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葡萄牙歷史

葡萄牙歷史

發布時間: 2021-12-24 12:04:24

1. 葡萄牙簡介

葡萄牙共和國,簡稱「葡萄牙」,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國家。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羅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葡萄牙語是2.4億人的共同母語,也是世界第六大語言。葡萄牙自1143年脫離西班牙成為獨立王國。15~16世紀起,於大航海時代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亞洲、非洲和美洲建立起大量殖民地。1494年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意圖將世界瓜分為二。1932年薩拉查就任總理,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重新成為西方民主制度國家。葡萄牙是歐洲各國中殖民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佔北非休達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殖民活動長達近600年。昔日龐大的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曾包括世界53個國家和地區。葡萄牙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相當完善的旅遊業,也是歐盟成員國之一,歐元和北約創始成員國之一。還是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2. 葡萄牙的歷史地理位置全部資料

面積為92072萬平方公里(2005年12月)。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西南部。東、北內與毗容鄰西班牙,西南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800多公里。地形北高南低,多為山地和丘陵。北部是梅塞塔高原;中部山區平均海拔800~1000米,埃什特雷拉峰海拔1991米;南部和西部分別為丘陵和沿海平原。主要河流有特茹河、杜羅河(流經境內322公里)和蒙特古河。北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平均氣溫1月7~11℃,7月20~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

3. 葡萄牙歷史

手機還是電腦。 1、首先,對手機進行自我檢測。 現在大多數品牌手機都有深度休眠模式,一旦進入這種模式,經常會造成手機黑屏,無法開機。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長摁手機的電源鍵十秒以上,看是否可以強制重啟。 或者同時摁住音量上鍵和關機鍵,感覺手機震動一下,強制重啟。 一般來說,這一步可以解決大部分手機黑屏的問題。 2、其次,電池沒電或者出現故障。 類似問題解決也很簡單,只要連接充電器過上一段時間,然後再嘗試開機。 也可以直接將電池扣下,用萬能充電器進行充電,看看電池的接頭是否有松動。 如果充電後開機可以啟動,說明只是電池沒電了。 如果依然沒有反應,那可以嘗試換一塊電池試試。 查看是否電池故障,不存電了。 3、另外手機遭遇暴力摔跌也可能造成手機黑屏。 出現這種情況比較麻煩,很可能是手機硬體出現故障,這樣就必須進行修理了。 4、 還有軟體沖突也會造成手機黑屏開不了機。

4. 葡萄牙歷史

葡萄牙共和國(葡萄牙語:República Portuguesa),簡稱「葡萄牙」,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國家。東鄰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葡萄牙的西部和南部是大西洋的海岸。除了歐洲大陸的領土以外,大西洋的亞速群島和馬德拉群島也是葡萄牙領土。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羅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葡萄牙語是2.4億人的共同母語,也是世界第六大語言。
最初遷入今日的葡萄牙一帶的是尼安德特人,後來被智人所替代。葡萄牙早在公元前1千年,已有凱爾特人在伊比利亞半島定居下來。
羅馬人於公元前219年初次入侵伊比利亞半島。公元前140年前後,羅馬人征服了葡萄牙,將其劃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稱為琉息太尼亞省,並一直統治到公元5世紀。
公元5世紀日耳曼部落(包括斯維比人、汪達爾人和阿蘭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後來這些部落都被西哥特人逐出伊比利亞半島之外。
711年北非穆斯林摩爾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西哥特王朝滅亡了,僅葡萄牙北部的阿斯圖里亞斯高地還在信奉天主教的哥特貴族的手裡。哥特人在阿斯圖里亞斯便開始發起「收復失地運動」,旨在跟南部穆斯林政權作戰,重新統治伊比利亞半島。
1179年該地區成為葡萄牙王國,隨著重新取得穆斯林所佔據的部分而擴張起來。現代歐陸的葡萄牙疆界是在1270年國王阿方索三世手中完成的。
15、16世紀乃葡萄牙的全盛時代,在非、亞、美擁有大量殖民地,為海上強國。這時代期間,不論在經濟、政治、文化上,葡萄牙都已遠遠超越歐洲其他國家。
葡萄牙的殖民帝國成立於1415年8月21日,當航海家亨利率領葡萄牙艦隊征服北非的伊斯蘭貿易中心休達。隨後葡萄牙的航海家與探險家陸續發現了亞速爾群島、維德角、比奧科島、聖多美島、普林西比島和安諾本島等無人居住的島嶼。
1471年,長期與西班牙爭奪的北摩洛哥城市坦幾亞終於被葡萄牙人占據。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初次看到巴西的海岸。
1501年,卡布拉爾發現了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1507年也到了模里西斯。
1510年,阿爾布克爾克征服了印度的果阿地區和馬來西亞的馬六甲(1511年)。
1514年以後,葡萄牙的航海家到了遠東的中國和日本。1517年,葡萄牙商人及官員費爾南·佩雷茲·德·安德拉德到了廣州,而其與明朝朝廷的交涉被稱為近代中國與歐洲接觸的開端。葡萄牙人於1542年意外發現了日本,後來很多歐洲商人和傳教士被吸引到日本(參見南蠻貿易)。1557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門,並開始與中國進行貿易。
1522年,葡萄牙探險家斐迪南·麥哲倫所率領的西班牙船隊首次環航地球。
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租借澳門,這也成為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領地(以1553年算起)。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實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認澳門是被葡萄牙非法侵佔的,並首次提出把澳門交還中國。由於當時不具備適當的交接條件,時任總理的周恩來提出暫時維持澳門當時的狀況。
但隨著其他歐洲國家繼取得海上霸權後,葡萄牙實力有所下降。1580年因皇室姻親繼承關系,曾被西班牙侵佔,直到1640年才擺脫西班牙統治。葡萄牙的殖民地同時被荷蘭人和英國人攻擊。
17世紀間,大量葡萄牙人移民到巴西,直至1709年為了防止人口流失約翰五世下令禁止葡萄牙人移民。
1755年11月1日早晨,里斯本發生9級地震,地震所造成的損失加上接踵而至的海嘯和火災將整個里斯本夷為平地。這場災難是當時葡萄牙經濟無法承受的沖擊。但此時的葡萄牙帝國仍然強大,隨著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的崛起,葡萄牙帝國逐漸沒落,到1999年葡萄牙將澳門交給中國後,葡萄牙帝國500多年的歷史結束。
1807年拿破崙進攻葡萄牙,同年12月1日佔領里斯本。直到1812年因得到英國相助才擺脫法國的統治。1808年葡萄牙王室與大部份里斯本貴族逃亡到巴西里約熱內盧,從1808年到1821年把這個城市當作葡萄牙的首都,是當時歐洲僅有的不在歐洲本土的首都。
1821年12月,葡議會以完成政治教育為由,敦促佩德羅回國,並規定巴西各省直接受里斯本管轄。在巴西獨立派的推動下,佩德羅拒絕了葡議會的命令,建立了以若澤·博尼法西奧·德·安德拉達為首的新政府,並與1822年5月自立為「巴西永久的保護者」。葡議會因此廢黜了其巴西攝政王的職務。1822年9月7日,剛到達聖保羅的佩德羅獲悉了此決議,於是在依皮朗加河畔拔劍宣誓「不獨立,毋寧死!」(葡萄牙語:Independência ou Morte!),正式宣布了巴西的獨立。
1822年10月12日,佩德羅稱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並於1822年12月1日舉行了加冕儀式。
1910年10月的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成立第一共和國。
1926年5月,發生軍事政變,卡爾莫納元帥上台,建立軍事獨裁政府。

5. 葡萄牙一共有多少年的歷史

history of Portugal 葡萄牙共和國位於歐洲西南伊比利亞半島西部。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地理學家把這一地區稱作盧西塔尼亞。葡萄牙西、南瀕臨大西洋,東、北與西班牙接壤。面積92072平方公里。人口1023萬(1985),99%以上為葡萄牙人,余為西班牙人。95%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首都里斯本。 古代歷史 史前伊比利亞半島居住著伊比利亞人和克爾特人,稱克爾特伊比利亞人。後來腓尼基人進入半島,公元前3世紀迦太基人統治了盧西塔尼亞的南部。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佔領葡萄牙中部,統治了半島。5世紀西羅馬帝國日益衰落,西哥特人佔領了半島, 8世紀阿拉伯穆斯林侵佔這一地區,逃亡的西哥特人佩拉吉奧在阿斯圖里亞斯山集結抵抗力量並建立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經過幾個世紀的努力,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了半島,建立了萊昂王國與加利西亞和卡斯特拉兩個小國。 王國的建立與海外擴張 11世紀,萊昂王國和卡斯特拉王國的阿方索六世(1072~1109在位)成為半島的統治者,他封勃艮第的恩里克為葡萄牙的伯爵。恩里克之子阿豐索一世在1143年建立了獨立的葡萄牙王國。1385年與英國結盟。15~16世紀進行海外擴張。 葡萄牙的崛起是從中世紀後期開始的。1481年若昂二世(1481~1495在位)即位,當時葡萄牙面臨著王權與貴族特權的矛盾。若昂二世以謀反的罪名逮捕並處死了葡最大的貴族布拉干薩公爵弗蘭特,接著又粉碎了幾起暗殺陰謀,懾服了貴族,改變了國內封建割據的局面。1495年曼努埃爾一世(1495~1521在位)即位後,葡萄牙的海外擴張達到了鼎盛時期。葡萄牙的海外擴張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初的迪尼斯國王(1279~1325在位)時期,當時他鼓勵發展農業,使葡萄牙的糧食有剩餘供出口,國王還鼓勵工業特別是優質亞麻布的生產,國內市場活躍,並組織商船隊到歐洲其他地區進行貿易。他招雇能乾的海員,使本國人民學到了最新的航海技術。到15世紀中葉,被稱作「航海家」的亨利為後來的海外探險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1481年若昂二世即位後很快就派船遠征,於第 2年到達非洲的黃金海岸(今迦納)並建立了要塞,葡萄牙人稱它為聖若澤達米納。1485年 D.康的船隊抵達扎伊爾(剛果)和安哥拉海岸。1487年由B.迪亞士率領的探險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1488年發現了好望角。1497年7月,達·伽馬指揮4隻船,約 170人從里斯本出發,11月22日繞過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的莫三比克等一些地區,後於1498年 5月20日抵達印度西海岸,開辟了歐洲至亞洲的航線,促進了歐亞商業關系的發展。1500年4月22日,P.卡布拉爾的船隊到了巴西,宣布巴西歸屬葡萄牙。後又繞過好望角,經馬達加斯加,到達印度南部沿海的卡利庫特。葡萄牙人費爾瑙·德·安德拉德曾到過中國廣州。1542年,葡萄牙商人獲准在中國寧波定居。1557年葡萄牙建立澳門殖民地。葡萄牙人佔領了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大片土地,使當地的財富大量流入葡萄牙,葡萄牙帝國達到全盛時代。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也有很大發展,特別是民族詩人L.V.de卡蒙斯(1524~1580)成為迄今為止葡萄牙最負盛名的文學家。 1580~164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並,淪為西班牙的藩屬。1581年,葡萄牙議會同意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兼葡萄牙國王,稱費利佩一世。西班牙人的橫征暴斂,使葡萄牙人民陷入極度貧困的境地,葡萄牙的艦隊、海防遭到嚴重破壞,它在東方的一些主要殖民地也漸漸落入英國、荷蘭人手中,從此葡萄牙迅速衰落。 布拉干薩王朝時期 1640年12月1日,布拉干薩公爵若昂在一些貴族的支持下,利用西班牙國內外不安定的局勢,領導起義,趕走了西班牙總督,建立了布拉干薩王朝。布拉干薩公爵為國王,稱若昂四世(1640~1656在位)、1703年新王朝通過與英國簽定的梅休因條約,再一次加強英葡間的同盟關系。18世紀初,由於巴西殖民地的迅速發展,巴西金礦和金剛石礦的發現,再度使葡萄牙變得富有,王室並未致力於發展工業、農業和其他經濟,卻大肆揮霍這一巨大財富。1750年若昂五世當政時(1706~1750),人民和國家都背負了沉重的債務。蓬巴爾侯爵S.J.de卡瓦洛·埃·梅洛首相的改革曾使葡萄牙經濟有所好轉。1807年法國入侵葡萄牙,王室逃亡巴西。葡萄牙人民的反侵略斗爭持續了 7年,後法軍因受英國打擊,於1811年撤離葡萄牙。1820年 8月24日,葡萄牙立憲主義者發動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10月4日在里斯本組成政務會,驅逐英國軍官。1821年若昂六世(1816~1826在位)回到里斯本,1822年召集立憲會議制定一部自由憲法。不久,若昂六世的兒子佩德羅一世也在巴西宣布獨立,並頒布憲章。在布拉干薩王朝統治的後期,葡國內建立了主要鐵路網,同西班牙以及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相連接,對外貿易逐漸增加,並擴大了它在非洲的殖民地。葡萄牙提出一個以「玫瑰色地圖」著稱的擴張計劃,企圖從安哥拉橫越非洲到莫三比克,進行殖民擴張,因而觸犯了英國的利益。英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葡萄牙人撤出希雷河流域,葡萄牙政府屈服,引起國內不滿,共和主義運動不斷高漲,1891年爆發波爾圖起義。 共和國時期 1910年10月4日葡萄牙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建立了共和國。1911年召開立憲會議,通過憲法, M.J.de阿里亞加就任總統。新政府宣布廢除君主制,政教分離。1926年 5月A.□.de F.卡爾莫納將軍發動軍事政變,成立新政府,自任總統(1928~1951)。1932年A.de O.薩拉查任總理,1933年頒布新憲法。他所領導的「國民同盟」成為唯一的合法政黨,建立了獨裁統治。在薩拉查統治時期,發展工業、電力,使葡萄牙渡過了經濟困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名義上保持中立,但為交戰雙方都提供戰略物資。1943年後又先後向英國、美國提供亞速爾群島海空基地。戰後經濟主要依靠美國。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5年加入聯合國。 薩拉查在葡萄牙統治長達37年,對內實行專制獨裁,對外鎮壓葡屬非洲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60年代後,葡屬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的武裝斗爭日益激烈,葡萄牙國內人民也奮起反對獨裁統治和殖民主義戰爭。1961年12月19日,印度接管了葡在印的領地果阿、第烏、達曼。1973年9月24日幾內亞比索獨立。1975年6月25日,莫三比克獨立。同年 7月5日維德角、7月12日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先後獨立。11月11日安哥拉宣布獨立。1970年薩拉查病逝,M.J.das N.卡埃塔諾繼任總理,繼續執行薩拉查的政策。1974年 4月25日,一些中下級軍官組成的「武裝部隊運動」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法西斯政權。政變後成立過6屆臨時政府。1975年3月,成立由軍人組成的軍事委員會,作為國家的權力機構之一。之後,實行了廣泛的國有化,將銀行、保險公司以及運輸、通信、能源等部門劃歸國有。1975年4月,進行立憲議會選舉。1976年4月頒布憲法並進行議會選舉,同年6月選舉總統,A.dos S.R.埃亞內斯當選總統。第一屆憲法政府由社會黨單獨組閣。 1979年2月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1980年初,社會民主黨、社會民主中心黨和人民君主黨聯合執政。1982年修改憲法,取消原由軍人組成的革命委員會,成立國務委員會和憲法法庭。1983年 6月,社會黨和社會民主黨聯合執政,成立第 9屆憲法政府。因聯合執政後在經濟、社會政策和總統選舉問題上的分歧,導致社會民主黨於1985年 6月退出政府,至此政府解體。同年10月舉行大選,社會民主黨單獨執政,為第10屆憲法政府。1986年1~2月舉行總統選舉,社會黨總書記M.A.N.L.蘇亞雷斯當選總統。成為葡萄牙近60年來的第一位文人總統。從1179年至今,有835年的歷史

求採納

6. 葡萄牙的歷史發展過程300-500字

16世紀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中扮演活躍的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甚至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意圖瓜分世界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佔北非休達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演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

7. 誰知道葡萄牙的歷史

葡萄牙歷史

history of Portugal 葡萄牙共和國位於歐洲西南伊比利亞半島西部。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地理學家把這一地區稱作盧西塔尼亞。葡萄牙西、南瀕臨大西洋,東、北與西班牙接壤。面積92072平方公里。人口1023萬(1985),99%以上為葡萄牙人,余為西班牙人。95%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首都里斯本。 古代歷史 史前伊比利亞半島居住著伊比利亞人和克爾特人,稱克爾特伊比利亞人。後來腓尼基人進入半島,公元前3世紀迦太基人統治了盧西塔尼亞的南部。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佔領葡萄牙中部,統治了半島。5世紀西羅馬帝國日益衰落,西哥特人佔領了半島, 8世紀阿拉伯穆斯林侵佔這一地區,逃亡的西哥特人佩拉吉奧在阿斯圖里亞斯山集結抵抗力量並建立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經過幾個世紀的努力,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了半島,建立了萊昂王國與加利西亞和卡斯特拉兩個小國。 王國的建立與海外擴張 11世紀,萊昂王國和卡斯特拉王國的阿方索六世(1072~1109在位)成為半島的統治者,他封勃艮第的恩里克為葡萄牙的伯爵。恩里克之子阿豐索一世在1143年建立了獨立的葡萄牙王國。1385年與英國結盟。15~16世紀進行海外擴張。 葡萄牙的崛起是從中世紀後期開始的。1481年若昂二世(1481~1495在位)即位,當時葡萄牙面臨著王權與貴族特權的矛盾。若昂二世以謀反的罪名逮捕並處死了葡最大的貴族布拉干薩公爵弗蘭特,接著又粉碎了幾起暗殺陰謀,懾服了貴族,改變了國內封建割據的局面。1495年曼努埃爾一世(1495~1521在位)即位後,葡萄牙的海外擴張達到了鼎盛時期。葡萄牙的海外擴張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初的迪尼斯國王(1279~1325在位)時期,當時他鼓勵發展農業,使葡萄牙的糧食有剩餘供出口,國王還鼓勵工業特別是優質亞麻布的生產,國內市場活躍,並組織商船隊到歐洲其他地區進行貿易。他招雇能乾的海員,使本國人民學到了最新的航海技術。到15世紀中葉,被稱作「航海家」的亨利為後來的海外探險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1481年若昂二世即位後很快就派船遠征,於第 2年到達非洲的黃金海岸(今迦納)並建立了要塞,葡萄牙人稱它為聖若澤達米納。1485年 D.康的船隊抵達扎伊爾(剛果)和安哥拉海岸。1487年由B.迪亞士率領的探險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1488年發現了好望角。1497年7月,達·伽馬指揮4隻船,約 170人從里斯本出發,11月22日繞過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的莫三比克等一些地區,後於1498年 5月20日抵達印度西海岸,開辟了歐洲至亞洲的航線,促進了歐亞商業關系的發展。1500年4月22日,P.卡布拉爾的船隊到了巴西,宣布巴西歸屬葡萄牙。後又繞過好望角,經馬達加斯加,到達印度南部沿海的卡利庫特。葡萄牙人費爾瑙·德·安德拉德曾到過中國廣州。1542年,葡萄牙商人獲准在中國寧波定居。1557年葡萄牙建立澳門殖民地。葡萄牙人佔領了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大片土地,使當地的財富大量流入葡萄牙,葡萄牙帝國達到全盛時代。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也有很大發展,特別是民族詩人L.V.de卡蒙斯(1524~1580)成為迄今為止葡萄牙最負盛名的文學家。 1580~164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並,淪為西班牙的藩屬。1581年,葡萄牙議會同意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兼葡萄牙國王,稱費利佩一世。西班牙人的橫征暴斂,使葡萄牙人民陷入極度貧困的境地,葡萄牙的艦隊、海防遭到嚴重破壞,它在東方的一些主要殖民地也漸漸落入英國、荷蘭人手中,從此葡萄牙迅速衰落。 布拉干薩王朝時期 1640年12月1日,布拉干薩公爵若昂在一些貴族的支持下,利用西班牙國內外不安定的局勢,領導起義,趕走了西班牙總督,建立了布拉干薩王朝。布拉干薩公爵為國王,稱若昂四世(1640~1656在位)、1703年新王朝通過與英國簽定的梅休因條約,再一次加強英葡間的同盟關系。18世紀初,由於巴西殖民地的迅速發展,巴西金礦和金剛石礦的發現,再度使葡萄牙變得富有,王室並未致力於發展工業、農業和其他經濟,卻大肆揮霍這一巨大財富。1750年若昂五世當政時(1706~1750),人民和國家都背負了沉重的債務。蓬巴爾侯爵S.J.de卡瓦洛·埃·梅洛首相的改革曾使葡萄牙經濟有所好轉。1807年法國入侵葡萄牙,王室逃亡巴西。葡萄牙人民的反侵略斗爭持續了 7年,後法軍因受英國打擊,於1811年撤離葡萄牙。1820年 8月24日,葡萄牙立憲主義者發動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10月4日在里斯本組成政務會,驅逐英國軍官。1821年若昂六世(1816~1826在位)回到里斯本,1822年召集立憲會議制定一部自由憲法。不久,若昂六世的兒子佩德羅一世也在巴西宣布獨立,並頒布憲章。在布拉干薩王朝統治的後期,葡國內建立了主要鐵路網,同西班牙以及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相連接,對外貿易逐漸增加,並擴大了它在非洲的殖民地。葡萄牙提出一個以「玫瑰色地圖」著稱的擴張計劃,企圖從安哥拉橫越非洲到莫三比克,進行殖民擴張,因而觸犯了英國的利益。英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葡萄牙人撤出希雷河流域,葡萄牙政府屈服,引起國內不滿,共和主義運動不斷高漲,1891年爆發波爾圖起義。 共和國時期 1910年10月4日葡萄牙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建立了共和國。1911年召開立憲會議,通過憲法, M.J.de阿里亞加就任總統。新政府宣布廢除君主制,政教分離。1926年 5月A.□.de F.卡爾莫納將軍發動軍事政變,成立新政府,自任總統(1928~1951)。1932年A.de O.薩拉查任總理,1933年頒布新憲法。他所領導的「國民同盟」成為唯一的合法政黨,建立了獨裁統治。在薩拉查統治時期,發展工業、電力,使葡萄牙渡過了經濟困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名義上保持中立,但為交戰雙方都提供戰略物資。1943年後又先後向英國、美國提供亞速爾群島海空基地。戰後經濟主要依靠美國。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5年加入聯合國。 薩拉查在葡萄牙統治長達37年,對內實行專制獨裁,對外鎮壓葡屬非洲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60年代後,葡屬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的武裝斗爭日益激烈,葡萄牙國內人民也奮起反對獨裁統治和殖民主義戰爭。1961年12月19日,印度接管了葡在印的領地果阿、第烏、達曼。1973年9月24日幾內亞比索獨立。1975年6月25日,莫三比克獨立。同年 7月5日維德角、7月12日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先後獨立。11月11日安哥拉宣布獨立。1970年薩拉查病逝,M.J.das N.卡埃塔諾繼任總理,繼續執行薩拉查的政策。1974年 4月25日,一些中下級軍官組成的「武裝部隊運動」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法西斯政權。政變後成立過6屆臨時政府。1975年3月,成立由軍人組成的軍事委員會,作為國家的權力機構之一。之後,實行了廣泛的國有化,將銀行、保險公司以及運輸、通信、能源等部門劃歸國有。1975年4月,進行立憲議會選舉。1976年4月頒布憲法並進行議會選舉,同年6月選舉總統,A.dos S.R.埃亞內斯當選總統。第一屆憲法政府由社會黨單獨組閣。 1979年2月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1980年初,社會民主黨、社會民主中心黨和人民君主黨聯合執政。1982年修改憲法,取消原由軍人組成的革命委員會,成立國務委員會和憲法法庭。1983年 6月,社會黨和社會民主黨聯合執政,成立第 9屆憲法政府。因聯合執政後在經濟、社會政策和總統選舉問題上的分歧,導致社會民主黨於1985年 6月退出政府,至此政府解體。同年10月舉行大選,社會民主黨單獨執政,為第10屆憲法政府。1986年1~2月舉行總統選舉,社會黨總書記M.A.N.L.蘇亞雷斯當選總統。成為葡萄牙近60年來的第一位文人總統。

8. 葡萄牙的歷史

最初遷入今日的葡萄牙一帶的是尼安德特人,後來被智人所替代。葡萄牙早在公元前1千年,已有凱爾特人在伊比利亞半島定居下來。
羅馬人於公元前219年初次入侵伊比利亞半島。公元前140年前後,羅馬人征服了葡萄牙,將其劃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稱為琉息太尼亞省,並一直統治到公元5世紀。
公元5世紀日耳曼部落(包括斯維比人、汪達爾人和阿蘭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後來這些部落都被西哥特人逐出伊比利亞半島之外。
711年北非穆斯林摩爾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西哥特王朝滅亡了,僅葡萄牙北部的阿斯圖里亞斯高地還在信奉天主教的哥特貴族的手裡。哥特人在阿斯圖里亞斯便開始發起「收復失地運動」,旨在跟南部穆斯林政權作戰,重新統治伊比利亞半島。
1179年該地區成為葡萄牙王國,隨著重新取得穆斯林所佔據的部分而擴張起來。現代歐陸的葡萄牙疆界是在1270年國王阿方索三世手中完成的。
15、16世紀乃葡萄牙的全盛時代,在非、亞、美擁有大量殖民地,為海上強國。這時代期間,不論在經濟、政治、文化上,葡萄牙都已遠遠超越歐洲其他國家。
葡萄牙的殖民帝國成立於1415年8月21日,當航海家亨利率領葡萄牙艦隊征服北非的伊斯蘭貿易中心休達。隨後葡萄牙的航海家與探險家陸續發現了亞速爾群島、維德角、比奧科島、聖多美島、普林西比島和安諾本島等無人居住的島嶼。
1471年,長期與西班牙爭奪的北摩洛哥城市坦幾亞終於被葡萄牙人占據。
1488年春天,葡萄牙航海家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最早探險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爾灣,為後來另一位葡萄牙航海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開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498年5月20日達·伽馬終於到達離印度城鎮科澤科德不遠的海灘。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初次看到巴西的海岸。
1501年,卡布拉爾發現了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1507年也到了模里西斯。
1510年,阿爾布克爾克征服了印度的果阿地區和馬來西亞的馬六甲(1511年)。
1514年以後,葡萄牙的航海家到了遠東的中國和日本。1517年,葡萄牙商人及官員費爾南·佩雷茲·德·安德拉德到了廣州,而其與明朝朝廷的交涉被稱為近代中國與歐洲接觸的開端。葡萄牙人於1542年意外發現了日本,後來很多歐洲商人和傳教士被吸引到日本(參見南蠻貿易)。1557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門,並開始與中國進行貿易。
1522年,葡萄牙探險家斐迪南·麥哲倫所率領的西班牙船隊首次環航地球。
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租借澳門,這也成為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領地(以1553年算起)。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實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認澳門是被葡萄牙非法侵佔的,並首次提出把澳門交還中國。由於當時不具備適當的交接條件,時任總理的周恩來提出暫時維持澳門當時的狀況。
但隨著其他歐洲國家繼取得海上霸權後,葡萄牙實力有所下降。1580年因皇室姻親繼承關系,曾被西班牙侵佔,直到1640年才擺脫西班牙統治。葡萄牙的殖民地同時被荷蘭人和英國人攻擊。
17世紀間,大量葡萄牙人移民到巴西,直至1709年為了防止人口流失約翰五世下令禁止葡萄牙人移民。
1755年11月1日早晨,里斯本發生9級地震,地震所造成的損失加上接踵而至的海嘯和火災將整個里斯本夷為平地。這場災難是當時葡萄牙經濟無法承受的沖擊。但此時的葡萄牙帝國仍然強大,隨著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的崛起,葡萄牙帝國逐漸沒落,到1999年葡萄牙將澳門交給中國後,葡萄牙帝國500多年的歷史結束。
1807年拿破崙進攻葡萄牙,同年12月1日佔領里斯本。直到1812年因得到英國相助才擺脫法國的統治。1808年葡萄牙王室與大部份里斯本貴族逃亡到巴西里約熱內盧,從1808年到1821年把這個城市當作葡萄牙的首都,是當時歐洲僅有的不在歐洲本土的首都。
1820年8月,葡萄牙發生了自由黨人的革命,新政府的頭項措施是請流亡到巴西的國王若昂六世回國。若昂六世最終決定帶著幾乎所有的王室成員和大臣們回國,1821年7月在里斯本登陸。
若昂六世回國後,葡萄牙的第一屆立憲議會企圖取消若昂六世受給巴西的各種特權,使巴西重新陷入殖民地的境地。巴西人民早已習慣有一個自己的國王和政府,這種做法進一步刺激了巴西人民要有自己的國王和政府的情緒。巴西不能接受對其特權的取消和再次淪為殖民地。若昂六世的兒子佩德羅決定留下來反對葡政府的這項決議,若昂六世也默許了兒子的做法。
1821年12月,葡議會以完成政治教育為由,敦促佩德羅回國,並規定巴西各省直接受里斯本管轄。在巴西獨立派的推動下,佩德羅拒絕了葡議會的命令,建立了以若澤·博尼法西奧·德·安德拉達為首的新政府,並與1822年5月自立為「巴西永久的保護者」。葡議會因此廢黜了其巴西攝政王的職務。1822年9月7日,剛到達聖保羅的佩德羅獲悉了此決議,於是在依皮朗加河畔拔劍宣誓「不獨立,毋寧死!」(葡萄牙語:Independência ou Morte!),正式宣布了巴西的獨立。
1822年10月12日,佩德羅稱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並於1822年12月1日舉行了加冕儀式。
1910年10月的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成立第一共和國。
1926年5月,發生軍事政變,卡爾莫納元帥上台,建立軍事獨裁政府。
財政部長安東尼奧·薩拉查於1931年組織「國民同盟」,1932年升任總理以因應財政危機,次年制定新憲法,建立其帶法西斯性質的新國家體制(Estado Novo,葡萄牙歷史上的「第二共和國」),成為獨裁者。薩拉查對內推行法西斯專政,對外於1936年追隨德、意法西斯,幫助佛朗哥叛軍進攻西班牙共和國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名義上保持中立,實際上親近軸心國集團。戰後於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年6月接受馬歇爾計劃。1951年與美國簽訂「軍事援助協定」,其後又簽訂各種協定,允許美國在葡萄牙及其屬地建立軍事基地。
1974年4月25日,發生所謂康乃馨革命,一批中下級軍官組成的「武裝部隊運動」推翻了持續42年的極右政權,開始民主化進程。
1986年,蘇亞雷斯成為60年來的第一位文人總統。
1979年2月8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1986年,加入歐共體;1999年成為首批加入歐元區的國家之一。
1999年12月20日,根據中葡兩國於1987年簽署的《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將澳門主權交還中國。

9. 葡萄牙歷史的19世紀危機

1807年拿破崙進攻葡萄牙,同年12月1日佔領里斯本。直到1812年因得到英國相助才擺脫法國的統治。1808年葡萄牙王室與大部份里斯本貴族逃亡到巴西里約熱內盧,從1808年到1821年這個城市當了葡萄牙的首都,是當時歐洲僅有的不在歐洲本土的首都。
1820年8月,葡萄牙發生了自由黨人的革命,新政府的頭項措施是請流亡到巴西的國王若昂六世回國。若昂六世最終決定帶著幾乎所有的王室成員和大臣們回國,1821年7月在里斯本登陸。
若昂六世回國後,葡萄牙的第一屆立憲議會企圖取消若昂六世受給巴西的各種特權,使巴西重新陷入殖民地的境地。巴西人民早已習慣有一個自己的國王和政府,這種做法進一步刺激了巴西人民要有自己的國王和政府的情緒。巴西不能接受對其特權的取消和再次淪為殖民地。若昂六世的兒子佩德羅決定留下來反對葡政府的這項決議,若昂六世也默許了兒子的做法。
1821年12月,葡議會以完成政治教育為由,敦促佩德羅回國,並規定巴西各省直接受里斯本管轄。在巴西獨立派的推動下,佩德羅拒絕了葡議會的命令,建立了以若澤·博尼法西奧·德·安德拉達為首的新政府,並與1822年5月自立為「巴西永久的保護者」。葡議會因此廢黜了其巴西攝政王的職務。1822年9月7日,剛到達聖保羅的佩德羅獲悉了此決議,於是在依皮朗加河畔拔劍宣誓「不獨立,毋寧死!」(葡萄牙語:Independência ou Morte!),正式宣布了巴西的獨立。
1822年10月12日佩德羅稱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並於1822年12月1日舉行了加冕儀式。

10. 葡萄牙的典型歷史人物代表

麥哲倫

1519年—1521年率領船隊首次環航地球,死於菲律賓的部族沖突中。雖然他沒有親自環球,他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後繼續向西航行,回到歐洲。

中文名: 費迪南德•麥哲倫

外文名: Ferdinand Magellan

國籍: 葡萄牙

出生地:葡萄牙波爾圖

出生日期:公元1480年

逝世日期:公元1521年4月27日

職業: 探險家、航海家、殖民者

主要成就: 率領船隊首次環球航行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義大利航海家、殖民者。出生於義大利熱那亞,卒於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一生從事航海活動。先後分別移居到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說,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在西班牙國王鼎力支持下,先後4次出海遠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後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達等島。在帕里亞灣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陸。考察了中美洲宏都拉斯到達連灣2000多千米的海岸線;認識了巴拿馬地峽;發現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緯度吹東風,較高緯度吹西風的風向變化。

熱點內容
2017貴州語文高考 發布:2025-05-22 13:37:29 瀏覽:394
教師業務總結 發布:2025-05-22 11:23:26 瀏覽:72
元旦晚會唱什麼歌好 發布:2025-05-22 11:07:28 瀏覽:600
車麗麗老師 發布:2025-05-22 10:43:07 瀏覽:988
茅台酒廠的歷史 發布:2025-05-22 10:11:40 瀏覽:99
師德培訓工作總結 發布:2025-05-22 07:07:53 瀏覽:718
數學書的照片 發布:2025-05-22 06:43:53 瀏覽:834
我嚴厲的老師 發布:2025-05-22 04:40:42 瀏覽:31
玉林老師招聘 發布:2025-05-22 04:32:54 瀏覽:407
班主任帶班策略 發布:2025-05-22 04:17:56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