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的物理性質
氧氣具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具體如下:
氧氣的物理性質:通常情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其密度比空氣密度略大,不易溶於水。在一定條件下,可液化成淡藍色液體或固化成淡藍色固體。河水、海水中的魚蝦等能生存,說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氣。
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它在氧化反應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種常見的氧化劑。
氧氣有三種集氣方法:
a. 排水集氣法:適合難溶於水或不溶於水且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此法收集的氣體較為純凈;當有氣泡從集氣瓶口邊緣冒出時,表明已收集滿。
b. 向上排空氣集氣法:適合相同狀態下,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中任何成分反應的氣體。操作時應注意將導管口伸到接近集氣瓶瓶底處,便於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盡。同時,應在集氣瓶的瓶口處蓋上玻璃片,以便穩定氣流。此法收集的氣體較為乾燥,但純度較差,需要驗滿。
c. 向下排空氣集氣法:適用於相同狀況下,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的氣體。操作時應注意將導管口伸到接近集氣瓶瓶底處,便於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盡。同時,應在集氣瓶的瓶口處蓋上玻璃片,以便穩定氣流。此法收集的氣體較為乾燥,但純度較差,需要驗滿。
(1)氧氣的物理性質擴展閱讀:
實驗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葯品中水分受熱後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②試管內導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於排出氣體。
③葯品要平鋪在試管底部,均勻受熱。
④鐵夾要夾在離試管口約1/3處。
⑤要用酒精燈的燈焰對准葯品部位加熱;加熱時先將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後對准葯品部位加熱。
⑥用排水集氣法集氣時,集氣瓶充滿水後倒放入水槽中,導管伸到瓶口處即可;用向上排空氣法集氣時,集氣瓶正放,導管口要接近集氣瓶底部。
⑦用排水法集氣時要注意當氣泡從導管口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收集,否則收集的氣體混有空氣。當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時,證明已滿。
⑧停止反應時,應先把導管從水槽里拿出,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到試管,導致試管炸裂。
⑨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要正放,瓶口處蓋上玻璃片。
⑩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處應放一小團棉花,可以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主要用途:
1 冶煉工藝:在煉鋼過程中吹以高純度氧氣,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應,這不但降低了鋼的含碳量,還有利於清除磷、硫、硅等雜質。而且氧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足以維持煉鋼過程所需的溫度。
因此,吹氧不但縮短了冶煉時間,同時提高了鋼的質量。高爐煉鐵時,提高鼓風中的氧濃度可以降焦比,提高產量。在有色金屬冶煉中,採用富氧也可以縮短冶煉時間提高產量。
2 化學工業:在生產合成氨時,氧氣主要用於原料氣的氧化,以強化工藝過程,提高化肥產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溫裂化,以及煤粉的氣化等。
3 國防工業:液氧是現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劑,在超音速飛機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劑,可燃物質浸漬液氧後具有強烈的爆炸性,可製作液氧炸葯。
4 醫療保健:供給呼吸:用於缺氧、低氧或無氧環境,例如:潛水作業、登山運動、高空飛行、宇宙航行、醫療搶救等時。
5 其它方面:它本身作為助燃劑與乙炔、丙烷等可燃氣體配合使用,達到焊割金屬的作用,各行各業中,特別是機械企業里用途很廣,作為切割之用也很方便,是首選的一種切割方法。
⑵ 氧氣的物理性質是什麼化學性質是什麼
物理性質:
1、色,味,態:無色無味氣體(標准狀況)
2、熔點:-218.4℃回,沸點:-182.9℃
3、密度:答1.429克/升(氣),1.419克/厘米3(液),1.426克/厘米3(固)
4、水溶性:不易溶於水
標准情況下,1l水中可以溶解約30ml的氧氣
5、貯存:天藍色鋼瓶
化學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1)氧氣跟金屬反應
2mg+o2→2mgo,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色固體。
3fe+2o2→fe3o4,紅熱的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固體。
2cu+o2→2cuo,加熱後亮紅色的銅絲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物質。
(2)氧氣跟非金屬反應
(炭+氧氣→二氧化碳)c+o2→co2,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s+o2→so2,發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p+5o2→2p2o5,劇烈燃燒,發出明亮光輝,放出熱量,生成白煙。
(3)氧氣跟一些有機物反應
如甲烷、乙炔、酒精、石蠟等能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h4+2o2→2co2+2h2o
2c2h2+5o2→4co2+2h2o
⑶ 氧氣與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氧氣 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在標准狀況①下,氧氣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氣略大(空氣的密度是1.293g/L)。它不易溶於水,1L升水中只能溶解約30mL氧氣。
在壓強為101kPa②時,氧氣在約-183℃(90K)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約-218℃(55K)時變成雪花狀的淡藍色固體。
二氧化碳
在通常狀況下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能溶於水,溶解度為0.144g/100g水(25℃)。在20℃時,將二氧化碳加壓到5.73×106 Pa即可變成無色液體,常壓縮在鋼瓶中存,在-56.6℃、5.27×105 Pa時變為固體。液態二氧化碳鹼壓迅速蒸發時,一部分氣化吸熱,二另一部分驟冷變成雪狀固體,將雪狀固體壓縮,成為冰狀固體,即俗你「乾冰」。「乾冰」在1.013×105 Pa、-78.5℃時可直接升華變成氣體。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在標准狀況下密度為1.977g/L,約是空氣的1.5倍。二氧化碳無毒,但不能供給動物呼吸,是一種窒息性氣體
⑷ 氧氣具體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請舉例說明。
化學性質:①氧化性
能與大多數元素發生氧化反應
例C+O2=CO2
②
助燃性
物理性質
:常溫下密度比空氣大
無色無味,不易溶於水
⑸ 下列是利用氧氣物理性質的是( )
選擇c.因為用作發動機是需要燃燒,而燃燒時化學變化,用到是化學性質。B同A,最後一個選項用的是氧氣的可供呼吸,與氧氣的物理性質無關,與生物有關。所謂的物理性質就是在這個體現本性質得反應中只發生了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新的物質,燃燒會生成新的物質,所以不是。。
⑹ 氧氣的物理性質有哪些
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其密度比同條件下的空氣略大,不易溶於水。液態的氧氣為淡藍色,固態的氧氣為雪花狀的淡藍色。
⑺ 氧氣的物理性質是什麼
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在標准狀況①下,氧氣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氣略大(空氣的密度是1.293g/L)。它不易溶於水,1L升水中只能溶解約30mL氧氣。
在壓強為101kPa②時,氧氣在約-183℃(90K)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約-218℃(55K)時變成雪花狀的淡藍色固體。
工業上使用的氧氣,一般是加壓貯存在鋼瓶中。
①標准狀況指的是溫度為0℃和壓強為101.325kPa時的情況。
②准確值應為101.325kPa,在本書中採用101kPa這個近似值。
⑻ 氧氣的物理性質是什麼
氧氣的物理性質是無色無味,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略大。液氧、固態氧淡藍色.
化學性質是支持燃燒,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劑。
二氧化碳物理性質: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於水
化學性質:化學性質穩定,沒有可燃性,一般不支持燃燒,但活潑金屬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如點燃的鎂條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可跟鹼或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碳酸鹽。跟氨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銨。
根據化學性質,因為物理性質無法用肉眼觀察到,可以利用它們助燃與不助燃的區別來劃分,用一根帶火星的木棒,復燃的是氧氣,反之是二氧化碳.
⑼ 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理物理性質:
氧
是
無
色
、無
臭
、無
味
的
氣
體
,熔點-218.4℃
,沸點-182.962℃
,氣體密度1.429克/升(1.429×10^-3
g/cm^3)
,液態氧是淡藍色的
。
氧是化學性質活潑的元素
,除了惰性氣體,鹵素中的氯、溴、碘以及一些不活潑的金屬(如金
、鉑
)之外
,絕大多
數非
金屬和金
屬
都能直接與
氧化合,但氧可以通過間接的方法與惰性氣體氙生成氧化物。
⑽ 氧氣有哪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
【性狀】色,味,態:無色無味氣體(標准狀況)
【熔點】-218.4℃(變為淡藍色雪花狀的固體) 沸點:-182.9℃(變為淡藍色液體)
【密度】1.429克/升(氣),1.419克/厘米3(液),1.426克/厘米3(固)
【水溶性】不易溶於水,標准情況下,1L水中可以溶解約30mL的氧氣
【貯存:】天藍色鋼瓶
【化學性質】
氧氣的化學性質較活潑,會跟其他物質發生氧化反應。
(1)氧氣跟金屬反應:
①鎂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
化學方程式:2Mg+O2=MgO(條件:點燃)
現象:鎂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色粉末。
②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3Fe+2O2=Fe3O4(條件:點燃)
現象: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固體。
③銅與氧氣在高溫下生成氧化銅
2Cu+O2=2CuO(條件:加熱)
現象:亮紅色的銅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物質
(2)氧氣跟非金屬反應:
①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化學方程式:C+O2=CO2(條件:點燃)
現象: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②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
化學方程式:S+O2=SO2(條件:點燃)
現象: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③紅磷或白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
化學方程式:4P+5O2=2P2O5(條件:點燃)
現象:劇烈燃燒,發出亮光,放出熱量,生成白煙
(3)氧氣跟一些有機物反應
①甲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學方程式:CH4+2O2=2CO2+2H2O(條件:點燃)
②乙醇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學方程式:C2H5OH+2O2=2CO2+3H2O
氧氣,化學式O2,式量32.00,無色無味氣體,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218.4℃,沸點-183℃。不易溶於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 。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常溫下不很活潑,與許多物質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溫下則很活潑,能與多種元素直接化合,這與氧原子的電負性僅次於氟有關。[1-2]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佔地殼質量的48.6%,是豐度最高的元素。在烴類的氧化、廢水的處理、火箭推進劑以及航空、航天和潛水中供動物及人進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動物呼吸、燃燒和一切氧化過程(包括有機物的腐敗)都消耗氧氣。但空氣中的氧能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斷地得到補充。在金屬的切割和焊接中。是用純度93.5%~99.2%的氧氣與可燃氣(如乙炔)混合,產生極高溫度的火焰,從而使金屬熔融。冶金過程離不開氧氣。為了強化硝酸和硫酸的生產過程也需要氧。不用空氣而用氧與水蒸氣的混合物吹人煤氣氣化爐中,能得到高熱值的煤氣。醫療用氣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