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井岡山歷史

井岡山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22 04:31:09

1. 關於毛澤東井岡山會師的歷史故事

井岡山會師
井岡山會師是指1928年4月,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與朱德、陳毅領導的部分南昌起義部隊在井岡山的勝利會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上了井岡山,創建了以寧岡為中心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8年1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分隊伍,來到了湘南地區。在中共湘南特委和當地農軍的組織領導和配合下,發動了湘南武裝起義。

3月,在永興成立了湘南蘇維埃政府。

3月底,由於湘、桂、粵軍的三路「協剿」,起義農軍難以在湘南立足。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裝繼續堅持斗爭外,朱德、陳毅率南昌起義部隊和農軍向湘贛邊界的井岡山轉移。

3月下旬,毛澤東率部隊在汝城一帶擊潰了尾追湘南起義的敵軍,4月在酃縣的十都與朱德見面。

在毛澤東率部的掩護下,朱德、陳毅率領的部隊於4月中旬抵達江西省寧岡縣的碧市,與毛澤東統率的井岡山部隊勝利會師,這就是有名的井岡山會師。

根據中共湘南特委決定,兩軍會師後,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陳毅為政治部主任。開始編兩個師,一個教導大隊,旋即取消師部,改為6個團由軍部直接領導。全軍萬餘人,槍兩千餘支。接著在寧岡召開了中共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第一次黨代表大會,會上選舉產生了第四軍軍委,毛澤東任書記。

5月4日,在礱市廣場舉行會師大會,正式宣布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的建立(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

井岡山會師,壯大了井岡山的革命武裝力量,對鞏固擴大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推動全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2. 井岡山根據地歷史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國內政治局勢急劇逆轉,中國革命進入低潮。八七會議後,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 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到湖南改組省委,並發動和領導了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後,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當機立斷,毅然改變原定部署,決定到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山區尋求立足地。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到達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區,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恢復和建立共產黨的組織,建立革命政權和赤衛隊。與此同時,經過團結、教育、改造工作,將袁文才、王佐兩支農民自衛軍編入工農革命軍。至1928年2月底,包括寧岡全縣,遂川西北部,永新、酃縣、茶陵等縣部分地區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建成。4月,朱德、陳毅率領工農革命軍由湘南到達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後改稱紅軍第4軍。 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5月,組成了以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湘贛邊界特別委員會;接著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贛邊界蘇維埃政府。紅軍在赤衛隊和人民群眾配合下,接連打破了江西國民黨軍的多次「進剿」。至6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擁有寧岡、永新、蓮花3個縣,和遂川、酃縣、吉安、安福等縣的部分地區。之後,又打破了湘贛兩省國民黨軍的兩次「會剿」。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5軍主力到達井岡山,同紅4軍會師。此後,紅軍粉碎了敵人的多次「圍剿」,根據地不斷擴大。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挺進後,留下一部紅軍堅持井岡山的斗爭。

3. 井岡山歷史紅的原因

「井岡山,兩件寶;歷史紅,山林好.」
所謂紅指的是和革命有關.1927年,秋收起義後,毛澤東率領起義隊伍進入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10月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並在理論上進行了探索,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理論,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井岡山被稱為革命的搖籃.

4. 發生在井岡山的歷史事件對中國革命有何影響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和鞏固為中國革命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即「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這在中國革命斗爭史上的意義是無法估量的。如果沒有井岡山這塊革命根據地的接應,則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以及後來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部隊,都很難立足。而井岡山上有了朱德、彭德懷這兩位行伍出身、久經戰陣的優秀軍事指揮員指揮作戰,就猶如猛虎添翼,大大增強了紅軍的戰鬥力。井岡山上的紅旗不倒,極大地鼓舞了共產黨人進行武裝斗爭的鬥志,堅定了革命必勝的信念。在井岡山紅旗的指引下,各地被打散了的革命力量又紛紛聚集起來,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

5. 紅軍進軍井岡山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井岡山地處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敵人的統治力量薄弱;大革命時期曾建立過共產黨的組織和農民協會,群眾基礎好,並有袁文才、王佐領導的農民武裝。1927年10月下旬,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創建革命根據地。歷史背景是什麼三個多月的努力,井岡山和靠近井岡山的寧岡、永新、遂川、茶陵、酃縣(今湖南炎陵)都為工農革命軍控制。同時,毛澤東對袁文才、王佐領導的兩支農軍進行團結、教育和改造,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師第2團,成為人民的軍隊。1928年2月,工農革命軍攻佔寧岡新城,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初步建成。

6. 為什麼說井岡山會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

因為井岡山會師後根據中共湘南特委決定,兩軍會師後,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壯大了井岡山的革命武裝力量,對鞏固擴大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推動全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毛澤東、朱德領導的井岡山會師匯集了湘贛邊界革命的武裝力量,井岡山業已成為中國革命武裝力量的匯合點、中國革命的立足點和中國勝利的出發點。

井岡山會師極大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保存了一大批堅定的紅軍政治幹部和軍事幹部,聚集了湘贛邊界武裝力量的精華,壯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武裝力量,堅定了邊界黨和群眾建立和發展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信心和決心,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極其深遠的偉大意義。

(6)井岡山歷史擴展閱讀:

1929年,朱德、毛澤東率紅軍主力離開井岡山。紅四軍主力剛離開湘贛邊界時,開始只是考慮到贛南去,還沒有入閩的想法。後來部隊抵達吉安縣的東固時,得知井岡山已失守,返回那裡已失去意義,同時又了解到閩西的詳細情況,遂決定利用閩西的有利條件,到那裡開展游擊活動。之後擴大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

1929年1月以後,湘贛邊界特委成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最高機關。宛希先是唯一的外籍幹部,為土、客籍雙方都能接受的人物,師袁、王在邊界特委內唯一的依靠。1929年5月,重新選舉的特委里,鄧乾元、朱昌偕先後任書記;副書記、常委、執行委員幾乎都是土籍人士。

毛澤東在1928年十月、十一月先後寫成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重要著作對中國共產黨在這一地區的軍事和政治斗爭經驗予以總結。

7. 井岡山的歷史沿革

井岡山在東漢年間已開始有人居住。
秦朝設郡縣制時,為九江郡廬陵縣的屬地。
公元280年西晉太康年間,為廬陵郡西昌、遂興兩縣分治。
唐朝顯慶年間(658年),改為江南西道吉州府屬地。
明、清以來,隸屬於江西行省吉安府永新、龍泉(現遂川)兩縣分治。
1927年10月-1939年2月間,湘贛邊界形成「工農武裝割據」的態勢,井岡山境內曾設「(永)新遂(川)邊陲特別區」,直屬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領導。
1950年,成立「井岡山特別區」。
1959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井岡山管理局」,屬江西省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
1965年7月1日我國發行《井岡山》特種郵票一套
1966年——1976年,「井岡山革命委員會」屬吉安地區管轄。
1977年,恢復省轄的「井岡山管理局」。
1981年11月,改為「井岡山縣」,由吉安地區管轄。
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為「井岡山市」,景區劃歸井岡山市管轄。
2015年7月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井岡山-北武夷山(武夷山拓展項目)正式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錄。

8. 井岡山大學的歷史沿革

井岡山大學的歷史沿革:

1958年,中共吉安地委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江西省委的指示,在吉安市創辦了吉安工學院、吉安農學院、吉安醫學院和吉安師范學院四所高等學校。同年12月,地委決定四所學校合並,成立井岡山大學。經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批准,1959年7月1日正式命名為井岡山大學。

1963年7月,由於國家經濟困難而停辦。1977年10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井岡山大學的基礎上,建立了江西師范學院井岡山分院。1982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設立吉安師范專科學校。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吉安師范專科學校和吉安教育學院合並組建井岡山師范學院。

1978年8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原井岡山大學醫學院為基礎,建立了江西醫學院吉安分院。1993年4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井岡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984年3月,經國家教委批准備案,創辦吉安地區工業職工大學,1986年改名為吉安地區職工大學。與此同時,成立吉安地區工交幹部學校。2002年4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井岡山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7月9日,經教育部批准,井岡山師范學院、井岡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和井岡山職業技術學院合並,組建井岡山學院,同時籌建井岡山大學。2004年5月18日,中共江西省委宣布了井岡山學院的領導班子。

2007年8月和9月,國家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別批准井岡山學院更名為井岡山大學。

截止2019年,學校設有15個教學學院(部)和3個管理型學院,建有本科專業80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現有招生專業66個,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萬餘人。

9. 井岡山根據地在中國歷史上有何地位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湖南、江西兩省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從城市到農村的偉大戰略轉移,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開辟了新的道路。也說明中共開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確的革命道路。證明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熱點內容
班主任德育故事演講稿 發布:2025-07-21 08:55:41 瀏覽:467
師德專題報告 發布:2025-07-21 08:38:32 瀏覽:274
師德師風專業發展總結 發布:2025-07-21 06:32:21 瀏覽:357
四年級語文上冊期中測試卷 發布:2025-07-21 06:27:32 瀏覽:471
師德師風心得體會100篇 發布:2025-07-21 04:43:39 瀏覽:376
基礎課教學部 發布:2025-07-21 04:35:47 瀏覽:167
撫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07-21 04:08:43 瀏覽:736
長沙素質教育 發布:2025-07-21 04:00:17 瀏覽:33
搓澡手法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21 03:24:57 瀏覽:559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 發布:2025-07-21 03:12:09 瀏覽: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