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考題
『壹』 初中生物中考試題(帶答案的 )
生物試題
說明: 把正確答案用2B鉛筆填塗在答題卡上。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全卷50題,每題2分,共100分。時間:50分鍾完成。
1.草原上,一隻老鼠發覺老鷹在上空盤旋,便緊張而迅速地鑽進附近的巢穴內。老鼠的這種行為體現了生物能夠
A.具有遺傳變異的特性 B.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C.能適應環境並影響環境 D.具有生長和繁殖的特性
2.下列關於植物與環境關系的敘述,最合理的是
A.「大樹下面好乘涼」說明生物能夠影響環境√
B.影響植物生活的環境因素是指陽光、溫度、空氣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C.植物開花結果時,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於光合作用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是光照對生物的影響
3.在巴斯德曲頸瓶實驗中, 甲瓶的瓶口是豎直向上; 乙瓶的瓶口
是拉長呈S型的曲頸;將兩個燒瓶內的肉湯同時煮沸放涼後,
觀察肉湯的變化。本實驗的實驗變數是
A.微生物的有無 B.燒瓶放置時間的長短
C.氧氣的有無√ D.燒瓶容量的大小
4.右圖為生物圈中的碳循環示意圖,描述錯誤的是
A.甲是分解者、乙是生產者 B.丙、丁是消費者
C.①是光合作用,②是呼吸作用,③是呼吸作用
D. 「乙→丙→丁→甲」能表示一條食物鏈√
5. 右圖為某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下列正確的是
A、該食物網中共有五條食物鏈,其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可
表示為:草→鼠→狐→兔→鷹
B、該食物網中能量最多的生物是草
C、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系統進行著物質和能量流動,能量最多的是鷹√
D、如果大量圍捕獵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數量會不斷增加。
6.下圖表示一個用右手寫字的人正在用顯微鏡觀察,其中觀察方法正確的是D
7.下列細胞結構屬於動、植物細胞共有的是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細胞核 ⑤線粒體 ⑥葉綠體
A.③⑤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8.下列幾種生物,描述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②③④都具有細胞結構 B.與人體細胞結構最相似的是②√
C.③和⑤都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D.①常用來製作麵包、饅頭等食品
9.下列關於甲型HINI流感病毒與H5NI禽流感病毒的有關比較,正確的是
A.均使感染者發燒,因此兩者的抗體完全相同
B.感染不同的人後所引起的患病程度一般相同
C.無細胞結構,均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D.能獨立生活,且能大量繁殖
10.下圖A—f為人體的結構層次示意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b c d e f
A. 整個人體都是由A發育而成的,A是卵細胞
B. A→b的過程為細胞的分化,在此過程中染色體要復制加倍再均分
C. b→c的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產生了差異√
D. 水稻的結構層次與人體相比,沒有的結構層次是d
11.「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播種時有許多要注意的事,例如,大麥比棉花播種得早,有些作物的種子在播種前要浸種,土壤需要耕和耙以變得松軟。這些分別反映了種子萌發所需的哪些條件?
A.溫度、水分、空氣√ B.溫度、空氣、水分 C.空氣、水分、溫度 D.空氣、溫度、水分
12.綠色植物在光下能進行的生命活動是: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騰作用 ④吸收水和無機鹽
A.① B. 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下列實驗步驟錯誤的是
A.觀察葉片結構:取材→切片→製片→觀察→畫圖√
B.製作人口腔上皮胞臨時裝片:擦→滴→刮→塗→染→蓋
C.培養細菌、真菌:配製培養基→高溫滅菌→接種→培養
D.練習使甩顯微鏡: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
14. 關於「被子植物」繁殖後代的過程,描述正確的是
A. 開花後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過程,才能形成果實
B. 所有植物的傳粉過程都需要有動物的幫助
C. 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是由雌蕊的胚珠發育而成的√
D. 開花結果與真菌的繁殖過程一樣,屬於有性生殖
15. 下圖是「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的實驗,請你推導出結論
實驗過程及結果:將天竺葵暗處里一晝夜→選葉遮光→光下照射4小時→用酒精溶解葉綠素→漂洗葉片→滴加碘液→葉片的變化是遮光部分無明顯變化、未遮光部分變為藍色
A.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D.澱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條件√
16.下列有關男女生殖與發育知識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男、女的主要性器官分別是睾丸、卵巢
B.人體受精卵的形成部位與胚胎發育場所分別是輸卵管和子宮
C.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結構是胎盤√
D.男性的輸精管結扎後,能繼續產生精子,但是男性的第二性徵將逐漸消失
17.下表是某生物興趣小組同學的實驗記錄,請問該小組同學探究的課題是
試管編號 甲 乙 丙 丁
加入物質 漿糊 唾液 漿糊 唾液 鹽酸 漿糊 唾液 漿糊 唾液
溫 度 37℃ 37℃ 100℃ 0℃
時 間 10分鍾 10分鍾 10分鍾 10分鍾
加入碘液後的現象 不變藍 變藍 變藍 變藍
A.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澱粉 B.探究鹽酸和溫度對唾液澱粉酶消化作用的影響
C.探究澱粉遇碘能否變藍色 D.探究溫度對唾液澱粉酶消化作用的影響√
18. 下列消化液中,對澱粉、蛋白質、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
A.唾液和胃液 B.腸液和胰液√ C.膽汁和胰液 D.胃液和腸液
19.在「採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的實驗中,採用的五點取樣法是A
20.下圖是人在平靜呼吸時肺內氣體壓力變化的示意圖,處於A點時,肺內氣壓與外界氣壓的關系是
A.肺內氣壓>外界氣壓 B.肺內氣壓=外界氣壓
C.肺內氣壓<外界氣壓√ D.不能確定
21.下列關於血液中血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數量最多的是的血小板√ B.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
C.紅細胞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 D.紅細胞或血紅蛋白過少時,會引起貧血
22.下圖是截取人體某部位連通的三種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經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23.血液在人體中主要起運輸作用,當血液流經某器官時血液的成分往往要發生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血液流經肺後,靜脈血變成動脈血,養料不變√
B.血液流經小腸後,由含養料多的動脈血變為含養料少的靜脈血
C.血液流經腎臟後,由含養料多的動脈血變為含養料少的靜脈血
D.血液流經腎小球後,血液中的代謝廢物減少,養料含量不變
24.某人因肺炎需要往上肢的靜脈中輸液,葯物隨血液送到肺部時,所經過的途徑依次是:①上腔靜脈 ②下腔靜脈 ③右心房 ④右心室 ⑤體毛細血管 ⑥肺動脈 ⑦肺靜脈 ⑧肺毛細血管
A.①→③→④→⑥→⑧√ B.②→③→⑤→⑦→⑧
C.①→②→③→⑤→⑧ D.⑤→③→④→⑥→⑦
25. 6月6日為世界愛眼日,據統計,我國青少年近視的人數居世界之首。下列措施中不能預防近視眼的是
A.看書寫字時控制眼睛與書本的距離 B.看書寫字一小時左右就應休息遠眺
C.發現視力下降立即佩戴近視鏡√ D.堅持認真做眼睛保健操
26.右圖是人體完成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②是傳出神經 B.③是神經中樞√
C.①是效應器 D.完成反射活動的正確傳到路線是⑤④③②①
27.能正確表示生物與其氣體交換部位連線的是
①蚯蚓—體壁 ②蝗蟲—氣門 ③蝌蚪—鰓 ④海馬—肺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28.「團團」「圓圓」是一對可愛的大熊貓。對大熊貓的敘述中正確的一組是
①用肺呼吸 ②胎生、哺乳 ③體表被毛 ④變溫動物 ⑤心臟四腔 ⑥體內有隔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29.下列關於不同動物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蝗蟲的外骨骼是其適應陸地生活的重要特徵B.鯽魚身體呈梭形是其對水生生活的適應
C.家鴿每呼吸一次,就在肺和氣囊中各進行一次氣體交換√
D.蚯蚓和沙蠶都是具有許多體節的環節動物
30.下列哪一項不屬於鳥適宜飛行的特徵
A.直腸短,隨時排便 B.長骨中空內充氣體 C. 心臟分四腔√ D.前肢變成翼
31.「人有人言,獸有獸語」,動物能利用「行為語言」傳遞信息。以下各種動物行為語言中,能在同種個體間交流信息的是
A.壁虎斷尾 B.烏賊釋放墨汁 C.蜥蜴變色 D.蜜蜂跳圓形舞√
32.要了解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常用的科學方法是
A.比較法 B.模擬實驗法√ C.調查法 D.科學推測
33. 在學習了植物的分類後,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水稻、芒果、水綿、葫蘆蘚、腎蕨和馬尾松六種植物的特點,按右表的標准進行了分類。其中②和⑥表示的植物分別是
A.水稻和腎蕨 B.芒果和水綿√
C.馬尾松和葫蘆蘚 D.腎蕨和水綿
34.防止食品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
A.把食品內的細菌都殺死 B.抑制食品內真菌的生長和繁殖
C.把食品內的真菌都殺死 D.殺死細菌和真菌或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繁殖√
35.下列事例中使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有:①外來物種的入侵 ②有計劃地間伐毛竹林中的毛竹 ③海域污染導致赤潮 ④退耕還林還草 ⑤全球氣候變暖 ⑥發展生態農業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36. 我國科學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與普通栽培水稻多次雜交,培育出產量很高的雜交稻新品種。下列哪一個品種的育種原理與袁隆平的相同?
A.克隆羊 B.太空椒 C.高產抗倒伏小麥√ D.美國科學家培育的超級鼠
37.現有甲、乙、丙三個品種的桃樹,將甲的帶芽枝條嫁接到乙樹上,枝條成活並在開花後援以丙品種的花粉,所得果實可食部分的性狀接近於
A.甲品種 B.乙品種 C.丙品種√ D.三個品種兼有
38.下列細胞核、DNA、染色體、基因之間的包含關系正確的是
A.細胞核>DNA >染色體>基因 B.細胞核>染色體 >DNA>基因√
C.細胞核> DNA >基因>染色體 D.基因> DNA >染色體> 細胞核
39.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具有特定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叫基因√
B.一對基因中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能表現出來
C.在人的體細胞內.基因都是成對存在的
D.在生物傳種接代過程中,通過生殖細胞將性狀傳給下一代
40.科學家根據蒼蠅嗅覺器官的結構和功能,成功仿製出一種小型氣體分析儀,用於檢測航天飛船座艙內的氣體成分。該生物技術屬於
A.克隆 B.轉基因 C.仿生√ D.生物防治
41.下列有關人類染色體與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男性精子的染色體組成一定是22條常染色體+Y
B.正常人體的每一對染色體一條來自父親,一條來自母親
C.近親結婚能引起後代染色體數目變異,增加了患遺傳病的機會√
D.先天性愚型是由於基因改變引起的疾病
42.如果兩只白綿羊交配後,生了一白一黑兩只小綿羊。若用A表示顯性基因,a表示隱性基因,則所生小白綿羊的基因型是
A.AA或aa B.AA C. AA或Aa√ D.aa
43. 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化石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惟一證據 B.「始祖鳥」化石是爬行類進化成鳥類的典型證據√
C.科學家發現,越簡單、越低等的化石總是出現在越早的地層里
D.野兔的保護色和鷹銳利的視覺是它們相互選擇的結果
44. 關於超級細菌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超級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B.細菌只能通過分裂來繁殖後代
C.超級細菌是濫用抗生素後引起細菌的可遺傳變異的結果
D.大多數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45. 在甲型HIN1流感爆發期間,同學們都分期分批註射了甲流疫苗,注射的葯物和預防措施分別是
A.抗體,控制傳染源 B.抗體,保護易感者 C.抗原,控制傳染源 D.抗原,保護易感者√
46.據報道,我國政府修改了外國人出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取消了對患艾滋病外國人人境的限制,其主要原因是
A.為了促進我國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B.我國已有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葯
C.艾滋病現已不屬於傳染病 D.日常接觸不會導致艾滋病感染√
47.「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又稱「酸葡萄心理」,是指求事不成的一種心理平衡,這種情緒調節屬於
A. 自我安慰√ B.宣洩煩惱 C.轉移注意力 D.遺忘
48.近年來頻發的生態災難對生物圈中的生物造成嚴重危害,以下生態災難中不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是
A.冰島火山灰對歐洲航空、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影響√
B.溫室氣體大量排向大氣層,造成全球氣溫升高,引發次生災害
C.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對海洋生物造成嚴重危害
D.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對周圍生物和人造成嚴重傷害
49.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OTC」是指處方葯√ B.俗話說「是葯三分毒」
C.如果上肢流出鮮紅色的血,應按住傷口近心端處的血管止血
D.對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內的污物再進行人工呼吸,可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50. 下列哪一組疾病可以通過預防接種來預防?
A. 腦溢血、心臟病、惡性腫瘤、流感 B.呆小症、侏儒症、苯丙酮尿症
C. 白化病、血友病、糖尿病、艾滋病 D.天花、肺結核、脊髓灰質炎√
『貳』 生物高考題
並不是說只有一個起點,起點是三個,但是不是同時開始的,你可以看的出來,途中的三個橢圓是代表的DNA解旋。三個大小不一樣就說明了它們解旋進行的時間不一樣,說明了不是同時開始的。
『叄』 生物考題
1.(2011山東高考)下列關於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核生物細胞不含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有絲分裂,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無絲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D.真核生物細胞具有細胞膜系統(生物膜系統),有利於細胞代謝有序進行
2.(2011上海高考)圖A為同一植物處在有絲分裂兩個不同時期的模式圖,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a結構主要由纖維素和果膠組成
B.b表示細胞膜,c表示細胞核
C.d結構的形成需要高爾基體的參與
D.e的蛋白質成分是在G2期合成的
3.關於下列圖B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圖①也可表示在反應物過量時反應速率與酶濃度的關系
B.圖②可表示K+由內環境進入細胞時運輸速度與細胞外濃度的關系
C.圖③可表示細胞膜的結構
D.圖④可表示一種脫氧核苷酸分子或者一種核糖核苷酸分子
4.圖C為人體某個細胞所經歷的生命歷程各個階段示意圖,圖中①—⑥為各個時期的細胞,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代表細胞生長,與①相比,②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減少,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能力減弱
B.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則其細胞內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為DNA→RNA→蛋白質
C.c代表細胞分化,⑤與⑥的基因完全相同、mRNA完全不相同
D.細胞的衰老與凋亡不一定導致個體的衰老與死亡
5.水在生物體及細胞內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有氧呼吸過程中,水既是反應物又是生成物
B.不同種生物細胞的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比值相同,它們的代謝強度也相同
C.水分過多與水分過少對生物新陳代謝活動的影響相同
D.線粒體、核糖體、中心體等在其活動中都可以產生水
6.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養液,當通入不同濃度的氧氣時,其產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過對表中數據分析可得出的結論是 ()
氧濃度(%) a b c d
產生CO2的量 9mol 12.5mol 15mol 30mol
產生酒精的量 9mol 6.5mol 6mol 0mol
A.a濃度時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於無氧呼吸速率
B.b濃度時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於無氧呼吸速率
C.c濃度時有50%的葡萄糖用於酵母菌的酒精發酵
D.d濃度時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未進行無氧呼吸
24.下列有關實驗課題與相應方法昀敘述,錯誤的是 ()
A.觀察線粒體利用甲基綠染液將線粒體染成綠色,再用顯微鏡觀察
B.分離細胞器利用了差速離心法
C.細胞膜的制備利用蒸餾水使雞的紅細胞吸水漲破
D.研究分泌蛋白質的合成與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25.將某綠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中,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其餘的實驗條件都是理想的),實驗以CO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溫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釋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對該表數據分析不正確的是
A.晝夜不停地光照,溫度在35℃時該植物能生長
B.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溫度均保持在20℃的條件下,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C.晝夜不停地光照,該植物生長的最適宜溫度是30℃
D.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溫度在30℃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是溫度在l0℃時的2倍
26、(2011福建高考)使用染色劑染色是生物學實驗常用的方法,某同學對有關實驗做了如下歸納:
實驗 觀察對象 染色劑 實驗結果
①花生子葉細胞的脂肪顆粒 蘇丹Ⅲ 脂肪顆粒被染成橘黃色
②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吡羅紅甲基綠細胞內染成綠色的面積顯著大於染成紅色的面積
③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的線粒體 健那綠 線粒體呈現藍綠色
④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龍膽紫 間期細胞不著色,分裂期細胞染色體著色
(1)上述實驗結果的歸納,正確的有_______(實驗序號)。
(2)實驗②和實驗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濃度的鹽酸處理。其中,實驗②用鹽酸的作用是______,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實驗④用鹽酸與酒精混合,對材料進行解離。在兩個實驗操作中,都要注意鹽酸濃度,處理材料時的溫度和______。
(3)健那綠使線粒體著色與線粒體內膜的酶系統有關。線粒體內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階段反應,該反應變化是____________。
27、圖D(一)為高等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的部分代謝示意圖;圖(二)為不同光照強度下,測定該綠色植物對CO2的吸收速率(ml/h)並繪製成的相應曲線。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一)中物質A是__________。若要d過程也不發生,則對該細胞處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
(2)若光照強度處於圖(二)的C點時,圖(一)中不應存在的箭頭是。
(3)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圖(二)曲線表示該植物在25℃時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若將溫度提高到的30℃(原光照強度和CO2濃度不變),理論上圖中B點應(填「左移」、「右移」或「不動」)。
(4)在4klx光照條件下,該植物2小時內可利用CO2ml。當植物從光照強度4klx突然降至0,則光合作用過程中五碳化合物含量的變化是。
28、下圖F為某生物細胞分裂模式圖,據圖回答。
(1)圖甲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區段是。
(2)圖乙對應的前一時期的主要特徵是()。
(3)圖乙對應於圖甲中的()段,圖丙對應於圖甲中的()段。
(4)請畫出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曲線。
29.(每空2分,共18分)將發芽率相同的甲、乙兩種植物的種子,分別利在含有不同濃度(質量分數)鈉鹽的全營養液中,並用珍珠砂通氣、吸水和固定種子。種子萌發一段時間後,測定幼苗平均重量,結果如下圖E。
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甲、乙兩種植物相比,更適宜在鹽鹼地種植的是()。
(2)導致甲種植物的種子不能萌發的最低鈉鹽濃度為()%。(3)在鈉鹽濃度為0.2%的全營養液中,甲,乙兩種植物根尖細胞吸收礦質元素的方式均為()。
(4)將鈉鹽濃度為0.1%的全營養液中的甲植物幼苗,移載到鈉鹽濃度為0.8%的全營養液中,其根尖發成熟區表皮細胞逐漸表現出質壁分離現象,原因是()。
(5)取若干生長狀況相同並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乙種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兩組。A組移載到鈉鹽濃度為0.8%的全營養液中,B組移載到鈉鹽濃度為1.0%的全營養液中,在相同條件下,給予適宜的光照。培養一段時間後,A組幼苗長勢將()B組。從物質轉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6)通過細胞工程技術,利用甲、乙兩種植物的各自優勢,培育高產、耐鹽的雜種植株。請完善下列實驗流程圖G並回答問題:
A是()酶。B是()。C是具有()性狀的幼芽。
『肆』 生物試題
一.6.A 7.D.8 C9.B 10.C 11.C 13.D 15.B 20.A
二.1.自然選擇 2.自生,寄生 3.22條常染色體和兩條性染色體,拉馬克 4.細胞的分裂與分化,物質交換和氣體交換5.放大,內吞6.葉綠體7害蟲,產生物種多樣性 8.一,空白對照 9.物質,能量
四.2 5 3 4 6 1 8 7 10 9
五.利用單一變數法,分別以溫度,濕度,營養物質為變數,分三組進行實驗
『伍』 一生物高考題
表現型即表型,及來個體具有自的能夠觀察或者感知的外在表現,是個體所表現出來的性狀特徵的總和。
C選項脫離了個體,與黃麴黴菌沒有指代關系,如何能說是黃麴黴菌這個個體的表現特徵?其他菌株就不能產生了?人工合成的呢?
所以C不對。
『陸』 2013年生物學考題
2013 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試題
一、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 20 題 21 分
1.線粒體是半自主的細胞器,下列有關其蛋白質來源的描述,錯誤的是:(單選 1 分)
A.線粒體可以獨立合成蛋白質 B.線粒體蛋白質的大部分由核基因編碼
C.線粒體外膜的蛋白質為核基因編碼,內膜的蛋白質由線粒體編碼
D.線粒體編碼的蛋白質是細胞生命活動所必須的
2.視網膜母細胞瘤主要是由於:(單選 1 分)
A.原癌基因 Rb 基因突變引起的 B.抑癌基因 Rb 基因突變引起的
C.原癌基因 P53 基因突變引起的 D.抑癌基因 P53 基因突變引起的
3.現代生物學研究多從„全局‟出發,研究細胞中整體基因的表達規律即生物組學,按照研究層面 可進一步分成不同的組學。下列按照基因表達流程正確排列的組學為:(單選 1 分)
A.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轉錄組學-代謝組學 B.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
C.代謝組學-蛋白質組學-轉錄組學-基因組學 D.代謝組學-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轉錄組學
4.下列哪個科學實踐可以作為分子生物學誕生的標志?
A.格里菲斯的肺炎雙球菌轉化 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 DNA 雙螺旋結構模型
C.丹麥科學家 Johannsen 將„遺傳顆粒‟命名為基因
D.Avery 等發現遺傳物質是 DNA E.孟德爾發現遺傳學規律
5.內膜系統處於高度動態之中,在細胞生命活動中膜融合是必須的過程。下列關於膜融合的描述, 正確的是:
A.膜融合是由熱力學推動的自發過程 B.膜融合沒有選擇性
C.膜融合需要特定的蛋白參與 D.膜融合需要指定的脂分子參與
6.人的 ABO 血型抗原位於紅細胞質膜上,它們在胞內合成、修飾和轉運的路線可能是:
A.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質膜 B.內質網-高爾基體-質膜
C.核糖體-內質網-質膜 D.細胞核-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質膜
7.下列有關細胞凋亡的描述,錯誤的是:(單選 1 分)
A.細胞凋亡途經都是依賴於 Caspases 來切割底物蛋白的 B.細胞凋亡過程中細胞內容物不會外
泄
C.細胞凋亡是主動地細胞死亡過程 D.細胞凋亡途徑是細胞信號網路組成 的部分
8.指導分泌蛋白質在糙面內質網上合成的決定因素除了信號識別顆粒和停泊蛋白外,還有:(單 選 1 分)
A.蛋白質中的內在停止轉移錨定序列 B.蛋白質 N 端的信號肽
C.蛋白質 C 端的信號肽 D.蛋白質中的 α 螺旋
9.生物樣品經過固定後就會失去生物活性,我們可以藉助相差顯微鏡觀察活細胞顯微結構的細 節。相差顯微鏡的設計利用了光線的哪種現象,從而將相差變為振幅差,實現了對活細胞和未染 色標本的觀察?(單選 1 分)
A.光的干涉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散射
10.下面關於脂質分子性質的描述中,錯誤的是(單選 1 分)
A.大多數脂質分子不宜溶於水 B.膽固醇是兩親脂質
C.甘油三酯具有儲存能量的作用 D.由膜質分子形成的微團具有雙分子層結構
11.免疫印記技術中,並未利用以下哪種原理:(單選 1 分)
A.半透膜可以用於分離不同大小的蛋白質 B.硝酸纖維素膜可以吸附蛋白質
C.抗體結合抗原的專一性 D.酶的高校催化效率
12.Mg2+是己糖激酶的激活劑,其所起的作用為:(單選 1 分)
A.親電催化 B.使底物敏感發生斷裂 C.轉移電子 D.靜電屏蔽
13.下列有關酶及其輔因子的敘述,正確的是:(單選 1 分)
A.一個輔因子只能是一個酶的輔因子 B.酶蛋白就是蛋白酶
C.酶蛋白與輔因子組成全酶 D.與酶蛋白結合緊密,不能通過透析分離的輔因子是 輔酶
14.線粒體 ATP 合酶的 F0 亞基位於:(單選 1 分)
A.線粒體膜間隙 B.線粒體外膜 C.線粒體基質 D.線粒體內膜
15.下述關於啟動子的敘述,錯誤的是:(多選 2 分)
A.能專一的與阻遏蛋白結合 B.是 DNA 聚合酶作用的部位
C.沒有基因產物 D.是 RNA 聚合酶作用的部位
『柒』 高考理綜生物選考題
看自己平時掌握的吧,如果是我我覺得生物工程簡單些,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生態工程等,基本都是背課表的東西,考核的時候像基因工程也是考到工具酶是什麼之類的,反正生物工程的話把基礎的背一背也差不多了,聯合現實的實際題型的話理由知識分析一下,基本也能拿到十三四分了。
『捌』 生物高考題
B,這里的I是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
攝入的能量還有一部分消化不了就是糞便,沒有同化
比如說玉米被剩下的玉米桿是生產者K
初級消費者吃的是玉米粒,沒消化的糞便和生產者的K當然不是一回事
『玖』 高考生物試題
1.當被捕食者數目減少,而捕食者數目不變或增加時,對捕食者而言,可供選擇的捕食對象減少,所以被捕食者被捕食的個體概率增加,所以被捕食壓力增加。
2.從圖上看,這是一個動態的消長過程,因為第一營養級仍在不斷光合作用,第二營養級也是不停的捕食中,無法確定。
3.D項中,X級生物在甲乙兩圖中的數量變化,不僅考慮X內的競爭,還要考慮Y對X中不同類群的影響
Z營養級生物捕食對象沒有改變,可以理解為甲乙兩圖中Y的種類數沒有改變。因為在Y中存在這幾類生物即可說明它們與Z存在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
如果改變了捕食對象,那麼Y的種類必然改變。
『拾』 一道生物考題
D 蘿卜變硬是因為液泡,液泡使細胞變硬,失水以後液泡中的水少了,自然就變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