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
光背會還不行,還要會舉一反三去做題。
根據你所背誦的內容,在考試前不斷做不同的考試題,
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問題, 解答問題,融會貫通, 高考的分就提高了。
祝高考順利。
Ⅱ 求高中化學知識點題型詳細總結,(最好是剛參加過高考或准備參加化學經常考滿分的學霸自己細心整理的筆記
看書,先把教科書看一遍,化學的基礎知識都在課本上,高中化學的知識點多且雜,要把知識點牢記後自己建立知識框架,把書上所有的課後習題包括思考題都要認真練習,化學基礎很重要,只要把基本概念熟記,重要的實驗牢記,就可以及格了。在此基礎上練習,主要抓基礎,這是最重要的,所有的題都是由基礎延伸的。建議把目標定得更高,因為取上者得中,取中者得下,如果目標不高,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偷懶。祝你成功
Ⅲ 高中化學STSE知識點總結
化學與Science、Technology、Society、Environment
一、環境問題: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主要為: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1)酸雨的形成與防治
①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來自石油和煤的燃燒。
②反應原理 SO2 + H2O ⇌ H2SO3 ;2H2SO3 +O2 = 2H2SO4
或:2SO2+O2 ⇌ 2SO3 ; SO3+H2O = H2SO4
2NO + O2 = 2NO2 ; 3NO2 + H2O = 2HNO3+ NO
③防治措施:根本途徑減少酸性物質向大氣的排放。
a、使用清潔燃料,替代煤和石油。
b、石油和煤在燃燒之前脫硫。 如: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國三」汽油,是經過脫硫後的低硫汽油;煤中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作為脫硫劑,可以減少煤燃燒時產生的SO2,CaCO3+O2+SO2 = CaSO4+CO2等。
(2)光化學煙霧的形成及防治
①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汽車尾氣)。
②防治措施:控制城市汽車數量、開發新能源、汽車安裝凈化器。
(3)臭氧層的破壞與危害
在距地面10—50公里的大氣平流層中,形成了臭氧層,它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是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危害,氮氧化物、氟氯代烷(如氟利昂)能作為催化劑使臭氧分解,從而破壞臭氧層。如 O3+NO→O2+NO2 ; O+NO2→O2+NO
(4)家庭裝修與污染物質
①大芯板和其他人造板都含有甲醛,造成了不易清除的室內甲醛污染。
②塗刷油漆時加入了大量的稀釋劑,造成了室內嚴重的苯污染。
③石材瓷磚類,特別是一些花崗岩等天然石材,放射性物質含量比較高。
(5)白色污染 廢棄的塑料、橡膠造成的污染
(6)水體污染及其防治
①水體污染由來:a、農業化肥使用、工業三廢、生活污水、石油泄露 等。
②N、P等營養元素含量引起危害:水中過多N、P等營養元素引起的污染叫水體富營養化,可能引起 「水華」或「赤潮」。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防治:根本措施是控制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對排放的污水無害處理。
註:污水處理中的主要化學方法及其原理
(1)微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降低污水中有機物和氮磷的含量。這是目前污水的主要處理方法。
(2)混凝法 原理利用膠體的凝聚作用,除去污水中細小的懸浮顆粒;(明礬凈水)
(3)中和法 原理利用中和反應調節廢水的pH;(熟石灰)
(4)沉澱法 原理利用化學反應使污水中的某些重金屬離子生成沉澱而除去(變為氫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澱)
(5)氧化還原法 原理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將廢水中的有害物質轉化為無毒物質、難溶物質或易除去的物質。
二、生活中的化學
(1)明礬凈水:明礬電離出的AI3+ 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吸附水中懸浮物形成沉澱。
(2)常用飲用水消毒劑:Cl2、ClO2、漂白粉、NaClO(84消毒液)
(3)漂白劑:漂白粉、漂白液(主要成分NaClO)、SO2、H2O2 、Na2O2 、O3
(4)加碘食鹽:一般添加KIO3(性質較穩定,味感比KI好)
(5)膠體知識與生活中的現象
①膠體聚沉與制豆腐和江河三角洲的形成
②丁達爾現象與樹林中的晨曦、雨後彩虹、舞台上的光柱。
③膠體滲析與血液的「透析」
(6)焰色反應與節日的焰火(燃燒的金屬元素)和城市中的霓虹燈(導電的稀有氣體)
三、能源問題
(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
(2)新型能源:太陽能、核能、潮汐能、沼氣、乙醇汽油等
(3)一級能源;指自然界以現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為一級能源.
(4)二級能源:需要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間接製取的能源,如氫氣、電力、水煤氣等 為二級能源.
四、材料問題
(1)棉、麻屬於纖維素,是多糖,只含有C、H、O三種元素;
(2)絲、毛屬於蛋白質,蛋白質在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
(3)人造纖維是將天然的纖維素(竹子、木材、甘蔗渣等)經過加工後得到的產品, 例如: 醋酸纖維、粘膠纖維、人造絲、人造棉;
(4)合成纖維是以石油為原料經過合成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六大綸)。例如氨綸(增加衣物的彈性)
(5)塑料和橡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6)晶體硅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用於太陽能電池和電腦晶元,光導纖維是二氧化硅;
(7)合金材料: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金的硬度大、熔點低。例如硬鋁(含鎂、鋁,應用於飛機製造業)、碳素鋼(含鐵和碳)、不銹鋼(在碳素鋼中加入鎳、鉻)等等;
(8)玻璃、陶瓷、水泥都屬於無機硅酸鹽材料,其中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純鹼和石英;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陶瓷的原料是黏土。普通玻璃放到電爐里加熱,使它軟化,然後急速冷卻,得到鋼化玻璃,因此普通玻璃和鋼化玻璃的成分相同。
五.熱點問題
(1)哥本哈根、溫室效應、低碳生活
工業革命以來,由於人類活動而釋放到大氣中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迅速的不斷積累增加,引發全球氣候變暖。目前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是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後,防止氣候變暖實踐低碳生活成為人們的共識。
(2)霧霾
霧霾天氣是一種空氣質量嚴重惡化的產物,是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顆粒大量積聚,特別是PM2.5、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含量劇增,在大氣空間內造成能見度模糊的一種天氣現象。其中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PM2.5粒徑小,這種顆粒本身既是一種污染物,又是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毒物質的載體,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城市有毒顆粒物來源:首先是汽車尾氣。使用柴油的大型車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單位的班車,以及大型運輸 卡車等。
Ⅳ 高考化學 的基礎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主要分為:基礎化學 結構化學 有機化學 化學實驗及化學反應原理
基礎化學主要是化學入門 主要是化學元素及各化學物質的性質 化學元素周期表 化學反應類型等基本知識
結構化學 主要是從微觀方面認識各種物質極其它們的物理化學性質
有機化學 主要是講有機物的物理化學性質 有機物的化學反應 最重要的就屬化學方程式的背誦及書寫
化學實驗 主要是根據化學物質的反應現象來研究他們的物理化學性質
化學反應原理 主要是化學反應的類型 重要掌握各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重點掌握可逆反應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尤其是根據電子平衡來 物質守恆書寫化學方程式 溶液中的化學反應
希望能對你有用!
Ⅳ 高考化學第一題知識點總結
你問的這樣的題目,每次出的都不同。要讓總結個萬能心法,你覺得是版不是在忽悠你?
最好的辦權法是,關心一下時勢,就是最近的新聞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比方說霧霾,沙塵暴這樣的東西。
再者就是活學活用,這個說來簡單,就4個字,不過這種能力是天生的。有的人不用訓練,也很輕松能達到,就是我們常說的悟性高,有的人即使練了,也沒有太好的效果。
但是對於做題,我建議你按語文題來做,總結一下題目的中心,看它要說個什麼事,然後才好動手。這個光說太抽象,如果覺得前面我說的還行,你找幾個題,我給你分析一下,分析的能力,這個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的。
Ⅵ 求高考化學難點和易錯知識點
2007年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的總結
作為基礎學科知識內容考查的依據,以下所列的知識點在近10年來的化學高考命題中呈現率達90%以上希望同學們在臨考的復習中能一一對照來鞏固相應的基礎,如果某些點的認識不夠,建議重溫相應的教材和教輔資料,確保該內容的高得分率。
1、 氧化還原相關概念和應用
(1) 借用熟悉的H2還原CuO來認識5對相應概念
(2) 氧化性、還原性的相互比較
(3) 氧化還原方程式的書寫及配平
(4) 同種元素變價的氧化還原反應(歧化、歸中反應)
(5) 一些特殊價態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還原反應
(6) 電化學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2、 物質結構、元素周期表的認識
(1) 主族元素的陰離子、陽離子、核外電子排布
(2) 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徑大小比較
(3) 電子式的正確書寫、化學鍵存在
(4) 建議能畫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
3、 阿氏常數與阿氏推論
(1) 利用克拉伯龍方程推導「阿氏4推論」,(P、V、T)條件下對「物質的量、摩爾質量、微粒數、體積比、密度比」
(2) 利用克拉伯龍方程計算不同溫度或壓強下的體積
(3) 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數目中固體、得失電子、中子數等內容。
4、 化學能量
(1) 今年該內容被獨立地羅列於考試說明中,請多加註意
(2) 熱化學方程式的正確表達(狀態、計量數、能量關系)
(3) 化學變化中的能量交換關系
5、 離子的鑒別、離子共存
(1) 離子因結合生成沉澱而不能大量共存
(2) 因能反應生成氣體而不能大量共存
(3) 因能生成難電離的弱電解質
(4) 因相互發生氧化還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5) 因雙水解、生成絡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6) 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不能與強酸、強鹼大量共存
(7) 題設中的「酸鹼性、顏色」等
6、 溶液濃度、離子濃度的比較及計算
(1) 善用微粒的守恆判斷
(2) 電荷守恆中的多價態離子處理
(3) 物料守恆中離子與水解產物的綜合考慮
(4) 濃度的計算請遵循定義(公式)規范表達
7、 pH值的計算
(1) 遵循定義(公式)規范自己的計算過程
(2) 理清題設所問的是「離子」還是「溶液」的濃度
(3) 酸過量或鹼過量時pH的計算(酸時以H濃度計算,鹼時以OH計算再換算)。
8、 化學反應速度、化學平衡
(1) 能計算反應速率、理解各物質計量數與反應速率的關系
(2) 以「高則快」,「低則慢」來理解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3) 理順「反應速率」的「改變」與「平衡移動」的「辯證關系」
(4) 遵循反應方程式規范自己的「化學平衡」相關計算過程
(5) 平衡移動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難點)
9、 電化學知識
(1) 以家庭里的干電池為參照物理順「電極名稱」
(2) 能正確表明「原電池、電解電鍍池」及變形裝置的電極位置
(3) 能寫出各電極的電極反應方程式
(4) 了解常見離子的電化學放電順序
(5) 能准確利用「得失電子守恆」原則計算電化學中的定量關系
10、 鹽類的水解
(1) 鹽類能發生水解的原因
(2) 不同類型之鹽類發生水解的後果(酸鹼性、濃度大小等)
(3) 鹽類水解的應用或防止(膠體、水凈化、溶液制備)
(4) 對能發生水解的鹽類溶液加熱蒸干、灼燒的後果
(5) 能發生完全雙水解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11、Cl、S、N、X、P、Na、Mg、Al、Fe等元素的單質及化合物
(1) 總體上藉助價態變化的轉化反應來認識
(2) 容易在無機推斷題中出現,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徵反應
(3) 注意N中的硝酸與物質的反應,其體現的酸性、氧化性「兩作為」是考查的的重點
(4) 有關Al的化合物中則熟悉其兩性反應(定性、定量關系)
(5) 有關Fe的化合物則理解Fe2+和Fe3+之間的轉化、Fe3+的強氧化性
Ⅶ 求高中化學——化學與生活知識點總結,最好是和高考相關的。。。
學業水平測試復習綱要——選修1
1. 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葡萄糖是單糖,不能水解。
2. 葡萄糖的檢驗方法有:(1)在鹼性、加熱的條件下,與銀氨溶液反應析出銀。該反應被稱為葡萄糖的銀鏡反應。(2)在鹼性、加熱的的條件下,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澱(Cu2O)。
3. 葡萄糖為人體提供能量的化學方程式:C6H12O6+6O2 6CO2+6H2O。
4. 澱粉是一種多糖,分子式(C6H10O5)n,其水解的最終產物為葡萄糖,其化學方程式為:(C6H10O5)n(澱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
5. 澱粉的檢驗:加碘水(I2)變成藍色。
6. 棉花、麻的成分為纖維素,其分子式為(C6H10O5)n,是一種多糖,其水解的最終產物為葡萄糖。
7. 油脂的主要成分為高級脂肪酸甘油酯,是單位質量提供熱量最多的物質。
8. 油脂在 酸性或酶的作用條件下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在鹼性條件下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油脂的鹼性水解 又稱為皂化反應。
9. 氨基酸的通式為 ,分子中所包含的官能團有氨基(—NH2)和羧基(—COOH)。
10.羊毛、蠶絲屬於蛋白質。鑒別真絲的簡單方法:灼燒有燒焦羽毛氣味[來源:學科網ZXXK]
11.蛋白質的鹽析是指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某些濃的無機輕金屬鹽(如:NaCl、(NH4)2SO4、Na2SO4)後,蛋白質發生凝聚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鹽析是一個可逆 過程。利用該反 應可 以進行蛋白質的分離和提純。
12.能使蛋白質發生變性有銅鹽、鋇鹽等,誤食重金屬離子後應喝大量牛奶解毒。
13.人體有8種氨基酸自身不能合成,稱為必需氨基酸。
14.維生素按照其不同的溶解性,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和K)和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B族)。
15.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具有酸性和還原性,廣泛存在於新鮮水果和綠色蔬菜中。
16.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稱。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甲狀腺內。在食物中,海帶、海魚等海產品中含碘最多。加碘鹽中添加的是碘酸鉀(KIO3)。
17.鐵是人體中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種。缺鐵會發生缺鐵性貧血。含鐵較多的食物有動物內臟、動物全血、肉類、魚類、蛋類等。
18. 食物的酸鹼性是按食物代謝產物的酸鹼性分類的。
酸性食物 所含元素C、N、S、P等非金屬元素
舉例 富含蛋白質的物質如:肉類、蛋類、魚類
鹼性食物 K、Na、Ca、Mg等金屬元素
舉例 蔬菜、水果等
19. 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液的pH總保持弱鹼性 范圍(7.35~7.45)。長期以來,我國居民由於攝入蔬菜水果偏少,一般尿液偏酸性。
20. 嬰兒食品內不能加入任何著色 劑。
21. 常用的調味劑有食鹽、醋、味精、糖等。
22. 常用的防腐劑有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亞硝酸鈉 。亞硝酸鈉既是防腐劑又是抗氧 化劑,還是食品發色劑。
23.阿司匹林具有解熱鎮痛作用。
24. 青黴素是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葯,在使用之前要進行皮膚敏感試驗(皮試),以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
25. 胃酸成分為鹽酸(HCl)。常見的抗酸葯成分包括碳酸氫鈉、碳酸鈣、碳酸鎂、氫氧化鋁和氫氧化鎂等,其與胃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離子方程式分別為: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HCO3- + H+ = H2O + 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CaCO3 + 2H+ = Ca2+ +H2O + CO2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MgCO3 + 2H+ = Mg2+ + H2O + CO2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 OH)3 + 3H+ = Al3+ + 3H2O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OH)2 + 2H+ = Mg2+ + 2H2O
26. 麻黃鹼屬於天然中草葯,是國際奧委會嚴格禁止的興奮劑。
27. R表示處方葯,OTC表示非處方葯。
28. 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 (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與各成分的金屬相比,其具有硬度大,熔點低的特點。
29. 金屬的腐蝕可以分為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在潮濕環境中發生的腐蝕屬於電化學腐蝕。
30. 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的兩種鐵合金。
31. 鐵發生電化學腐蝕時的負極反應為Fe-2e-=Fe2+
32. 防止金屬腐蝕的方法有:①改變其內部結構(如製成不銹鋼);②在金屬表面添加保護膜(如刷漆、塗油、加塑料膜等);③在要保護的金屬上連接一塊比該金屬更活潑的金屬(如Fe表面鍍Zn等)。
33. 製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純鹼(Na2CO3)、石灰石(CaCO3)、石英(SiO2),普通玻璃的成分為Na2SiO3、CaS iO3和SiO2,主要成分是SiO2。
34. 製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35. 製造水泥的原料有石灰石和黏土。其主要成份是硅酸三鈣、硅酸二鈣、鋁酸三鈣。水泥具有水硬性,存放時應注意防潮。
36. 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為SiO2,簡稱光纖。
37. 通常所說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
38. 塑料分為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兩種。
39. 正常雨水偏酸性,pH約為5.6。酸雨是指pH小於5.6的降水,主要是SO2和NO2等酸性氣體轉化而成的。
SO2→H2SO4 SO2+H2O H2SO3 2H2SO3+O2 = 2H2SO4
NO→HNO3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40. 氟氯代烷會破壞臭氧層,這是由於氟氯代烷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分解出氯原子,對臭氧變為氧氣起催化作用。
41. SO2主要來源於煤的燃燒,NO2主要來源於汽車尾氣。
42. 溫室氣體CO2的主要來源:化石燃料的燃燒、亂砍濫伐等導致森林面積急劇減少等
43. 使用石灰石對煤炭進行脫硫其化學方程式為: 2CaCO3+2SO2+O2==2CaSO4 +2CO2
44. 汽車尾氣系統中裝置催化轉化器,其化學方程式為2CO+2NO 2CO2+N2
45. 裝修材料的黏合劑中含有甲醛,天然大理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46. 生活污水的N、P等元素會引起水體的富營養化。
47. 明礬[KAl(SO4)2·12H2O]是常用的混凝劑,
其凈水的原理是:Al3++3H2O Al(OH)3(膠體)+3H+
48. 酸性和鹼性廢水採用中和法處理
49. 含重金屬離子的污水主要用 沉澱法處理
50. 「白色污染」指的是廢塑料製品引起的污染
51. 某垃圾箱上貼有如右圖所示的標 志的含義是:可回收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