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化學與社會

化學與社會

發布時間: 2020-11-21 04:55:30

化學與社會¨都講啥

高中必修一講簡單的物質分類,和一點元素化學如Al,Fe,N,S等
必修二講簡單的化學反應速專率
,元素周期率,有機屬。
選修一講化學撫鼎掂刮郾鈣淀水丟驚與生活,選修二講化學與技術,這兩本基本扯淡。
選修三講原子結構與晶胞。
選修四是較詳細的反應速率,反應程度等等。
選修五講有機化學基礎。

❷ 化學與社會的關系

高一化學書的緒言上面就有 如果沒有書 可以去人教網看電子書
我們老師負責到 緒言都講了一節多課~~

❸ 化學與社會讀後感

寫讀後感需要真情實感,所以還是自己閱讀後,自己動筆比較好,下面提供關於讀後感的寫作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寫作方法:
(1)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要簡練,而且要把重點寫出來。
(2)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
(3) 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4)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讀」的內容不放鬆。

寫作要點:
要弄懂原作
"讀」是感的基礎,「感」是由「讀」而生。只有認真的讀書,弄懂難點疑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徹的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要點,深刻地領會原文精神所在,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個人的實際,才能真有所「感」。

要認真思考
讀後感的主體是「感」。要寫實感,還要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分析和評價是有所「感」的醞釀、集中和演化的過程,有了這個分析和評價,才有可能使「感」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避免脫離原作,東拉西扯,離開中心太遠。所以,寫讀後感就必須要邊讀邊思考,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從書中的人和事聯繫到自己和自己所見的人和事,那些與書中相近、相似,那些與書中相反、相對,自己贊成書中的什麼,反對些什麼,從而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並把它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總之,想的深入,才能寫的深刻感人。

要抓住重點
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但不能把他們都寫出來。讀後感是寫感受最深的一點,不是書評,不能全面地介紹和評價作品。因此,要認真地選擇對現實生活有一定意義的、有針對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談,文章散亂,漫無中心和不與事例掛鉤等弊病。怎樣才能抓住重點呢?我們讀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後,自然會受到感動,產生許多感想,但這許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閃而失。要寫讀後感,就要善於抓住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復想,反復作比較,找出兩個比較突出的對現實有針對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礎上加以整理。也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寫出真實、深刻、用於解決人們在學習上、思想上和實踐上存在問題的有價值的感想來。

要真實自然
就是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自己是怎樣受到感動和怎樣想的,就怎樣寫。把自己的想法寫的越具體、越真實,文章就會情真意切,生動活潑,使人受到啟發。千萬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❹ 化學與社會論文1000字

從化學與生活的關系來看:

如果說人文和社會知識是從生活中提煉出的一種抽象的知識,那麼,物理和化學知識作為自然科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則是從生活中直接得到的常識,因而,其用之於生活的方面和領域更為廣闊。掌握適當的物理和化學知識,不僅能幫助我們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疑問,更能增加我們的生活常識,提高生活質量。例如肯得基的「蘇丹紅事件」便是化學知識運用於生活的很好明證——一個不懂化學的人,是斷然不知道這件事的意義的。
化學與政治學科的關系。

政治學作為新興學科,其學科前景和實用性固然不甚為人所知,但政治學科所研究的領域和意義卻是不容被忽視的。政治學科主要研究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歷史,以及從歷史中結晶出的文化積淀。概而言之,政治學是以人的精神訴求為研究對象,並最終使人在精神領域達到更高的善的一門學科。因而,關注人的需求,指引人的發展,讓人們在精神層面得到更好的發展是政治學科追求的目標之一。

化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類也曾利用自己掌握的化學知識讓自己所處的社會歷史時期前進了許多年。但同時,化學就如同一把雙刃劍,化學對人類積極和消極的方面都毫不隱諱地存在著。而如何揚長避短,讓化學發揮更好的作用為人類社會進步服務,是人類需要關注的一個話題。例如美國擁有當今世界上最多的科學家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他們用化學科學製造出了核武器,然而卻將化學創造出來的這個「厲害角色」用到了屠殺伊拉克平民的戰斗中;日本人運用生物、化學技術製造出了生化武器,同樣,這些武器也只是在屠殺中國平民的戰斗中露出了其「助桀為虐」的不光彩面目。當然,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需要指明的是,化學在發展的過程中固然有人才和技術提高的必要,但同樣也需要正確的方向的指引,否則,只可能陷入「越發展越落後」境地。政治學科正有對人們進行勸誡,進行價值觀教育的作用。因而,正確地運用化學與政治學的知識在使人類生活水平提高的意義上來說,雖然方式不同,但殊途同歸。

同時,化學實驗的操作不當造成人類災難的事例也不枚勝舉。從廣義上來講,人類社會是一個整體,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無不是在一個整體中和諧共存和發展的,人類的任何社會活動都應該以與自然和諧共存,促進人類實質意義上的提高為目標的,因而,如何讓化學服務於人類,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共存,樹立科學發展觀,是政治學科的重要任務,因此,從指引化學發展方向,使化學與社會和諧共存的角度來講,化學與政治學科關系緊密。

四、從化學與個人發展的關系來看

信息時代,知識最為重要,無論是文盲,還是知識分子,在不斷學習,充實、善自己知識結構的道路上,沒有高低尊卑之分,作為社會精英的大學生,就更需要學習各方面知識,以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各行業都能獨當一面的人,無論是對自己的就業前景,還是對社會的貢獻角度都大有裨益。因而,學習化學與社會,了解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知曉文明之間的內部聯系,促使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使科學發展在為人類福祉的不斷增進的道路上發揮更大作用意義深遠。我們要明白,「知識無止境,學習亦當不休止。」

❺ 對化學與社會的建議

我覺得化學與社會的建議應該是說,我們在發展化學工業的時候也要考慮到環保的效應,這樣的話可以減少化學污染,當然社會上也應該對化學工業具有包容的能力,因為他提供了社會新材料的使用。

❻ 《化學與社會》主要內容有哪些

《化學與社會》主要介紹日常生活中的化學概念及化學原理。《化學與社會》共10章,包括:緒論,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環境,化學與生命,水、水污染及其防治,化學與能源,化學與日常生活,化學與新型材料,化學與武器,原子結構與元索周期律。《化學與社會》理論部分力求簡單易懂,且與生活聯系緊密,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編寫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關注化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如物理(新型材料等)和生物(葯物和生化武器等);幫助學生了解化學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並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

❼ 大學選修課化學與社會的學習心得

化學已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衣食住行到高科技太空探險,從紙筆墨硯到迅即發展的計算機等等,無一不和化學有著密切的關系。能源、環境、材料、生命和信息 等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其產生、發展乃至最終解決,都離不開化學。沒有化學,現代社會是無法想像的。然而,近年來,化學的成就被那些以化學為基礎的領域所產生的成就掩蓋了,甚至在個別地方化學被妖魔化了。全世界莫名其妙地滋生了一種淡化化學的思潮。因此,使公眾客觀、准確、全面地了解化學及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化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此,美國化學會組織編寫了科普著作「Chemistry in Context:Applying Chemistry to Society」,出版後在美國廣受歡迎。這本書以社會普遍關注的環境、能源、材料、生命和健康等話題為出發點,精選素材,深入淺出地介紹其中最基本的化學概念和原理,注重對一個問題的多方位探討,引導讀者思考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相互關系,同時給出大量生動的圖片和鏈接資料,展現錯綜復雜的社會話題與豐富多彩的化學世界。 了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互動關系,指出國家和地方的某些法律和法令以及某些政策和法規的制定都具有明顯的科技背景。強調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是帶來危害還是造福人類,在於人類如何利用和操控它,在於有關法律和法規是否合理和有效,在於公民的科學素養與公德意識。
在我國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 旨在宣傳和普及化學知識,使公眾認識到化學對於社會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喚起和激勵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對化學的興趣,調動他們學化學、用化學,研究化學的積極性。
中國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廣大民眾科學素質普遍提高,社會經濟發展速度還在加快,可以說,中國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中國的化學事業也進入了歷史上最快的發展時期,重要基礎研究成果不斷涌現。當然,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資源缺乏、水和大氣的污染等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了。如果能夠向大眾普及相關的化學知識,使公眾認識到通過化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發展,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方面的保證,不僅僅能大力促進中美兩國化學事業的健康發展,更能夠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讓化學在解決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上做出應有的貢獻。
然而,環境、能源、日常生活……人們畏懼化學,卻又離不開化學;和諧社會,我們怎樣正確面對化學?《化學與社會》為您解答觸手可及的化學問題。
化學是門既古老又現代的學科,在推動人類文明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化學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密切相關。但是近幾年來,在大眾心目中,化學卻越來越多地與一些負面影響相聯系,如環境污染、化石燃料的消耗等。在必須正面對待這些問題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科學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由之路,也只有通過科學的發展才能消除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某些負面影響。因此,普及化學知識,讓公眾全面而客觀地認識化學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促進化學的發展來解決環境、資源問題,是廣大化學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由中國化學會和美國化學會共同推介的「Chemistry in Context: Applying Chemistry to Society」 (《化學與社會》)一書,正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而組織翻譯出版的。該書在美國作為美國化學會的科普項目,由美國麥克勞-希爾國際企業公司出版。該書出版後在美國大受好評,為普及化學知識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94年首次印刷以來,至今已是第五版了。
這不是一本傳統意義上的教材。我們讀到的是觸手可及的,滲透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讓我們享受現代化生活中的化學。所涉及對象從全球變暖、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等大的方面,到空氣、食品、塑料、能源等日常生活中賴以生存的用品,以具體而有趣的實例討論化學所起到的關鍵作用。並且,通過對這些從大大小小問題的討論,最終為讀者深入淺出地闡述有關的化學原理,從而起到教科書的作用。本書以簡潔、清新的語言,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圖表,在給讀者帶來化學基本原理的同時,也帶來對化學的理性思考。
本書共有12章,每一章的著眼點都是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化學問題。前六章以非常通俗的圖像和語言將全書涉及到的必要的化學知識做了普及性介紹,同時針對環境問題,如治理空氣污染、保護臭氧層、抑制全球變暖、能源化學、水資源、治理酸雨,提出了化學解決途徑。然後,介紹替代能源的化學途徑,如核能源、燃料電池、氫能源、太陽能等。最後四章涉及到與人類日常生活更密切的問題,如塑料、葯物、食品與營養、基因工程。該書瞄準非化學專業、具有一定科學素養的人群,用翔實的科學事例說服他們:人類生活離不開化學,並且化學是解決全球所共同面臨難題的必要手段。

❽ 求大學選修課 化學與社會 結課要交5000字的學習心得

第一。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化學與人們生活越來越密切。眾所周知,我們周圍的事物都是由許許多多的化學元素組成的,包括我們人體不可缺少的許多元素。化學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食鹽是怎麼來的吧?現代人類經過對化學的研究,食鹽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過去,人們沒有掌握科學的方法,常常做菜沒有鹽或者鹽中缺碘,導致了「大脖子病」等等。
日常生活中,化學還給人類帶來許多方便,洗衣粉和肥皂是家用去污的好產品,啤酒是人們喜歡的飲料,蒸
饅頭時放些蘇打,饅頭蒸得又大又白又好吃,還有許許多多的例子。
化學與醫學也密切相關,供氧器就是利用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來制氧,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我就是其中一個。人們還應用科學的方法製造生理鹽水,減輕病人的痛苦。近代,人類發明了許多新葯品,攻克了不治之症,如青黴素等。但是,癌症和艾滋病仍令醫生們束手無策,這兩個重大難題,相信我們未來的接班人一定能夠解決的。
在一些重大的科學領域里,化學的作用也不小,火箭發射所需燃料,就是利用了氫氧燃燒得水的原理。可是殘酷的人類又把化學帶入戰爭,日本帝國主義毫無人性地利用人做化學試驗。現代人類已採取了措施,比如禁止使用核武器。
化學給人類生活帶來了變化,有利也有弊,汽車尾氣排放,造成大氣污染,酸雨在警告我們,臭氧層空洞威脅著我們,環保成了化學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一重大問題。
對於我們這一代擔負的任務,只有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改善人類生活,或許將來,化學的益處更多些。弊處少一些。
第二 。化學是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對人類有重大意義,跟生活也有很大關系。化學能幫人們做有用的事。衣、食、住、行、用,化學無所不在。
在衣方面,化學可謂給生活增添溫暖。尼龍,分子中含有醯銨鍵的樹脂,自然界中沒有,需要靠化學方法得到;滌綸,用乙二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等合成的纖維。還有類似的許多衣料,豐富了人們的衣櫥。在食方面,化學同樣重要。用純鹼發面制饅頭,松軟可口。各種飲用酒,經糧食等原料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製得。檳榔是少數民族喜愛的食物,在食用前,檳榔必須浸泡在熟石灰中,切成小塊。到一定時間後,才可食用。
由於有了化學,我們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裝飾。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塗在 上干後成潔白堅硬的碳酸鈣,覆蓋了泥土的黃色,房子才顯得整潔明亮。化學煉出鋼鐵,我們才有鐵製品使用。化學加工石油,我們才能用上輕便的塑料。化學鍛燒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磚表面。
化學反應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駛的動力。沒有燃料的燃燒放出熱量,車輛根本無法開動。化學能是它們得以行動的最原始的能量來源,即使用了電做動力,也不能忘記化學能偉大的貢獻。在現在,化學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對人們出行起重大作用。
化學無時不在人們生活的各種活動中。洗滌劑是含磷的化合物,廣泛應用於人們清洗器具、紡織、造紙、農葯等部門。用磺鐵礦燃燒制硫酸,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王水」檢驗金子是否純。用酸洗去水垢。用汽油乳化橡膠做粘合劑。用氫氟酸雕畫玻璃。用泡沫滅火器滅火。用二氧化碳加壓溶解制爽口的汽水,用小蘇打做可口的餅干。用腐蝕性葯品清除管道阻塞。生活中,化學的頻繁使用不是舉例能舉完的,它已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化學本身是一面魔術鏡,將一百多種元素巧妙地結合,組成神奇美麗的世界。它使碳這一元素形成了美麗高貴的金剛石和柔軟廉價的石墨兩種天壤之別的形態,跟人們開了玩笑。人們將在他的一個個玩笑中不斷摸索進步。而我們的生活也將隨著它的進步而進入美好的未來。
第三。生活豐富多彩,在不經意之中,人們經常遇見一些化學與生活的完美結合。但人們很少注意到其中的微妙與有趣。
大家對「咸魚」一定不陌生。可為什麼魚加上點鹽就可長期放置,而不腐蝕、變質呢?其中的關鍵是食鹽。食物腐敗的原因是由於微生物細菌的作用。只要控制生物細菌的生長,就能防止食物腐敗。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是電解質,它的飽和溶液滲透壓大於非電解質溶液(微生物細菌中的細胞中蛋白質溶液)的滲透壓。當滲透壓大的溶液和滲透壓小的溶液間隔以半透膜(如細胞膜)隔開時則溶劑分子將從滲透壓小的一方滲透到滲透壓大的一方。即在食鹽溶液存在下,微生物細菌細胞中的水分子將不斷進入食鹽溶液中去,導致細胞乾枯致死,而起到防腐的作用。氯化鈉不僅創造了「 死海不死」的特例,而且在防腐領域也有良好的表現。
水乃生命的源泉,水的硬度高低跟人體健康關系極大。高硬度水中的Ca2+、Mg2+能跟SO42-結合,使水產生苦澀味,還會使人的胃腸功能紊亂,出現暫時性的腰脹、排氣多、腹瀉等現象,這就是「水土不服」的秘密。
了解化學,懂得生活,同時也可避免「大降橫病」。
1938年3月14日,比利時的哈塞爾特城處在零下15℃的嚴寒中,橫跨在阿爾伯運河上的一座雄偉壯麗的鋼橋,突然間發生巨響,不到幾分外鍾即折成幾段,墜入河中。此事故的肇事者是鋼鐵中的磷。磷是鋼的有害元素之一,能使鋼產生冷脆性,使鋼在常溫下軋制和加工時容易斷裂,盡管它能提高鋼的硬度,但顯著降低了鋼的塑性和韌性。可見,生活中了解化學是必要的。
生活的方式不斷變化,化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是不斷增多。請經常關注身邊,關注化學與生活的聯系。

❾ 化學與社會的關系是什麼

化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社會發展的各種需要都與化學息息相關。

首先從我們的衣、食、住、行來看,色澤鮮艷的衣料需要經過化學處理和印染,豐富多彩的合成纖維更是化學的一大貢獻。要裝滿糧袋子,豐富菜籃子,關鍵之一是發展化肥和農葯的生產。加工製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離不開各種食品添加劑,如甜味劑、防腐劑、香料、調味劑和色素等等,它們大多是用化學合成方法或用化學分離方法從天然產物中提取出來的。現代建築所用的水泥、石灰、油漆、玻璃和塑料等材料都是化工產品。用以代步的各種現代交通工具,不僅需要汽油、柴油作動力,還需要各種汽油添加劑、防凍劑,以及機械部分的潤滑劑,這些無一不是石油化工產品。此外,人們需要的葯品,洗滌劑、美容品和化妝品等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也都是化學制劑。可見我們的衣、食、住、行無不與化學有關,人人都需要用化學製品,可以說我們生活在化學世界裡。

再從社會發展來看,化學對於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農業要大幅度的增產,農、林、牧、副、漁各業要全面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化學科學的成就。化肥、農葯、植物生長激素和除草劑等化學產品,不僅可以提高產量,而且也改進了耕作方法。高效、低污染的新農葯的研製,長效、復合化肥的生產,農、副業產品的綜合利用和合理貯運,也都需要應用化學知識。在工業現代化和國防現代化方面,急需研製各種性能迥異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在煤、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煉制和綜合利用中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化學知識,並已形成煤化學、石油化學等專門領域。導彈的生產、人造衛星的發射,需要很多種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學產品,如高能燃料、高能電池、高敏膠片及耐高溫、耐輻射的材料等。

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產水平的提高以及新的實驗手段和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不僅化學科學本身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且由於化學與其他科學的相互滲透,相互交叉,也大大促進了其他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發展和交叉學科的形成。目前國際上最關心的幾個重大問題——環境的保護、能源的開發利用、功能材料的研製、生命過程奧秘的探索——都與化學密切相關。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工業廢氣、廢水和廢渣越來越多,處理不當就會污染環境。全球氣溫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是三大環境問題,正在危及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因此,三廢的治理和利用,尋找凈化環境的方法和對污染情況的監測,都是現今化學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在能源開發和利用方面,化學工作者為人類使用煤和石油曾做出了重大貢獻,現在又在為開發新能源積極努力。利用太陽能和氫能源的研究工作都是化學科學研究的前沿課題。材料科學是以化學、物理和生物學等為基礎的邊緣科學,它主要是研究和開發具有電、磁、光和催化等各種性能的新材料,如高溫超導體、非線性光學材料和功能性高分子合成材料等。生命過程中充滿著各種生物化學反應,當今化學家和生物學家正在通力合作,探索生命現象的奧秘,從原子、分子水平上對生命過程做出化學的說明則是化學家的優勢。

總之,化學與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尖端科學技術各個領域以及人民生活各個方面都有著密切聯系。它是一門重要的基礎科學,它在整個自然科學中的關系和地位,正如〔美〕Pimentel G C在《化學中的機會——今天和明天》一書中指出的「化學是一門中心科學,它與杜會發展各方面的需要都有密切關系。」它不僅是化學工作者的專業知識,也是廣大人民科學知識的組成部分,化學教育的普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提高公民文化素質的需要。

熱點內容
南科生物 發布:2025-07-09 04:15:57 瀏覽:993
蹲踞式跳遠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09 03:09:33 瀏覽:84
高中歷史嶽麓 發布:2025-07-09 02:45:51 瀏覽:353
新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01:27:47 瀏覽:276
物理實驗教師 發布:2025-07-09 00:46:01 瀏覽:21
怎麼刪除朋友圈 發布:2025-07-09 00:19:21 瀏覽:154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
化學鍵復習 發布:2025-07-08 20:42:29 瀏覽:831
北京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8 19:38:24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