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磐石市歷史

磐石市歷史

發布時間: 2022-01-02 15:32:56

❶ 磐石市呼蘭鎮歷史最高洪水位

摘要 親:您好!正在為您查詢相關的信息,請您稍等片刻~~

❷ 磐石的風景,風俗,傳奇故事都有什麼

東北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地方,這里不但土地廣闊而且風景優美,很多人選擇到這里旅遊,來東北旅遊當然不要錯過長春了。長春有哪些民俗文化?長春有哪些風俗習慣?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長春傳統民俗文化,一起走進這個美麗的地方。
火炕生出豆芽菜,火炕孵出小雞崽火炕,是東北農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室內的大部分平面空間都被炕占據,所以人們的室內生活主要是在炕上。家裡來客人要請到炕上坐;平日吃飯、讀書寫字都是在炕桌上;孩子們抓「嘎拉哈」、彈杏核、翻繩等游戲也是在炕上玩。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物質生活的改善,現在東北地區的樓房內大多已經採用水暖式集中供熱了,只有在農村還可以見到火炕。在東北農村,家家會把火炕利用起來,用一個盆,裝上黃豆或者綠豆,放上少量水,放在炕上。由於火炕的溫度,盆水升溫,豆兒生芽,兩晚的時間,一盆鮮豆芽兒就誕生了。火炕上,誕生的還不只是豆芽兒菜。黃黃的草筐,一窩雞蛋,幾個星期之後,雞蛋殼里走出了小雞崽。原來,農民把雞蛋放在草囤里,放在火炕上,使蛋受熱,幾個星期之內,一個個新的小生命在溫暖的火炕上慢慢孕育成熟。苞米掛在牆上曬,苞米住進木樓里長春地處中國黃金玉米帶上,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在東北農村曬苞米也就自然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風景。一入秋,家家戶戶就把苞米串在一起,掛在房山牆上……在東北的農家院里,您還常常可以看到一種「空中樓閣」,下以木樁支撐,上似一間木房,俗稱「苞米樓子」。裡面裝滿金黃色的苞米棒,再襯以皚皚白雪覆蓋的屋頂和庭院,頗具東北農家的自然風貌。在靠近東北和北部山區的地方「苞米樓子」幾乎家家都有。其建造式樣非常實用,倉底距離地面較高,既可以防止老鼠偷吃糧食,又可以防止糧食受潮發霉。「苞米樓子」滿滿當當,說明農民的日子過的吃穿不愁。房前屋後柴草垛,園子種滿蘸醬菜在北方平原上,村落星羅棋布的散落在原野上,一村一屯,一家一戶突出的特點就是柴草垛。柴草垛是北方人家重要的生活標志,誰家的柴垛高、大、整齊,誰家的日子過的就富裕殷實。北方的柴草垛是以自家栽種的苞米、高粱等莊稼秸稈為主,也有雜樹枝等。各家的柴草垛大小不一、高矮不同,成為北方平原景色的重要內容之一。東北人愛吃蘸醬菜,真正的蘸醬菜講究的是「新鮮」。東北人的房前屋後都有自家的菜園子,現吃現摘,再蘸著農家大醬一並入胃,那是星級酒店無法體會的樂事。黃瓜、辣椒、西紅柿、茄子、豆角、白菜、大蔥、香菜……和越來越多的新鮮品種的蔬菜日益豐富著農家的餐桌,也讓遠道而來的城裡人一邊體驗著採摘的樂趣,一遍享受著來自大自然的給予。反穿皮襖毛朝外,狗皮帽子頭上戴東北是中國典型的寒冬地區,在漫長的冬季,東北局部地區最低氣溫可達零下三四十度。因此,在影視節目中還是可以經常看到彪悍威武的東北人穿著反毛皮襖馳騁在林海雪原的畫面。反毛皮襖是指用動物的整張皮毛朝外製成的一種禦寒服飾,這種衣服既保暖又不「燒身」,還可以保護毛不被磨掉。同時因為毛的顏色與雪地和樹木的顏色相近,又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如今,隆冬時節來到東北,你依然會看到威武的車老闆帶著有長長的毛的大帽子過冬,那就是北方人喜愛的狗皮帽子。在東北上了年紀的老農民依然能夠自己親自動手做出一頂這樣的狗皮帽子。不過,這樣的帽子現在已經不是很常見了。像反毛皮襖、狗皮帽子這樣既能禦寒,又能彰顯東北人個性的特色服飾,是聰明的勞動人民在艱苦的生產、生活中摸索出的獨特的衣著方式。滿族剪紙手藝精,扎盞燈籠高高掛剪紙是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從前,滿族祭祀祖先時在祖匣子上貼的圖案和文字等需要用紙剪成,隨著這樣的祭祀活動繼承下來,古老的剪紙手藝也傳承了下來。剪紙的題材既蘊含祝願幸福吉祥的寓意,也具有反映自然和社會狀況的現實意義,表現了東北人民群眾豐富的內心世界。它們的藝術風格或洗練大方,或絢麗華美,或精工細致,或千姿百態……散落在東北民間的滿族剪紙藝術如山花一般,堅韌頑強,不驕不躁,如今已經香飄海內外。在東北,在長春,過大年扎燈籠、掛紅燈是人們最為喜慶生動的民俗活動。一進臘月,家家戶戶忙過年,不等除夕,大街小巷,每一扇窗戶裡面都被紅彤彤的燈籠妝點得格外喜慶。燈籠是一種親情,是北方人民對歲月的美好歌頌,也是老少皆宜,大家可以一同參與的年俗活動。傳說掛紅燈有三種說法:一是喜慶,二是吉祥,三是迎接,迎接的是故去的老人。他們走得太久了可能找不到家門,掛一盞紅燈,讓他們能看清家門回家團聚。這是淳樸的東北人對祖先的感恩和思念。殺頭年豬全家樂,冬包豆包講鬼怪殺年豬,是東北人迎接新年的一種重要方式。殺年豬一般在農歷的臘月,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也是「年」的到來的序幕。一到臘月初八,家家開始籌備過年,趕年集、辦年貨、殺年豬、非常熱鬧紅火。如今殺年豬已經成為重要的旅遊活動了,烀肉、灌血腸、吃殺豬菜等等活動,體會濃濃的東北年味。進入臘月,除了殺年豬,家家還要包粘豆包,這是北方人最喜歡吃的主食之一。黑土地盛產黃米,將黃米淘好,碾壓成粉,過篩後調成面,在熱炕頭溫發適度,然後包進烀熟的紅小豆豆餡,一個豆包就包成了。無論蒸食或者油煎,都香極了。舊時包豆包都要老奶奶領著大姑娘小媳婦們一起干,為防止睏倦,老人就一邊包一邊講「瞎話」,就有了「冬包豆包講鬼怪」這句俗語。捕魚先把冰來鑹,采來冰塊製冰燈東北的冬季,寒冷的冰雪覆蓋著厚厚的冰層,人們使用一種叫做冰鑹的工具,把厚厚的冰層鑿開,然後下網,去捕撈冰層下的鮮魚,稱為「冬捕」。「冬捕」歷史悠久,目前世界上這樣完整保存下來的原始捕撈活動已經不多了。長春石頭口門水庫是人工的湖泊,這里每年冬季舉行盛大的捕魚節活動。人們在冰上可以參加篝火晚會、祭魚祭湖等儀式,親身體驗冬捕活動。長春也是冰燈製作的理想之地。長春的冰來自於南湖,人們用割冰機在南湖冰面上取冰,再用大繩將冰塊拖出水面,轉車運走。到了冰燈製作工地,老藝人和年輕的雕塑家著手設計雕琢。入夜,當萬盞冰燈閃閃發亮,人們暢游其中,仿若仙境。豬肉燉粉吃不夠,亂燉燉出一鍋菜豬肉燉粉條是東北的一道名菜。因為北方盛產土豆,秋末冬初,農村的家家戶戶都開設「粉房」自製東北粉條,粉條潔白筋道,特別是和豬肉燉在一起時,肉汁湯水充分被粉條吸收,粉條就變成了透明的金黃色,同時散發著濃濃的肉香,令人百吃不厭。在長春,還有一道名菜叫「亂燉」,是指把各種菜放在一起大鍋燉。關於這道菜還有一個故事: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漁民給皇帝打鰉魚,但只能打,不準吃。一天,漁夫的母親病了想吃鰉魚,好心的廚師就撿了一條小鰉魚燉上了,怕官府追查,裡面又加了其他的雜魚和菜。不一會兒,香味引來了衙門的官差,官差喝問:「是燉魚嗎?」廚師說:「不是,是亂燉。」官差揭開鍋蓋,發現裡面除了鰉魚還有其他的菜。又聽說漁夫娘親生病的事,想到誰無爹娘,就饒過了廚師和漁夫。「亂燉」因此得名。大缸小缸漬酸菜,白肉血腸殺豬菜東北人有吃酸菜的習慣,入秋之後,白菜成熟,把採下來的白菜放在缸里用清水泡上,一個冬天,白菜不僅不會腐爛還變得又脆又酸,無論是炒是燉,都是東北老百姓冬季絕不能少的一道傳統菜。用酸菜做主要原料的滿族傳統菜餚有很多,首屈一指的就是白肉血腸殺豬菜。這道菜的歷史要追溯到清順治年間,此菜是皇家用作祭祀神山祖地長白山的一道菜。這道菜以豬肉、血腸為主要原料,再用農家酸菜一起燉煮,就成為「吉菜」中的名菜——白肉血腸殺豬菜。白肉吃起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血腸明亮鮮美,脆嫩綿軟,熱湯鮮香味醇,再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四溢。

❸ 吉林磐石縣屬於哪個

磐石市隸屬於吉林省吉林市,位於吉林省中南部、吉林市南部。地處北緯42.39』~43.27』、東經125。39』~126。41』之間。

東與樺甸市接壤;南隔輝發河與輝南縣相望;西與梅河口市、東豐縣、伊通縣為鄰;東北與永吉縣交界;西北與長春市雙陽區毗連。全市幅員3867.3平方千米,轄13個鎮、1個鄉、3個街道、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磐石市總人口520978人(2016年),有漢族、朝鮮族等16個民族;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6億元。

(3)磐石市歷史擴展閱讀

磐石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地處松遼平原向長白山過度地帶,屬於丘陵半山區,由於所處地理位置和大氣環流的影響,決定了該市氣候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總氣候的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大風;夏季熱而多雨。

秋季涼爽多晴朗天氣,白天溫度較高,夜間溫度較低,晝夜溫差較大;冬季漫長而寒冷。該市年平均氣溫為4.6℃,年積溫為2700~2850℃;年平均降水量為699.6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受地形的影響,南部氣溫比西部稍低,降水要比西部稍多。

❹ 磐石城的歷史

磐石城的建設起於對蒙古軍隊的防禦。南宋淳祐二年(1242),余階受任四川安撫處置使,指揮四川軍民抵抗蒙古軍入侵。他針對蒙古軍善騎射,不諳山地作戰的特點,採用「因山為壘,棋布星分」的守備戰略,在長江、嘉陵江及一些交通要沖選擇15處寨堡進行改造建設,使之成為進退兩利、攻守皆備的戰略防禦重點,磐石城作為萬州天生城(即小石城 )防禦體系的支點受到重視,余階派部將呂師夔駐守於此,對蒙古軍進行了有效防禦。從此,磐石城名聲大振。南宋德祐元年(1275),元將楊文安攻陷了堅守30餘年的磐石城。
元代以後,有人在寨上建曇華寺。由於寨上風光奇異,漸被私人佔有。明崇禎年間,向化侯譚誼占據此城,與天生城的譚洪共同抵抗張獻忠入川。順治十五年(1658),譚誼降清仍駐軍磐石城。
清雍正、乾隆年間,分屬譚、柳二姓,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塗懷安購得此寨。道光年間,於曇華寺舊址上建塗氏宗祠。同治後,大力擴修寨牆,整修寨門,增設槍眼、炮洞。同時,選擇低窪處修築塘庫數座,修建房屋數百間,將塗姓人家全部遷至寨上居住,將寨建成一座堅如磐石的軍事要塞,在全縣246座寨堡中,以其雄、險、奇而備受人稱贊。
民國九年到民國十三年(1920-1924),塗氏族人進行磐石城的維修。抗戰時期,日軍佔領宜昌,進逼三峽,國民政府海軍部在磐石城下構築江防工事,成立「江防要塞指揮部」。
1958年3月,成都會議之後,毛澤東主席乘船路過雙江,曾向陪同的地方領導仔細詢問磨盤寨的歷史掌故和沿革,稱它很奇特。1983年,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陳古福教授囑省規劃院將磨盤寨辟為三峽旅遊點。隨著新縣城的建設,對磐石城保護規劃與設計方案已通過,磨盤寨將被辟為城中公園,即將成為三峽旅遊風景區又一亮點。

❺ 磐石鎮的歷史沿革

磐石古稱「磐嶼」,城內有珍珠山,故又名珠城。早在南朝宋景平元年(423)永嘉郡守謝靈運駕海舟來磐嶼行田,寫下《行田登磐嶼海口》詩。磐石還是海灘,故謝詩中有「遨遊碧沙渚」之句。唐貞元年間(785—805),溫州刺史路應,加築甌江沿岸堤塘,從此磐石一帶土地得到開發,唐文德元年(888),遊方僧肇法師在重石創建佛剎,名重臻院(即現在的真如寺),佛教文化開始滲入。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趙構避金人之難,泛海來溫。隨從人員有徐州僉判南巘,上岸視察,棄職留居於重石,繼之有吳杜(原泰順人)居此,登開禧三年(1207)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而磐石的真正發展和聞名,卻在明初的建衛。
明初,方國珍余黨與海上倭寇配合,擾亂沿海,洪武八年(1375),朝廷決定在磐石設衛、駐重兵防禦,衛的編制有指揮使等官90員,下設五個千戶所,每千戶所有兵1260人,合衛兵額5600餘人。管轄范圍東至楚門港,南管寧村所(今永強),蒲岐千戶亦歸管轄,西和溫州衛相接。不少軍事人物進入磐石。
洪武十七年(1384),因倭寇在海上猖獗,朝廷命信國公湯和視察沿海,湯和來磐石督造城池。二十年,城建成,改稱「磐石」意取「堅如磐石」。磐石位於東甌軍事要沖之地,發生多次抗倭戰爭,嘉靖三十六年(1557)五月,抗倭名將戚繼光自寧波援樂抗倭,為不驚動城內居民,駐軍城外,第二天即攻擊琯頭倭寇,又戰於十里,倭寇敗逃。
嘉靖四十四年(1565),溫處兵憲查絳(寧國人,嘉靖二十八年進士),重修磐石城,增高三尺,門四:東迎輝,南鎮江,西肅清,北承恩。水門二,城垛1790個。從此城堅兵足,至明末無患。
清順治四年(1647),廢明衛所,磐石改置營寨,稱「磐石營」,順治十五年(1658),民族英雄鄭成功自舟山回師,統大軍進入甌江於十一月初七,攻破磐石城,驅逐清軍,第二日進兵樂清,分兵屯紮蒲岐、虹橋等處休整。在磐石駐軍5個月,於十六年四月撤退。鄭成功的抗清,激發了當地人的民族意識,紛紛支援糧食。清廷下令將沿江居民遷入內地,並拆毀磐石城,成一片廢墟。至康熙八年,開始展復,外遷之民,逐漸返回,康熙二十七年,城池重建。經過康熙、乾隆兩朝的休養生息,磐石又開始興旺。
民國光復,當地土紳吳熙周等即組織自治會,響應革命,推翻滿清封建統治,接受先進思想人物不斷出現,如朱昊飛留學德國工研習理工,吳百亨創民族資產,稱「乳品大王」,都影響當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有不少先進青年參加革命工作,經過歷次運動的洗禮,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磐石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溫州電廠的建造,港口碼頭的設立,樂斯染料廠的遷此,都對磐石帶來了繁榮。尤其是服裝業異軍突起,名聞中國。街道建設則有迎暉路、珠城路、農貿路、鎮前路等的開拓,鎮貌起了大變化。而新人物則有著名作家戈悟覺,經濟學博士林建海,社會科學院教授戴知賢、學富五車的朱烈老先生等,為磐石人文生輝。

❻ 吉林歷史的現代

到了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後將東北九省調整為:黑龍江、吉林、松江、遼寧、遼西五省。 接下來到1954年以後,改回東北三省:吉林、遼寧、黑龍江,而吉林省是由吉林、松江組合而成。
新中國成立後,吉林省行政區劃幾經調整。建國初期,吉林省僅轄2個市、2個專區、1個旗、22個縣和1個工業特區。1954年,東北行政區劃調整,將原黑龍江省的7個縣劃歸吉林省,與原屬吉林的乾安縣共同組建白城專區將原遼東省的1市9縣劃歸吉林省,設立通化專區將原遼東省的遼源市、西安縣、東豐縣和原遼西省的四平市、雙遼縣、梨樹縣劃歸吉林省管轄。同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遷至長春市。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的哲里木盟和呼倫貝爾盟的1縣1旗劃歸吉林省,1979年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從此,吉林省行政區域延續至今。全省現有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60個縣(市、區),765個鄉(鎮),241個街道辦事處。
吉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表 長春市 市轄區 朝陽區、寬城區、南關區、二道區、綠園區、雙陽區 市 榆樹市、九台市、德惠市 縣 農安縣 吉林市 市轄區 昌邑區、龍潭區、船營區、豐滿區 市 樺甸市、蛟河市、舒蘭市、磐石市 縣 永吉縣 四平市 市轄區 鐵西區、鐵東區 市 公主嶺市、雙遼市 縣 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 遼源市 市轄區 龍山區、西安區 縣 東豐縣、東遼縣 通化市 市轄區 東昌區、二道江區 市 梅河口市、集安市 縣 通化縣、輝南縣、柳河縣 白山市 市轄區 八道江區 市 臨江市 縣 撫松縣、靖宇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江源縣 松原市 市轄區 寧江區 縣 長嶺縣、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區、乾安縣、扶余縣 白城市 市轄區 洮北區 市 洮南市、大安市 縣 鎮賚縣、通榆縣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市 延吉市、圖們市、敦化市、龍井市、琿春市、和龍市 縣 汪清縣、安圖縣 【以上表格來自於中國網 】

❼ 磐石市第二中學的歷史沿革

1960年紅旗嶺鎳礦建,1961年7月,紅旗嶺礦子弟學校建校,校址在紅旗嶺礦二號街房,校舍為6棟12間干打壘式平房,張玉清同志任第一任校長。
1962年,紅旗嶺鎳礦劃歸磐石礦務局所轄,學校由「紅旗嶺礦子弟學校」更名為「磐石礦務局子弟學校」。
1964年,新建一棟三層教學樓,校長張玉清調離,由副校長呂毓耀同志主持全面工作,學校更名為「大嶺礦子弟學校」。1965年成立高中,學校變為完全子弟學校。
1966年,學校名稱改回「紅旗嶺礦子弟學校」。1967年,紅旗嶺礦轉為保密廠,學校更名為「八八七廠子弟學校」。
1974年,在四號街房新建三層樓教學樓,初中、高中遷入新校舍。
1977年紅旗嶺鎳礦(八八七廠)更名為「磐石鎳礦」,學校更名為「磐石鎳礦子弟學校」,1979年,又建一棟教學樓,初中遷至新校舍,初、高中分離,學校更名為「磐石鎳礦三中」。
從1979年到1985年間,袁國維、費世庫、杜尚俠、孫新成歷任校長。
1984年,磐石鎳礦成立職業高中,初中遷回高中部。 1985年,磐石鎳礦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接管,「磐石鎳礦」更名為「吉林鎳業公司」,學校更名為「吉林鎳業公司第一中學」。
從1985年到1999年間,平玉林、溫寶林、周玉純、陳國義歷任校長。
2000年,吉林鎳業公司體制改革,成立吉林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學校更名為「吉林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一中學」,蔡忠維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金紅素任副校長,楊磊任副校長。
2001年1月,金紅素任校長,郭建坤任黨支部副書記,黃海任副校長。
2002年7月1日,原吉林鎳業集團有限公司第一中學高中部與原磐石市第十六中學高中部合並成立獨立高中,金紅素任校長,郭建坤任黨支部副書記,黃海任副校長。2004年磐石市教育局任命朱玉廣為副校長。
2007年10月15日,金紅素校長調離,副書記郭建坤主持學校全面工作,2007年12月,磐石市教育局任命郭建坤任為磐石市第二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隨著教育資源的整合,2013年8月1日,磐石市三所普通高中合並,原紅旗嶺鎮的磐石二中整體遷入磐石市內,磐石實驗中學高中部遷入磐石市內,紅光中學漢族班合並到新磐石二中。原磐石實驗中學校長杜才任新磐石二中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❽ 請問吉林省磐石市現任市長是誰

吉林省磐石市現任市長是張守華。

2019.09--2020.04吉林市國有資本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吉林市城市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吉林市國元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2020.04--磐石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理市長。

吉林市人民政府是由吉林省人民政府直接領導的地市級權力機構的執行部門,對市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同時對省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吉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松江路65號,成立於1948年3月23日,1958年將永吉、磐石、舒蘭、蛟河、樺甸等縣劃歸吉林市。



(8)磐石市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968年3月,成立吉林市革命委員會。1980年撤消吉林市革命委員會,改稱吉林市人民政府。現轄4個城區(船營區、昌邑區、龍潭區、豐滿區)、4個縣級市(磐石市、蛟河市、舒蘭市、樺甸市)、1個永吉縣、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截止2006年,市區總面積3636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面積199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31平方公里。轄4區(昌邑區、船營區、龍潭區、豐滿區)、5縣市(永吉縣、舒蘭市、磐石市、蛟河市、樺甸市)、78個鄉鎮、71個街道辦事處,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❾ 吉林省磐石市窮嗎

吉林省磐石市在縣級市屬於中等發展水平。

磐石市隸屬於吉林省吉林市,位於中國吉林省中南部、吉林市南部。全市幅員3867.3平方千米,轄13個鎮、1個鄉、3個街道、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磐石市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6億元,同比增長3.5%;地方級財政收入實現7.5億元,同比增長7.2%;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9.5億元,同比增長13.2%;規模工業總產值實現178.3億元,同比增長9%;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043萬元,同比增長20%。

工業發展說明

磐石市深入開展「百人助百企」活動,為企業協調流動資金貸款3.8億元,落實減稅降費政策4.3億元。華明、華信、盛營產能持續釋放,圍鋼經濟產值達到130億元,創歷史新高。

「三個百億級」產業園區建設穩步推進,磐石冶金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區通過省第一批化工園區認定,「工業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同比增長6.9%。新增規模工業企業4戶、億元企業1戶、高新技術企業3戶,新認定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4戶。

成功盤活華威特電子、吉林廣潤等存量資產5戶,釋放土地存量9.3萬平方米,形成有效投資1.8億元。規模工業產值增幅高於吉林地區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持續領跑外五縣。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磐石市

以上內容參考 磐石市人民政府—2020年磐石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❿ 磐石市天一門歷史

摘要 磐石市剛剛建成的「天一門」牌樓,是在原來的舊址上恢復重建的。雄偉的門梁下倒吊著的倆個立托,每個立托分四面,東側立托四面彩漆四個字「風調雨順」西面的則是「國泰民安」。這是倆句吉祥喜慶的祈福語,代表著廣大人民的美好願望。每個立托的最底面是金漆大字「福」,也是暗示天下蒼生身臨福境之意。

熱點內容
師德培訓工作總結 發布:2025-05-22 07:07:53 瀏覽:718
數學書的照片 發布:2025-05-22 06:43:53 瀏覽:834
我嚴厲的老師 發布:2025-05-22 04:40:42 瀏覽:31
玉林老師招聘 發布:2025-05-22 04:32:54 瀏覽:407
班主任帶班策略 發布:2025-05-22 04:17:56 瀏覽:796
眼睛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5-22 02:50:22 瀏覽:154
模仿班主任老師 發布:2025-05-22 02:04:16 瀏覽:654
教育敘事高中 發布:2025-05-21 23:39:42 瀏覽:767
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方案 發布:2025-05-21 23:29:07 瀏覽:389
小馬過河國際教育 發布:2025-05-21 23:19:00 瀏覽: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