貌
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東北部沿海有大堡礁。
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Sydney)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❺ 澳大利亞地理位置
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
❻ 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
澳大利來亞的地理位置包括以下方自面:
(1)半球位置:澳大利亞大致位於10°S—42°S之間,位於南半球;113°E—153°E之間,位於東半球。
(2)經緯度位置:澳大利亞大致位於10°S—42°S之間,113°E—153°E之間。南回歸線從澳大利亞大陸穿過,澳大利亞大部分位於熱帶地區,還有部分溫帶地區。
(3)海陸位置: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位於澳大利亞大陸,部分地區位於一些島嶼。因此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東面和北面是太平洋,西面和南面是印度洋。
(4)相對位置:澳大利亞是一個孤獨的國家。它的北面與東南亞距離較近,與非洲、南美洲、南極洲隔洋相望,但距離這些大洲遙遠。
澳大利亞的交通和通訊位置比較重要,這里附近海域是海底電纜的交匯處,還是許多國家前往南極考察重要的物資補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