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的作用

歷史的作用

發布時間: 2020-11-19 15:40:40

A. 學歷史什麼好處呢

這是常見誤解,在我們的傳統教育裡面是直接將「歷史」等同於「歷史課」,所以對很多理科班的學生來講,歷史是相當乏味無趣,甚至也不知都可以來幹嘛。事實上,歷史課上所講的內容只是歷史的一小范疇。

比如「紙上談兵」,但看故事,你只會覺得這人挺傻的——只會看書誇誇其談。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紙上談兵這種現象時常發生。上了一堆課程,只會瞎扯,壓根就沒有用起來。

而真正能把知識運用起來的,都賺了大錢。比如網路最年輕的高管李叫獸。開個培訓班,半個小時就收割兩百萬。

關於學習和成長,歡迎來我的微信公眾號:遊山玩水90後,等你來撩。

B. 歷史對現代社會的作用

(1)歷史學是認識歷史的最重要途徑。
歷史是人的創造,有了人,才有人類的歷史。但不要忘記,人也是歷史的產物,如果古往今來,人們都不學歷史,不懂歷史,人也就不成其為人,而同動物沒有什麼區別了。大家知道,動物的生存和發展依靠的是它的天賦和本能,即某種遺傳密碼,即使是在有嚴密組織和分工的蜂群和蟻群中也是如此。生物學的研究表明,今天的蜂、蟻同它們億萬年前的祖先並沒有多大區別。從這個意義上說,動物是沒有歷史的,人們除非用擬人化的辦法是寫不出它們的歷史來的。人卻不同,人有智慧,是萬物之靈。人的智慧雖然主要來自社會實踐,但社會實踐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積累和創新的過程。在這里,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學習歷史知識。歷史是人類的記憶,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記錄。通過學習歷史,人們了解和吸取先輩的經驗和智慧,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實踐,然後再把自己的經驗和智慧留給後人。如此世代相傳,人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來越大,人類社會也就不斷向前發展了。建議教師引用以下一段材料,讓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自有人類以來,經歷了幾百萬年的原始社會,但由於那時還沒有文字,沒有真正的史學,社會發展就非常緩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不過幾千年,而這幾千年的進步卻遠遠超過那幾百萬年。」顯然比較容易得出其中的結論:歷史學在其中具有一份十分重要的功勞。

(2)認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現實,進而有助於觀察未來,看清歷史前途。
歷史知識是人們認識現在和預見未來的前提條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周圍事物的認識,總是從它的現狀入手,例如,世界的現狀,中國的現狀,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單位的現狀,等等。但是,要真正認識一個事物,僅僅知道它的現狀是遠遠不夠的,知道現狀,頂多隻能說出它現在是這樣,而不能回答它為什麼是這樣。這是由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是一個有規律的客觀過程,任何現實事物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都有它的淵源和成因。只有了解它的歷史,才能知道它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才能把握它的內在本質和發展規律。 一個國家如此,一個民族如此,每一個人也是如此。

C. 歷史給我們的作用是什麼

歷史的作用在於為現實社會提供借鑒並通過其預測功能為社會規劃提供參考。

D. 歷史對我們的作用

1,現在搞市場經濟,一切都要拿到市場上來檢驗,有市場的大家就說是好東西,反之就是差的。歷史不能賺錢,似乎很沒用,大家都很鄙視。有的甚至還是知識分子,都曾經說,歷史即使學到博士又有什麼用。這個問題應該這么看,在古代中國,商品經濟不發達,人的價值觀不是拜金的,是拜學問的,拜士人也就是讀書人的,是拜官的---古代的官大都是讀書人出身,當然也有接老爸班的,那也是識字人出身。而中國古代自然科學雖然也很發達,但不上檯面,科舉不考,被視為奇技淫巧,讀書人不屑於搞,讀書人所熱衷的、科舉考的,是社會科學,是文學、歷史、哲學,科舉考試一篇文章,這些都囊括進去了。所以在古代,直至科舉廢除的1905年,歷史學都是顯學,都很牛,都是讀書人賴以求功名的必備學科,是基本修養。現在我們國家正在進行現代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市場經濟,看中物質或能帶來物質的學問,歷史自然不討人喜歡。但存在即合理,牛了幾千年的歷史學不會因為市場經濟的幾十年時間就被證明是垃圾。等現代化完成,進入後現代階段了,歷史學等精神文明會重新得到重視。倉廩實而知禮節,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也說人的安全、物質需求滿足後便會尋求精神享受---如現在西方發達國家,他們的歷史學就很興旺。
2,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是文學范疇的東西,不是歷史。歷史是嚴肅的實證科學,不是故事會。歷史研究的基本模式是通過考證史料來復原歷史真相,通過組織史料來證明某個歷史論斷,是需要你拿出觀點、好的材料、邏輯組織能力來成文,不是講評書、寫小說,那是古代文學,不是歷史。比如水滸傳,小說寫得很精彩,很豐滿,但歷史上真正關於宋江的史料非常少,而且僅記載說主要頭領就36人,沒那72位。宋江是在今連雲港一帶被當地官員伏擊抓獲的。這些都和小說寫得很不一樣吧。三國真正的歷史記載在後漢書和三國志中,三國演義同樣是小說,是虛構的,里邊有很多不合於真實歷史歷史的東西,比如里邊提到一個地名南徐州,搞歷史地理的人都知道這個南徐州是東晉時才出現的,三國時根本沒有。
3,歷史有沒有用,這是個很復雜的問題,在歷史學界也有爭論---歷史到底該刻意去有用,去迎合現實以免被這個時代拋棄嗎。回答不一。有的學者認為學問就是學問,做學問時你只需要關心你做的學問本身即可,有用無用不必考慮,那不是歷史科學的范疇,有的學者則主張治史是為了給當今和將來提供借鑒,是要反映規律,預見未來。所以歷史是否該去有用,怎麼有用,這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我不認為歷史沒用。如果某人說歷史是無用之學,那我只能說這證明此人對歷史的無知以及缺乏起碼的判斷推理常識---你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歷史科學嗎,不了解的話有什麼資格評價它呢。反正我是不會隨便評論一個我不了解的人或事物的。人、事、社會的發展都是有一個過程的,都有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規律在其中,如果人們能很好地知道過去,把握規律,就能很好地預測未來的走勢。正如炒股買彩票,你為什麼老是研究過去的曲線圖呢,因為你要找規律以預測未來,這就是歷史的作用。歷史不僅僅是研究人物,政治,軍事,還有經濟,文化,科技,地理等很多方面。說歷史無用,我就分別舉出幾個歷史有大用、小用的例子來。現在小日本跟我們爭釣魚島,我們的學者做過考證,我們先於日本開發釣魚島,誰先開發就是誰的;朝鮮半島局勢不穩,某個國家說不定哪天就完蛋了,但它的地盤對我們又非常有用,可以形成我們和某些不友好國家的緩沖地帶,萬一它完了,我們肯定是要派兵進去的,但怕師出無名,我們就由國家出錢,組織了一批歷史學者做課題,證明歷史上朝鮮半島曾是我們的地盤;我們的領導人想看一部講軍事地理的書,於是就讓我的老師整理了一本明朝人寫得講中國各個地區軍事地理價值的書,將來打起仗來用用的著;還有學者研究災害史,比如江蘇歷史上的坍江之禍,講了歷史上長江江蘇段江岸垮塌的時間地點原因應對方法,這對今天的長江建設就有很大的指導借鑒作用;還有人研究地震史,氣候史,人口史,如果有人曾總結過四川歷史上的地震,對今天的抗震救災會有作用,竺可楨寫了一篇中國五千年來氣候的變遷,把中國歷史上的氣候總結了一下,對今天還是有指導意義;研究移民、歷史地理、方誌對增強人民凝聚力和愛鄉感情及旅遊資源開發有積極意義,比如如今的四川人大多是湖南湖北人在明末清初遷去的,那對這些地方的經濟文化合作就有促進作用;一些旅遊景點經過歷史考證,直到了來龍去脈,有人會更興趣盎然,不然對著一座山一座古建築而不知道里邊包含的故事,那以後誰還來,因為沒有特色;一些古代曾有而後來被毀掉的建築可以根據歷史記載給它重建起來開發成旅遊景點;一些古代的科技書里記載了某些東西的製造工藝,可以拿來借鑒開發,如中葯,冶煉,;一些歷史事實可以改編成劇本,拍成影視劇,繁榮文化生活;國際上一些爭端也可以用歷史考證來駁斥,如西藏問題,韓國爭奪我們文化遺產問題,小日本右翼否認南京大屠殺問題。總之,歷史是有用的。雖然不是直接創作價值的應用技術,但什麼事物沒有歷史呢,什麼事物不想有未來呢。想有未來,那就必須重視歷史。宋朝開國宰相趙普說自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毛主席最愛看的書是24史資治通鑒,培根也說讀史使人明智,他們都是偉人,偉人是比一般人聰明、能力強的人,他們的話不會沒有道理。
4,專業歷史學者研究的是專業的歷史問題,一般的老百姓無須如此,能了解祖國歷史即可,哪怕是把三國演義當成三國歷史來讀,也比不了解強。一個老百姓普遍不了解自己祖國歷史的國家是危險的、沒有前途的國家的。讀一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傳記能給人某些啟迪,看看別人是怎麼做人處事的,有好處。哪怕是跟同事好友侃大山,也更有談資。至於嚴肅艱苦的歷史考證,那是留給專業學者搞得,一般百姓沒有必要也沒有義務去搞,只需要大概了解通史即可。

E. 歷史的作用

在文明國家,歷史是正確記錄人類生存的軌跡,是人類征服自然、融於自然的過程。
但是,在有些國家,歷史只是愚弄老百姓的工具。

郭沫若是世界歷史上少有的篡改歷史的人!

F. 歷史的作用

歷史的作用,無外乎兩個方面,一是避免錯誤的再次發生,此所謂「前車之覆後車之鑒」、「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二是促進事物的良性循環,此所謂克紹其裘、繼往開來。

習近平同志重視幹部學習歷史的問題,早在中央黨校2011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講話上,他就要求「領導幹部要讀點歷史增加智慧」。時隔兩年,習近平再次強調要學習歷史,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針對性和必要性。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

(6)歷史的作用擴展閱讀

從廣義上說,歷史學的研究對象可涵蓋一切事物,因為任何事物都是歷史的過程,所以馬克思、恩格斯說:「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我們一般所說的歷史學,主要是研究人類社會發展的具體過程及其規律的一門學科。

不同於許多應用學科,歷史學不能直接創造財富。但看似「無用」的歷史學卻有「大用」,其生命力就蘊含在這「大用」之中。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所以說,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

G. 歷史的意義

歷史從字面上看的意思是發生過的事情,通過文字記載的方式記錄下來,使得後人可以對此有所了解。
我認為:
歷史的存在可以讓我們知曉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情,在出現相似情況時可以進行參考,使得我們少走彎路;
可以讓我們從中總結事物發展的規律,並更好地促進社會的發展與變革;
可以給與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精神上的支持,產生強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在人們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在面對困難時眾志成城;
可以堅定我們的目標,在對未來彷徨與不確定時增強信心,確保不會迷失自己的道路;
可以從中汲取知識,更加從容地面對挑戰。

歷史主要起的是參考作用,他的作用是無形的,究竟是助益還是阻礙要看是被如何理解如何使用。在我看來,逃避歷史就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做法,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出於維護和諧的需要,可以是出於維護政權的需要,也可以是為了通過行為來獲取更高的利益或是其他理由不一而足。

H. 歷史的重要性

歷史雖然復被漫長的歲月罩上了層層制迷霧,但她始終是我們華夏民族生存繁衍,國家盛衰興亡的大道。她無所不包,無處不在。天文、地理、科技、人文……都只是我們歷史的一部份。

我們的文明從有記載以來,就從未間斷。各種史書典籍的記述,各類考古發現的應證。都表明了我們的文明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文明。

而其他的三個文明古國,不但人被肉體消滅,沒有了後代,還被侵略者取而代之。被取而代之後,這些佔領者還聲稱,他們是這些文明的繼承者。



(8)歷史的作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身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以及不同的地域,都會具有其獨特的風格、文化和悠久歷史。現在有很多人,不願意讀歷史。

因為歷史既不是唐詩宋詞、明清小說,引人入勝、愛不釋手;也不是專業知識和技能,能讓自己過上富裕的生活;更不是搖著紙扇,唾沫橫飛的野史趣聞、後宮隱私,讓人慾罷不能。

所以,那麼多的激揚文字埋在了故紙堆里積滿灰塵,少有人問津。先賢聖人的經典成了一些歪嘴和尚解讀的專利,真正讀懂讀通的人屈指可數。



I. 歷史有什麼作用名人名言歷史有什麼作用

關歷史方面的名人名言: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只有傳記是真實的歷史.
——卡萊爾(英)《新聞評論》
●歷史是勝利者的宣傳.
——湯因比(英)《湯因比論湯因比》
●人類的具體歷史,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所有人的歷史,也必然是人類的一切希望、斗爭和受難的歷史.
——波普(英)《公開社會及其敵人》
——雷蒙·阿隆(法)《歷史哲學》
●歷史是一出沒有結局的戲.每個結局都是這出戲的新情節的開始.
——彼得·海爾(荷)《在歷史中遭遇》
●人離開狹義的動物愈遠,就愈是有意識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
——恩格斯(德)《自然辯證法》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
——車爾尼雪夫斯基(俄)《車爾尼雪夫斯基》
●比起大自然來,歷史對人類的感情更嚴酷,更殘暴.大自然要求人們僅僅滿足於天賦的本能,而歷史卻要強制人的理智.
——高爾基(蘇)《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歷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機遇是赫赫名人、偉大人物的間歇出現.
——阿倫·尼文斯(美)《歷史學導論》
●人類的歷史是很忍耐地等待著被侮辱者的勝利.
——泰戈爾(印度)《飛鳥集》
●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
——班固(漢)《漢書·京房傳》
●執古以繩今,是為誣今;執今以律古,是為誣古.
——魏源(清)《默觚·治篇五》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
——李道釗(現代)《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
——毛澤東(中)《周恩來在第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的報告》
●舊的歷史,帶著它的詩、畫,與君子小人,必須死!新的歷史必須由血里產生出來!
——老舍(中)《四世同堂》
●歷史是不能容納謊言的……
——唐弢(中)《只是過剩》
●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
——余秋雨(中)《藝術創造工程》
●歷史是進化的,但有時總使人感覺它是在重復過去.
——廖沫沙(中)《廖沫沙雜文集·歷史重復》
●歷史不能長久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
——華崗(中)《中國歷史的翻案》
●歷史多麼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
——範文瀾(中)《範文瀾歷史論文選集·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歷史是嚴峻的.歷史並不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古華(中)《芙蓉鎮·人情·鬼情》
●歷史對事業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結果來評定的.
——喬萬尼奧里(意)《斯巴達克思》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
——休謨(英)《論歷史研究》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
——喬治·屈維廉(英)《克萊奧——一位繆斯》
●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
——喬治·屈維廉(英)《克萊奧——一位繆斯》
●歷史又可教我們以智慧和價值的相對性.
——莫洛亞(法)《書卷長留伴一生》
——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吉鴻昌(清)《吉鴻昌》

熱點內容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
是在下輸了是什麼梗 發布:2025-05-15 01:59:54 瀏覽:289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