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物理
邯鄲一中李峰
淺談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摘 要】傳統教學的教學模式主要強調的是教師的講授,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之中,甚至將學生的頭腦當成接受知識的容器,一味的強行灌輸,嚴重地束縛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如何能夠優化高中物理課堂,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物理難學」的印象讓學生望而卻步
絕大部分人不能正確的區分數學和物理的關系,因為物理的發展依賴於數學,它們始終都是密不可分的聯系在一起。並且,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教師也會強調學好數學可以為將來學習物理知識打基礎,因此,就導致了許多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時容易抱有一種「物理難學」的心態,並且對物理課產生畏難情緒。
(二)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處在「被動」狀態
高效課堂是以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生動性及生成性為特點和評價標准,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卻與之相悖,將學生放在了一個相對「被動」的位置,甚至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奴隸」。
很多教師嘗試過進行物理課堂的改革,卻都是「無用功」,以失敗而告終,只能將傳統的「滿堂灌」方式進行到底,學生也只能硬著頭皮學習。
(三)物理課堂教學不夠注重研究教學中的細節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做在優化課堂教學的同時,注重研究教學中的細節,例如:很多教師對於物理的基礎知識講解分析的不夠透徹、細膩,學生似懂非懂,直接導致了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或者為了增加課堂容量,太過注重傳授知識的過程,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訓練;課堂中沒有給學生創設物理情景,僅僅只是局限在對於知識的生硬講解及強行灌輸,這些細節都是導致課堂效率止步不前的原因,並極有可能為學生以後學習物理埋下禍根。
二、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唯有對所學知識內容抱有極大的興趣,才會更加認真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大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直接的推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應潛心研究,如何才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慾,以飽滿的學習熱情區跟隨教師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教師要做到從教學實際出發,在教學過程中,要融入最新的教學理念,搜集最新的科研成果,通過跟教學內容的巧妙結合,加上繪聲繪色的介紹,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二)培養學生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教師具備優良的知識傳授者素質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初衷和熱情,教師縱然有千般本領也沒有用,只有學生能做到自主學習,並積極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大大的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要盡力去引導學生培養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例如: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培養學生上課多思考、深入理解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討論的習慣、培養學生多多解題的習慣和按時完成作業、及時復習的習慣等。
(三)教學要結合實際、讓物理與生活緊密相連
知識源於生活,物理也是一門與生產生活都聯系緊密的自然學科。很多人認為物理在生活中的體現少之又少,其實不然,如果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物理知識的體現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掌握了更多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會讓生活更加美好。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生活也可以讓學生對物理學習更有興趣,更加親切。通過教師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對實際生活中物理的研究,從中引出問題,將教學問題生活化,不斷的去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識表現,通過課堂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分析生活中的種種物理現象,使學生產生生活中到處都有物理、物理就在生活之中的感覺,並通過解決生活中的物理問題感到學有所用,能一如既往的保持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課堂加強實驗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高中生正處於未成年到成年的過渡期,這個年齡的特點是辨別是非能力弱、對新鮮事物抱有極大的興趣和探究欲、貪玩、但具備一定自控能力。根據這一年齡特點,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強硬灌輸,即使高中生有一定的自製力,嚴格要求自己去努力學習,時間長了就會甚感無味,沒有了興趣。物理課堂必不可少的就是物理實驗,多數學生對於物理實驗抱有濃厚的興趣,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加強實驗教學,滿足學生樂於探索的積極心理,不管是課上或是課下,都可以演示。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全面優化課堂教學
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曾經說過:「誰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網路,誰就擁有整個世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網路的普及,計算機教育也隨之開始步入到一個
❸ 求優秀物理參考書推薦,一本基礎一本拔高,謝謝了!
基礎就用配套同冊的五三就夠,有空就看看例題劃劃知識點
拔高就用《高中物理競賽培優教程》
希望可以幫到你,歡迎追問:)
❹ 如何優化物理課堂教學
新課標實施以來,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課堂實施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的能力。課堂也出現了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教師更加重視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和學生個性的發展及創新意識的培養。但在農村學校中,由於學生多,班額過大,師生開展互動交流就比較困難。要克服這些困難,實施新課改,優化課堂教學,大幅度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筆者認為可採取以下策略。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新教材特別重視實驗探究。教材中設計的探究活動,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或觀察、實驗出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學生根據經驗或已有的知識進行猜想和假設,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和假設制定計劃,進行的探究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多想辦法,利用學校現有的實驗條件,將每節課的演示實驗做好,盡量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去做,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探究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上課時注意教學情境的創設,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每一個學生都養成想問題、探究問題和延伸問題的習慣。如果一個教師有能力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優化教學就是使教學的其每一個環節盡量合理化、科學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給學生較多的思考探索、發現、想像創造的空間,使其能在教師的啟發下、引導下獨立完成,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盡量符合學生認知發展和心理活動的規律。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正常的教學活動,提高物理教學效率的保證。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也是新課程目標的基本要求。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必須運用新課程理念構建起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沒有壓力感和恐懼心理,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師生之間能夠傾心交談,互相信賴。 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養成計算仔細,思考認真,書寫工整,聽講聚精會神,用物理術語回答問題以及課前自覺預習,課中積極參與,課後及時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傳播理論知識、學生強記內容為主線的模式,學生獲得的大量知識大多是在被動過程中實現的,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而新課程提倡的參與型教學,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思維的積極參與,有效克服了被動型、灌輸型教學的弊端,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網路技術的發展也為學生提供了開放式的教學課堂,使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獲得大量信息。如學完《火箭》一節,讓學生查詢我國長征系列火箭的相關資料,展望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前景,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自主學習的興趣。 總之,要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增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創造性地實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❺ 納米材料的優異物理特性包括哪些
納米材料的來優異物理特性:表面源效應、小尺寸效應、量子效應、量子隧道效應。
1、表面效應:表面效應是指納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數與總原子數之比隨著納米粒子尺寸的減少而大幅度地增加,比表面積(表面積/體積)增大,粒子的表面能和表面張力也會隨之增加,從而引起納米粒子性質的變化。
2、小尺寸效應: 當超微顆粒尺寸不斷減少,在一定的條件下會引起材料的宏觀物理化學性質的變化。
3、量子效應:孤立原子的能級是分立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4、量子隧道效應:電子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動性,存在隧道效應。
❻ 什麼是優化物理內存如何優化謝謝
物理內存就是你電腦的內存配置大小,從你的電腦來看,確實小了些,內存回決定著電腦的運行答速度。
另外,物理內存是沒有辦法優化的,只能通的增加內存擴展來實增大內存,目前市面上的內存一G的反而比512的便宜,所以建議增加一G的內存,二G的內存也只比一G的貴三十到五十無不等。條件允許,擴展二G的最好。
請在購買時,核對你電腦中內存條是DDR1代還是DDR2代的,購買相同的內存,如果沒有分清,電腦是不兼容的。不能使用。
❼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物理課堂教學
(1)巧借信息技術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樣性,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獲取與感悟內能力
(2)巧借容信息技術的交互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3)巧借信息技術的豐富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發現式學習
(4)教師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創設學習情境
(5)教師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解決教學重點、難點
(6)教師指導學生把計算機網路作為進行自主學習的工具
❽ 如何有效最優化物理學科教學
前蘇聯著名教育理論家、教育科學博士巴班斯基指出:教育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指選擇這樣一種教學方法,能使教師和學生在花費最少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獲得最好成績的效果。還指出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措施中有一條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優選,主要體現在最優化課堂教學上,表現在必須精心設計課堂模式。
所謂課堂教學模式是只對課堂教學的各個基本部分(如復習提問已學過的知識、實驗、講解、練習、總結、鞏固、驗收新知識掌握情況等)按既定目的進行合理安排。優化課堂結構,對哪個成分居先,哪個成分居後,孰優孰劣,孰重孰輕,順序怎樣安排,時間怎樣分配,都應是精心設計了的。對所有教學成分進行周密考慮,使它順序合理、銜接緊密,時間分配得當,能顯示出課堂教學是層次鮮明的,一環扣一環的,同時又是重點突出的。
圍繞教學目的,形成相對穩定的教學程序及實施方法,既是教學理論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化,又是教學經驗的系統總結,中學物理教學中主要有下面幾種基本模式。
一、自學輔導式課堂教學模式
這類教學模式以「教是為了不需要教」作為指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把解決教學任務的主要希望放在學生自學上。主要程序為:1.教師指導,學生自己看書;2.質疑問難,學生自己討論;3.實驗操作,學生自主探究;4.點撥指導,學生自己練習應用;5.反饋小結,學生自己評估研究。
基本程序是:
布置提綱――自學教材――實驗探究――討論交流――練習鞏固――自評反饋
這種教學模式有利於提高對語言的閱讀、理解、交流、運用能力,對於閱讀性比較強或內容知識連貫性明顯的教學內容,採用自學模式較有利。
二、訓練掌握式課堂教學模式
這類教學模式把訓練和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要求糅合在一起,從教材特點和學習實際出發,組織學生練習,在練中學、在學中練,學與練有機結合,混為一體。主要程序為:1.復習和練習有關的舊知識,作為學習鋪墊;2.研究新課主要矛盾的突破法,指導理解教材;3.課內分段練習應用,及時評講指導;4.師生總結學習規律,加強學習過程指導。這樣教,整個過程突出一個練字,學生學習新知識做練習並進行能力訓練。
基本程序是:
目標定向――實施教學――形成性檢測――反饋矯正――平行性檢測
這種教學模式強調目標與評價,注重分解教學過程,有利於加強基礎,防止分化,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適用性較強。
三、探索、發現式課堂教學模式
這類教學模式主要引導學生動手動腦,自己探索研究的辦法獲得新知識。著眼點是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探索新知識和進行概括歸納的能力。主要適用於概念、規律、實驗一類教學,大多是在揭示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通過實驗歸納分析而引出的,所以課堂教學主要結構一般分幾步:1.基本訓練,習舊引新;2.引導觀察,加以概括;3.實驗操作,自主探究;4.練習應用,及時反饋;5.評議指導,課堂小結。
基本程序是:
創設情境――分析研究――實驗探究――歸納猜測――驗證反思
這種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於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及研究問題的方法。但是相對來說教學進度較慢,基礎較差的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這種教學模式整體或部分在教學中運用,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
四、講解式課堂教學模式
有些教材內容難度較大,需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幫助學生獲得新知識。在這種情況下要採取講解式課堂教學模式。但這種講解絕不是「滿堂灌」,仍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類課堂教學的結構一般是:1.基本練習,習舊迎新;2.預習教材,初步感知;3.教師講解,重點突破;4.質疑問難,研討點撥;5.練習應用,反饋指導。
基本程序是:
復習講授――理解記憶――練習鞏固――檢查反饋
這種教學模式突出的主導作用有利於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系統學習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課堂教學活動是一種復雜的發展變化的高級活動。課堂教學結構的形式因教材、學生和教法的不同而各異。上述四類課堂教學結構只是一個大體上的分類。實際教學中,就是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注重能力培養和因材施教,強調知識結構和學生認知結構的結合,設計出適合學生學習的好的教學結構。當前教學改革中涌現出的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多數是由上述基本教學模式交叉或變形組合而成的,使教學過程得到優化。
為了發揮教學過程的整體功能,保持教學系統的最大活力,在教學中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模式,相互補充,形成良好的整體結構。教學模式的多樣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認知活動,為能力全面發展創造條件。當然,教學模式的綜合應用要從教學目的、教材要求、課型內容、學生水平、教師能力、教學條件等多方面考慮。
靈活運用教學模式,指在對比各種教學模式的理論、優點和局限性的情況下,針對教學實際,吸收幾種教學模式的特點,重新進行組合,使教學過程得到優化。比如,在一節課教學中,知識引用階段採用發現模式,例題教學時採用講授模式,小結時運用自學模式,對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❾ 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物理教學
一、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 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三、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 突破課堂教學難點.
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 增加課堂教學密度.
五、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 強化課堂教學反饋,增多了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和個性化學習.
❿ 如何優化物理課堂教學
?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四個環節: 一、優化物理課堂教學目標。農村初中學生掌握物理知識能力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但是可以改變的。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以部分學生的發展為目標,課堂教學要有利於開發和挖掘所有學生的潛能。教師就要根據學生個體情況的差異,有針對性地制定分層目標,即基礎性目標、提高性目標、發展性目標。使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進一步具體明確各自的目標,不斷進取,逐漸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二、物理課堂教學的優化導入。在物理課堂教學導入時要以新舊知識的聯系,學生興趣、好奇心的激發為教學切入點,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和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三、物理課堂教學中要優化課堂提問。教師在課堂教學前要精心設計各種類型的問題,以趣味性、靈活性、促思性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設計的問題類型可以是實用性問題、開放性問題、創新型問題等等。 四、物理課堂教學中要優化練習。精心設計物理練習的內容、形式、方法,以及練習在課堂教學中的穿插安排。練習應該達到下列要求:具有目的性,即練習要從教學目標出發,為鞏固所學的物理知識服務;具有整體性,即練習要從整體教材體系、整個單元、整堂課的高度去設計;具有多樣性,即練習要多樣化,有多種形式,有多個角度,有多種結構;具有典型性,即練習做到題量適當,具備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啟迪思維的功效;具有針對性,即練習要從物理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符合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認識水平;具有趣味性,即練習要有新的形式,新的題材,新的因素,新穎有趣;具有創造性,即練習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能力而設計。總之,如何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傳授知識、激發興趣和提高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就需要教師在整個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導學生的學法有機統一起來,按照物理課程標准優化教學設計去實現新的教學理念,最大限度地施展物理新教材的優勢,有效落實新課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