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儲蓄歷史
『壹』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由哪年哪年哪日成立
答:1、1919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前身郵政儲金局成立
1942年,儲金匯業局成為當時六大金融支柱「四行兩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建國初期,1953年郵政儲蓄業務停辦,郵政繼續辦理匯兌業務。
1986年,郵政儲蓄正式恢復開辦。
2007年3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2012年1月21日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依法整體更名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PostalSavingsBankofChina,簡稱PSBC,郵儲銀行)可追溯至1919年開辦的郵政儲金業務,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2、2007年3月,在改革原郵政儲蓄管理體制基礎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式掛牌成立。2012年1月,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2019年12月10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3、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是中國領先的大型零售商業銀行,定位於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服務三農」,致力於為中國經濟轉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戶群體提供服務。
4、郵儲銀行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全部設立了省級分行,在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設有5個計劃單列市分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是中國一家大型零售商業銀行,於2007年3月6日成立,總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
前身為郵政儲金局;2016年,郵儲銀行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主要經營銀行、金融服務業務。
2021年10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官網發布公告,稱因業務調整,決定自2021年11月17日起,停止郵儲生活App注冊及支付服務;自2021年12月22日起,停止郵儲生活App全部服務,並關閉郵儲生活App下載入口。
中文名稱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公司性質
國有商業銀行
外文名稱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總部地點
北京市西城區
年營收
286,202百萬元(2020年)
員工人數
177,797人(2020年)[1]
經營范圍
金融服務
注冊資金
8103057.400000萬人民幣
企業領導
張金良(董事長)
公司官網
www.psbc.com
年利潤
64,199百萬元(2020年)
『貳』 郵政儲蓄卡查歷史明細
查詢郵政儲蓄抄卡(借記卡)明細的方式有:
1、撥打客服熱線電話、根據語音提示查詢銀行卡明細;
2、在ATM機或其它自助機具上查詢銀行卡明細帳;
3、在同行營業網點櫃台辦理查詢業務、需要銀行卡開戶人帶上身份證和銀行卡辦理;
4、登錄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查詢銀行卡交易明細;
『叄』 有沒有人知道去哪裡可以找到郵政儲蓄銀行的相關歷史資料,比如歷年的存貸款數量,網點的數量,開展業務情況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官網裡面有個「大事記」,裡面詳細記錄了郵儲銀行每一年發生的大事,很全面。http://www.psbc.com/portal/zh_CN/AboutPSBC/MajorEvents.html。
『肆』 郵政儲蓄歷史取款記錄能查到嗎
可以查詢,直接拿卡在ATM上可以查最近十筆的。電話銀行憑賬號密碼可以查最近十筆的。本人帶著身份證和折或者卡在窗口可以查所有歷史記錄。
『伍』 中國郵政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我國郵政的發展由古代的郵驛與烽火台通信到古代民間的通信組織,再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郵政 ,以及全國解放前郵驛、民信局、僑批局、客郵、海關郵政、大清郵政等相繼並存的混亂局面。清朝統治結束後由中華郵政到中國革命戰爭時期的人民郵政,最後由建國以來人民郵電事業發展至。
我國最早關於通信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經考證,「簡書」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這也就是郵驛的前身。郵驛與烽火台通信,都源於奴隸制國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通信的需要。在兩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方法。
而在解放戰爭中,組織和擴大了隨軍郵政機構來支援戰爭。在各野戰軍政治部之下都建立了軍郵總局,在各兵團、縱隊和師團中設立了許多軍郵分局、支局和軍郵站,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軍郵通信系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郵電通信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近幾年還陸續開辦了特快專遞、電子信函、郵政快件業務和恢復開辦了郵政儲蓄業務。
通信事業是人類生存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雖然近年電子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郵政事業的發展,但我們還是要銘記郵政的歷史!
『陸』 郵政儲蓄的由來!
郵政儲蓄過去叫郵政儲金,起源於英國。我國在清代末葉就有開辦郵政儲金的提議,至1908年,才派員去奧地利學習並進行籌備。
1918年,政府頒布了《郵政儲金條例》。1919年6月,又公布了《郵政總局經理郵政儲金章程》,並在郵政總局設儲金課,開始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漢口等全國11個城市中試行。
到了1920年,全國郵政儲金機構達到334所。1930年國民黨政府開設了郵政儲金匯業總局,直接歸於交通部管轄,將郵政總局所管的儲匯業務移歸辦理,設營業處對外營業,專辦全國范圍的儲金和匯兌業務,並授權指揮與監督郵局辦理同上業務。
5年後,郵政儲金機構改稱為郵政儲金匯業局,隸屬於交通部郵政總局,職權和主要業務同原來一樣。到今天,我國郵政儲蓄已成為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快捷方便贏得了廣大儲戶的信賴。
目前,世界上已約有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郵政部門開辦此項業務。如日本,郵政儲金收儲額已突破一百萬億日元,有第二預算之稱。
『柒』 郵政儲蓄卡如何查兩年前的歷史明細呢
跨省沒有辦法在郵政儲蓄銀行櫃台列印交易明細,只能回到開戶省內辦理,如果存摺丟了,提供卡,身份證原件可以,收費10元。
『捌』 中國郵政事業發展史(從古至今,簡略回答,只需列出來就可以了)
在中文裡,「郵票」一詞最早見清光緒14年(1888年)3月12日台灣郵政總局(由清廷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於台北設立)頒布的《台灣郵政總局告示》和同時發行的《台灣郵票》上,此後「郵票」一詞便流傳至今,成為中文裡的標准譯名。而在郵票傳入早期還有「信票」、「信印」、「信資圖記」等對英文
中國的郵票在清代與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多由外國代印。清代郵票曾在日本築地活版印刷所、英國倫敦華德路公司、英國倫敦威爾金生公司、德國許萊謝蘭特公司等處印製;民國郵票曾在英國倫敦華德路公司、美國鈔票公司等處印製。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部郵票在國內印製,由北京印鈔廠、北京人民印刷廠、上海市印刷一廠,華東稅務司署造冊廠、華東郵政南京印刷廠、上海商務印書館、上海大業工業公司、大東書局上海印刷廠等承辦。其中1959年7月開始投產的北京郵票廠負責了絕大部分的郵票印製任務。
『玖』 郵政儲蓄歷史交易明細如何查詢
你可以憑本人身份證到郵政儲蓄銀行列印交易明細單,必須是開戶地的同一省內,外省是不能查詢的。 您好,您可以持卡和身份證到銀行網點免費列印。
『拾』 郵政儲蓄的發展經歷哪幾個階段都各有哪些特點
郵政儲蓄的發展歷程
中國郵政辦理儲蓄業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解放前經營郵政儲匯業務的「郵政儲金匯業局」在當時的金融界佔有重要地位。新中國成立後,郵政儲蓄一度停辦。1986年郵政儲蓄恢復開辦以來,其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6年~1989年):為發揮郵政點多面廣的優勢,向廣大群眾提供基礎金融服務,積聚社會資金、發展國民經濟,根據國務院的指示,郵電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文規定,於1986年4月1日正式開辦郵政儲蓄業務。郵政儲蓄吸收的存款全部繳存人民銀行統一使用,人民銀行根據繳存存款的平均余額付給手續費。
第二階段(1990年~1998年):郵政部門和人民銀行繳存存款的業務關系轉變為轉存款關系,郵政儲蓄存款轉存人民銀行,人民銀行支付轉存款利息,郵政儲蓄由代辦轉為自辦。郵政儲蓄計算機聯網工程開始建設,實現了部分重點城市之間郵政儲蓄活期的通存通取;辦理了代發工資等中間業務。
第三階段(1998年~2003年7月):1998年郵電分營、郵政獨立運行後,郵政儲匯業務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建成了全國郵政儲蓄計算機異地實時交易系統,活期儲蓄異地通存通取業務深受客戶歡迎。
從特定的歷史時期來看,郵政儲蓄資金轉存人民銀行的制度安排,對於支持國家經濟建設,促使郵政部門集中精力抓好業務發展、風險控制和信息化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國家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和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郵政儲蓄轉存款政策的調整也勢在必行。
第四階段(2003年8月至今):以國家對郵政儲蓄存款實行新老劃段、老轉存款仍存放人民銀行,新增資金開始自主運用的政策為標志,郵政儲匯業務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郵政儲匯向資產、負債、中間業務全面、協調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