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論文

物理論文

發布時間: 2020-11-19 08:08:33

㈠ 初中物理論文3000字左右

初中物理論文

通過初中的學習,我發現物理是一門很廣闊的學科,它首先是擁有基本概念,然後到探究實驗,最後應用到生活中,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下面有幾個例子:

例如,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 在兩個物體接觸面會產生一種阻礙運動的力叫摩擦力。例如:日常生活中汽車在公路上行駛是靠汽車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向前行進的。摩擦通常分為滑動摩擦、滾動摩擦和靜摩擦幾種。
我們知道踢出去的足球會慢慢停下來,是由於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匠在把木板磨光滑的工作中,是用砂紙在木板上靠砂紙和木板產生的摩擦力將木板打磨平滑的; 汽車發動機靠與皮帶的摩擦力將動能傳給發電機發電;人們洗手時雙手摩擦把手上的灰塵洗掉;洗衣機洗衣時轉動使衣服和水產生摩擦;吃東西時牙齒和食物發生摩擦;用拖把擦地;用布擦桌子;用板擦擦黑板都會產生摩擦力。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物體相互接觸且有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都會產生摩擦力。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
1. 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有關,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常識,當自行車車胎氣不足的時候,騎起來更費力一些。 2. 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如何增大摩擦力和減少摩擦力:
1. 物體的接解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比如鞋底和輪胎的花紋。汽車在路面行駛時,輪胎與粗糙的柏油路面接觸,這樣摩擦力就能增大。汽車行駛在雪、水的路面,摩擦力就會減小。所以雨、雪天就要注意安全。 2. 減小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 風扇轉軸要做得很光滑。鍾表加油可以減少摩擦力,使走時更准確。滑冰場上,工作人員經常打掃冰面使它平整,可減少摩擦,加快滑冰的速度。
拔河比賽比的是什麼?很多人會說:當然是比哪一隊的力氣大嘍!實際上,這個問題並不那麼簡單。
對拔河的兩隊進行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只要所受的拉力小於與地面的最大靜摩擦力,就不會被拉動。因此,增大與地面的摩擦力就成了勝負的關鍵。首先,穿上鞋底有凹凸花紋的鞋子,能夠增大摩擦系數,使摩擦力增大;還有就是隊員的體重越重,對地面的壓力越大,摩擦力也會增大。大人和小孩拔河時,大人很容易獲勝,關鍵就是由於大人的體重比小孩大。
另外,在拔河比賽中,勝負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人們的技巧。比如,腳使勁蹬地,在短時間內可以對地面產生超過自己體重的壓力。再如,人向後仰,藉助對方的拉力來增大對地面的壓力,等等。其目的都是盡量增大地面對腳底的摩擦力,以奪取比賽的勝利。
通過以上的學習觀察總結出,摩擦力的大小取決兩物體壓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

又例如,有關光的反射,光是通過平面鏡或其他不規則物體改變光的傳播路徑實現的,
光反射原理和規律:參考書本詳細說明
應用:汽車後視鏡、太陽灶、遙控器、自行車後燈

可以參考上面兩個例子,再舉例子。
這是我學習初中物理所總結出的經驗 ,它可能也高中物理學習必不可少的環節。相信我在物理學能越學越好,越學越有興趣。

㈡ 物理小論文

你自己選點 摘 要: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物理學存在於物理學家的身邊;物理學也存在於同學們身邊;在學習中,同學們要樹立科學意識,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新等活動,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不久你就會擁有科學家的頭腦,為自己今後驚嘆不已的發展,為今後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物理 滲入 人類生活 各個領域 存在 物理學家 同學們 身邊 科學意識 科學學習方法

科學思維方式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物理科學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光是找找汽車中的光學知識就有以下幾點:
1. 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
利用凸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范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
2. 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
它是利用凹鏡能把放在其焦點上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為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做成的。
3. 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
汽車頭燈由燈泡、反射鏡和燈前玻璃罩組成。根據透鏡和棱鏡的知識,汽車頭燈玻璃罩相當於一個透鏡和棱鏡的組合體。在夜晚行車時,司機不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況,還要還要看清路邊持人、路標、岔路口等。透鏡和棱鏡對光線有折射作用,所以燈罩通過折射,根據實際需要將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勻柔和地照亮汽車前進的道路和路邊的景物,同時這種散光燈罩還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標和里程碑,從而確保行車安全。
4. 轎車上裝有茶色玻璃後,行人很難看清車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還會吸收一部分光,這樣透進車內的光線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須要從面孔反射足夠強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於車內光線較弱,沒有足夠的光透射出來,所以很難看清乘客的面孔。
5. 除大型客車外,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
當汽車的前窗玻璃傾斜時,車內乘客經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國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現在上方的空中的,這樣就將車內乘客的像與路上行人分離開來,司機就不會出現錯覺。大型客車較大,前窗離地面要比小汽車高得多,即使前窗豎直裝,像是與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現在這個高度,所以司機也不會將乘客在窗外的像與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再如下面一個例子:
五香茶雞蛋是人們愛吃的,尤其是趁熱吃味道更美。細心的人會發現,雞蛋剛從滾開的鹵汁里取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急於剝殼吃蛋,就難免連殼帶「肉」一起剝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訣竅,就是把剛出鍋的雞蛋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然後再剝,蛋殼就容易剝下來。
一般的物質(少數幾種例外),都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質受熱或冷卻的時候,伸縮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說來,密度小的物質,要比密度大的物質容易發生伸縮,伸縮的幅度也大,傳熱快的物質,要比傳熱慢的物質容易伸縮。雞蛋是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是不一樣的。在溫度變化不大,或變化比較緩慢均勻的情況下,還顯不出什麼;一旦溫度劇烈變

㈢ 物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論文

我先寫,晚上給你回答哈,絕對原創,明天早上前絕對可以完工,這個最佳答案給我預留下哈,明天我絕對可以給你個滿意的答案。

物理學作為一門最基礎的自然學科,貫穿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從遠古燧人氏鑽木生火到如今的信息化社會的建設,都少不了物理的參與。燧人鑽木取火的基本原理正是摩擦生熱原理,在熱量積蓄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使木頭與氧氣發生劇烈反應產生火焰。而物理在如今的生活中擁有著更加廣泛的應用,比如說一個人的起居,早上從床上爬起來,刷牙,洗漱,刷牙時利用牙刷凹凸不平的表面增大摩擦,可以把牙刷得更干凈徹底。洗漱完畢,來一頓豐盛的西式早餐,鋒利的刀子切麵包更容易,利用的原理是在力一定下,接觸面越小,壓強越大,這樣更容易切開物體。飽餐之後,開著心愛的跑車去公司,發動時利用電火花點燃氣缸中的氣體,使活塞帶動軸承轉動,從而使汽車前進。
到達公司,坐電腦前開始一天的工作。最初發明的電腦很大,而如今一台電腦桌就足夠放電腦的所有部件,正是因為量子力學促使半導體硅晶元的發明,使電路集成化,在一張小小的晶元上承載大量電路,大大縮小了其佔有的空間。
中午在辦公室用泡麵充飢下,筷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簡簡單單兩根木條,動一動手腕就可以把食物送入口中。這里運用的是杠桿原理,較大力作用在較小的力臂上就可以舉起較大力臂上的較輕物體。
下班後呼朋喚友,一起吃一頓火鍋,其樂也融融。現在流行電磁爐,電磁爐的基本原理是電磁感應原理,利用形成渦流產生的熱量為火鍋供熱。
吃完火鍋出來時已然天黑,夜市的霓虹燈五顏六色,利用的正是量子力學對原子能級的研究,不同能級間電子發生躍遷時發出的光子的頻率不同,所以看上去絢麗無比,如夢似幻。
回家打開電視放鬆下,家中的彩電顏色艷麗,利用的是電子束磁偏轉原理,然後不斷變化,掃描,形成一幅幅動作畫面。
……………
物理學在生活中的運用由此可見一斑。不僅是日常生活,物理學在其它領域有著更廣泛的應用。
比如在國防領域,如今的提高打擊精度,引入了相對論進行計算,使導彈的誤差不超過方圓5米;人類終極武器原子彈,氫彈,利用的是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將物質轉化為能量,使一顆小小的原子彈爆發出驚人的破壞力。
物理學對近代生物學的發展更是起決定性作用。X射線衍射技術的應用敲開了通向DNA結構的一扇大門;波粒二相性的發現使得顯微技術突破瓶頸,發明了電子顯微鏡,為人們揭開了細胞亞顯微結構的神秘面紗;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的使用為我們展示了各種有機物具體存在位置以及其生產流程。這些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認識生命的本質。
網路的建立更是將全世界聯系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地球村不再是虛言。首先是貝爾發明電話,利用電流進行傳播聲音信號,形成初步的有線網路。而後加以完善,形成了互聯網。再後來以電磁波為基本原理的無線技術的發明建立起全球性的無線網路,真正實現了隨時隨地聯系的地步。
由此可見,物理學如今幾乎已滲透到所有領域當中,在人類的發展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總之一句話,人類社會離不開物理。

……………
不知道我這答案你可滿意?時間緊迫,我也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啊…所有物理的應用只是寫了最基本的理論基礎,重在應用嘛!就算你不能全部用,用到十之一二問題還是不大的,呵呵。例子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相信你能舉出好多的:)
要體諒我的辛苦啊…完全原創…

㈣ 物理論文 求2000字

社會調查報告中的物理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物理學存在於物理學家的身邊;物理學也存在於同學們身邊;在學習中,同學們要樹立科學意識,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新等活動,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不久你就會擁有科學家的頭腦,為自己今後驚嘆不已的發展,為今後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科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冬天脫毛衣時,發出的吱吱的響聲;在裝滿水的杯子上放一枚硬幣不會下沉……都等著我們去發現探索、我們應該學著充當生活的「探子」探究其中的奧秘。
有一次,我在廚房幫助媽媽煮菜,沒想到忙沒幫成,還幫了倒忙——把胡椒粉和鹽混在了一起。哎,這下可完了,鹽和胡椒粉顆粒這么小,我又不可能把它們在短時間內分出來,現在,我只有兩條路了一是耐心地把它們一點一點地分出來;二是把鹽和胡椒粉倒入有孔的小盒子讓胡椒粉漏出來;三是藉助科學的手段來把它們分離。
我拿來了兩只干碟子.帶上一次性手套,一點一點地分離可是才不到二分鍾我已手腳發麻,看看碟子,才幾個鹽巴。我頓時像一隻瀉了氣的皮球,對這一招失去了信心。
第一招不見效,我只好採取第二招。
我們把胡椒粉和鹽巴一起倒入小盒子,使勁的搖晃,我們原先是這樣想的:盒子中有小孔,胡椒粉比鹽巴的顆粒小,胡椒粉通過小孔漏下來,而鹽巴比胡椒粉大,所以不會掉下來。可是我們錯了這種方法也不能使他們很好地分離,不是孔太小了胡椒粉和鹽都沒有漏下來,就是孔太大胡椒粉和鹽都漏下來了。
這一招還是沒有見效,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呢?這時朱伊琳說:「如果胡椒粉是鐵屑就好了,我們就可以用磁鐵把它們分離開來了」「對呀,我們可以用吸的方法,我們曾做過摩擦起電的科學實驗,在冬天脫毛衣時,發出的吱吱的響聲,還把床上的頭皮屑和頭發絲粘在毛衣上。」我們何不用摩擦起電的方法來分離鹽和胡椒粉呢?
我找來了要用的小塑料湯勺,小盤子。
這一次,我拿著小塑料湯勺在衣服搓了又搓,使它能夠產生靜電,因而達到把胡椒粉吸起來的效果,等到摩擦了一定的時間後,我將湯勺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果然不出我所料,胡椒粉像著了魔似地沾在了湯勺的底部,最後感覺胡椒粉被牢牢地吸在了湯勺上。
這真是一個奇跡!我迅速將胡椒粉放在了事先准備好的小盤子里,一邊大叫「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原來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產生了靜電,因為胡椒粉比鹽巴輕,所以就吸起來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例如:
1. 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
利用凸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范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
2. 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
它是利用凹鏡能把放在其焦點上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為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做成的。
3. 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
汽車頭燈由燈泡、反射鏡和燈前玻璃罩組成。根據透鏡和棱鏡的知識,汽車頭燈玻璃罩相當於一個透鏡和棱鏡的組合體。在夜晚行車時,司機不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況,還要還要看清路邊持人、路標、岔路口等。透鏡和棱鏡對光線有折射作用,所以燈罩通過折射,根據實際需要將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勻柔和地照亮汽車前進的道路和路邊的景物,同時這種散光燈罩還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標和里程碑,從而確保行車安全。
4. 轎車上裝有茶色玻璃後,行人很難看清車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還會吸收一部分光,這樣透進車內的光線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須要從面孔反射足夠強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於車內光線較弱,沒有足夠的光透射出來,所以很難看清乘客的面孔。
5. 除大型客車外,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
當汽車的前窗玻璃傾斜時,車內乘客經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國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現在上方的空中的,這樣就將車內乘客的像與路上行人分離開來,司機就不會出現錯覺。大型客車較大,前窗離地面要比小汽車高得多,即使前窗豎直裝,像是與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現在這個高度,所以司機也不會將乘客在窗外的像與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五香茶雞蛋是人們愛吃的,尤其是趁熱吃味道更美。細心的人會發現,雞蛋剛從滾開的鹵汁里取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急於剝殼吃蛋,就難免連殼帶「肉」一起剝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訣竅,就是把剛出鍋的雞蛋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然後再剝,蛋殼就容易剝下來。
一般的物質(少數幾種例外),都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質受熱或冷卻的時候,伸縮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說來,密度小的物質,要比密度大的物質容易發生伸縮,伸縮的幅度也大,傳熱快的物質,要比傳熱慢的物質容易伸縮。雞蛋是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是不一樣的。在溫度變化不大,或變化比較緩慢均勻的情況下,還顯不出什麼;一旦溫度劇烈變化,蛋殼和蛋白的伸縮步調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滾燙的雞蛋立即浸入冷水裡,蛋殼溫度降低,很快收縮,而蛋白仍然是原來的溫度,還沒有收縮,這時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殼壓擠到蛋的空頭處。隨後蛋白又因為溫度降低而逐漸收縮,而這時蛋殼的收縮已經很緩慢了,這樣就使蛋白與蛋殼脫離開來,因此,剝起來就不會連殼帶「肉」一起下來了。
說完了這些我們再說說雪,霧,霜,汽的形成吧
江河湖海里的水,受到陽光照射後,不斷地變成水蒸氣,飄散在空氣中,含有水蒸氣的空氣受熱上升,升到一定高度,遇到冷空氣,就凝成一團團懸浮的小水滴,這便是雲。靠近地面的水蒸氣,遇冷也能結成一團團懸浮的小水滴,這就是霧。所以雲和霧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在合適的條件下,雲里的小水滴不斷地合並成大水滴,直到上升的氣流托不住它的時候,便降落下來,形成雨。如果是冬季,這些水滴就結晶成雪花漫天飄舞。不過,空氣中飽和水汽的凝結,必須有它凝結的「核心」才行,這個核心就是飄浮在空氣中的塵埃,它是促進雲、霧、雨、雪形成的必要條件之一。
我們都知道辨認生雞蛋還是熟雞蛋,但你知道其中的奧秘嗎?
把雞蛋放在桌上,用手把雞蛋迅速扭動。離手後觀察它的轉動情形:如果雞蛋轉動得很順利,則為熟雞蛋;反之,如果轉動得不順暢的,則為生雞蛋。
因為熟蛋被扭動時,蛋白蛋黃全部一同被扭動,故轉得順利。反之,生蛋被扭動時,只是蛋殼受力,而蛋白和蛋黃幾乎未受力。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蛋白和蛋黃因慣性幾乎停留不動。於是,蛋殼的轉動就被蛋白拖慢了。

㈤ 關於物理方面的論文不少於2000字

物理小論文

摘要: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物理學存在於物理學家的身邊;物理學也存在於同學們身邊;在學習中,同學們要樹立科學意識,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新等活動,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不久你就會擁有科學家的頭腦,為自己今後驚嘆不已的發展,為今後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物理 滲入 人類生活 各個領域 存在 物理學家 同學們 身邊 科學意識 科學學習方法 科學思維方式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物理科學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光是找找汽車中的光學知識就有以下幾點:

1. 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

利用凸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范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

2. 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

它是利用凹鏡能把放在其焦點上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為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做成的。

3. 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

汽車頭燈由燈泡、反射鏡和燈前玻璃罩組成。根據透鏡和棱鏡的知識,汽車頭燈玻璃罩相當於一個透鏡和棱鏡的組合體。在夜晚行車時,司機不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況,還要還要看清路邊持人、路標、岔路口等。透鏡和棱鏡對光線有折射作用,所以燈罩通過折射,根據實際需要將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勻柔和地照亮汽車前進的道路和路邊的景物,同時這種散光燈罩還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標和里程碑,從而確保行車安全。

4. 轎車上裝有茶色玻璃後,行人很難看清車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還會吸收一部分光,這樣透進車內的光線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須要從面孔反射足夠強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於車內光線較弱,沒有足夠的光透射出來,所以很難看清乘客的面孔。

5. 除大型客車外,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

當汽車的前窗玻璃傾斜時,車內乘客經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國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現在上方的空中的,這樣就將車內乘客的像與路上行人分離開來,司機就不會出現錯覺。大型客車較大,前窗離地面要比小汽車高得多,即使前窗豎直裝,像是與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現在這個高度,所以司機也不會將乘客在窗外的像與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再如下面一個例子:

五香茶雞蛋是人們愛吃的,尤其是趁熱吃味道更美。細心的人會發現,雞蛋剛從滾開的鹵汁里取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急於剝殼吃蛋,就難免連殼帶「肉」一起剝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訣竅,就是把剛出鍋的雞蛋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然後再剝,蛋殼就容易剝下來。

一般的物質(少數幾種例外),都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質受熱或冷卻的時候,伸縮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說來,密度小的物質,要比密度大的物質容易發生伸縮,伸縮的幅度也大,傳熱快的物質,要比傳熱慢的物質容易伸縮。雞蛋是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是不一樣的。在溫度變化不大,或變化比較緩慢均勻的情況下,還顯不出什麼;一旦溫度劇烈變化,蛋殼和蛋白的伸縮步調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滾燙的雞蛋立即浸入冷水裡,蛋殼溫度降低,很快收縮,而蛋白仍然是原來的溫度,還沒有收縮,這時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殼壓擠到蛋的空頭處。隨後蛋白又因為溫度降低而逐漸收縮,而這時蛋殼的收縮已經很緩慢了,這樣就使蛋白與蛋殼脫離開來,因此,剝起來就不會連殼帶「肉」一起下來了。

明白了這個道理,對我們很有用處。凡需要經受較大溫度變化的東西,如果它們是用兩種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麼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它們的熱膨脹性質,兩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師在設計房屋和橋梁時,都廣泛採用鋼筋混凝土,就是因為鋼材和混凝土的膨脹程度幾乎完全一樣,盡管春夏秋冬的溫度不同,也不會產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十分堅固。

另外,有些電器元件卻是用兩種熱膨脹性質差別很大的金屬製成的。例如,銅片的熱膨脹比鐵片大,把銅片和鐵片釘在一起的雙金屬片,在同樣情況下受熱,就會因膨脹程度不同而發生彎曲。利用這一性質製成了許多自動控制裝置和儀表。日光燈的「啟動器」里就有小巧的雙金屬片,它隨著溫度的變化,能夠自動屈伸,起到自動開啟日光燈的作用。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物理規律本身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抽象。

談到物理學,有些同學覺得很難;談到物理探究,有同學覺得深不可測;談到物理學家,有同學更是感到他們都不是凡人。誠然,成為物理學家的人的確屈指可數,但只要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敢於創新,從生活走向物理,你就會發現:其實,物理就在身邊。正如馬克思說的:「科學就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物理不但是我們的一門學科,更重要的,它還是一門科學。

物理學存在於物理學家的身邊。勤於觀察的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做禮拜時,懸掛在教堂半空中的銅吊燈的擺動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後來反復觀察,反復研究,發明了擺的等時性;勇於實踐的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為認清「天神發怒」的本質,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日子,冒著生命危險,利用司空見慣的風箏將「上帝之火」請下凡,由此發明了避雷針;敢於創新的英國科學家亨利•阿察爾去郵局辦事。當時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郵票,准備裁下一枚貼在信封上,苦於沒有小刀。找阿察爾借,阿察爾也沒有。這位外地人靈機一動,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郵票的四周整整齊齊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後,很利落地撕下郵票。外地人走了,卻給阿察爾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並由此發明了郵票打孔機,有齒紋的郵票也隨之誕生了;古希臘阿基米德發現阿基米德原理;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研究身邊的瑣事並有大成就的物理學家的事例不勝枚舉。

物理學也存在於同學們身邊。學了測量的初步知識,同學們紛紛做起了軟尺。有位同學別出心裁,用透明膠把制好的牛皮紙軟尺包紮好,這樣更牢固。然後,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裝盒作為軟尺的外殼,在盒的中心利用鐵絲做一搖柄中心軸,軟尺的末端固定在軸上,這樣一個可以收拾並反復使用的捲尺誕生了。同時,這位同學受軟尺自作的啟示,用實驗解決了一道習題:用軟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若把軟尺拉長些,測量值是偏大還是偏小?他做了這樣一個模擬實驗: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標上刻度,然後用透明膠粘貼,再扯下來,便做成了「軟尺」,用「軟尺」不僅找到了上題的答案,而且還清楚地看到分度值變大了,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學了電學的有關知識後,同學們對蚯蚓能承受的最大電壓進行了探究:當給它加上1.5V的電壓時,蚯蚓迅速分泌粘液,且奮力掙扎,從瓶內跳出瓶外。當給它加上3V的電壓時,蚯蚓被電為兩截;有同學在測量「2.4V、0.5A」的小燈泡的功率,並研究其發光情況時,不滿足於給燈泡加上2.4V的電壓,而是用自己早已准備好的小燈泡做破壞性實驗,不斷加大燈泡兩端的電壓,直至電壓高達9V、燈泡燈絲燒斷,才停止探究;有同學在學習蒸發的知識時,不厭其煩地座在桌旁觀察相同的兩滴水(其中一滴水灘開),進行聚精會神地觀察,然後進行分析、對比,得出影響蒸發的因素;……同學們捕捉身邊的瑣事進行探究的事例屢見不鮮。

身邊的事物是取之不盡的,對與現實生活聯系很緊密的物理學科來說,更是時時會用到的,用身邊的事例去解釋和總結物理規律,學生聽起來熟悉,接受起來也就容易了。只要時時留意,經常總結,就會不斷發現有利於物理教學的事物,豐富我們的課堂,活躍教學氣氛,簡化概念和規律。新課標告訴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並將其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

今天,人類所有的令人驚嘆不已的科學技術成就,如克隆羊、網際網路、核電站、航空技術等,無不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學家們對身邊瑣事進行觀察並研究的基礎上的。在學習中,同學們要樹立科學意識,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新等活動,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不久你就會擁有科學家的頭腦,為自己今後驚嘆不已的發展,為今後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㈥ 如何寫物理論文

一、定義:
所謂論文就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它的外延是文章,其內涵是討論問題和研究問題,因此,它是一種說理文章。這里著重是要理解「討論」和「研究」,這是論文的本質屬性。
二、分類:
一是科研論文。就是對某個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寫成的調查報告;對某種問題進行科學實驗後,寫成的實驗報告;對某項經驗進行總結,並上升的理論高度寫成的經驗報告。他們共同的特徵是有明確的研究對象和明確的實踐過程,反映了撰寫者已進行的實踐與研究過程。它們往往通過測量、統計數據、事例旁證等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如果作為一個課題研究,那就是研究報告。
二是學術論文。它是對某個問題尚未進行實驗或實踐,但依賴與某種理論或查閱文獻資料,在理論上進行構想、探索,提出策略性思考的論文。或對某一理論問題進行思辯性思考的論文。
上述兩類論文不一定完全是獨立的個體,不存在截然劃分的界線。
三、形式:
目前教育界的論文大多數出自於一線老師,經驗總結論文居多。也有課題研究報告和理論研究文章。這給人們造成了一個錯覺,似乎論文就是上述三種形式。其實,課題的方案、個案研究報告、甚至一篇說課稿均屬於論文。如果把它們排斥在外是錯誤的。如果不是論文,難道是文藝作品或者是新聞報道?或者說是魯迅的雜文!
不管是畢業論文,還是職稱論文,都需要按照標准格式進行排版。
論文的格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論文題目格式:(在標題下註明作者,郵編,工作單位,學生就寫所在學校)
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內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
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
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
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
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
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
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
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6、參考文獻
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
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
版物信息。

剛才已經講過,不管是用來發表的論文,還是在校大學生寫的畢業論文,都需要按照上面的論文格式進行排版,否則,你的論文或畢業論文就可能通不過審核。

㈦ 初三物理論文

論文一:
調皮的瓶塞
生活中,暖水瓶的瓶塞有時還真挺調皮,沖好水,你要把它塞進去,哎,它「就不進去」;隔一段時間,你要把它拔出來,哎,它 「就不出來」。為什麼呢?這還得從瓶內氣體的內能變化說起。
「就不進去」
往暖水瓶沖好滾開的水後,塞上瓶塞,瓶內水面上的空氣,通過熱傳遞獲得內能,溫度升高體積增大,加之熱水的汽化,瓶內氣壓明顯增大,當壓力增大足以克服瓶塞的阻力時,氣體立刻把瓶塞推了出來,通過對瓶塞做功,把一部分內能轉化為機械能,自身溫度降低,看到的一陣白霧,就是其中的水蒸氣遇冷放熱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若再把瓶塞塞上,還是一樣磞出來,並且塞得越緊磞得越高,「就不進去」!其道理和我們前面分析的一樣。要讓它塞住,有兩種方法,一是沖滿水讓裡面沒有空氣,二是別讓塞子塞緊(這時,你會聽到的「嘶嘶」響聲,它是從塞子周圍冒出來的氣體發出聲音)。
「就不出來」
過相當一段時間後,你再要拔出瓶塞,卻又發現它「就不出來」。原來這是瓶內的熱水尤其是水上方氣體通過熱傳遞內能減小所致。雖然玻璃是熱的不良導體,但並非絕對不導熱,雖然瓶膽夾層內是真空不導熱,但也不可能是絕對的真空。所以瓶內的熱水和上方氣體始終在悄悄地向外散著少量的熱,時間一長,它們自身溫度明顯降低,內能減少,體積收縮,加之水蒸氣的液化,瓶內氣壓明顯減小到比外界大氣壓小,外界的大氣壓就將瓶塞緊緊地壓在瓶口上,讓人很難把它拔出來。這時我們只要將瓶塞輕輕旋轉,讓一部分氣體跑進瓶內,就可以順利地拔出瓶塞。
你看,瓶塞真調皮吧!但調皮的瓶塞告訴我們:熱傳遞可以使物體的內能增大,也可以使物體內能減少,物體對外做功時,自身內能將減少。怪現象中,還蘊藏著大道理呢!

論文二:
竹籃打水並不空
——例說水分子張力
常言道「竹籃打水一場空」,其實細心的你一定會發現,竹籃打水並不空:在竹籃底部和四周的空隙處,張滿了無數的水膜。這是什麼原因呢?還得從分子間的作用力說起。
我們知道,所有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組成物質的分子不僅在永不停息地做著無規則的運動,而且分子與分子之間既有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又有著相互作用的斥力。正常情況下,分子間的引力等於斥力,若設這時分子間的距離d為平衡距離,那麼當分子間的距離稍大於平衡距離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引力(若大於分子直徑10倍,分子間就幾乎沒有作用力了);當分子間的距離小於平衡距離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斥引力。當竹籃浸在水中時,由於竹篾分子對水分子有引力作用,使得提起竹籃時篾隙間的水分子距離變大,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引力,就形成了無數的水膜。
其實任何水面上都有著一層水膜。這是因為水面一部分運動較快的分子不斷跑到空氣中去(即水蒸發),使水分子間的距離變大,分子間的引力也就明顯大於斥力,從而形成了所謂的張力,使得水面好像有一層薄而又有彈性的「表皮」。這也是許多輕小昆蟲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的原因之一。要說這里的表面張力還真還不小呢,足可以使一些輕質塑料淘米籃漂浮在水面不下沉。
但如果水膜一部分受到破壞,其他部分在引力的作用下就會發生運動。例如,用剖開去芯的木質鉛筆製成一個小船,在船後打鑽成的小孔里嵌插蠟油,將小船放到水面上,船就前進了。這是因為與水接觸的蠟油,破壞了水表面的張力,使這部分水面的張力突然減小,於是船就向著張力較大的方向移動,另外由於擴散,蠟油分子按一定的速度射向水,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產生了推動船前進力。
你看,世界多奇妙,竹籃打水也不空,真是留心處處皆物理,讓我們一起來用科學的眼光欣賞這美妙的世界吧!

㈧ 大學物理論文範文

【論文關鍵詞】大學物理;現狀分析;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文章根據農科類大學物理教學的現狀和教學改革的發展,從教學的幾個環節,提出了大學物理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改革的幾點想法,提出建議,以促進農科類大學物理在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效果等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實現農科類院校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目的。

大學物理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相互作用和物質最基本最普遍的運動形式及其相互轉化規律的學科。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非常廣泛的,它的基本理論滲透到自然科學的很多領域,應用於生產技術的各個部門,它是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基礎。它包含經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學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應用等基本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各專業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和今後從事各種工作所需要的必備知識。因此,它是各個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課[1]。
在農科類各專業開設大學物理課的作用,一方面在於為學生較系統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礎,另一方面是使學生學會初步的科學的思維和研究問題的方法。這對開闊學生的思路、激發探索和創新精神、增強適應能力、提高人才的素質都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學生今後在工作中進一步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論、新的技術等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大學物理教學現狀分析

21世紀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將更高、更全面,這對我們的大學物理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但是,目前以農科類大學物理教學為例存在以下問題:
(1)大學物理教材的內容中,以經典物理為主,分為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和近代物理,內容各自獨立,彼此之間缺乏聯系,沒有形成統一的物理系統。教學內容大部分標題與中學類似,學生看到目錄後學習熱情和興趣銳減。
(2)經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比例極不平衡,經典物理部分佔物理教學內容的80%以上,而且基本上都是20世紀以前的成果,沒有站在近代物理學發展的高度,用現代的觀點審視、選擇和組織傳統的教學內容。同時近代物理的內容非常少,特別是沒有反映20世紀後半個世紀以來物理學飛速發展的現代物理思想,使學生對近代物理知識知之甚少,與現代物理嚴重脫節,因此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3)教學手段落後,雖說現在有些老師已經用上了多媒體教學,但是總體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充分利用還遠遠不夠,未能充分體現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越性,對教學手段的改進也期待著進一步探索。

二、對大學物理教學內容改革的幾點想法

(1)從大學物理非物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出發,對農科類各專業採取不同側重點的教學,現在所用的教材,或是適合我們的短學時,又無配套的教學參考書,或是對農科類相關教學內容不足,我們可以根據不同專業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注重各部分知識的聯系,以近代物理學的發展為主導,完整而系統的講述物理學的基本內容。同時,教研室可以准備組織力量編寫一本少學時且適合農科類各專業學慣用的大學物理教學參考書,主要用於幫助學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提高把物理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的能力。
(2)添加近代物理內容,介紹當今物理學前沿的發展,如量子理論、相對論的時空觀等,啟發學生興趣,擴大學生的科學視野,開闊學生的思路。把近代科學技術成就和前沿課題的內容融入教材中,補充一些物理學與相關專業的交叉或補充的前沿的新發展內容,使學生在學習基本理論的同時了解現代科技發展的新信息、新動向。 (3)對經典物理部分進行處理,精選與現代科技、現代物理知識緊密聯系的內容,刪去陳舊部分,避免和中學物理的內容重復,將經典物理延伸至近代物理,增添新意。
(4)將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納入教材。如今科學技術越來越向交叉學科發展。因此,針對農科類各專業,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增加農業應用方面的內容,緊密聯系學生專業進行因材施教。

三、關於大學物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的想法

(1)注重應用,弱化計算。傳統的物理教學方法是以物理理論和計算公式為主,要求學生會解題,而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則一掠而過。其實,學生對用數學方法解決物理問題不適應,導致對解題產生畏懼心理。因此在教學中不應以做題為目的,使學生陷入題海之中,而是要著重應用方面的教學,適當進行習題練習,重點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適當的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展學生的個性,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多媒體電子課件中,加入動畫、演示實驗、圖示說明和物理學的一些基本模型等,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增加課堂教學的形象性,對學生動態認識和掌握物理概念有著重要的作用[2]。
(3)在考試方面,可改變現在的考試模式,採用多種考試方法結合。一方面閉卷筆試,採用試題庫考試,另一方面,採取書寫小論文、新想法等方式,加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減輕學生的壓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4)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物理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所以大學物理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學生通過大學物理實驗,增強了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良好的實驗素質。根據物理實驗室開放實驗的實踐經驗,實驗室向學生開放,給學生提供觀察和實際操作的機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觀看和操作實驗,從中體會物理學知識的奧秘。

四、展望

本文從大學物理的教學現狀、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對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發展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由於物理學在不斷發展,教學思想也在不斷發展,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更是發展的。所以,大學物理任課教師必須既懂得物理理論又會動手作實驗,同時還要熟悉與農科各專業相關的前沿知識。這就需要教師要教學與科研並重,在熟悉教學的基礎對前沿科技進行研究,具有較高的教研能力,讓學生在學好大學物理的同時,對現代科技有一定的了解。教師應該在現有教學基礎上,不斷探索,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成為高素質的全面型人才

㈨ 初二物理論文

1.無聲的世界
無聲的世界
幻想一下無聲的世界將怎樣

在我們這個充滿著絢麗色彩的世界中,聲音起到著重要的作用。沒有聲音的世界將會怎樣。讓我們來幻想一下那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是有趣的?陰冷的?安靜的?還是……
人類是世界的主宰者,首先聲音會對人類怎樣呢?那就讓我們先來談談聲音對人類的影響吧!如果沒有聲音,人類會怎樣呢?如果沒有聲音人們說話發不出聲音,就像是那些失聲的人打著啞語來交談。人又為什麼要耳朵呢?又沒有聲音能聽,難道是用來裝飾的嗎?現在的那些優美的音樂又怎麼會有呢?如果沒有聲音整個世界都死寂在死一般寧靜的宇宙中有何意義呢?如果沒有聲音,學生們上學如何讀書、識字呢?又怎麼會有音樂、英語、信息……課程呢?又將如何表達想要表達的意思,難道靠手語嗎?我實在無法想像那時的教學會是怎樣的。
中國的祖先盤古製造出人類就是他覺得世界太安靜了,太缺少生氣了,但現在如果沒有聲音,沒有那歡聲笑語。那為什麼又要有人類呢,有了人類又有何意義呢。我們不是貝多芬,也沒有貝多芬的本領,即使聽不見,也能夠用牙咬住木棍,根據振動顱骨感到聲音,但如果沒有聲音,連聲波也沒有,即使是貝多芬也不能感受到聲音,更別說彈鋼琴了。假如沒有聲音又怎麼會有現在的電話呢,如果親人在遠方,他們又將如何交談呢?難道相隔那麼遠也能夠打手語嗎?如果……如果……太多的如果了,我認為這些如果是不可以的,總而言之人類需要聲音。
很難想像如果沒有聲音,人類將怎樣生存呢!當然這不只有人類;動物也同樣需要聲音,如果沒有聲音連動物也無法生存;舉個例子來說吧!蝙蝠可以說是特殊的動物了,它雖然長有一雙眼睛,按說聽不見總可以看見吧,但是你們可知道被喻為動物界中的「盲人」。它的眼睛是名不副實的,因為它靠得是耳朵。用耳朵聽超聲波來辨別位置和躲避障礙物的。如果沒有聲音,蝙蝠聽不見聲音,捕不到食物,也不能夠飛翔,那它還有生存的機會嗎,當然不止蝙蝠一種動物,其他動物同樣離不開聲音。這里舉出這個例子強調「地球離不開聲音」。
沒有聲音,人們彷彿生活在真空中,安安靜靜的,一絲聲也沒有。沒有風聲雨聲讀書聲,更加鳥聲歌聲歡笑聲。所以現在有人類生存的這個宇宙中不能沒有色彩更加不能沒有聲音。

2.5.介紹照相機
照相機的工作原理,概略地說是應用光學成像原理,通過照相鏡頭將被攝物體成像在感光材料上。下面將粗略地介紹攝影光學成像原理:人類對於光的本性的認識,光線的傳播及透鏡成像原理。

人類對於光的本性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在整個18世紀中,光的微粒流理論在光學中仍占優勢,人們普遍認為光是微小的粒子組成的,從點光源發出並以直線向四面八方輻射。19世紀初,以楊氏(Young)和菲涅耳(Fresnel)的著作為代表逐步發展成今天的波動光學體系。如今對光的本性認識是:光和實物一樣,是物質的一種,它同時具有波的性質和微粒(量子)的性質,但從整體來說,它既不是波,也不是微粒,也不是它們的混合物。

從本質上,講光和一般無線電波並無區別,光和電磁波一樣是橫波,即波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一個發光體就是電磁波的發射源,發光體發射的電磁波向周圍空間傳播,和水波波動產生的波浪向四周傳播相似。強度最大或最小的兩點距離稱為波長,用λ表示。傳播一個波長所需的時間稱為周期,用T表示,一個周期就是一個質點完成一次振動所需要的時間。1秒內振動的次數稱為頻率,用ν表示。經過1s振動傳播的距離稱為速度,用「v」表示。波長、頻率、周期和速度之間有如下關系:
v=λ/T ,ν=1/T,v=λν

由此可見,光的波長與頻率成反比。實際上光波只佔整個電磁波波段的很小一部分。波長在400~700nm的電磁波能夠為人眼所感覺,稱為可見光,超過這個范圍人眼就感覺不到了。不同波長的可見光在我們的眼睛中產生不同的顏色感覺,按照波長由長到短,光的顏色依次是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在真空中具有完全相同的傳播速度,數值是c=300,000km/s。

下面敘述幾何光學的幾個基本定律——光線的傳播規律:

(1)光的直線傳播定律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著直線傳播的,即在均勻介質中光線為一直線。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可以見到,如物體被光照射而成影,小孔成像等。光的直線傳播引出了光線這個概念。

(2)光的獨立傳播定律 光的傳播是獨立的,當不同光線從不同方向通過介質某一點時,彼此互不影響。當兩支光線會聚於空間某一點時,它的作用為簡單的疊加。光線的這一性質,使被拍攝物體各點的光互不影響地進入照相鏡頭,在成像面上成像。

(3)光的反射定律 當光傳播到兩種不同介質的分界面時,就會改變傳播方向,發生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指出:

①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分界面上光投射點的法線在同一平面內,人射光線與反射光線分別位於法線的兩側。

②人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入射光線與法線N的夾角記為入射角,用i表示;反射光線與法線N的夾角記為反射角,用α表示。則有i=α。光的反射現象還具有可逆性,假如光線逆著原來反射光線方向入射到界面上,那麼它將逆著原來入射光線的方向反射出去。隨著界面的不同,反射又可分為定向反射和漫反射。從一個方向入射到光亮、平整的鏡子上的光線,入射點都落到同一平面上,其反射都向著同一方向,則稱為定向反射。當光從一個方向投射到粗糙表面上時(如毛玻璃面等),由於粗糙面可以看成由許多角度不同的小平面組成,光線便從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稱為漫反射。但需注意在漫反射現象中,就每一條光線而言都還是遵循反射定律的。

光的反射,在照相術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例如人本身並不發光,但當光線從各個角度照射到人身上後,光線便可從各個角度有所反射。我們常利用反射光進行拍照,就是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物理學存在於物理學家的身邊。勤於觀察的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做禮拜時,懸掛在教堂半空中的銅吊燈的擺動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後來反復觀察,反復研究,發明了擺的等時性;勇於實踐的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為認清「天神發怒」的本質,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日子,冒著生命危險,利用司空見慣的風箏將「上帝之火」請下凡,由此發明了避雷針;敢於創新的英國科學家亨利•阿察爾去郵局辦事。當時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郵票,准備裁下一枚貼在信封上,苦於沒有小刀。找阿察爾借,阿察爾也沒有。這位外地人靈機一動,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郵票的四周整整齊齊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後,很利落地撕下郵票。外地人走了,卻給阿察爾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並由此發明了郵票打孔機,有齒紋的郵票也隨之誕生了;古希臘阿基米德發現阿基米德原理;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研究身邊的瑣事並有大成就的物理學家的事例不勝枚舉。
物理學也存在於同學們身邊。學了測量的初步知識,同學們紛紛做起了軟尺。有位同學別出心裁,用透明膠把制好的牛皮紙軟尺包紮好,這樣更牢固。然後,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裝盒作為軟尺的外殼,在盒的中心利用鐵絲做一搖柄中心軸,軟尺的末端固定在軸上,這樣一個可以收拾並反復使用的捲尺誕生了。同時,這位同學受軟尺自作的啟示,用實驗解決了一道習題:用軟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若把軟尺拉長些,測量值是偏大還是偏小?他做了這樣一個模擬實驗: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標上刻度,然後用透明膠粘貼,再扯下來,便做成了「軟尺」,用「軟尺」不僅找到了上題的答案,而且還清楚地看到分度值變大了,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學了電學的有關知識後,同學們對蚯蚓能承受的最大電壓進行了探究:當給它加上1.5V的電壓時,蚯蚓迅速分泌粘液,且奮力掙扎,從瓶內跳出瓶外。當給它加上3V的電壓時,蚯蚓被電為兩截;有同學在測量「2.4V、0.5A」的小燈泡的功率,並研究其發光情況時,不滿足於給燈泡加上2.4V的電壓,而是用自己早已准備好的小燈泡做破壞性實驗,不斷加大燈泡兩端的電壓,直至電壓高達9V、燈泡燈絲燒斷,才停止探究;有同學在學習蒸發的知識時,不厭其煩地座在桌旁觀察相同的兩滴水(其中一滴水灘開),進行聚精會神地觀察,然後進行分析、對比,得出影響蒸發的因素;……同學們捕捉身邊的瑣事進行探究的事例屢見不鮮。

4.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人類生活、生產中,摩擦力無處不在。摩擦力按其性質可分為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三種。不同性質的摩擦力,影響其大小的因素亦不相同。我們組選擇了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進行研究,並粗略研究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研究至今,已取得一些成果。
首先對於滑動摩擦力,從課本中知道它與正壓力成正比。我們組員採取控制變數法,通過實驗准確驗證了在動摩擦因數一定時,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這一結論。但因為動摩擦因數較難控制,只粗略驗證了在正壓力一定時,滑動摩擦力與動摩擦力系數成正比這一結論。由此,我們仍可得出f=μN這一公式。
那麼動摩擦因數由什麼決定呢?我們知道動摩擦因數反映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反過來說就是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決定了動摩擦因數,而動摩擦力是兩個有不光滑接觸,有相對運動的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動摩擦因數也不是單獨由某一物體表面粗糙程度決定的,而是由兩個有相互作用摩擦力的物體的接觸面粗糙程度決定的。
假如我們拿一支筆,一段小繩,把繩子纏繞在筆上,我們會發現繩子纏繞的圈數越多越難拉動,如果繩子之間有重疊的話,則更是難以拉動。這中間是否存在其它影響摩擦力的因素呢?我們分析得到:繩子在筆上每繞一圈,繩子與筆之間就多了一圈(無數多個)接觸點,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多了無數處,即有更多的地方產生摩擦力,所有的摩擦力疊加在一起,便使合力增大了。若繩子中有重疊,則不止繩子與筆之間,連繩子與繩子之間也會有相互作用,阻礙對方運動。且這時繩子與筆的壓力除直接與筆接觸的繩子的壓力外,也包括繩子與繩子之間的壓力,這樣摩擦力便急劇增大,以致難拉動繩子。生活中,船靠岸時總是用繩子綁住岸上的樁,也是採用多繞幾圈繩子的辦法來增大摩擦力的。但這裡面並不包括除正壓力及動摩擦因數以外的其它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對於靜摩擦力,其產生原因是因為物體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相對運動趨勢產生的原因是有外力作用,因此,產生靜摩擦力的條件不僅包括接觸面不光滑、有正壓力,還需要有外力作用。在不超出最大靜摩擦力的范圍時,外力越大,靜摩擦力越大。一旦超出最大靜摩擦力的范圍,物體便開始運動,靜摩擦力變為滑動摩擦力。那麼最大靜摩擦力與什麼有關呢?經過實驗可知fmax=μN即最大靜摩擦力與靜摩擦因數和正壓力成正比,其中靜摩擦因數比動摩擦因數稍大,因為當外力等於動摩擦力時,物體受力還是平衡的,要使物體運動,就必須增大外力。
至於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主要是受到排開流體時流體產生的阻力,但物體側面受到流體的摩擦力也是不可忽略的。對於排開流體時所受的阻力,可採用把運動物體改造成流線型等方法來減小,也可採用相反的方法來增大。對於物體運動時側面所受摩擦力,我們知道,物體運動時會帶動附近流體隨之運動,而稍遠處的流體仍是靜止的,這樣,根據伯努利方程
「 =常量」可知,靜止的流體會對物體有壓力,加之物體與流體間的接觸不光滑,便會產生摩擦力。而且隨著速度的增加,運動的流體的壓強減小,而靜止的流體壓強不變,所以壓強差與壓力都增大,摩擦力也就增大;經過類似的分析可得隨著深度的增加,摩擦力也是增加的。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固定的,較少的,但其表現形式卻十分多樣化、復雜化、只有充分了解、控制這些因素,才能充分利用有益摩擦,避免有害摩擦,最大程度地改進生產,改善生活。

熱點內容
美術蟬課件 發布:2024-05-17 14:31:28 瀏覽:384
家庭教師集數名稱 發布:2024-05-17 14:24:33 瀏覽:1000
人民的名義師生戀 發布:2024-05-17 14:09:28 瀏覽:311
獨坐敬亭山教學實錄 發布:2024-05-17 12:59:10 瀏覽:193
高考數學雙向細目表 發布:2024-05-17 11:33:11 瀏覽:743
七年級上冊語文測試 發布:2024-05-17 11:32:22 瀏覽:944
青志生物 發布:2024-05-17 08:59:01 瀏覽:478
2014溫州師德培訓總結鄭 發布:2024-05-17 07:22:52 瀏覽:777
運營商英語 發布:2024-05-17 06:37:12 瀏覽:480
中醫外科學教學視頻 發布:2024-05-17 05:35:15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