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大米歷史
說五常道五常,現在五常最著名的當屬「五常稻花香大米」。對於黑龍江五常大米,人們都知道它非常好吃,並
龍輪五常原生米
有著悠久的傳統歷史文化。據史記載,五常這個地域種植大米大約已有近200來年的歷史。就其獨特的地理、地質、地貌、氣候、土壤、水質,應該說五常是全國最適合粳稻種植的最主要地域,也是我國粳米最大產出縣。早在清廷就盛傳著慈禧「非黑龍江五常大米不吃」的說法。所以一直以來黑龍江五常大米都是朝廷的「貢米」。[1]
建國以後,黑龍江五常大米也一直定為人民大會堂「國宴」專供米。但提起「五常稻花香大米」,可能就不是人人都有所了解了。「五常稻花香大米」水稻應該說是近年來五常水稻王國里諸多優質稻中的最為特殊的一種特產高端稻。它是一位號稱「東北袁隆平」的農民水稻專家田永泰,在五常培育出的一種當地最為適合種植的特有專 屬水稻品種-長粒、香型粳米稻穀(被俗稱為「粳米之王-稻花香」)。它的出現,可以說是早已出名的五常水稻擺脫傳統稻穀繁育種植生產經營,爭名創優真正走向高端的歷史轉折點。也可以說,在目前我國稻穀種植某些區域出現較為嚴重的污染、重金屬超標等問題情況下,人們能夠吃到五常市龍鳳山原種產地所產的,最為純正的原生態純綠色國產高端稻花香大米,也算是一種福氣。[1]
五常稻花香當屬龍鳳山、民樂兩個鄉最好, 龍鳳山屬原種產地,而民樂鄉其中一部分為人民大會堂「國宴」專供米;區別在於水系的不同,龍鳳山水質與磨盤山水質的區別,是差別的原因。
❷ 五常大米是什麼
五常大米是黑龍江五常市出產的品牌大米。五常市為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縣級市,清咸豐四年設「舉仁、由義、崇禮、尚智、誠信」五個甲社,取自「三綱五常」之意,得名五常。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將軍富俊組織少數朝鮮族居民在沙河鎮的亮甸子、王家街一帶引水種稻,所產稻穀用石頭碾子碾成大米,其後成為清朝後期歷代皇帝的貢米。 哈爾濱的水稻面積已經達到了665萬畝,總產已經達到了70億斤。全國平均每人可以吃到5斤哈爾濱大米。全國水稻大縣五常,水稻面積達到170萬畝,是建國初的17倍。
自五常於清乾隆年間開始有栽培水稻的歷史記載以來,不到200年的時間里,五常大米名聲鵲起,譽滿天下,一直是皇室獨享的御貢米。改革開放後來更是屢獲殊榮,「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中國名牌」、「美國食品營養協會認證產品」、「中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等桂冠獨享華夏。「五常米,帝王糧」的民諺在白山黑水間廣為傳唱。對飲食挑剔到極致的慈禧太後更是多次提起「非此米不能盡食」。
五常是從1835年開始種植水稻的,距今已有176年的歷史。
五常從1993年提出綠色戰略口號,率先舉起水稻這面「大旗」,樹綠色食品的品牌。
1993年五常有130萬畝稻田(2000年有160萬畝),提出的口號是:百萬無公害,10億精加工,佔領大市場,富裕老百姓。
1994年10月使用國家綠色食品的標志。
1995年成為中國僅有的7個大米名牌之一,也是我市唯一的中國名牌大米產品。
五常市於1999年成立了大米協會,同時組建了大型產業化龍頭———綠風優質米開發集團。
2001年,五常市開始整合稻米資源及品牌,凡是在五常劃定產區所產稻穀,集中打「五常大米」一個品牌,根據不同品種,分別注冊「五常大米」、「五常香米」、「五常糯米」和「五常黑米」四個商品名稱。
2003年,五常大米商品量達4億多公斤,每公斤比其他大米售價高出0.12元,稻農增收5000多萬元。
❸ 五常大米是哪裡出的為什麼叫五常大米呀
說五常,道五常,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縣級市,五常原名歡喜嶺,清咸豐四年設「舉仁、由義、崇禮、尚智、誠信」五個甲社,取其「三綱五常」之意,得名五常
五常市地處黑龍江省南部,屬於中溫帶大陸氣候,無霜期140天,平均年降水量608毫米,年日照2629小時。溪浪河、拉林河、牤牛河貫穿全境,水系縱橫。充沛的日照,天然河水灌溉,加上種植的成熟期長的優質晚熟品種的水稻,使五常大米與眾不同的特點。五常山清水秀,更是魚米之鄉。從市場上高聲叫賣「真正五常大米」的吆喝聲中,人們一定會深深地體會到五常大米在全國的知名度。「泰國香米出福水,中國香米出五常」。五常市是典型農業大縣(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是全國糧食生產十大先進縣之一,是全國水稻五強縣之一,水稻面積佔全省的十分之一,占哈爾濱市的四分之一,五常市因盛產大米而名聞天下,被譽為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五常大米的品質可謂上乘,米粒均勻,色澤光亮,醇厚綿長,芳香四溢。這甘美的口味緣於五常山泉澆灌,盆地沃土和優良的品種及先進的栽培技術。
自五常於清乾隆年間開始有栽培水稻的歷史記載以來,不到200年的時間里,五常大米名聲鵲起,譽滿天下,一直是皇室獨享的御貢米
❹ 米飯的歷史出現在哪個時代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將軍富俊組織少數朝鮮族居民在沙河鎮的亮甸子、王家街一帶引水種稻,所產稻穀用石頭碾子碾成大米,其後成為清朝後期歷代皇帝的貢米。 哈爾濱的水稻面積已經達到了665萬畝,總產已經達到了70億斤。全國平均每人可以吃到5斤哈爾濱大米。全國水稻大縣米老師五常大米,水稻面積達到170萬畝,是建國初的17倍。
自五常於清乾隆年間開始有栽培水稻的歷史記載以來,不到200年的時間里,五常大米名聲鵲起,譽滿天下,一直是皇室獨享的御貢米。改革開放後來更是屢獲殊榮,「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中國名牌」、「美國食品營養協會認證產品」、「中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等桂冠獨享華夏。「五常米,帝王糧」的民諺在白山黑水間廣為傳唱。對飲食挑剔到極致的慈禧太後更是多次提起「非此米不能盡食」。
五常是從1835年開始種植水稻的,距今已有176年的歷史。
五常從1993年提出綠色戰略口號,率先舉起水稻這面「大旗」,樹綠色食品的品牌。
1993年五常有130萬畝稻田(2000年有160萬畝),提出的口號是:百萬無公害,10億精加工,佔領大市場,富裕老百姓。
1994年10月使用國家綠色食品的標志。
1995年成為中國僅有的7個大米名牌之一,也是我市唯一的中國名牌大米產品。
五常市於1999年成立了大米協會,同時組建了大型產業化龍頭———綠風優質米開發集團。(米老師)
2001年,五常市開始整合稻米資源及品牌,凡是在五常劃定產區所產稻穀,集中打「五常大米」一個品牌,根據不同品種,分別注冊「五常大米」、「五常香米」、「五常糯米」和「五常黑米」四個商品名稱。(米老師)
2003年,五常大米商品量達4億多公斤,每公斤比其他大米售價高出0.12元,稻農增收5000多萬元。
❺ 五常大米的介紹
五常市被譽為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是全國糧食生產十大先進縣之一,而五常大米之所以能享譽全球,與東北這片黑土地的培育是分不開的,東北土地肥沃,含有非常豐富的礦物質元素,而且光照充足,為水稻的培育提供了優質條件,下面再為您介紹幾種東北的優質大米,希望給您帶來幫助。
❻ 五常大米的特性是什麼
1.、氣候獨特:冬長夏短、寒暑懸殊,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水稻脂肪、蛋白質和澱粉等干物質的合成,因此獨特的氣候為大米生長提供了優越的zd條件 。
2、光照充足: 水稻是長日照作物,五常年日照2600小時,滿足了優質米對光照的需求。
3、土質肥沃:五常的土壤礦物質養分全,理化性質好,因此保證了水稻生長對多種營養元素的需要 。
4、水質優良:水稻種植採用的灌溉用水,版起源於大面積原始森林,由千萬個山泉匯成的三大水系,水質甘甜。是綠色、有機食品的生產保障 。
5、品種優良:通過水稻研究人員數年努力,培育出適宜五常的優質水稻系列品種。其中以稻花香為代表的優質水稻,米味兒香甜口感好,飯冷不回生,適口性強。
6、技術先進:五常種稻歷史起源於1835年,有著權悠久的歷史,經多年的不斷改革,品種的不斷更新,栽培孕育模式也由粗放發展到計劃、標准化、無公害、綠色、有機的栽培模式。
值得選擇注意:1看有效成分含量,是否有不良添加劑;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售後有保障。
❼ 稻花香有機大米的歷史來源:
「五常稻花香大米」 水稻應該說是近年來五常水稻王國里諸多優質稻中的最為特殊的一種特產高端稻。它是一位號稱「東北袁隆平」的農民水稻專家田永泰,於近幾年才在五常培育出的一種當地最為適合種植的特有專屬水稻品種-長粒、香型粳米稻穀(被俗稱為「粳米之王-稻花香」)。它的出現,可以說是早已出名的五常水稻擺脫傳統稻穀繁育種植生產經營,爭名創優真正走向高端的歷史轉折點。也可以說,在目前我國稻穀種植某些區域出現較為嚴重的污染、重金屬超標等問題情況下,人們能夠吃到五常市杜家鎮原種產地所產的,最為純正的原生態純綠色國產高端稻花香大米,也算是一種福氣。
五常是從1835年開始種植水稻的,距今已有176年的歷史。五常是從1993年提出綠色戰略口號,率先舉起水稻這面「大旗」,樹綠色食品的品牌,五常有130萬畝稻田,提出的口號是:百萬無公害,10億精加工,佔領大市場,富裕老百姓。 五常在黑龍江省的最南部,距離哈爾濱120公里左右,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縣級市,五常原名歡喜嶺,清咸豐四年設「舉仁、由義、崇禮、尚智、誠信」五個甲社,取其「三綱五常」之意,得名五常。
五常市地處黑龍江省南部,屬於中溫帶大陸氣候,無霜期140天,平均年降水量608毫米,年日照2629小時。溪浪河、拉林河、牤牛河貫穿全境,水系縱橫。充沛的日照,天然河水灌溉,加上種植的成熟期長的優質晚熟品種的水稻,使五常大米與眾不同的特點。
❽ 哈爾濱的「五常大米」種植史起於何時
五常是從1835年開始種植水稻的,距今已有165年的歷史。
「綠辦」主任吳景福局長介紹說,五常是從1993年提出綠色戰略口號,率先舉起水稻這面「大旗」,樹綠色食品的品牌。當時五常有130萬畝稻田(現在有160萬畝),提出的口號是:百萬無公害,10億精加工,佔領大市場,富裕老百姓。他們先從3個鄉抓起,規范綠色食品的生產流程,對水稻加工進行立項,到1994年10月就開始使用國家綠色食品的標志。此後,綠色基地不斷擴大,1995年30萬畝,如今已達60萬畝。同時形成具有相當規模的大米精加工的3條生產線,年加工量15萬噸。最具品牌效應的優質大米為「五優稻一號」、「五稻三號」和「富士光」。大米的色彩又是那麼的絢麗多彩:白的晶瑩剔透,黑的閃著泥土的光澤,綠的更是青翠欲滴。東北大米數五常為最,五常大米的名聲播揚全國。然而,令五常人煩惱的事也接踵而至,市場上不是五常的大米也掛起了五常大米的牌子,假冒五常大米隨處可見,最終導致五常的大米積壓在糧倉里。五常人無奈笑嘆:名牌好辛苦!他們多麼希望全國人民都能吃到真正的五常大米啊!
❾ 五常大米好的特點
1、氣候獨特:冬長夏短、寒暑懸殊,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水稻脂肪、蛋白質和澱粉等干物質的合成,因此獨特的氣候為大米生長提供了優越的zd條件 。
2、光照充足: 水稻是長日照作物,五常年日照2600小時,滿足了優質米對光照的需求。
3、土質肥沃:五常的土壤礦物質養分全,理化性質好,因此保證了水稻生長對多種營養元素的需要 。
4、水質優良:水稻種植採用的灌溉用水,版起源於大面積原始森林,由千萬個山泉匯成的三大水系,水質甘甜。是綠色、有機食品的生產保障 。
5、品種優良:通過水稻研究人員數年努力,培育出適宜五常的優質水稻系列品種。其中以稻花香為代表的優質水稻,米味兒香甜口感好,飯冷不回生,適口性強。
6、技術先進:五常種稻歷史起源於1835年,有著權悠久的歷史,經多年的不斷改革,品種的不斷更新,栽培孕育模式也由粗放發展到計劃、標准化、無公害、綠色、有機的栽培模式。
值得選擇注意:1看有效成分含量,是否有不良添加劑;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售後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