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天空劇情介紹
《歷史的天空》結局是:
梁必達設宴招待高漢英,對他說:知道你這些年在外面西餐吃多了,今天准備的全是麒麟山土菜,遍嘗土菜後,高漢英說,你們知道我最愛的是哪一道菜嗎。
就是這一道:菜湯下面魚,大家都笑了起來,他們想起當年在麒麟山中高漢英以國民政府專員的身份視察新四軍根據地時,他最看不起新四軍的一件事就是把面魚也上了席。
梁必達和陳墨涵都公務繁忙,倒是朱預道和文澤遠無官一身輕,陪著高漢英四處看看。高漢英和高秋江長談,對當年對高秋江和石雲彪所做的事表示了深深的自責。
他知道了高秋江和陳墨涵的一段婚緣,更是感慨系之。他說他希望帶高秋江出去享享福,但也希望妹妹終生有托,他覺得陳墨涵是一個可以托終生的人。
(1)歷史的天空劇情介紹擴展閱讀:
《歷史的天空》的劇情簡介:
姜必達早年大名姜大牙,因逃避日軍追殺到麒麟山打算投奔國民黨軍隊,但卻陰錯陽差闖進了新四軍的根據地。
在他打算腳底抹油的猶豫時候,一個青年女新四軍董聞音的及時出現,改變了他投奔國民黨軍的念頭。就這一步改變,姜大牙從此走向了光輝之路。
通過戰爭和政治的磨礪,並在優秀的政治工作者張普景等人的幫助下,逐步顯示了優秀的品質和卓越的智慧。
由一個不自覺的只有匹夫之勇的莽漢,成長為一名足智多謀的指揮員,最終修煉成為一名具有高度政治覺悟和斗爭藝術的共產黨高級將領。
② 《歷史的天空》愛國主義讀後感!
從代表人物--姜大牙從一個匪氣很重的流氓無產者向一個自覺自願的真正革命者的艱難轉變,說明了共產主義的偉大,《歷史的天空》透過大的時代背景,直面人物的內心世界、精神追求,生動感人的再現了一個革命家和革命集體的成長過程。
小說《歷史的天空》讀後感
梁子格/文
帶著功利心看了徐貴祥的著作《歷史的天空》,因為我想了解一下黨內部的斗爭歷史而又不願去讀刻板的史書記載,還想了解一下一個農民出身的小人物是如何當上共和國將軍的。看了很多宣傳,都說這部小說對人物的描寫有血有肉,對斗爭把握的很得當,就拿了書(不願看電視,因為電視中往往看不出人物內心激烈的思想斗爭)花了三天時間,仔細的翻了個遍。看完,沒有失望。
劇情介紹就不說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網上搜搜到處都是,而且我也不太喜歡挑作者著書的情節上的毛病,更希望和期望於從中學到點什麼,以便對於今後自己的發展有好處。
亂世出英雄。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確實出了不少像梁必達一樣的英雄,出身卑微,英勇善戰,敢於動腦,善於學習。從一個泥腿子成了一個不僅知書達理而且有勇有謀的共和國將軍。從他身上,在戰爭年代的他身上,我覺得以下幾點值得深思一下。
第一、不要做「乖孩子」。從小時候就被灌輸要當「好孩子」,要乖,聽話。但是我發現「乖」的大多將來是沒有很大出息的,反而「不乖」的、淘氣的,卻都弄出了名堂。尤其是男人,沒有點野性和不羈,娘們唧唧的,確實難成大事。當然,如果執意做一介書生者排除在外。從這個小說中再一次強調了這一點,梁必達從小就是帶點「流氓」的草莽習性,而這個習性也鑄就了他的成功,按他的邏輯,人善被人欺。所以,不要過於善。
第二、把思考當成習慣。我覺得這也是這位主人翁的特點。從店鋪的伙計出身,到大隊長,到副司令員,再到司令員,這位主人翁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善於學習,而且愛動腦筋,凡是都要弄個清楚,整個明白,而且願意自己親手試試。這是非常好的,也是他為什麼能從屁話不會講,到說話分條條框框,再到會外交禮節,這個會思考的習慣,是他日後成功的橋梁。
第三、韜光養晦。這不是從他身上學到的,是從竇副司令員身上看到的,這個人物不簡單,在任何時候都沒有搞倒他,黨內斗爭他穩坐交椅,文化大革命沒怎麼革住他的命。「張克思」是一個反面典型,為人太較真,太原則,雖然得到人的好評和尊重,但是終究要吃虧。但「張克思」身上的為人正派是值得人學習的,一輩子做事光明磊落。這梁必達學了一輩子終於學會了這個道理,他也陰險過,也沖過,但最終還是正派和穩重讓他成了氣候,甚至開始不動聲色的辦事,確實讓人佩服。
第四、跟對領導。梁必達剛開始不是投奔共產黨來的,而是投奔國民黨的,雖然因為東方聞音的緣故使得他奔了八路軍,但他始終都得到了楊庭輝司令員的信任和重用,這或許是最重要的。如若他跟錯了領導,估計可能就是另外的生涯了。
③ 毛阿敏唱的《歷史的天空》誰能介紹一下,詞曲的創作背景,還有分析一下歌詞內容,總之就是介紹一下這首歌
應該就是為當時那個版本的《三國演義》創作的吧 有點像現在韓劇的OST 特意配合電視劇人物和劇情創造的歌曲 嘿嘿 我猜的
④ 三國演義結尾曲《歷史的天空》簡介,200字左右(多了也可以,少了也可以),只要有!
這部電視劇的作曲很有意思,已有專職曲作者,但是劇中歌曲作者卻另選他人。谷建芬女士以高超的音樂才能和深刻的音樂思想,出色地完成了劇中歌曲的作曲,而她的長期合作者女作詞家王健女士,也包辦了除出自原作中歌詞之外的所有歌詞,並與谷建芬的作曲珠聯璧合。
《歷史的天空》是該劇的片尾曲。由於片頭曲選自小說《三國演義》的原詩,並有統領整個劇情的作用,被谷建芬寫得雄渾、滄桑、豪壯、大氣,那麼片尾曲只能與之對應,增加抒情、從容成分;片頭曲主要寫了前人或者時人對這段歷史的看法,而片尾曲只能寫後人或者我們對這段歷史的評價。毫無疑問,谷建芬、王健恰如其分地完成了任務,贊美了那些「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的歷史英雄們,盡管「刀光劍影早已暗淡,鼓角爭鳴已遠去」,但人間人有一股英雄氣馳騁縱橫。「聚散皆是緣、離合總關情」我非常喜歡這一句歌詞,一切煙消雲散後,只有真情留在人間。
毛阿敏的嗓音有著特殊的藝術魅力,她非常適合演唱這一類相對嚴肅的通俗歌曲。她也是谷建芬喜歡的弟子之一,80年代,許多谷建芬作曲的優秀歌曲都由她首唱,如《思念》、《綠也對根的情誼》、《愛得死去活來》、《晚情》、《灑下一片深情》等等。毛阿敏現在已鮮有佳作問世。
⑤ 歷史的天空的劇情簡介
姜必達早年大名姜大牙,因逃避日軍追殺到麒麟山投奔國民黨軍,但卻陰錯陽差闖進了新四軍的根據地。在他猶豫的時候,一個青年女新四軍的及時出現,改變了他投奔國民黨軍的念頭。就這一步,姜大牙從此就走向了戰爭和政治,並在其對立面、優秀的政治工作者張普景等人的斗爭、磨煉和幫助下,逐步顯示了優秀的品質和卓越的智慧,由一個不自覺的只有匹夫之勇的莽漢成長為一名足智多謀的指揮員,最終修煉成為一名具有高度政治覺悟和斗爭藝術的高級將領。
⑥ 歷史的天空的內容簡介
《歷史的天空》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描寫了以梁必達、陳墨涵等為代表的30來個青年男女在30年代投身於革命的故事。掙脫了日軍的追殺,幾個逃難的青年在對未來的選擇上分道揚鑣了。找八路軍的遇上了國民黨,投國民黨的撞上了八路軍。陰差陽錯的偶然成了命運的必然歸宿。他們從此結識了他們未來的戰友和敵人,從此走向了戰爭和政治,也從此有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戰爭史詩,有了驚世駭俗的愛情故事和撲朔迷離的人間恩怨——昨天唇齒相依,明日反目成仇;陣前並肩作戰,幕後暗設陷阱;情同手足者在利益面前落井下石,勢不兩立者於患難之中肝膽相照……
作品以抗日戰爭為主要背景,刻畫了梁必達、陳墨涵、朱預道等抗日軍人形象,展示了一幀雄闊壯烈的民族戰爭畫卷。鄉村青年梁必達等人因逃避日軍追殺到凹凸山投奔國民黨,陰差陽錯闖進了八路軍的根據地,從此就走向了戰爭和政治,並在與張普景等人的斗爭中,逐步由一個不自覺的鄉村好漢成長為一名足智多謀的指揮員,最終修煉成為一名高級將領。
藍橋埠鎮被日軍佔領,戰火中逃出四個年輕人:梁大牙和朱一刀欲投奔國民黨,卻誤入八路軍陣營;陳墨涵和韓秋雲想尋找八路軍,卻被國民黨強征入伍。命運的陰差陽錯,使他們開始跌宕起伏的人生:梁大牙因敢打硬拼屢立戰功,卻也因不拘小節的草莽英雄性格,屢犯紀律;陳墨涵被分在非蔣介石嫡系部隊的79軍,目睹國難當頭軍隊卻派系林立,互相傾扎和迫害,於慷慨悲壯中成為79軍繼任者,最終率部起義……他們究竟會有怎樣的結局呢?四個性格不同的年輕人,又會有怎樣不同的命運呢?
⑦ 電視劇《歷史的天空》是什麼地位
經典。
影片中高秋江對石雲彪執著情感實難讓人釋懷。一個貞烈女子高秋江,一個鐵血男兒石雲彪。石為國民黨七十九軍的復興卧薪嘗膽,高為其愛人石無盡守望,傲立風雪。最終雪為之融,石為之崩,如膠似漆了一夜。愛情是完美的,不為權勢,不為金錢所累,高對愛的執著讓人嘆為觀止。但完美的愛情註定只存在人的記憶中,此後,石戰死沙場,為國捐軀。而影片中主人公姜大牙與東方聞音的愛情就如同當時的戰略方針一樣是持久的,不溫不火的。在愛情中成長,在成長中愛情,革命的愛情是壓抑的、是為革命服務的。但終究這樣的愛情是要被革命拋棄的。東方聞音的犧牲鑄就了他們愛情。革命隊伍里小將朱一刀與岳秀英之間的愛情。他們沒有相知,朱被評為抗日英雄戴上大紅花那天,岳對朱是英雄的羨慕,於山路途中勾引朱。朱岳於路邊西瓜棚完開始了他們對愛的理解,並於日後完婚。
六人的相關狀況,高秋江乃名門之秀,世代書香,其哥乃國民黨高級將領,她任其戰地服務隊隊長一職。石雲彪,名校才子,國民黨陸軍團長,久經沙場,鋼鐵意志,關系直通上峰。姜大牙,鄉紳養子,頑劣不化,與麒麟山楊司令有救命之恩,受楊栽培,剛毅勇猛,能征善戰,受東方聞音調教,思想日漸成熟。沉浮坎坷,不卑不亢,終成大器。東方聞音,出身大城市,為革命奉獻青春熱血,閱讀莎士比亞,果戈理,伏爾泰,信仰共產主義。朱一刀,與姜從小玩大,並一起入新四軍,理想抱負乃當兵吃糧。岳秀英專管某縣區婦女工作,受黨教育,受當地遺風流俗影響。
*888*前些日子,電視劇《歷史的天空》吸引了我,雖然它只是記錄一個農村痞子逐漸在八路軍中成長起來,並走上領導崗位的傳奇故事,但其中的一個片斷卻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在姜大牙剛入八路軍時,由於其蠻橫的習氣,以及見人不服氣的表情給八路這內的同志很大的反感,但因其敢於同日本鬼子斗,心中充滿了正義,所以頗得司令員楊庭輝的賞識。有一次,楊司令與政委張普京在談話中,張政委就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姜大牙,完全是一個痞子,他的壞習氣根本改不掉,知識水平太低,沒有思想覺悟,這樣的人不應該讓他待在部隊里。」楊司令接過來說:「我接納他,是因為其勇敢,有正義感,敢於同鬼子拚命,思想素質低,要慢慢提高。現在你要他明白什麼是布爾什維克,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他根本不明白,我們要換個角度去幫他轉變,要給他們講,日本鬼子如何的兇狠,如何的殺害我們的親人,他們是多麼的可恨,以增強其在戰斗中殺敵的信心,帶著對鬼子的仇恨去殺鬼子,這樣在戰斗中會逐漸的成長起來的」。
楊司令的一番話讓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困惑茅塞頓開。在平時的教學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抽象的問題,那是越講越糊塗,到頭來事倍功半,只能望生興嘆。如果我們也能像楊司令教育引導姜大牙那樣,我想這些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例如,我在講四年級品德《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時,由於學生對愛的理解不深,體會不到愛的含義,更不知道為什麼要獻出一點愛,如何單講這些問題,對學生而言無疑是講天方夜譚。於是我換了個思路,從災區人民的苦難、貧困地區的苦難、從面對輟學的同齡人的悲劇等等,讓他們去看、去聽、去想、去同情。進而產生幫助他們的想法,做法。而後引導他們逐步的認識這種從心裡到行動上的幫助就是愛。
總之,對於一個令對方一時難以接受的問題,我們不能一味的講,要避重就輕,轉變一下思路,先讓其情感上有所入路,方能逐漸的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去明白,覺悟。
*888*其實本人還是比較慶幸東方死的早啊,要不然就看在在革命時期東方對的大牙的照顧,偏袒,愛護以及萬對東方的不軌,在後來的十年非常時期恐怕東方會比大牙受到更大的不幸待遇,甚至會死在自己人手裡,這樣的話會是個更大的遺憾.個人認為,編劇在設置故事情節的時候可能就要把東方設計成一個十全十美的人物,以東方的個性,在十年特殊的年代裡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然而東方的死呀為韓春雲後來浮出水面留下了空間.
在姜大牙的生命里有二個重要的女人,一個是東方,另外一個不可否認就是韓春雲,,從故事的開頭姜大牙就已經和韓春雲有了不可開解的緣分,在韓春雲和東方文英這樣兩個實際上都十分優秀的女人裡面姜大牙最終還是要做出選擇,同樣,電視劇製作人也要做出更為謹慎的選擇,其實大家看到最後大家就會發現,在人物形象上韓春雲就更為豐滿,從開頭對姜大牙的不屑到後來對姜大牙的無微不至的照顧,也許有人說韓春雲這個人太現實了,只喜歡被東方改變以後的大牙,在事實上,任何一個女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何況最初的姜大牙真是一個(土匪),韓春雲作為生活在抗日戰爭前夕封建思想還占據主導地位的社會,在那個時候女子還根本不能得到基本的尊重, 而韓春雲確實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並且接受到一定革命知識和新文化熏陶的一個女人,在這樣的情況,韓春雲看不上姜大牙實際上是她看不上的只是當年在姜大牙身上表現出來的土匪習氣,相對的在陳墨涵身上表現出來的那種對新事物的追求就更能打動韓春雲.在小說里有寫到韓春雲親眼看到姜大牙和鎮里的一個只要是男人就能一起睡覺的女人在船上打鬧,這樣的姜大牙就算是東方也未必就喜歡,在東方死的時候曾經說過,她喜歡現在的姜大牙也喜歡以前的姜大牙,但是這個姜大牙並包括姜大牙參加隊伍前的姜大牙,而姜大牙之所以要參加共產黨的隊伍的初衷並不是他有什麼共產主義的思想,而是因為他藍到了在共產黨的隊伍裡面有美女!他就是為了東方文英才留下來的!也就從此,姜大牙走上了在東方文英的改造下一步一步成長為軍長的革命歷程.
也可以說,東方是姜大牙成長中的良師益友,那韓春雲就是姜大牙生活中賢妻良母,在東方死後的時間里,韓春雲默不動聲的照顧姜大牙的生活起居,按她自己的話她是在完成首長交給她的照顧部隊首長生活起居的任務,但在事實上這些都是建立在韓春雲對姜大牙的愛上,在韓春雲走到共產黨隊伍後她就看到,姜大牙已經不再象以前一樣了,他不再是個流氓,不再是個土匪,在東方犧牲的那段時間里,韓春雲親眼看到了姜大牙對東方文英的痴情以及東方犧牲後姜大牙的痛不欲生,而這些在不經意中也打動了韓春雲,在種種點點滴滴里,韓春雲逐漸開始了對姜大牙的愛情.
在姜大牙和韓春雲結婚的最初,姜大牙並不是因為愛上了她,其實只是對她的感激和報恩,這個在後面的劇情里也有交代,在生活里姜大牙就有這樣的抱怨:要是我的東方文英還活著,她就不會怎樣怎樣.其實這點對韓春雲是不公平的,但韓春雲都可以忍的住,因為這個時候的韓春雲已經完全愛上了他,姜大牙對韓春雲最終的改變發生在十年特殊時期,在萬古碑要整治姜大牙的時候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衛自己的愛人和丈夫,她的這個行動也使得姜大牙最終在心理上認同了韓春雲,他說:這樣才是我姜大牙的女人!
就在東方文英和韓春雲這樣兩個同樣優秀的女人的襯托下,姜大牙的人物形象更加的豐富,也更真實!也吸引大家的眼球.
⑧ 歷史的天空結局如何
最後經歷苦難後,姜大牙和陳墨涵兩家人過上了幸福生活
第32集劇情
高漢英終於回來了,和許多故人見了面,各自感慨系之。 姜大牙設宴招待高漢英,對他說:知道你這些年在外面西餐吃多了,今天准備的全是麒麟山土菜! 遍嘗土菜後,高漢英說,你們知道我最愛的是哪一道菜嗎?就是這一道:菜湯下面魚!大家都笑了起來,他們想起當年在麒麟山中高漢英以國民政府專員的身份視察新四軍根據地時,他最看不起新四軍的一件事就是把面魚也上了席!姜大牙和陳墨涵都公務繁忙,倒是朱預道和文澤遠無官一身輕,陪著高漢英四處看看。 高漢英和高秋江長談,對當年對高秋江和石雲彪所做的事表示了深深的自責。他知道了高秋江和陳墨涵的一段婚緣,更是感慨系之。他說他希望帶高秋江出去享享福,但也希望妹妹終生有托,他覺得陳墨涵是一個可以托終生的人。在機場送別時,高秋江突然決定不走了。她對陳墨涵說出了一句話:"我跟你回家!" 高秋江終於又回來了。老戰友們執意要為陳墨涵和高秋江搞一個復婚慶典。 姜大牙再次把幾家的孩子們集合在一起,讓高秋江挑一個:"我姜大牙說過的話是算數的,挑中誰給誰!" 韓春雲提議:我們一起再回一次麒麟山老家吧! 在一個明媚的春天,姜大牙和陳墨涵兩家人准備出發。看在岳秀英的面子上,這次姜大牙終於接受了朱預道同行,三家人結伴開車回到了麒麟山。 在汽車的前擋風玻璃上,歷史的煙雲和那些已逝去的戰友再一次向他們撲面而來。
《歷史的天空》,改編自同名長篇小說,由徐貴祥所著,曾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等多個獎項。作品敘述了以梁大牙、陳墨涵為代表的一代人,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文化大革命直至新時期的生命歷程,如實描繪出了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的近半個世紀復雜多變而又跌宕起伏的革命歷史,塑造了一批性格鮮活,可敬可感的平凡英雄。
⑨ 各位,有誰看過歷史的天空這部電視劇!怎麼樣
張豐毅演的梁大牙挺搞笑,就是後來殷桃演的東方死了,覺得很傷心,劇中各位主演都很喜歡,比現在的雷劇強多了
⑩ 歷史的天空第五章主要內容
小說《歷史的天空》讀後感
梁子格/文
帶著功利心看了徐貴祥的著作《歷史的天空》,因為我想了解一下黨內部的斗爭歷史而又不願去讀刻板的史書記載,還想了解一下一個農民出身的小人物是如何當上共和國將軍的。看了很多宣傳,都說這部小說對人物的描寫有血有肉,對斗爭把握的很得當,就拿了書(不願看電視,因為電視中往往看不出人物內心激烈的思想斗爭)花了三天時間,仔細的翻了個遍。看完,沒有失望。
劇情介紹就不說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網上搜搜到處都是,而且我也不太喜歡挑作者著書的情節上的毛病,更希望和期望於從中學到點什麼,以便對於今後自己的發展有好處。
亂世出英雄。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確實出了不少像梁必達一樣的英雄,出身卑微,英勇善戰,敢於動腦,善於學習。從一個泥腿子成了一個不僅知書達理而且有勇有謀的共和國將軍。從他身上,在戰爭年代的他身上,我覺得以下幾點值得深思一下。
第一、不要做「乖孩子」。從小時候就被灌輸要當「好孩子」,要乖,聽話。但是我發現「乖」的大多將來是沒有很大出息的,反而「不乖」的、淘氣的,卻都弄出了名堂。尤其是男人,沒有點野性和不羈,娘們唧唧的,確實難成大事。當然,如果執意做一介書生者排除在外。從這個小說中再一次強調了這一點,梁必達從小就是帶點「流氓」的草莽習性,而這個習性也鑄就了他的成功,按他的邏輯,人善被人欺。所以,不要過於善。
第二、把思考當成習慣。我覺得這也是這位主人翁的特點。從店鋪的伙計出身,到大隊長,到副司令員,再到司令員,這位主人翁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善於學習,而且愛動腦筋,凡是都要弄個清楚,整個明白,而且願意自己親手試試。這是非常好的,也是他為什麼能從屁話不會講,到說話分條條框框,再到會外交禮節,這個會思考的習慣,是他日後成功的橋梁。
第三、韜光養晦。這不是從他身上學到的,是從竇副司令員身上看到的,這個人物不簡單,在任何時候都沒有搞倒他,黨內斗爭他穩坐交椅,文化大革命沒怎麼革住他的命。「張克思」是一個反面典型,為人太較真,太原則,雖然得到人的好評和尊重,但是終究要吃虧。但「張克思」身上的為人正派是值得人學習的,一輩子做事光明磊落。這梁必達學了一輩子終於學會了這個道理,他也陰險過,也沖過,但最終還是正派和穩重讓他成了氣候,甚至開始不動聲色的辦事,確實讓人佩服。
第四、跟對領導。梁必達剛開始不是投奔共產黨來的,而是投奔國民黨的,雖然因為東方聞音的緣故使得他奔了八路軍,但他始終都得到了楊庭輝司令員的信任和重用,這或許是最重要的。如若他跟錯了領導,估計可能就是另外的生涯了。
第五章主要內容:對不起,我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