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武清歷史

武清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7-29 17:07:01

歷史上武清歸屬於

歷史上武清屬於河北管轄

Ⅱ 都說武清歷史悠久武清有啥名勝古跡么

楊村的清真寺,是明代萬曆年間建造的,歷史悠久,是天津文物保護回單位。

鮮於璜穆答出土於武清高村鄉蘭城村東,鮮於璜碑是中國東漢時期的重要刻碑,全稱是「漢故雁門太守鮮於君碑」。現藏於天津博物館內。

貫穿於武清全境的京杭大運河,也是武清的母親河,數千年間他養育了武清這片土地的風土人情。

Ⅲ 武清有多少年的歷史

武清縣是華北平原上最古老的縣份之一。早在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先人們就在這里生產、放牧。據考古學者發現,今白古屯鄉小韓村西南一公里處,有新石器時期遺址,文化層0.8米厚,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戰國時期,武清縣有廣袤千里的雍奴藪①,「有魚、鹽、棗、栗之饒」。當時雍奴藪屬燕國管轄,燕人在今豆張庄鄉青坨村西築長城,綿延百里,至今有跡可尋。
秦漢初年(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始設泉州、雍奴二縣。泉州縣城遺址,在今楊村鎮南的城上村北500米處,今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雍奴縣范圍大體在今運河以東,渤海灣以北,香河、寶坻縣以南的廣大地區。雍奴縣城在今後巷鄉大宮城村東側,在一次海浸中,人走城空,故名大空城。後人覺得不雅,改名大宮城。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撤掉泉州縣,並入雍奴縣。此時雍奴縣城已遷到今泗村店鎮舊縣村,該村南尚有稱「四方檯子」的縣城遺址。古人雲:水之北為陽,水之南為陰。雍奴縣城在雍奴大澤之北,故稱「雍陽」。

唐朝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雍奴縣更名武清縣。

Ⅳ 天津市武清區河西務歷史

河西務鎮隸屬天津市武清區。全鎮面積69.5平方公里,有耕地7.1萬畝,轄51個村街內,人口容4.05萬。
公元608年,隋煬帝開鑿大運河,開通了北京至杭州的水運通道,河西務因緊靠運河西岸而得名。元朝定都北京以後,軍需官俸無不仰給江南,河西務便成了出入京都的水路咽喉,因而,歷代朝廷在這里設置的鈔關、驛站、武備等各種衙門曾多達十三個,最高官階為正三品,足見地位之顯要,明隆慶六年(1572),河西務始建磚城。此後的數百年間,因其繁華而素有「京東第一鎮」和「津門首驛」之稱。
新中國成立後,河西務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奮斗,又以空前的成就,譜寫了新的歷史篇章。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鎮址遷移到京津公路兩側。這里距北京、天津各60公里,恰居兩市正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在的河西務已經成了一座新興的小城鎮。改革開放的大潮,推動經濟迅速發展。2001年,全鎮共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4億元,鎮級財政收入1997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4850元,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達到了較高水平。為此,多年來河西務一直躋身於天津名鎮行

Ⅳ 武清現在還有哪些歷史遺跡

武清有些地方的著名景色點都是很多人們所生活中看到的,而且武清中的更加多的地方大家可是知道嗎,對此武清名勝古跡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武清名勝古跡盤點,北運河是流經北京市東郊和天津市的一條河流,為海河的支流。幹流通州至天津也即京杭大運河的北段。古稱白河、沾水和潞河。其上游為溫榆河,源於軍都山南麓,自西北而東南,至通州與通惠河相匯合後始稱北運河。發源於北京市昌平區及海淀區一帶。向南流入通州區,在通州區北關上游稱做溫榆河。

然後流經河北省香河縣、天津市武清區、在天津市大紅橋匯入海河。全長120公里,流域面積5300平方公里。支流有通惠河、涼水河、鳳港減河、龍鳳河。漕運咽喉河西務,曾盛極一時。北運河古稱「御河」,是天津重要的一級河道,海河幹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防洪、引灤輸水任務北運河歷史上是一條通向北京的重要漕運河道。北起北京市通州區,流經天津市武清縣、納龍鳳河,會永定河,至北辰區屈家店匯永定新河,至郭辛庄、千里堤進入紅橋區,流經紅橋區東北邊緣,於新紅橋東匯子牙河,至三岔河口與南運河會合入海河。全長186公里。

紅橋區境內河段長約6公里,寬60—70米最大流量為100—184立方米/秒。自西北向東南,為北辰區。河北區與紅橋區的界河。流經咸陽北路、丁自沽、西沽、三條石等地界。沿岸有桃花源和西沽公園等游覽地。三岔河口有「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沿河右派灘渡口、勤儉橋、北洋橋、辛庄橋、炮台渡口和三條石人行便橋。明永樂年間,漕運大興,天津發展為商埠。運河對當時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一定作用。該河除航運外也為城鄉人民生活水源。由於華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上游坡陡流急,下游平原河道曲折多泥沙,歷史上多有洪水泛濫。現境內河段為泄洪蓄水之用。歷史北運河上是一條通向北京的重要漕運河道。它對天津城市的形成和農業、工業及城市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歷史的、重要的貢獻。

Ⅵ 天津市歷史詳情

天津所在地原來是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黃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內古黃河曾容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

朱棣成為皇帝後,為紀念由此起兵」,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

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



(6)武清歷史擴展閱讀

天津地處華北平原北部,東臨渤海、北依燕山,位於東經118°04',北緯40°15'之間。市中心位於東經39°10'。天津位於海河下游,地跨海河兩岸,北南長117千米。陸界長153千米。

是北京通往東北、華東地區鐵路的交通咽喉和遠洋航運的港口,有」和」之稱。對內腹地遼闊,輻射華北、東北、西北13個省市自治區,對外面向東北亞,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

Ⅶ 天津的歷史故事

作為宋遼戰爭的另一方,關於遼國和蕭太後的故事在天津地名中亦有反映。寶坻區有「打扮庄」,相傳遼國蕭太後督軍南下,與宋兵交戰,曾在此築梳妝樓,梳洗打扮,故名。寶坻區大口屯鎮綉針河東岸有毗鄰兩村——大小「綉針口」,相傳遼代建村,綉針河當時為蕭太後的運糧河,此處為巡查護衛運糧河的哨口,故名。 另外,武清區有黃花店鄉,始建於遼代會同年間(938~947),據《畿輔通志》轉引《東安縣志》載:「省抑宮在安次南,遼會同中建。以禁嬪妃之有犯者。元時屢遷廢後於其地。今屬武清縣,俗名皇後店。」此地原屬安次縣,明初劃入武清縣。今稱「黃花店」,系由「皇後店」諧音演化而來。與之對應的地名是泗村店鄉的「太子務」,遼代成村。傳說遼太子曾前往皇後店(軟禁失寵遭貶後妃的冷宮),探視被罷黜的母親,途中在此留宿,故村落得名太子府,後演化為太子務.天津桂發祥十八街麻花的歷史故事據說清朝末年,在天津衛海河西側,繁華喧鬧的小白樓南端,有一條名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個叫劉老八的人一個這個巷子里開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鋪,字型大小喚作「桂發祥」。這個人很聰明又能幹,炸麻花可以說有一手絕活。他炸的麻花真材實料,選用精白麵粉,上等清油。每天做的麻花香味能傳遍整條巷街,人們聞到香味紛紛蜂擁到他的鋪子購買,因此他的鋪子總是顧客盈門。後來,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開了店面。開始還算是賓客滿盈,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越來越覺得麻花有點乏而生膩,漸漸的生意就不如以往了。老人家不甘心。後來店裡有個少掌櫃的,一次出去遊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餓,就要點心吃,可巧點心沒有了,只剩下一些點心渣。又沒有別的什麼吃的,那少掌櫃的靈機一動,讓人把點心渣與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鍋炸。結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樣,除了酥脆不艮和香氣撲鼻,味道可口。按照這個方法,劉老八是盡心研究,在麻花的白條和麻條之間夾進了什錦酥餡。至於配料,更是苦思冥想,頗費了一番腦筋,桂花、閩姜、核桃仁、花生、芝麻......還有青紅絲和冰糖。為了使自己的麻花與眾不同,增強口感味道,把放置時間延長,取材也是愈來愈精細,如用杭州西湖桂花加工而成的精品咸桂花、精製小麥粉等等,製作成不僅存放良久不艮,而且香氣四溢,味道香脆可口,滿口生津。就這樣,經過反反復復的精心研究,劉老八終於創造了金黃油亮、香甜味美、久放不綿的什錦夾餡大麻花,從此「桂發祥」麻花著稱於市,廣受歡迎,成為天津衛赫赫有名的食品「三絕」之首。而桂發祥的十八街麻花也就因此創立了百年字型大小,成為天津百姓的最愛食品

Ⅷ 天津市武清區在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基本概況
武清區位於天津西北部,地處京津兩市之間。面積1574平方公里。轄楊村、河西務、城關、崔黃口、王慶坨、梅廠、大良13個鎮,東浦窪、徐官屯、黃庄、豆張庄、聶莊子、上馬台、曹子里、大黃堡、大鹼廠、後巷、河北屯、下伍旗、雙樹、泗村店、大沙河、高村、白古屯、大王古庄、東馬圈、黃花店、大沙店、石各庄、陳咀、汊沽港、下朱庄21個鄉。縣人民政府坐落於楊村鎮。全縣總人口79.3萬人。
武清縣系濱海平原地區,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已探明的地下礦藏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地下熱水等。主要農產品有天津紅小豆;風味食品有楊村糕乾、城關豆腐絲等。
全區村以上集體工業企業1700餘家,具備了40個行業2000多種產品的生產能力,形成了紡織、服裝、工藝美術、地毯、製鞋、化工等骨幹行業。有外向型企業290家,其中三資企業33家,主要出口產品有地毯、服裝、鞋類、工藝美術品和腌製品、蘆筍罐頭等27類120種。全縣耕地近10萬公頃,主要農副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瓜菜及生豬、鮮蛋、果品、水產品等。全縣有集貿市場19個,季節性攤群市場20個,商業網點6700餘個,大型商場有武清商業大廈、縣第一、二百貨公司、楊村招商場等。縣內鐵路、公路縱橫交錯。京滬、京山、津薊鐵路過境全長52公里,京津塘高速公路橫貫全境43公里。國家級公路干線有京塘線、京唐支線1、京唐支線2、京福線、京福支線、津同線、津圍公路、楊崔公路、津永公路、楊北公路、廊良公路、梅豐公路等12條,縣級公路14條,境內公路總長1383.8公里,實現了鄉鄉村村通公路。1991年12月,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武清開發區正式建立,總面積3平方公里,1992年7月建立了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2平方公里。
全區有各類學校1102所,高等學校有天津師范專科學校分校,天津醫學院楊村大專班,中等專業學校有武清師范學校、衛生學校、體育運動學校、職工中等專業學校,中學91所,小學483所,職中及各類成人教育學校524所,有幼兒園774所,學前一年入園率達100%。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99個。包括縣人民醫院2所,中醫院、結核病防治所、傳染病防治中心、葯品檢疫所等。縣有科技學會、協會、研究會210個,各種體育場所445處。縣城楊村有文化館、人民禮堂、工人俱樂部、圖書館、新華書店、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和田野藝術團。34個鄉鎮都建立了文化站。有影劇院10個。中幡、高蹺、獅子、龍燈、小車、少林、旱船、竹馬等民間花會達13種130多道。縣內有古遺址37處,古墓葬13座,其中泉州故城,黃花店無梁閣為市級保護文物。旅遊景點有港北森林公園、小於庄水庫、京杭大運河風景線、燕王湖游覽區和楊村小世界。

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武清區充分發揮本地優勢,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創新求實,實現了經 濟和社會事業的蓬勃協調發展。
(一)農業生產穩步發展,綜合生產率水平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和棉花產量分別佔全市四分之 一和二分之一。在全國首屆農林牧漁總產值百強縣(包括各大城市市轄區)排行榜中名列第 71位。先後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棉花生產、平原綠化、菜藍子產品生產先進單位、94 年被國家確定為糧食生產大縣,逐步形成了城郊型農業發展格局。1999年,全區農業增 加值14(13.8)億元,農業商品率達到85%以上。
高效農業發展迅速。蔬菜佔地面積達到22.6萬畝,其中棚室菜面積2.24萬畝,年 蔬菜總產16億公斤,引進了一批名優特新品種,效益水平大幅度提高。果園面積達到8.1萬 畝,果品產量8142萬公斤,肉類總產量4.9萬噸,蛋類總產量4.7萬噸,水產品總 產量2.4萬噸。
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付產品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初步建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生豬、 肉雞、肉鴨、肉牛、蔬菜、優質果品和淡水魚七大生產基地,一批具有一定帶動能力的農產 品加工企業初具規模。
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大力推廣了防滲渠道、管灌、噴灌、滴灌等先進灌溉技術。農 機化水平明顯提高,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86.4萬千瓦,農機作業率達70%。小麥、玉 米的主要生產環節基本實現了機械化。
(二)工業持續、健康發展。全區村以上工業發展到1300家,職工14萬人,總資產65.5 億元。1999年全區工業實現增加值32.1億元。全區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的骨幹企業 發展到180家,超億元的企業達到17家,市級以上集團發展到27家,其中國家級集團 10家。 全區工業有19大門類、30多個行業、200多種產品。初步形成了地毯、紡 織、化工、機械、服裝、製鞋、自行車等傳統主導行業, 並建起了新型建材、電子等一批 新興行業。創出了一批名優拳頭產品,有120多種產品先後在國內外各種博覽會、展銷會 上獲獎,150多種產品被評為市局級以上名優產品,其中巷虹牌地毯、牧歌牌獸葯、靚倩 牌皮衣等15種產品榮獲部級名優產品稱號。
(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近年來、第三產業已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對全區經濟 的帶動和服務作用日益突出。
1998年全區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23.4億元。商業、飲食、運輸、物資供銷、金 融保險、郵電六大行業是武清區第三產業的主導行業。全區有各類商業網點1.2萬處,從 業人員3.3萬人,各級各類流通組織發展到1萬多個。1999年社會商品零售額18.5億 元。全區各級各類市場發展到30多個,年集市貿易成交額達到13億元。初步形成了以區 城為中心,專業、批發市場為主體、集貿市場為依託的市場網路。 大沙河蔬菜批發市場成 為京津地區重要蔬菜集散地。個體公路運輸業、餐飲業蓬勃發展。物資供銷業穩步發展。金 融保險、郵電通訊業快速發展。全區五行一社1998年末各項存款余額55.2億元,各 項貸款余額46.3億元。1998年郵電業務總量達到1.1億元。各類保險承保金額525 億元,保費收入9028萬元。旅遊業、房地產開發、信息咨詢業等新興第三產業長足發展。
(四)對外貿易與經濟合作突飛猛進。全區外向型企業已發展到200餘家,出口產品19大 類,300多個品種,產品行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地毯、服裝、製鞋、工藝品、 化工、草柳編織品紙製品六大骨幹出口行業和蘆筍、腌製品、畜禽加工三大農業出口創匯基 地。1999年,全區外貿出口供貨額達到35.5億元。全區自營進出口企業發展到19家 創匯9200萬美元。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到1998年底,已吸引歐美和東南亞等2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投資。全區三資企業已發展到276家,協議投資總額6.6美 元,外資到位率達96%。
(五)開發區建設成績斐然。武清開發區是國家1991年批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 於城區西北側,緊臨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第一出口,規劃總面積24.8平方公里,首期開發 6.4平方公里。經過幾年的建設招商,現已成為武清對外開放的龍頭和窗口。
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投資環境優越.區內骨幹路網、排水、通訊、電力、供熱管線全 部貫通,自建了萬噸水源廠、220KV和35KV雙電源變電站、8萬門IDD的光纖數字通訊中 心、3座熱力站、兩眼溫泉地熱井等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有0.8平方公里的多功能服務區, 1.44平方公里的生活區和12萬平方米的標准廠房.坐落在開發區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武 清海關已正式開關。
(六)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全區擁有各類科技人員1.4萬人,其中中 級以上職稱的2500多人。區內有各級各類學校999所,其中中等專業學校3所。全區 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是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和幼兒教育先進縣。高考升學率達到54%. 全區文化體育設施1064個,農民業余演唱隊29個,業余劇團32個,民間花會130 多道,業余體育運動隊560多個。全區有醫療衛生機構74個,床位1086張,有醫護 人員2109名,其中醫師839名,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達到國家二級甲等標准。有廣 播電台、電視台,有線電視主幹網覆蓋全區34個鄉鎮。1998年全區農村已全部實現小 康,農民人均純收入3752元。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武清區位於天津市西北部,海河水系中下游,東與天津市寶坻縣、寧河縣搭界、南與天津市北辰區、西青區、河北省霸州市相連,西與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接壤,北與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比鄰。東經1160。46 』 43 」 至 117。19 』 59 」 北緯 39。07 』 05 」 至 39。42』 20「。東西寬41.78公里,南北長65.22公里,北闊南狹。
【地形】
武清區地處華北沖積平原下端,地勢平緩,自北、西、南向東南海河入海方向傾斜,海拔高度最高13米,最低2.8米。 土壤的成土母質多為永定河和北運河的沖積物,土壤均為潮土,土層深厚,具有多宜性特點。
武清區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日照長,乾旱、少雨、多風;夏季炎熱,降雨集中;秋季晝暖夜涼,溫差大;冬季寒冷,北風多,日照少,降水稀少。年平均氣溫為11.6度,1月平均氣溫為-5.1度,7月平均氣溫為26.1度。年平均降水量為606毫米。無霜期212天。
土地資源:全區區域面積15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7萬畝,占土地面積的58%。土壤分為砂性土、壤質土、粘性土三大類。土質疏鬆肥沃,宜於農業生產。
氣候資源: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1.6度,年平均日照總時數2705小時,平均無霜期212天,平均年降水量606.8米。
水資源:境內有永定河、北運河、青龍灣河、排污河4條一級河道和龍河、龍鳳河故道、北新河等7條二級河道、縱橫區境269.7公里,年徑流量4.2億立方米。境內平均年產水量1.58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1.5億立方米。可開采量1億立方米。區內有上馬台、小於庄和黃庄三座水庫,總蓄水量3600萬立方米。
生物資源: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水稻、雜糧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蔬菜、油料、棉花等。蔬菜又分為白菜類、根菜類、綠葉類、食用菌類等11大類100多個品種。水果品種主要有蘋果、梨、桃、葡萄等。
礦產資源:區內已知的礦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地下熱水等資源。區境東北部的武清凹陷是天津市主要的儲油點構造之一、 油層多、儲量大、油質好。 地熱異常區面積為130平方公里,已成功開采了8眼地熱井,井口出水溫度為75度左右,水質弱鹼性,綜合利用前景非常可觀。境內西北部有較為豐富的優質煤儲藏。

行政區劃

武清區轄6個街道、19個鎮、5個鄉:楊村街道、下朱庄街道、東蒲窪街道、黃庄街道、徐官屯街道、運河西街道、梅廠鎮、大鹼廠鎮、崔黃口鎮、大良鎮、下伍旗鎮、南蔡村鎮、大孟庄鎮、泗村店鎮、河西務鎮、城關鎮、東馬圈鎮、黃花店鎮、石各庄鎮、王慶坨鎮、汊沽港鎮、河北屯鎮、上馬台鎮、大王古庄鎮、陳咀鎮、豆張庄鄉、曹子里鄉、大黃堡鄉、高村鄉、白古屯鄉。

歷史沿革
2000年,武清區轄17個鎮、17個鄉:楊村鎮、崔黃口鎮、河西務鎮、王慶坨鎮、城關鎮、梅廠鎮、大良鎮、下伍旗鎮、南蔡村鎮、大孟庄鎮、泗村店鎮、東馬圈鎮、石各庄鎮、汊沽港鎮、大鹼廠鎮、黃花店鎮、河北屯鎮、徐官屯鄉、東蒲窪鄉、黃庄鄉、豆張庄鄉、聶莊子鄉、上馬台鎮、曹子里鄉、大黃堡鄉、後巷鄉、雙樹鄉、北蔡村鄉、大沙河鄉、高村鄉、白古屯鄉、下朱庄鄉、陳嘴鎮、大王古庄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814752人,各鄉鎮街道人口(人): 楊村鎮 92871 梅廠鎮 18204 大鹼廠鎮 20108 崔黃口鎮 34658 大良鎮 26069 下伍旗鎮 25095 南蔡村鎮 24473 大孟庄鎮 22911 泗村店鎮 16728 河西務鎮 24982 城關鎮 26337 東馬圈鎮 15074 黃花店鎮 23659 石各庄鎮 21410 王慶坨鎮 36270 漢沽港鎮 33913 徐官屯鄉 13415 東蒲窪鄉 24403 黃庄鄉 20839 豆張庄鄉 21644 聶莊子鄉 12968 上馬台鄉 16381 曹子里鄉 22085 大黃堡鄉 17290 後巷鄉 19911 河北屯鄉 31388 雙樹鄉 15372 北蔡村鄉 17422 大沙河鄉 15701 高村鄉 17756 自古屯鄉 21304 大王古庄鄉 20899 陳咀鄉 29329 下朱庄鄉 11851 武清農場虛擬鎮 2032

2001年底,武清區轄6個街道、19個鎮、5個鄉:運河東街道、運河西街道、南湖街道、北嵐街道、鳳河街道、泉州街道,大良鎮、崔黃口鎮、梅廠鎮、南蔡村鎮、河西務鎮、河北屯鎮、大減廠鎮、下武旗鎮、城關鎮、黃花店鎮、石各庄鎮、王慶坨鎮、汊沽港鎮、東馬圈鎮、泗村店鎮、大孟庄鎮、上馬台鎮、大王古庄鎮、陳嘴鎮,白古屯鄉、高村鄉、豆張庄鄉、曹子里鄉、大黃堡鄉。
2004年初,武清區轄6個街道、19個鎮、5個鄉:楊村街道、運河西街道、徐官屯街道、下朱庄街道、黃庄街道、東蒲窪街道,東馬圈鎮、黃花店鎮、石各庄鎮、王慶坨鎮、汊沽港鎮、陳嘴鎮、梅廠鎮、上馬台鎮、崔黃口鎮、河北屯鎮、下伍旗鎮、大良鎮、大鹼廠鎮、南蔡村鎮、大孟庄鎮、泗村店鎮、河西務鎮、城關鎮、大王古庄鎮,豆張庄鄉、大黃堡鄉、曹子里鄉、高村鄉、白古屯鄉。

Ⅸ 武清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陳光遠字秀峰。天津武清縣人。北洋直系軍閥骨幹,曾任京津警備司令,陸回軍上將。1924年7月,答授將軍府鑒威上將軍。後寓居天津。在英租界購置大量房地產,並開設銀號與當鋪多座。

朱相臣(1908—1971)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生於武清縣。自幼家境貧窮,為張慶森代拉師弟,屬於何少亭門下。在東北曾與許多相聲演員合作,抗日戰爭勝利後返津,在南市連興茶社演出,1947年與郭榮起合作,在群英戲院演出。同年又拜張壽臣為師,藝術不斷得到深造。

與郭榮起合作的《打牌論》、《汾河灣》、《拉洋片》、《怯拉車》等段相聲都取得轟動的效果。1953年加入天津廣播曲藝團,1956年與蘇文茂合作,使其藝術得到進一步發揮,演出相聲《論捧逗》、《批三國》、《文章會》等,在全國產生很大的影響。

Ⅹ 武清 歷史文化 與特色

武清地北京天津中間,是聯接兩地的橋梁.文化特色少,被大城市所同化。武清特產最有名當屬於楊村糕乾,得過國際金獎。旅遊真的沒什麼好去的不是我不愛我的家鄉。

熱點內容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
淺談師德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03:09:46 瀏覽:807
怎麼瀏覽谷歌 發布:2025-07-18 02:29:49 瀏覽:51
之女教師 發布:2025-07-18 01:03:04 瀏覽:369
奧數物理 發布:2025-07-17 23:41:12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