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太陽的
A. 關於太陽的地理知識
1、太陽系的中心
2、有八大行星 圍繞其轉動
B. 高中地理上的太陽運行軌跡示意圖怎麼看
1、若正午太陽高度最低時(冬至日)太陽上中天的位置位於觀測點之南,則觀測點位於北半球。
(2)地理太陽的擴展閱讀
日出日落方向的判讀:
1、春分(3月21日)或秋分(9月23日)日出正東,日落正西。
2、3月22日至9月22日日出東北,日落西北。
3、9月24日至次年3月20日日出東南,日落西南。
晝夜長短的判讀:
1、若此軌跡為優弧:則此緯線晝長夜短
2、若為劣弧:則此緯線晝短夜長
3、若軌跡圓心恰為觀測點:則此緯線晝夜平分
C. 地理讀太陽日照圖
請發題抄目過來,樂意為你襲效勞。
24題 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北半球此刻為冬季。(1)12月22日 23°26′S 60°E 地球朝向我們的一面共有經度180°,分為6等分,每份30°
(2)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A,晝夜平分B,南半球晝長夜短C
(3)12月22日16:00 12月21日22:00 地球朝向我們的一面可看到12個時區,6等分,圖中AC所直線為昏線,與赤道交點時刻為18:00
(4)B、C、A 正午太陽高度=90°-緯度差(23°26′S分別與B、C、A所在緯度的緯度差)
25(1)A(2)(3)
D. 急求高一地理必修一太陽的活動知識點總結!
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一、太陽輻射1、太陽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其表面溫度為6000K。2、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這種現象被稱為太陽輻射。太陽輻射的能量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到達地球,相當於每分鍾燃燒四億噸煤。3、太陽輻射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陽直接為地球提供了光熱資源;[2]太陽輻射能維持著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3]作為工業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後積累下來的太陽能;[4]生活能源4、太陽能量的來源太陽能量來源於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在核聚變過程中,質量轉化為能量。二、太陽活動1、太陽的大氣層--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2、太陽活動的類型---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3、黑子---光球耀斑--色球4、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電磁波擾動晌搜電離層高能帶點粒子擾亂地球磁場,出現磁暴現象高能帶電粒子碰撞宴念歷兩級大氣,產生極光【注意---能看到極光的國家所處的緯度較高。】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1、地球的自傳地軸---地球繞著地磚高衫軸的旋轉運動,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自傳速度---各地的角速度相同;自轉的線速度由赤道向兩級減少。自傳周期--恆心日和太陽日2、地球公轉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近日點和遠日點3、地球自傳與公轉的關系黃赤交角---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黃赤交角的大小---目前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夾角為23°26′。極圈度數=90°-黃赤交角度數4、晨昏線順地球自傳方向---夜進入晝--晨線5、時差--相差多少時區,區時相差多少小時。
E. 地理中什麼太陽活動百度百科
太陽抄活動是太陽大氣襲中局部區域各種不同活動現象的總稱。
主要有太陽黑子、光斑、譜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變事件等。
由太陽大氣中的電磁過程引起。時烈時弱,平均以11年為周期。
處於活動劇烈期的太陽(稱為「擾動太陽」)輻射出大量紫外線、x射線、粒子流和強射電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極光、磁暴和電離層擾動等現象。
F. 地理太陽光照圖
你給的題目絕對不全,至少少了一條已知的經線。
這里稍微給你一點解題的思路:
1 B、C兩點的太陽高度相同:題目要求的是「太陽高度」而不是「正午太陽高度角」,地球上任意一點,在任意時刻都有太陽高度。但是要在正午達到最大。由於這兩點不在一條緯線上,如果要讓兩個正午太陽高度角相同,就必須是太陽直射點位於二者中間的緯線上。明顯如果是位於二者之間,那麼這是太陽直射點要位於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我們地理里是不會出現考察學生除了二分二至日以外的變態題目。
2 回到太陽高度上,要讓二者太陽高度相同,只要讓晨昏線同時經過B、C兩點,此時這兩點的太陽高度就都為0了。而這時我們根據圖中太陽光方向可得出晝夜半球的分布情況,如果這題沒有猜錯,節氣應該是要為冬至
3 要算赤道上東半球白晝的經度范圍,肯定要有一條已知的經線。B點在赤道上,且時間為6時,因此B所在的經線時間都為6時,白晝就是從B所在的經線開始,往東跨了12個小時的白晝,也就是180個經度,B點的經線就要根據你題目中的已知經線來推算。得出白晝的經度范圍後還要和東半球的經度(20W—160E)取重合的部分。
4 同一緯度上的各點晝長都相等,因為我們算某一點的晝長就是看其所在緯線的晝弧長度。同一緯線上的晝弧肯定相同
G. 地理課上講太陽,這個太陽應該怎麼用地理知識解釋呢
太陽是由來熾熱的氣體組成的自球狀天體,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太陽的體積約為地球體積的130萬倍。太陽的大氣結構即為太陽的外部結構,從里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太陽活動的周期為11年,主要標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①擾亂地球大氣的電離層;②產生「磁暴」現象;③產生極光。
H. 高中地理 關於太陽高度
LZ您好
首先,北極點,夏至太陽高度角恆定為23°26『
黃河站在78°55『
所以它的正午和午夜,太陽高度比北極點大/小的角度是90°-78°55『=11°5『
今求最小角度
23°26『-11°5『=12°21『
這個答案最接近B,因此選B
I. 地理圖標里的太陽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在天氣符號圖中太陽表示的是晴天。如果在光照圖太陽表示太陽照射方向
J. 高一地理太陽輻射
A是地殼復運動的影響
地質製作用分為外力作用和內力作用,火山噴發為內力作用影響。
外力作用能量主要來源於太陽輻射和星際引力。
風能,水能,生能物等都來源於太陽能。
B---風的形成,是因為大氣受熱不均,產生氣壓差而形成的。
C--高低緯的氣溫差異是因為受太陽高度和光照時間影響。
D--水能,水流動時產生的動能,為什麼水會跑到高處去呢,是由於太陽輻射,低處的水轉化為蒸汽降到高處的。所以選A
好長時間沒做地理題了,有點懷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