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上海的地理

上海的地理

發布時間: 2020-11-19 14:18:49

『壹』 在地理上上海屬於哪個

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不屬於任何省份。

民國十七年(1928年),專國民政府設立屬上海特別市,上海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與日本九州島隔東海,南、西與江浙相連,總面積6340.5平方公里。

上海市轄為黃浦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虹口區、楊浦區、寶山區、閔行區、嘉定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金山區、浦東新區、崇明區。上海市人民政府駐黃浦區人民大道200號。


(1)上海的地理擴展閱讀:

上海是長三角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2.19米。最高海拔為大金山島,位於金山區杭州灣,海拔103.70米。。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是上海陸地最高點,海拔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巔」。海域內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龜山)、佘山島、小洋山島等岩類島嶼。

『貳』 上海市有哪幾個區所在地理位置是什麼

截至2017年,上海轄16個市轄區:

黃浦區、徐匯區、靜安區、長寧區、普陀區、虹口區、楊浦區、浦東新區、閔行區、嘉定區、寶山區、金山區、松江區、黃浦區、奉賢區、崇明區。

其地理位置分別是:

(1)黃浦區:地處黃浦江和蘇州河合流處的西南端;北起蘇州河,東、南瀕黃浦江,西至成都北路、延安中路、陝西南路、肇嘉浜路、瑞金南路。

(2)徐匯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的西南部,東北側與黃浦區毗鄰,東臨黃浦江,與浦東新區隔江相望,西與閔行區分界,北與靜安區、長寧區接壤。

(3)長寧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西部,東連靜安區,西與西南鄰閔行區,東南接徐匯區,北與普陀區以吳淞江(蘇州河)為界。

(4)靜安區:位於上海的市中心,與六個區相鄰,東與黃浦區、虹口區、寶山區為鄰;西長寧區、普陀區、寶山區交界;南臨長樂路,與徐匯區銜接;北與寶山區接壤。

(5)普陀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西北部,是滬寧發展軸線的起點,也是上海連接長三角及內地的重要陸上門戶和交通樞紐。西、北和嘉定區、寶山區相接,東、南和靜安區、長寧區、閔行區毗連。

(6)虹口區:位於上海市區北部偏東;東臨大連路、大連西路、密雲路、邯鄲路、逸仙路,與楊浦區接壤;西靠河南北路、羅浮路、淞滬鐵路、西寶興路、北寶興路、俞涇浦、江楊南路,與閘北區毗連;南瀕黃浦江、吳淞江,與浦東新區和黃浦區隔江相望;北至三門路稍北的農機路,與寶山區相接。

(7)楊浦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地處黃浦江下游西北岸,與浦東新區隔江相望,西臨虹口區,北與寶山接壤。楊樹浦港縱貫區境南北,楊浦即以此演變得名,南部沿江地帶是曾經的上海公共租界東區,中部偏東區域則為「大上海計劃」實施地。

(8)浦東新區:浦東南與奉賢區、閔行區兩區接壤,西與徐匯區、黃浦區、虹口區、楊浦區、寶山區五區隔黃浦江相望,北與崇明區隔長江相望。

(9)閔行區:位於上海市中部,形似一把「鑰匙」,東與徐匯區、浦東新區相接;南靠黃浦江與奉賢區相望;西與松江區、青浦區接壤;北與長寧區、嘉定區毗鄰。

(10)寶山區:寶山區位於上海市北部,分成陸地和島嶼兩部分。陸上,東北瀕長江,東臨黃浦江,南與楊浦、虹口、靜安、普陀4區毗鄰,西與嘉定區交界,西北隅與江蘇省太倉市為鄰,橫貫中部的蘊藻浜把它分成南北兩部,吳淞大橋和蘊川路大橋、江楊路大橋、塘橋大橋橫跨其上。

(11)嘉定區:位於上海西北部,中心位置在東經121°26',北緯31°39'。東與寶山、普陀兩區接壤;西與江蘇省崑山市毗連;南襟吳淞江,與閔行、長寧、青浦三區相望;北依瀏河,與江蘇省太倉市為鄰。

(12)金山區:位於中國長江以南的江南地區,地處黃浦江上游的金山,東與奉賢區接壤、北與松江區、青浦區為鄰,西與浙江平湖、嘉善交界。

(13)松江區:位於上海市西南部,歷史文化悠久,有著「上海之根」 的稱呼。位於黃浦江上游,東與閔行區、奉賢區為鄰,南、西南與金山區交界,西、北與青浦區接壤。

(14)青浦區:位於上海市西部,太湖下游,黃浦江上游。東與閔行區毗鄰,南與松江區、金山區及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接壤,西與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蘇州市崑山市相連,北與嘉定區相接。

(15)奉賢區:位於長江三角洲東南端,位於上海南部,東與浦東新區接壤,西與金山區和松江區毗鄰,南臨杭州灣,北與閔行區相隔黃浦江。

(15)崇明區(2016年7月成立):位於長江入海口,全區地勢平坦,由崇明、長興、橫沙三島組成。

(2)上海的地理擴展閱讀:

上海市行政區劃詳情,如圖表:

『叄』 上海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上海,是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為上海陸上最高點,海拔高度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巔」。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烏龜山)、佘山島、小洋山島等岩島。

在上海北面的長江入海處,有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3個島嶼。崇明島為中國第三大島,由長江挾帶下來的泥沙沖積而成,面積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長興島面積88.54平方公里,橫沙島面積55.74平方公里。

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13年,全市平均氣溫17.6℃,日照1885.9小時,降水量1173.4毫米。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肆』 上海地理概況有哪些

地理概況上海雖然尚沒有雄偉的名山大川、奇峰異谷,也無世界奇跡之類的名勝古跡,但是,多少年來一直以她獨有的風韻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客。

上海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和革命活動在這里發生並影響全國;上海是新中國的「窗口」,40多年的艱苦創業,特別是浦東的開發、開放,上海已成為國際大都市及海內外來華投資的熱點;上海是歷史文化名城,有70餘處國家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上海具有鮮明特色的區域文化的最好展示;上海還是萬國建築博覽城,外灘風格各異的建築群及近年新建的千姿百態的新建築,引起了海內外建築界的矚目……,上海已成為一座融古色古香和現代潮流為一體的旅遊中心城市。

清晨,一輪紅日從上海的母親河-黃埔江上升起;海關的鍾聲劃破新外灘的寧靜;濱江大道上晨煉的人們以及跳交誼舞的男女正躍躍欲試……與那些延綿起伏的古典建築群一起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那拔地而起的宏偉大廈與散落在各處的富有異國情調的別墅樓宇,組合成了上海特有的城市形象;那橫空出世的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及「地鐵」、高架內環線,讓您感受到現代城市交通的嶄新一頁;那龍騰虎躍、構架未來的浦東新區、虹橋開發區、漕河涇開發區以及這些熱土上所創造的建設速度,令人矚目。夜幕降臨,您不妨登上黃埔江邊高聳入雲的新上海的標志性建築——東方明珠電視塔。極目遠眺,萬家燈火盡收眼底。近處,南京路上的霓紅燈宛如一條五光十色的燈河,這里的燈彩不亞於東京、香港等國際大都市。您也不妨步行至新外灘的游輪碼頭登上豪華的浦江游輪,在夜幕中,游戈於南浦大橋、楊浦大橋與「東方明珠」、外灘之間,去感受一下「船在江中游,人在畫中行」的意境。這就是上海的都市風光,這就是改革開放中日新月異的大上海。

如果有一天,您漫步在黃浦江畔,從外白渡橋出發,沿寬闊的中山東一路往南,直抵延安東路。此時,黃浦江拍岸的濤聲和輪船的汽笛聲不絕於耳,數十座巍峨的大廈綿延起伏。這就是聞明世界的外灘。

徜徉於濱江大道上,您會發現哥特式的尖頂和古希臘式的窟窿,巴洛克式的廊柱和西班牙式的陽台。就在您的眼前身後,處處散發著濃郁的異國情調,那別具一格的韻味讓人流連忘返。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數十幢巍峨大廈沉浸在燈的海洋里,一座座晶瑩剔透如水下宮殿。臨江遠眺,整個外灘建築群璀燦奪目、參差跌宕。這氣勢、這意境宛如一部不同凡響、恢宏壯闊的交響史詩。外灘的建築不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也並非建於同一時期,然而它們的建築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處理驚人的協調。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萬國建築博覽」——外灘,可謂當之無愧。

悠悠歲月,滄海桑田,今日上海的山山水水,都是經過長期的自然演變,是大自然的傑作。上海的自然景觀大致可分為「山之旅」、「江之旅」、「湖之旅」、「島之旅」四部分。「山之旅」主要指上海松江的「松郡九峰」或是「雲間九峰」;「江之旅」自然是指黃埔江這條上海的母親河,是上海的一項特色旅遊。「湖之旅」是指青浦的澱山湖風景區,而「島之旅」則是指崇明、長興、橫沙、金山等眾島嶼。

上海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她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許多震動中外的歷史事件在這里發生,留下了眾多的革命遺跡,處處為您講述著一個個使人永不忘懷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成為包含民俗的人文景觀和紀念地。在上海,每到秋祭,紛至沓來的人們在這里祭祀先烈、緬懷革命歷史,已成為了一種風俗。大上海在中國近代歷史中,曾是風起雲涌可歌可泣的地方。在這里薈萃多少風雲人物,散落在上海各處的不同住宅建築,由於其主人的非同尋常,蘊含了耐人尋味的歷史意義。這里曾留下許多革命先烈的足跡。瞻仰孫中山、宋慶齡、魯訊等故居,會使您產生撫今追昔的深沉遐思,這里還有無數個達官貴人的住宅,探訪一下李鴻章、蔣介石等人的公館,可以聯想起主人那段顯赫的發跡史。

上海的宗教寺院有著1700多年的傳播發展史。宗教文化也和其他文化一樣隨著近代都市經濟文化的發展中西結合豐富多彩,在全國居於重要地位。上海的宗教建築分布市中心和郊外的各個角落。它們各以其歷史悠久、風格炯異、裝飾典雅而著稱中外。上海地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千年名剎-龍華寺、以供奉大型玉石坐像而聞名中外的玉佛寺、現存最古的松江清真寺、屹立於佘山頂上,宛如中世紀歐洲古城堡的聖母大教堂……,無一不展示著上海宗教深厚的文化底韻。

上海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只是一個近代城市,然而翻開上海的歷史你會驚訝地發現,早在6000年前上海已成陸,西部嘉定、青浦、松江就是最先成陸的一些地區。上海境內猶如星河閃耀,至今仍遺存著一百多幢優秀的園林建築。我們向您推薦嘉定、青浦、松江和南市老城廂四條「一日游」黃金線:到嘉定可瀏覽唐代南翔寺經幢、南朝磚塔、宋代孔廟、明代秋霞圃;在青浦,您會對唐代青龍塔、宋代普濟橋、元代放生橋、清代曲水園和萬壽塔感興趣;宋江的唐代陀羅尼經幢、宋朝方塔、護珠塔、明代大照壁和清代醉白池會令您流連忘返;步入南市老稱廂,則置身於代表明清風格的古城牆、豫園、文廟、三山會館、書隱樓之中……物換星移千百年,這些古老的建築飽經風霜,歷經滄桑,但它們仍以各自的魅力,成為上海這一歷史文化名城的見證。

上海在長達近200年的開發過程中,始終處於中西文化的交匯點,集中了中、西、古、今各種人文社會資源,僅名人故居、各種紀念館、博物館就有幾十處;上海還是一個都市景觀資源十分豐富的大都市。被稱為萬國建築博物館的建築景觀,被稱為全國第一街的南京路商業街,都是具有上海特色的旅遊資源。改革開放以來,浦東的開發開放,虹橋開發區的建立,上海高層建築雨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內環線高架公路、成都路高架公路以及地鐵的貫通。上海的都市景觀呈現五彩繽紛的新氣象

『伍』 上海形成的地理原因是什麼

1.位置:沿海城市,長江入海口,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點,地理位置優越.
2.地形&氣候: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亞熱帶季風氣候,比較溫暖濕潤,適宜發展工農業和吸引人口居住從而獲得勞動力.
3.交通:陸海空交通樞紐,交通極其發達,鐵路方面京滬線、滬杭浙贛線等在上海交匯,水運方面上海是河港兼作海港,航空方面上海是亞洲乃至世界重要的航空港.
4.勞動力:上海及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密集勞動力眾多,且上海及周邊的江蘇浙江等省教育發達,故來到上海的勞動力數量很多而且素質過硬.
5.農業基礎:長三角向來是農業歷史悠久,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為日後上海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6.歷史文化基礎:上海在19世紀便被西方列強所開發,西方的先進技術首先由此進入中國.工商業氣息濃厚,居民受西方海派文化影響,熱衷於發展經濟、科技與文化.
7.科技教育:上海知名高等學府和科研地區雲集,大量人才湧入上海,使其科學技術處於領先.
8.市場:上海面向的市場非常廣闊,消費群體龐大,由於其交通便利,故即可以將產品銷往內陸地區,也可以通過海運空運銷往國外.
9.資源:上海雖然資源不太豐富,但「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以及從各地進口的煤、石油、金屬等使得其資源和能源都很富裕.
10.政策:中央政府給了上海特殊的政策(如保稅區、免稅區等等),這些政策有利於上海吸引外資和經濟的發展.

『陸』 上海市地圖的地理位置。

上海地圖


『柒』 上海的人文地理

1.上海是我國的沿海開放城市,對外交流程度高,經濟發達城市化程度高專,經濟腹地廣,國屬內外市場廣闊,是國際化的大都市
2.上海位於長江的出海口,由於泥沙淤積,有良好的天然港灣,有利於海上交通運輸
3.上海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夏季受氣旋影響易受到台風危害產生強降雨,風暴潮等;冬季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是,已發生暴雪,低溫凍害等災害性天氣。
4.上海市第三產業發達,科技水平高,地區接待能力強,適合接待各國旅客,興辦旅遊業

『捌』 上海的地理位置優勢是

上海地理位置優勢是:

1、位於北緯30度左右,氣候條件好。

2、附近礦產資源豐富。

3、位於長江入海口,水資源豐富。中國長三角前沿,腹地廣闊。長三角作為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為上海的發展提供了強力的支持。

4 、位於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多,勞動力豐富。

5、位於長江中下游平原上,工農業基礎好。

6、沿海位置,海運方便。

7、鐵路交通是南北的樞紐。

(8)上海的地理擴展閱讀:

海境內缺乏金屬礦產資源,建築石料也很稀少,陸上的能源礦產同樣匱乏。70年代以來開始在近海尋找油氣資源,在多口鑽井中獲得工業原油和天然氣。

據初步估算,東海大陸架油氣資源儲量約有60億噸,是中國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氣盆地。附近的南黃海,經過調查和勘探,也發現油氣資源,估算有2.9億噸儲量。東海海水中化學資源豐富,在長江口淺海底下,還發現一些礦物異常區,有鋯石、鈦鐵砂、石榴石、金紅石等重要礦物。

參考資料:網路-上海地理優勢

『玖』 上海的地理位置

上海位於中國華東抄地區,界於東襲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上海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岸,長江三角洲前緣,中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位於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平均海拔高度4米。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為陸境海拔最高點。

(9)上海的地理擴展閱讀

上海的名稱由來

上海,春秋屬吳國 。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

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 。

唐天寶十載(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今松江區)。後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拾』 上海的地理環境

上海市地處長江入海口、太湖流域東緣。境內河道(湖泊)面積約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積率為9%~10%;上海市河道長度2萬余公里,河網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
上海境內江、河、湖、塘相間,水網交織,主要水域和河道有長江口,黃浦江及其支流吳淞江(蘇州河)、薀藻浜、川楊河、淀浦河、大治河、斜塘、圓泄涇、大泖港、太浦河、攔路港,以及金匯港、油墩港等。其中黃浦江幹流全長80餘公里,河寬大都在300米~700米之間,其上游在松江區米市渡處承接太湖、陽澄淀泖地區和杭嘉湖平原來水,貫穿上海至吳淞口匯入長江口。吳淞江發源於太湖瓜涇口,在市區外白渡橋附近匯入黃浦江,全長約125公里,其中上海境內約54公里,俗稱蘇州河,為黃浦江主要支流。上海的湖泊集中在與蘇、浙交界的西部窪地,最大的湖泊為澱山湖,面積為60餘平方公里。

熱點內容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
中小學師德總結 發布:2025-05-14 14:47:39 瀏覽:720
初中教學進度 發布:2025-05-14 13:33:36 瀏覽:758
新產業化學發光儀 發布:2025-05-14 13:22:51 瀏覽:775
帶班主任的老師 發布:2025-05-14 13:20:39 瀏覽:240
氧化鋁化學 發布:2025-05-14 13:03:56 瀏覽:339
綠色化學與環境保護論文 發布:2025-05-14 12:54:28 瀏覽:435
牛津高二英語 發布:2025-05-14 12:18:39 瀏覽:888
2014溫州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5-14 11:26:56 瀏覽:663
彩虹6號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0:03:47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