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物理2
① 「學渣」試卷曝光,在試卷上搞塗鴉,他們是怎麼想的
自從每個人踏入校園時,考試成為我們一生中不可或缺的環節,考試的真實目的是為了檢驗我們學習的主要途徑,然而在現實中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在考試中不斷成長完善自我的學生總是佔少數,如果學生們有一個可以自我選擇的機會,不參加考試的學生大有存在。
為了避免上述問題我們需要每天課後把當天所學的知識多看幾遍,想一想,直到全部理解後再去做當天的作業,否則只是應付作業,毫無意義。這樣做一段時間事半功倍的掌握知識,以後少了許多障礙。習慣反映自己的態度,而態度決定一切!真誠地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尋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自己的學習成績蒸蒸日上。
② 高中物理△x=a t∧2這個公式怎麼來的
③ 請問哪有純愛塗鴉的漫畫下載(非BT和電驢)
我用了兩年多了,一直好好的。看一下轉貼:
http://bbs.verycd.com/topics/98417/
第一篇:關於傷硬碟的話題
我先說一下現代硬碟的工作原理
現在的硬碟,無論是IDE還是SCSI,採用的都是"溫徹思特「技術,都有以下特點:1。磁頭,碟片及運動機構密封。2。固定並高速旋轉的鍍磁碟片表面平整光滑。3。磁頭沿碟片徑向移動。4。磁頭對碟片接觸式啟停,但工作時呈飛行狀態不與碟片直接接觸。
碟片:硬碟碟片是將磁粉附著在鋁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圓碟片的表面上.這些磁粉被劃分成稱為磁軌的若干個同心圓,在每個同心圓的磁軌上就好像有無數的任意排列的小磁鐵,它們分別代表著0和1的狀態。當這些小磁鐵受到來自磁頭的磁力影響時,其排列的方向會隨之改變。利用磁頭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鐵方向,使每個小磁鐵都可以用來儲存信息。
盤體:硬碟的盤體由多個碟片組成,這些碟片重疊在一起放在一個密封的盒中,它們在主軸電機的帶動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轉,其每分鍾轉速達3600,4500,5400,7200甚至以上。
磁頭:硬碟的磁頭用來讀取或者修改碟片上磁性物質的狀態,一般說來,每一個磁面都會有一個磁頭,從最上面開始,從0開始編號。磁頭在停止工作時,與磁碟是接觸的,但是在工作時呈飛行狀態。磁頭採取在碟片的著陸區接觸式啟停的方式,著陸區不存放任何數據,磐吩詿飼�蚱敉#�淮嬖謁鶘巳魏問�蕕奈侍狻6寥∈�菔保�唐�咚儺���捎詼源磐吩碩�扇×司�傻目掌��ρ�杓疲�聳貝磐反τ誒肱堂媸�萸?.2---0.5微米高度的」飛行狀態「。既不與盤面接觸造成磨損,又能可靠的讀取數據。
電機:硬碟內的電機都為無刷電機,在高速軸承支撐下機械磨損很小,可以長時間連續工作。高速旋轉的盤體產生了明顯的陀螺效應,所以工作中的硬碟不宜運動,否則將加重軸承的工作負荷。硬碟磁頭的尋道飼服電機多採用音圈式旋轉或者直線運動步進電機,在飼服跟蹤的調節下精確地跟蹤碟片的磁軌,所以在硬碟工作時不要有沖擊碰撞,搬動時要小心輕放。
原理說到這里,大家都明白了吧?
首先,磁頭和數據區是不會有接觸的,所以不存在磨損的問題。
其次,一開機硬碟就處於旋轉狀態,主軸電機的旋轉可以達到4500或者7200轉每分鍾,這和你是否使用FLASHGET或者ED都沒有關系,只要一通電,它們就在轉.它們的磨損也和軟體無關。
再次,尋道電機控制下的磁頭的運動,是左右來回移動的,而且幅度很小,從碟片的最內層(著陸區)啟動,慢慢移動到最外層,再慢慢移動回來,一個磁軌再到另一個磁軌來尋找數據。不會有什麼大規模跳躍的(又不是青蛙)。所以它的磨損也是可以忽略不記的。
那麼,熱量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是主軸電機和尋道飼服電機的旋轉,硬碟的溫度主要是因為這個。
其次,高速旋轉的盤體和空氣之間的摩擦。這個也是主要因素。而硬碟的讀寫?很遺憾,它的發熱量可以忽略不記!
硬碟的讀操作,是碟片上磁場的變化影響到磁頭的電阻值,這個過程中碟片不會發熱,磁頭倒是因為電流發生變化,所以會有一點熱量產生。寫操作呢?正好反過來,通過磁頭的電流強度不斷發生變化,影響到碟片上的磁場,這一過程因為用到電磁感應,所以磁頭發熱量較大。但是碟片本身是不會發熱的,因為碟片上的永磁體是冷性的,不會因為磁場變化而發熱。
但是總的來說,磁頭的發熱量和前面兩個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了。熱量是可以輻射傳導的,那麼高熱量對碟片上的永磁體會不會有傷害呢?其實傷害是很小的,永磁體消磁的溫度,遠遠高於硬碟正常情況下產生的溫度。當然,要是你的機箱散熱不好,那可就怪不了別人了。
我這里不得不說一下某人的幾個錯誤:
一、高溫是影響到磁頭的電阻感應靈敏度,所以才會產生讀寫錯誤,和永磁體沒有關系。
二、所謂的熱膨脹,不會拉近盤體和磁頭的距離,因為磁頭的飛行是空氣動力學原理,在正常情況下始終和碟片保持一定距離。當然要是你大力打擊硬碟,那麼這個震動。。。。。
三、所謂尋道是指硬碟從初使位置移動到指定磁軌。所謂的復位動作,並不是經常發生的。因為磁軌的物理位置是存放在CMOS裡面,硬碟並不需要移動回0磁軌再重新出發。只要磁頭一啟動,所謂的復位動作就完成了,除非你重新啟動電腦,不然復位動作就不會再發生。
四、IDE硬碟和SCSI硬碟的盤體結構是差不多的。只是SCSI硬碟的介面帶寬比同時代的IDE硬碟要大,而且往往SCSI卡往往都會有一個類似CPU的東西來減緩主CPU的佔用率。僅此而已,所以希捷才會把它的SCSI硬碟的技術用在IDE硬碟上。
五、硬碟的讀寫是以柱面的扇區為單位的。柱面也就是整個盤體中所有磁面的半徑相同的同心磁軌,而把每個磁軌劃分為若干個區就是所謂的扇區了。硬碟的寫操作,是先寫滿一個扇區,再寫同一柱面的下一個扇區的,在一個柱面完全寫滿前,磁頭是不會移動到別的磁軌上的。所以文件在硬碟上的存儲,並不是像一般人的認為,是連續存放在一起的(從使用者來看是一起,但是從操作系統底層來看,其存放不是連續的)。所以FLASHGET或者ED開了再多的線程,磁頭的尋道一般都不會比你一邊玩游戲一邊聽歌大。當然,這種情況只是單純的下載或者上傳而已,但是其實在這個過程中,誰能保證自己不會啟動其它需要讀寫硬碟的軟體?可能很多人都喜歡一邊下載一邊玩游戲或者聽歌吧?更不用說WINDOWS本身就需要頻繁讀寫虛擬內存文件了。所以,用FG下載也好,ED也好,對硬碟的折磨和平時相比不會太厲害的。
六、再說說FLASHGET為什麼開太多線程會不好和ED為什麼硬碟讀寫頻繁。首先,線程一多,cpu的佔用率就高,換頁動作也就頻繁,從而虛擬內存讀寫頻繁,至於為什麼,學過操作系統原理的應該都知道,我這里就不說了。ED呢?同時從幾個人那裡下載一個文件,還有幾個人同時在下載你的文件,這和FG開多線程是類似的。所以硬碟燈猛閃。但是,現在的硬碟是有緩存的,數據不是馬上就寫到硬碟上,而是先存放在緩存裡面,,然後到一定量了再一次性寫入硬碟。在FG裡面再怎麼設置都好,其實是先寫到緩存裡面的。但是這個過程也是需要CPU干預的,所以設置時間太短,CPU佔用率也高,所以硬碟燈也還是猛閃的,因為虛擬文件在讀寫。
七、硬碟讀寫頻繁,磁頭臂在尋道伺服電機的驅動下移動頻繁,但是對機械來說這點耗損雖有,其實不大。除非你的硬碟本身就有機械故障比如力臂變形之類的(水貨最常見的故障)。真正耗損在於磁頭,不斷變化的電流會造成它的老化,但是和它的壽命相比。。。。。應該也是在合理范圍內的。除非因為震動,磁頭撞擊到了盤體。
八、受高溫影響的最嚴重的是機械的電路,特別是硬碟外面的那塊電路板,上面的集成塊在高溫下會加速老化的。所以IBM的某款玻璃硬碟,雖然有壞道,但是一用某個軟體,馬上就不見了。再嚴重點的,換塊線路板,也就正常了。就是這個原因.
總之,硬碟會因為環境不好和保養不當而影響壽命,但是這絕對不是軟體的錯。FLASHGET也好,ED也好,FTP也好,它們雖然對硬碟的讀寫頻繁,但是還不至於比你一般玩游戲一般聽歌對硬碟傷害大.說得更加明白的話,它們對硬碟的所謂耗損,其實可以忽略不記.不要因為看見硬碟燈猛閃,就在那裡瞎擔心.不然那些提供WEB服務和FTP服務的伺服器,它們的硬碟讀寫之大,可絕非平常玩游戲,下軟體的硬碟可比的。
硬碟有一個參數叫做連續無故障時間。它是指硬碟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單位是小時,英文簡寫是MTBF。一般硬碟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時。具體情況可以看硬碟廠商的參數說明。這個連續無故障時間,大家可以自己除一下,看看是多少年。然後大家自己想想,自己的硬碟平時連續工作最久是多長時間。
目前我使用的機器,已經連續開機1年了,除了中途有幾次關機十幾分鍾來清理灰塵外,從來沒有停過(使用金轉6代40G)。另外還有三台使用SCSI硬碟的伺服器,是連續兩年沒有停過了,硬碟的發熱量絕非平常IDE硬碟可比(1萬轉的硬碟啊)。在這方面,我想我是有發言權的。
最後補充一下若干點:
一、硬碟最好不要買水貨或者返修貨。水貨在運輸過程中是非常不安全的,雖然從表面上看來似乎無損傷,但是有可能在運輸過程中因為各種因素而對機械體造成損傷。返修貨就更加不用說了。老實說,那些埋怨硬碟容易損壞的人,你們應該自己先看看,自己的硬碟是否就是這些貨色。
二、硬碟的工作環境是需要整潔的,特別是注意不要在頻繁斷電和灰塵很多的環境下使用硬碟。機箱要每隔一兩個月清理一下灰塵。
三、硬碟的機械最怕震動和高溫。所以環境要好,特別是機箱要牢固,以免共震太大。電腦桌也不要搖搖晃晃的。
四、要經常整理硬碟碎片。這里有一個大多數人的誤解,一般人都以為硬碟碎片會加大硬碟耗損,其實不是這樣的。硬碟碎片的增多本身只是會讓硬碟讀寫所花時間比碎片少的時候多而已,對硬碟的耗損是可以忽略的(我在這里只說一個事實,目前網路上的伺服器,它們用得最多的操作系統是UNIX,但是在UNIX下面是沒有磁碟碎片整理軟體的。就連微軟的NT4,本身也是沒有的)。不過,因為磁頭頻繁的移動,造成讀寫時間的加大,所以CPU的換頁動作也就頻繁了,而造成虛擬文件(在這里其實准確的說法是換頁文件)讀寫頻繁,從而加重硬碟磁頭尋道的負荷。這才是硬碟碎片的壞處。
五、在硬碟讀寫時盡量避免忽然斷電,冷啟動和做其他加重CPU負荷的事情(比如在玩游戲時聽歌,或者在下載時玩大型3D游戲),這些對硬碟的傷害比一般人想像中還要大。
總之,只要平常注意使用硬碟,硬碟是不會那麼快就和我們說BYEBYE的。當然,如果是硬碟本身的質量就不行,那我就無話可說了。
該回答在2005-12-28 13:55:25由回答者修改過
④ 在塗鴉中的TAG是指什麼
1、Tag總的來說是一種分類系統,有人把他稱為大眾分類(Folksonomy)。但是tag又不同於一般的目錄結構的分類方法,首先tag能以較少的代價細化分類,想像一下,一篇涉及面比較廣的文章,比如一篇談論20世紀以來物理學的成就的文章,可能會涉及到相對論、量子力學、黑洞理論、大爆炸宇宙理論,可能涉及到愛因斯坦、普朗克等科學家,甚至可能涉及到諾貝爾獎。如果你用目錄結構的分類方法的話,根本不可能按這篇文章涉及到的各個方面來分類,因為要細化分類,將使整個目錄結構異常龐大,更加不利於資料的組織以及查找。而tag則不同,他可以自由地不考慮目錄結構的給文章進行分類,各個tag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平行的關系,但是又可以根據相關性分析,將經常一起出現的tag關聯起來,而產生一種相關性的分類。
2、Tag也可以說是一種關鍵詞標記,利於搜索查找。但是tag也不同於一般的關鍵詞,用關鍵詞進行搜索時,只能搜索到文章裡面提到了的關鍵詞,但tag卻可以將文章中根本沒有的關鍵詞做為tag來標記,比如上面那篇文章,我可以標記為「資料」或者「歷史」,當然更多的時候是標記為「物理」,不過,我如果標記上「資料」的tag,則可以將所有資料性的文章全部關聯起來,便於查找。
3.Tag的意義不僅在於分類,更在於它可以體現出用戶各人的思想、生活和感情。比如,去年你去北京旅遊,有你和家人旅遊火車中的照片,你也可以將它以北京標識。以後,當你看到這張並不是北京的照片的時候,可以想到你在北京的旅遊。
4.Tag與普通分類法不同,它是從下向上建立的,普通分類法一般從上向下建立。
5.Tag的意義體現在分享:通過相同的tag可以找到你想要得別人的blog,網摘,圖片,文件等等。
⑤ 《手機》電視劇某一集 裡面手電筒的光是怎麼留在天空的
電視劇《手機》中,有一幕說的是主人公嚴守一在小時候用手電筒在天空中寫字,想必這樣的場景大家兒時也玩過吧,而攝影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你已可以在相機與手電筒的搭配下,創作出極富想像力的攝影作品,這就是「光塗鴉」。
「光塗鴉」是一種在黑暗環境中,利用相機對移動的光源進行長時間曝光而創造出特殊效果的攝影方法。首創者是一位來自英國威爾士的攝影師邁克爾·博桑科,他只用手電筒和照相機,通過光繪制出炫目奇特的塗鴉攝影作品。
「光塗鴉」技巧
「光塗鴉」通常也被人們稱為光繪畫,是一種在夜晚或黑暗的空間內,通過快速移動光源或相機產生光影軌跡形成圖畫效果的攝影技術。以下幾點可供大家在拍攝時參考:
1.准備好數碼單反相機或其他支持B門、長時間快門的普通數碼相機。
2.一定要有三腳架。
3.准備發光物。手電筒、熒光棒、打火機,甚至手機等任何發光物體都可以。
4.按下快門,另一人手持發光物在鏡頭前塗鴉,時間控制在30秒內。如有模特,要在30秒內保持同一個姿勢。
5.光線要保證在畫畫的時候可以射入鏡頭,光源滯留時間以及攝入鏡頭的角度大小,都可以控制。
6.想要拍出人形,可以讓真人扮演模特,擺出造型,然後順著路徑描出輪廓即可。
7.「光塗鴉」出現的字,要反過來寫,類似於木版雕刻。
8.如果是普通的數碼相機,最好將曝光時間設置在6秒以上。
9.必須在光線足夠暗的地方進行拍攝。
⑥ 蘋果手機有什麼好玩的游戲嗎
1、《未上鎖的房間 The Room》
《未上鎖的房間 》是一款經典的3D密室逃脫類燒腦游戲, 游戲專門針對觸摸屏手勢操作進行開發,機關謎題設計極為巧妙,充滿創意,解密方式環環相扣,每解開一個謎題都能讓人大呼過癮!想讓人把膝蓋獻給開發團隊。
2、《紀念碑谷1-2》
《紀念碑谷》是2014年發行的一款解謎類手機游戲。玩家在游戲中,通過探索隱藏小路、發現視力錯覺以及擊敗神秘的烏鴉人來幫助沉默公主艾達走出紀念碑迷陣,引導艾達至終點。
3、《塗鴉上帝》
《塗鴉上帝》是一款基於神話故事對上帝的描繪,而創作的一款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益智游戲。游戲中你可以扮演上帝的角色,利用風、火、土、水四種基本元素相互結合,創造世界上的各種東西,包括人。
4、《里奧的財富》
《里奧的財富》是一款備受贊譽的冒險游戲,在游戲中,你要在森林荒漠雪山追捕偷取你金幣的神秘狡猾的小偷。
5、地獄邊境
《地獄邊境》一款2D恐怖冒險游戲,玩家在游戲里扮演一名小男孩,在地獄的邊緣尋找死去的姐姐。設計搶眼,一個不起眼的木箱,一條隱藏的道路,都是你成功躲避障礙打到敵人的關鍵。不僅有各種物理學知識的運用,也有違背常規的逆向思維。
⑦ 數學家的小故事,20字左右的,急需啊。。。。2個。
1、歐拉不滿10歲就開始自學《代數學》。這本書連他的幾位老師都沒讀過。可小歐拉卻讀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筆作個記號,事後再向別人請教。
2、華羅庚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於專心常被同伴們戲稱為「羅獃子」,但是他並不在意別人嘲笑他。
拓展資料:
1、萊昂哈德·歐拉
萊昂哈德·歐拉 ,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瑞士數學家、自然科學家。1707年4月15日出生於瑞士的巴塞爾,1783年9月18日於俄國聖彼得堡去世。歐拉出生於牧師家庭,自幼受父親的影響。13歲時入讀巴塞爾大學,15歲大學畢業,16歲獲得碩士學位。
歐拉是18世紀數學界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為數學界作出貢獻,更把整個數學推至物理的領域。他是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平均每年寫出八百多頁的論文,還寫了大量的力學、分析學、幾何學、變分法等的課本,《無窮小分析引論》、《微分學原理》、《積分學原理》等都成為數學界中的經典著作。歐拉對數學的研究如此之廣泛,因此在許多數學的分支中也可經常見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
此外歐拉還涉及建築學、彈道學、航海學等領域。瑞士教育與研究國務秘書Charles Kleiber曾表示:「沒有歐拉的眾多科學發現,今天的我們將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則認為:讀讀歐拉,他是所有人的老師。
2、華羅庚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⑧ 物理題!!!急急急!!!快啊!!!快!!!啊啊啊啊啊啊!!快啊!!!有過程!!!寫出來!!!過著塗
(1)s=5*340/2m=850m
(2)s=5*(10+340)/2m=875m
⑨ 《神探伽利略》中 湯川每次在地上塗鴉的公式到底是什麼
參考一下
http://..com/link?url=_pwC1DQNwv9TjUOFwWh__KzCCbpVhsihAa
http://..com/link?url=-sr3AIIfSfZgkLPXOHR5_LpyVYFzZbEDQ8p9ouslgDXuk5LqK
他也許並不是真的要用這些公式來計算什麼得出什麼結論,只是以一個物理學家的身份,通過羅列這些物理公式,來理清自己的思路,將原本不相乾的符號,原本不相乾的事物進行整理,最後形成案件真實過程。寫公式是為了將大腦中各不相關的片段理清,讓他們變得息息相關。就像那些公式一樣,原本不相乾的數字元號通過等式,變得息息相關,理所當然。
雖然也是覺得那些公式沒有什麼用,但是覺得那些公式配上那個音樂感覺就挺不錯的。電視劇多數都要加點不同於原著的特色才行,像那些湯薰的粉紅色泡泡,像柯南第一部劇場版的最後red mercury 的拆除,還有樓主提到的公式,這些除了是加入現代電視劇特色之外,也是一種新的而且大膽的嘗試。我們應該報以鼓勵,不需要單單的只注意著他寫的公式是什麼,把它放到整部劇里去看就會覺得如果刪了的話就沒有現在的伽利略那麼好看了。其實還可以這么想想,雅治寫出這種對於他來說簡直是要命的公式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啊,就別再在意這個公式的問題了。
《神探伽利略》這部電視劇的看點應該為以下幾點1.每集出現ガリレオ字幕的鏡頭(除了X沒有)2.湯川推理寫公式的樣子到腦海里聯系起所有線索最後用中指架在鼻樑上扶眼鏡的樣子(X沒有··)3.最後的片尾從湯川在校園里寫公式到研究室和內海在一起的視頻(X還是沒有)4.以上所有鏡頭放的音樂(X最後放字幕時放的是寫公式時的一段背景音樂吧也就是下集預告是放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