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化學難點
1.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和能量關系
2.化學反應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3.酸鹼反應和沉澱反應
4.氧化還原反應
5.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
6.分子結構和性質
7.固體結構和性質
8.配位化合物
9.鹼金屬和鹼土金屬元素
10.鹵素和氧族元素
11.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
12.過渡元素
希望能幫上忙~
❷ 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那個難一些
其實最難的是有機 無機的難點在後面元素化學,難在內容多上 有機難在合成上,有機一定好好學 分析挺簡單,不用管它 物化難在數理推到上,高數學的好的,努努力也能學好 這是學習 就考試而言,有機可以很難 有機想出難題太容易了 不過各學校要求不一樣 課程設置和考試要求都有差異 不過我建議你一定要特別重視有機 有機老師想把卷子出難了,壓低平均分簡直易如反掌 其他科只要學好了,老師想難倒你都困難
❸ 初高中的化學的重點難點各是什麼 考點呢
一.認真抓好「聽、思、問、練」的學習四個環節,力求達到懂、會、透,提高課上吸收率。
聽是關鍵,思是核心,課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力,聚精會神聽講,排除一切干擾和雜念去專心聽講是決定學習效率高低的關鍵。有些同學課上精神不集中,打盹兒,做小動作,不注意聽講,而在課余時間補課,就如同揀了芝麻丟了西瓜一樣,久而久之知識缺陷越來越多,造成學習吃力,形成惡性循環。更重要的是還要會聽課,不僅聽會知識的來龍去脈,對概念、例題要能理解同時更要學習和感受老師講的每一知識點的方法與思路。要學會巧妙地完整記筆記的方法,課上一定要養成「先聽後記」的習慣,將聽到的內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綱挈領地記錄本節的重點、難點,須掌握的內容和課本上沒有的內容、易錯、易混或對自己有啟發的地方。當時沒聽懂的,沒明白的地方,課下要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還要記清課本內容和發散性問題及要求當堂完成的鞏固性、檢驗性、提高性的訓練試題。課後應全面系統地整理筆記,將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感受作筆錄。這個過程可以提高每個同學的悟性也就是消化、理解變為自己知識的過程。
「思」是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之中,只有積極思考,才能使自己獲得知識,實現由感性到理性的飛躍,因此課上要勤於思考,學會思考,積極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爭論,以此來鍛煉和培養自己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從而達到使當堂所學知識能消化、理解。
要「練」一定量的習題來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並可培養一定的技能技巧,是達到會、透的一個重要環節。但不能搞簡單的重復或題海戰術。要通過作一定量的題自己能悟出什麼道理,總結出一些規律來,要把作題的過程看成為培養自己的思維和思維能力再提高的過程,做題後不要僅滿足對答案,對解法而已,當每做稍有些難度的題後要回味一下,理順解題思路邏輯關系和題目的類型是很有益的。可以想這道題用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解題的基本方法是什麼,不這樣解行不行,哪種方法最簡捷這便是一題多解的過程。能否通過改變物質、數據、操作順序或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的互換來重解,這便是一題多變。回憶一下這道題與過去做過的題有無相同、相似之處這便是多題一解的訓練。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抓住聽、思、問、練四個學習環節,提高課上的吸收率,使所學知識不斷地消化理解變為自己的知識,不僅能達到懂、會,更重要的是達到透,這樣你就能運用自如,靈活多變培養了應變能力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二.在學習化學知識中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礎、抓思路、抓規律。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這是提高能力的保證。學好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和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在做題中要善於總結歸類題型及解題思路。化學知識之間是有內在規律的,掌握了規律就能駕馭知識,記憶知識。如化合價的一般規律,金屬元素通常顯正價,非金屬元素通常顯負價,單質元素的化合價為零,許多元素有變價,條件不同價態不同。再如實驗室製取氧氣所需氣體發生裝置為試管。規律為只要是給固體受熱無論是一種葯品還是兩種葯品用來製取氣體都要用同制氧氣一樣的裝置-即試管。抓住規律可以加以運用如給出信息題告訴實驗室制甲烷氣用醋酸鈉和鹼石灰兩種固體混合加熱,雖然我們沒學過這部分知識但根據固體受熱製取氣體的裝置規律可知同制氧樣。再如根據化學式的計算,要抓好思路,什麼題用化學式來計算即只要有元素的質量分數的題就先要根據化學式來計算。
三.要培養自己的自我完善能力
每次單元測驗後都要進行自我評價,找出成績與存在問題,特別是要分析所丟分的原因是什麼,各占多少分如失6分,其中粗心失2分,不會的失2分,復習不全面失2分,再分析一下自己為什麼粗心、不會,找出原因以利以後的學習,堅持下去必有好處。達到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非智力因素能力。建立錯題本,把自己在各次各類考試中及綜合練習中做錯的題集中收集起來,寫在錯題本上。每隔一段時間把這些題再重新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把已經掌握的題做上標記進行淘汰,使不會的題逐漸減少,直到減少到零,這樣堅持下去你的學習成績一定會突飛猛進的。
四.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學習方法
初中化學學科的顯著特之一是概念多,這些概念理解是否准確,掌握是否熟練對學好初中化學課程關系極大。是形成正確實驗技能,計算技能的依據,是分析和解決化學問題的基礎。而初三學生中對概念學習不重視,認為掌握概念就是死記硬背。學法不當,效果不好,這部分內容也是中考易失分的知識之一。
通過感性認識來掌握概念
化學基本概念是從大量的化學事實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如通過觀察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可以形成化合反應的概念。通過觀察酸、鹼、鹽溶液的導電性可形成電離的概念。所以脫離化學事實只是單純的背誦概念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更談不上能熟練掌握了。
2.找出概念間的聯系和區別
化學概念之間即有本質的區別又有聯系,學習時不要孤立地機械地單一記憶,應將不同的概念進行比較,從中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和內存聯系。如元素與原子、分子與原子不同點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可構成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相同點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元素是描述物質宏觀組成的,而原子是描述物質微觀構成的。使用時要注意物質拽元素,分子拽原子避免出現錯誤。
3.要理解概念的組成和系統
學習中要弄清每個概念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如何,其中關鍵部分是什麼如氧化物的概念,包括三部分,一為化合物,二為兩種元素組成,三為其中一種為氧元素三者缺一不可,其關鍵部分是第二、第三部分,弄清並搞懂了,書寫和判斷氧化物就容易了。再如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部分,一為一定溫度,二為100克溶劑,三為達到飽和狀態,四為溶解的質量。四部分缺一不可真正懂了在判斷和溶解度的有關計算題就不會出現錯誤了。
4.要注意概念中關鍵字、詞的意義理解和記憶。
每個概念在教材中都是用精煉的語言進行描述和表達的。在理解和記憶時切不可顧名思義,更不可斷章取義,要理解概念中關鍵的字和詞。如單質的概念,關鍵詞為純凈物,若不強調純凈物而改為物質的話,你還判斷為單質就是錯誤的。因為物質包括純凈物和混合物,那麼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就是單質也可以為混合物如紅磷與白磷,O2與O3它們都是由一種元素組成,但可組成兩種單質。由此延深的題:某物質經分析只含一種元素,則該物質是( ),A.一定是單質 B.一定是純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純凈物與可能是混合物。很明顯應選D。
五.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方法
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特點 1.元素及化合物與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相互滲透關系密切,要把這兩者結合好。如由碳元素組成的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的差異之大,硫酸由於濃、稀的不同而引起性質上有本質的不同。所以必須把物質的性質與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聯系起來。
2.元素及化合物知識的內在聯系緊密,規律性較強,知識系統都是從單質到化合物,都按存在性質用途制備的順序進行的。而物質的存在、制備、用途都取決於物質的性質。因此學習中應緊緊抓住物質的性質去帶動其餘的。如依據氫氣的化學性質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來推導它的用途、存在不要去死記硬背。
3.元素及化合物知識內容多,即有共性,又有個性因此在學習中一定要全面分析問題,即記通性又記特性。如HNO3具有酸的通性又有特性與金屬反應不生成氫氣而生成水。
4.元素及化合物知識對實驗的依賴性強,大部分化學知識是通過實驗獲得的。如氧氣的化學性質通過與C、P、S、mg、蠟燭等演示實驗使你認識到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所以一定要認真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達到印象深刻、記憶牢固、理解透徹。
如何學習呢?1. 要重視理論的指導作用。如物質結構的初步知識揭示了元素性質特別是元素化學性質跟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揭示了化學反應的本質,揭示了分子形成過程及化合價的實質。這就為正確書寫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奠定了理論基礎。
2.要總結規律並掌握物質的特性。要抓住典型物質總結出一般規律同時還要把握住物質的特性以提高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學習有機化合物可總結出甲烷、甲醇、乙醇、乙炔蠟燭等與氧氣反應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規律但各自都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再如學習第八章酸,通過鹽酸、硫酸、硝酸、磷酸的化學性質學習總結出酸的一般規律,但對不同的酸所具有的特性也要清楚。如濃H2SO4的吸水性和脫水性,硝酸的強氧化性都要掌握就全面了,否則就會出現錯誤。
3. 要定期整理歸納所學知識,注意縱橫聯系形成知識網路。元素化合物知識雖然繁多、零碎,但根據彼此之間的聯系可以以某物質為中心將其聯系串成一個知識網路,使零散的知識系統化、結構化,條理化。
4.將元素化合物中類別相似的知識歸為一知識塊進行橫向比較,辯清異同點使知識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如H2、C、CO可從具有穩定性、可燃性、還原性比較它們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從實驗操作看H2、CO分別還原CuO的操作一樣,不同點是CO還原CuO需進行尾氣處理。H2和CO的可燃性的火焰顏色不一樣,還原性的產物都有金屬或水或CO2
從反應類型看CO與CuO的反應不屬於置換反應。
六.化學計算的學習方法
1.牢固掌握化學計算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是進行化學計算的依據。若概念不清,原理不明,物質的變化規律不十分明確,就會把題做錯。如式量這個概念它只表示一個化學式如H2O的式量為18,5H2O中水的式量仍是18而不是90,再如A+2B=C+2D中已知C和D的式量比為22:9,若生成4克C同時還有多少克D生成。其C和D的質量比一定是22:2×9=22:18然後再進行有關計算。如把C和D的質量比仍按22:9進行計算就是錯誤的,反映出你對式量的概念還不清楚。
2.掌握並運用好解題步驟
解題分為三步即審題、析題、解題。審題就是閱讀原題,理解題意了解特點和類型弄清已知和未知,要防止不看全題斷章取義,粗心大意。析題就是剖析原題,在審題基礎上弄清關鍵詞語的含義,對眾多事實或復雜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挖出隱含條件及內在聯系找出突破口,從而確立解題思路和方法。這是解題中最關鍵的一步。解題是在析題的基礎上進行的用已知求出未知得出正確結果。
3.注意解題規律和思想,掌握解題技巧
要善於從典型題的分析中找出其特點、規律和思路,能舉一反三,要做一題知多題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質量守恆定律這是初三化學方程式綜合計算題和用字母表示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中的主要思路。如a克KClO3和b克MnO2加熱完全反應後剩餘固體質量為c克生成O2多少克?運用質量守恆定律可求出O2質量是a克+b克-c克。再如已知KClO3中氧的質量分數為39.2%,KMnO4中氧的質量分數的40.5%,若各取100克加熱完全分解後哪種物質產生氧氣多。表面上看KMnO4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比KClO3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要大,但要是認真分析抓住完全反應這個關鍵詞語,從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KClO3中雖含氧元素的質量略比KMnO4低,但它的氧元素全部都轉化為O2,而KMnO4中的氧元素只是部分轉化為O2,近而得出是KClO3生成的O2多。再如有FeSO4和Fe(SO4)3的混合物測得混合物中S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混合物中Fe的質量分數是多少?此題按元素質量分數求可做出來但很繁索,可以巧解。即從物質宏觀元素巧妙地過度到微觀原子個數來找出質量比從而可以進行計算。無論FeSO4或Fe2(SO4)3中「SO4」是不變的所以:
S : O
原子個數比 1 : 4
質量比 32 : 64
1 : 2
設混合物的質量為1,已知S元素質量為a%,則O元素的質量為2a%,那「SO4」 的總質量為3a%所以Fe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3a%
七.化學實驗的學習方法
1.要重視化學實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是老師講授化學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課本大多數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識都 是通過實驗求得和論證的。通過實驗有助於形成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
2.要認真觀察和思考老師的課堂演示實驗因為化學實驗都是通過現象反映其本質的,只有正確地觀察和分析才能來驗證和探索有關問題,從而達到實驗目的。對老師的演示實驗(80多個)要細心觀察,學習和模仿。要明確實驗目的,了解實驗原理要認真分析在實驗中看到的現象,多問幾個為什麼,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所以然。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現象。如弄清煙、霧、火焰的區別。要正確對實驗現象進行描述,弄清現象與結論的區別並進行比較和分析。要會運用所學知識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來推斷和檢驗有關物質。如六瓶無色氣體分別為氧氣、氮氣、空氣、二氧化碳氣、氫氣和一氧化碳氣如何鑒別?其思路為從它們不同的化學性質找出方法即用點燃的木條和石灰水最後從現象的不同來推斷是哪種氣體。
3.要自己動手,親自做實驗不要袖手旁觀。實驗中要勤於思考、多問、多想分析實驗發生的現象從而來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獨立實驗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4.要掌握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並能解答一些實驗問題。要做到理解基本操作原理,要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正確的操作順序並能根據實驗裝置圖,解答實驗所提出的問題。
❹ 無機化學大一期末考試知識點有哪些內容
1、系統誤差:由固定因素引起的誤差,具有單向性、重現性、可校正。
2、偶然誤差:隨機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誤差,大小正 負難以確定,不可校正,無法避免。
3、服從統計規律
(1)絕對值相同的正負誤差出現的概率相等。
(2)大誤差出現的概率小,小誤差出現的概率大。
4、准確度:在一定測量精度的條件下分析結果與真值的接近程度,用誤差衡量。
5、精密度(precision):多次重復測定某量時所得測量值的離散程度。用偏差衡量。
6、准確度與精密度的關系:精密度好是准確度好的前提:精密度好不一定準確度高。
7、測定結果的數據處理
(1)對於偏差較大的可疑數據按Q檢驗法進行檢驗,決定其取捨。
(2)計算出數據的平均值、平均偏差與標准偏差等。
8、有效數字:實際能測得的數據,其最後一位是可疑的。對於可疑數字一般認為有+1的誤差。
❺ 無機化學(師大第四版)重點知識點,有誰考過
化學考研初試科目為四科,分別為思想政治理論、英語、業務課一和業版務課二。 其中,公共權課為思想政治理論、英語(數學因報考學校而不同,有的學校考數學有的學校不考),英語考英語一。 對於專業課內容,所考的院校與專業不同
❻ 求高中無機化學的知識點~~
碳族元素無機非金屬材料
1. 碳族元素包括:碳()、硅(Si)、鍺(Ge)、錫(Sn)、鉛(Pb)五種元素,位於周期IVA族.最外層電子數為4個,易形成共價鍵,難形成離子鍵(但Na2CO3、NaSiO3、CaC2等是離子化合物),C、Si、Ge、Sn的+4價是穩定的,而Pb的+2價是穩定的.碳族元素的氣態氫化物為:RH4,從上至下穩定性依次減弱.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有: H2RO3、H4RO4、R(OH)4,從上至下酸性依次減弱,鹼性依次增強.
元素名稱 顏色、狀態 密度 熔點 沸點
碳 金剛石:無色固體石墨:灰黑色固體 逐
漸
增
高 逐
漸
降
低
(C→Sn↓→Pb↑) 逐
漸
降
低
硅 晶體硅:灰黑色固體
鍺 銀灰色固體
錫 銀白色固體
鋁 藍白色固體
C+2H2SO4(濃) CO2↑+2SO2↑+2H2O C+4HNO3(濃) CO2↑+4NO2↑+2H2O
Pb3O4+8HCl(濃) 3PbCl2+Cl2↑+4H2O→制Cl2
PbO2+4HCl(濃) PbCl2+Cl2↑+2H2O→制Cl2
3CO+Fe2O3 2 Fe+3CO2
C+ H2O 高溫 H2+CO(水煤氣)
注意:①碳的化學性質穩定(石墨的穩定性大於碳);硅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於氧.
②碳族元素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熔沸點逐漸升高. (×)
③碳以游離態和化合態存在,其餘碳族元素以化合態存在(例如硅,在自然界無單質存在).
④鍺、鉛無最低負價→金屬;鍺或硅是半導體.
⑤CO2不與HF反應;C不與HF反應;C不與NaOH反應.
⑥HF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保存在塑料瓶中或鉛皿瓶中.
⑦證明C、Si為同素異形體的方法:點燃,產物都只有CO2.
2. 單質硅:①有晶體硅和無定形硅,晶體硅結構類似金剛石,熔點高,硬度高,但比金剛石低,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
②單質硅化學性質不活潑,常溫下除F2、HF和強鹼外,不與其他氧化劑、強酸反應.加熱能在氧氣中燃燒.
Si+2NaOH+H2O Na2SiO3+2H2↑ Si+2F2 SiF4
③自然界沒有單質硅的存在,工業上用碳在高溫下還原SiO2的方法製取單質硅
3. 二氧化硅:①SiO2為空間網狀原子晶體,熔點高,硬度大,不溶於水.
②SiO2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一定條件下可反應:
SiO2+2C 高溫 Si+2CO↑ SiO2+4HF SiF4↑+2H2O
CaO+ SiO2 高溫 CaSiO3 2NaOH+SiO2 Na2SiO3+H2O
Na2SiO3+2HCl+ H2O=2NaCl+H4SiO4↓ Na2SiO3+2HCl =2NaCl+H2SiO3↓
CO2+Na2SiO3+ H2O H2SiO3↓+ Na2CO3 SO2+Na2SiO3+ H2O H2SiO3↓+ Na2SO3
SiH4+2O2=SiO2+2H2O→SiH4不與空氣共存.
Na2CO3+ SiO2 高溫 Na2SiO3+CO2↑→這個例外,不能說明碳酸比硅酸強.
SiO2+2C 高溫 Si+2CO↑→這個例外,不能說明碳的還原性比硅的還原性強.
H4SiO4(原硅酸) H2SiO3(硅酸)+ H2O 原硅酸、硅酸難溶於水.
Si+2NaOH+2H2O= Na2SiO3+2H2↑ Si+3H2O= H2SiO3+2H2↑
H2SiO3+ 2NaOH= Na2SiO3(有粘性,俗稱水玻璃)+2H2O
以SiO2為原料制H2SiO3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NaOH+SiO2 Na2SiO3+H2OCO2+Na2SiO3+ H2O H2SiO3↓+ Na2CO3
註:SiO2不與H2O反應,但SiO2是H2SiO3的酸酐(Si的化合價相同,又如H O3→ 2O5)→所有酸酐與水反應都生成相應的酸.(×)
③硅酸鹽是構成地殼岩石的主要成分,(硅存在於地殼中的各種礦物和岩石中的形式是SiO2和硅酸鹽)
如:硅酸鈉 Na2SiO3(Na2O·SiO2)高嶺石 Al2(SiO5)(OH)4 (Al2O3·2SiO2·2H2O)
注意:Na2SiO3(與Na2CO3具有相似性,顯鹼性)保存在帶橡皮塞的試劑瓶中.
4. 人造剛玉:Al2O3(主要原料);Al2O3陶瓷可用於製造人造骨;水玻璃可做粘合劑及耐火材料(金剛石,石墨不能做耐火材料).
注意:①用於人工降雨有CO2和AgI,但還要保存食品的良好製冷劑,是CO2(乾冰).
②混合物無固定熔點,如瀝青,玻璃.
5. ①硅酸鈉可存放於玻璃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與氫氧化納一樣,可用玻璃瓶保存,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②氫氟酸不能存在於玻璃瓶中.
氧族見:
http://taoti.tl100.com/UploadFiles/200903/2009030220340374043425.doc?wasid=
鋁及其化合物
1、鋁的性質:
(1)物理性質:銀白色金屬,質較軟,但比鎂要硬,熔點比鎂高。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和延展性。
(2)化學性質:鋁是較活潑的金屬。
①通常與氧氣易反應,生成緻密的氧化物起保護作用。4Al + 3O2 == 2Al2O3。同時也容易與Cl2、S等非金屬單質反應。
②與酸反應:強氧化性酸,如濃硫酸和濃硝酸在常溫下,使鋁發生鈍化現象;加熱時,能反應,但無氫氣放出;非強氧化性酸反應時放出氫氣。
③與強鹼溶液反應: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④與某些鹽溶液反應:如能置換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屬。
⑤鋁熱反應:2Al + Fe2O3 Al2O3 + 2Fe。該反應放熱大,能使置換出的鐵成液態,適用性強。在實驗室中演示時要加入引燃劑,如濃硫酸和蔗糖或鎂條和氯酸鉀等。
2、氧化鋁(Al2O3):白色固體,熔點高(2054℃),沸點2980℃,常作為耐火材料;是兩性氧化物。我們常見到的寶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鋁。有各種不同顏色的原因是在寶石中含有一些金屬氧化物的表現。如紅寶石因含有少量的鉻元素而顯紅色,藍寶石因含有少量的鐵和鈦元素而顯藍色。工業生產中的礦石剛玉主要成分是α-氧化鋁,硬度僅次於金剛石,用途廣泛。
兩性氧化物: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
Al2O3是工業冶煉鋁的原料,由於氧化鋁的熔點高,電解時,難熔化,因此鋁的冶煉直到1886年美國科學家霍爾發現在氧化鋁中加入冰晶石(Na3AlF6),使氧化鋁的熔點降至1000度左右,鋁的冶煉才快速發展起來,鋁及其合金才被廣泛的應用。2Al2O3 4Al + 3O2↑。
3、氫氧化鋁(Al(OH)3):白色難溶於水的膠狀沉澱,是兩性氫氧化物。熱易分解。
兩性氫氧化物: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氫氧化物。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2Al(OH)3 Al2O3 +3 H2O
4、鋁的冶煉: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自然界中主要是以氧化鋁的形式存在。工業生產的流程:鋁土礦(主要成分是氧化鋁) 用氫氧化鈉溶解過濾 向濾液中通入二氧化碳酸化,過濾 氫氧化鋁 氧化鋁 鋁。
主要反應: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CO2 + 3H2O + 2NaAlO2 == 2Al(OH)3↓+ Na2CO3 ,2Al(OH)3 Al2O3 +3 H2O ,2Al2O3 4Al + 3O2↑。
5、鋁的用途:鋁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和延展性,主要用於導線、炊具等,鋁的最大用途是制合金,鋁合金強度高,密度小,易成型,有較好的耐腐蝕性。迅速風靡建築業。也是飛機製造業的主要原料。
6、明礬的凈水:化學式:KAl(SO4)2•12H2O,它在水中能電離:KAl(SO4)2 == K+ + Al3+ + 2SO42-。鋁離子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鋁膠體,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吸附水中的懸浮物,使之沉降已達凈水目的。Al3+ + 3H2O == Al(OH)3 (膠體)+ 3H+ 。
知識整理:
①(Al(OH)3)的制備:在氯化鋁溶液中加足量氨水。AlCl3 + 3NH3•H2O == Al(OH)3↓+ 3NH4Cl 。
②實驗:A、向氯化鋁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現象是先有沉澱,後溶解。
反應式:先Al3+ + 3OH- == Al(OH)3↓, 後Al3+ + 4OH- == AlO2- + 2H2O。
B、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氯化鋁溶液,現象是開始無沉澱,後來有沉澱,且不溶解。
反應式:先Al3+ + 4OH- == AlO2- + 2H2O,後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③實驗:向偏鋁酸鈉溶液中通二氧化碳,有沉澱出現。CO2 + 3H2O + 2NaAlO2 == 2Al(OH)3↓+ Na2CO3。
④將氯化鋁溶液和偏鋁酸鈉溶液混和有沉澱出現。 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⑤實驗:A、向偏鋁酸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先有沉定,後溶解。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lO2- + H+ + H2O == Al(OH)3 ,Al(OH)3 + 3H+ == Al3+ + 2H2O 。
B、向稀鹽酸中滴加偏鋁酸鈉溶液,先無沉澱,後有沉澱且不溶解。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lO2- + 4H+ == Al3+ + 2H2O ,3AlO2- + Al3+ + 6H2O == 4Al(OH)3↓。
鐵:
1、鐵的性質:(1)物理性質:鐵是一種可以被磁鐵吸引的銀白色金屬,純鐵的熔點較高(1535℃),防腐能力強。密度7.83g/cm3,是電和熱的良導體。但是通常煉制的鐵中含有碳等雜質,使鐵的熔點降低,防腐能力大大下降。
(2)化學性質:鐵是活潑的金屬,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態形式,如磁鐵礦(Fe3O4),赤鐵礦(Fe2O3)等。
①與非金屬單質反應:3Fe + 2O2 Fe3O4(Fe2O3•FeO),2Fe + 3Cl2 2FeCl3,
2Fe + 3Br2 2FeBr3,Fe + I2 FeI2 ,Fe + S FeS。
②高溫與水蒸氣反應:3Fe + 4H2O(g) Fe3O4 + 4H2↑。
③與酸反應:強氧化性酸:常溫下濃硫酸和濃硝酸使鐵鈍化。加熱時,與強氧化性反應,但無氫氣放出。
非強氧化性酸:鐵與酸反應有氫氣放出。
④與某些鹽反應:如Fe + CuSO4 == Cu + FeSO4 ,Fe +2 FeCl3 == 3FeCl2等。
2、鐵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Fe2O3•FeO)
鐵元素的價態 +2 +3 +2、+3
俗稱 鐵紅 磁性氧化鐵
色態 黑色粉末 紅棕色粉末 黑色晶體
類別 鹼性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 復雜氧化物
水溶性 難溶 難溶 難溶
穩定性 不穩定 穩定 穩定
主要化學性質 有一定的還原性易被氧化為三價鐵的化合物 與酸反應生成三價鐵鹽 化合物中+2的鐵有還原性,易被氧化。
3、鐵的氫氧化物
Fe(OH)2 Fe(OH)3
主要性質 白色難溶於水的沉澱,不穩定,易被氧化成氫氧化鐵,顏色變化為:白色-灰綠色-紅褐色。反應式:4Fe(OH)2 + O2 + 2H2O == 4Fe(OH)3。因此在制備時常採取措施:除溶液中的氧;加有機溶劑封住液面;膠頭滴管要伸入到溶液中。 紅褐色難溶於水的沉澱,受熱易分解。2Fe(OH)3 Fe2O3 + 3H2O ,能溶於強酸溶液,生成相應的鹽。
4、Fe2+、Fe3+的檢驗:
離子 Fe2+ Fe3+
常見方法 ①滴加KSCN溶液,無明顯變化,再加氯水,溶液變血紅色;
②直接觀察溶液是淺綠色;
③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出現沉澱的顏色變化是:白色-灰綠色-紅褐色。 ①直接觀察溶液是黃色;
②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出現紅褐色沉澱;③滴加KSCN溶液,有血紅色溶液出現。
5、鐵三角:
圖中①:Fe與弱氧化劑反應,如H+、Cu2+ 、I2 、S等;
②:用還原劑如H2 、CO等還原FeO或用Mg、Zn、Al等還原Fe2+鹽溶液。
③:鐵與強氧化劑反應如Cl2、Br2、濃H2SO4 、濃HNO3等。 ① ④
④:用還原劑如H2 、CO等還原Fe2O3或用足量Mg、Zn、Al等還原 ② ③
Fe3+的鹽溶液。
⑤Fe2+遇強氧化劑的反應如Cl2、Br2、O2、濃H2SO4、濃HNO3、 ⑤
H2O2、Na2O2、HClO等。 ⑥
⑥Fe3+遇某些還原劑的反應如Fe、Cu、SO2、I-、H2S等以及少量的Zn、Mg、Al等。
請同學們書寫相應的化學或離子方程式:
6、鐵的冶煉:
原料:鐵礦石(提供鐵元素)、焦炭(提供熱量和還原劑)、空氣(提供氧氣)、石灰石(除去鐵礦石中的二氧化硅雜質)。
設備:高爐。
主要反應:C + O2 CO2 , C + CO2 2CO (這兩個反應是製造還原劑並提供熱量),3CO + Fe2O3 2Fe + 3CO2 ,CaCO3 CaO + CO2↑ ,CaO + SiO2 CaSiO3.
從高爐中出來的鐵含有2-4.5%的C和其他雜質,性能差,需進一步的煉製得到性能較好的鋼。高爐的尾氣常含有CO有毒氣體,常採取凈化後循環使用的方法。
7、鋼鐵的腐蝕及防腐:
(1)鋼鐵的腐蝕有化學腐蝕和電化腐蝕。
化學腐蝕:是指鋼鐵等金屬遇周圍的物質接觸直接發生化學反應而引起的腐蝕。如鐵與氯氣的反應腐蝕。
電化腐蝕:是指鋼鐵在表面有電解質的環境下,鐵失去電子,鋼鐵內的碳周圍的氧氣和水或氫離子得到電子而引起的腐蝕。如是氧氣和水得到電子的腐蝕稱吸氧腐蝕;而氫離子得電子的腐蝕稱析氫腐蝕。我們在生活中常見到得鐵銹就是鋼鐵得吸氧腐蝕得結果。吸氧腐蝕是鋼鐵電化腐蝕的主要形式。
(2)防腐措施:
①在鋼鐵表面覆蓋保護層;
②在鋼鐵中加入一定量得鉻、鎳元素,改變鋼鐵內部結構;
③在鋼鐵表面鑲嵌比鐵活潑得金屬如鋅;在腐蝕時,鋅先失去電子;
④將需要保護得鋼鐵接在不斷有電子輸出得電源得負極,使鐵不可能失去電子。
❼ 請問一下大家,能不能告訴我大學無機化學的知識點歸納,因為我化學以前成績不好所以想到向大家求助,謝謝
我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的,大一學無機與分析化學,感覺跟高中時候學習放大還是不一樣的,不能簡單用知識點歸納,它需要深層理解,要多看書,多做題的,希望能幫到你,這門得花點時間。
❽ 考研黨,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哪個難
解析:
說好學都好學,說不好學都不好學。
重點:
無機化學:掌握各元素、化合物的性質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轉化關系)
有機化學:掌握各系有機物的性質、相互聯系(轉化關系)
難點:
無機化學:元素價態、氧化還原電位、分子軌道理論
有機化學:同分異構體、色譜分析
❾ 從無機化學到有機化學的學習遇到過哪些困難
主要遇到的困難是由於有機化學,它的結構比較復雜,所以必須要習慣,即使是相同的元素,但是它有不同的結構,那組合出來的化合物也是不相同的呢。
❿ 對無機化學中的重難點可以有什麼通俗易懂的理解
對無機化學中的重難點可以有什麼通俗易懂的理解
案: 物質的量,化學平衡,硫,氮元素,鹽類水解,鋁,鐵元素 化學反應速率 鹵族元素 有機里的苯,醛,醇,就這些了吧(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