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天文地理學

天文地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7-29 17:46:59

1. 天文地理

[knowledge] 用「天文地理」來泛指知識、學問,這種說法由來已久,例如許多舊小說中說到一個人很有學問,就說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古人說天論地 古人觀天 萬物起源
天象記錄
日食 流星 新星和超新星 彗星 五星連珠 太陽黑子 石刻紀錄 歷法 歷法成就 治歷方法 節氣 中西比較 《太初歷》《大明歷》《大衍歷》《授時歷》
天文儀器
圭表 日晷 漏刻 渾儀 渾天儀 地動儀 渾象 簡儀 仰儀 水運儀象台
著名天文學家
甘德 落下閎 張衡 祖沖之 張遂(僧一行) 郭守敬 沈括
天文著作
《甘石星經》《靈憲》
著名地理學家
裴秀 酈道元 徐霞客 魏源
成就
制圖六體 風的觀測和儀器 降水的觀測和儀器 濕度的觀測和儀器 雲的觀測和雲圖集 《水經注》 《徐霞客游記》 《海國圖志》
基本信息
【名稱】天文地理 【拼音】tiān wén dì lǐ 【解釋】泛指知識、學問。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3回:「某乃是中原一秀士,能知天文地理,善會陰陽,識得六甲風雲,辨別三光氣色,九流三教,無所不通。」 【事例】他懂得很多~知識。 【用法】作主語、定語、賓語;泛指知識
編輯本段長沙彗星圖
我國古代天文學從原始社會就開始萌芽了。公元前24世紀的帝堯時代,就設立了專職的天文官,專門從事"觀象授時"。早在仰韶文化時期,人們就描繪了光芒四射的太陽形象,進而對太陽上的變化也屢有記載,描繪出太陽邊緣有大小如同彈丸、成傾斜形狀的太陽黑子。 公元16世紀前,天文學在歐洲的發展一直很緩慢,在從2世紀到16世紀的1000多年中,更是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在此期間,我國天文學得到了穩步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我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大體可歸納為三個方面,即:天象觀察、儀器製作和編訂歷法。 長沙彗星圖
我國最早的天象觀察,可以追溯到好幾千年以前。無論是對太陽、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恆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陽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見天象,都有著悠久而豐富的記載,觀察仔細、??訝的程度,這些記載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在我國河南安陽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豐富的天文象現的記載。這表明遠在公元前14世紀時,我們祖先的天文學已很發達了。舉世公認,我國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記載。我國是歐洲文藝復興以前天文現象最精確的觀測者和記錄的最好保存者。 我國古代在創制天文儀器方面,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創造性地設計和製造了許多種精巧的觀察和測量儀器。我國最古老、最簡單的天文儀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來度量日影長短的,它最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已無從考證。 此外,西漢的落下閎改制了渾儀,這種我國古代測量天體位置的主要儀器,幾乎歷代都有改進。東漢的張衡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利作為動力的渾象。元代的郭守敬先後創制和改進了10多種天文儀器,如簡儀、高表、仰儀等。
編輯本段登封觀星台
世界天文史學界公認,我國對哈雷彗星觀測記錄久遠、詳盡,無哪個國家可比。我國公元前240年的彗星記載,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從那時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歸了30次,我國都有記錄。1973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長沙馬王堆的一座漢朝古墓內發現了一幅精緻的彗星圖,圖上除彗星之外,還繪有雲、氣、月掩星和恆星。天文史學家對這幅古圖做了考釋研究後,稱之為《天文氣象雜占》,認為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圖。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對各種形態的彗星進行了認真的觀測,不僅畫出了三尾彗、四尾彗,還似乎窺視到今天用大望遠鏡也很難見到的彗核,這足以說明中國古代的天象觀測是何等的精細入微。 登封觀星台
古人勤奮觀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變化,主要目的是通過觀察這類天象,掌握他們的規律性,用來確定四季,編制歷法,為生產和生活服務。我國古代歷法不僅包括節氣的推算、每月的日數的分配、月和閏月的安排等,還包括許多天文學的內容,如日月食發生時刻和可見情況的計算和預報,五大行星位置的推算和預報等。一方面說明我國古代對天文學和天文現象的重視,同時,這類天文現象也是用來驗證歷法准確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測定回歸年的長度是歷法的基礎。我國古代歷法特別重視冬至這個節氣,准確測定連續兩次冬至的時刻,它們之間的時間間隔,就是一個回歸年。 根據觀測結果,我國古代上百次地改進了歷法。郭守敬於公元1280年編訂的《授時歷》來說,通過三年多的兩百次測量,經過計算,採用365.2425日作為一個回歸年的長度。這個數值與現今世界上通用的公歷值相同,而在六七百年前,郭守敬能夠測算得那麼精密,實在是很了不起,比歐洲的格里高列歷早了300年。
編輯本段甲骨文干支表
我國的祖先還生活在茹毛飲血的時代時,就已經懂得按照大自然安排的「作息時間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周而復始的東升西落運動,使人類形成了最基本的時間概念— 「日」,產生了"天"這個最基本的時間單位。大約在商代,古人已經有了黎明、清晨、中午、午後、下午、黃昏和夜晚這種粗略劃分一天的時間概念。計時儀器漏壺發明後,人們通常採用將一天的時間劃分為一百刻的做法,夏至前後,「晝長六十刻,夜短四十刻」;冬至前後,「晝短四十刻,夜長六十科」;春分、秋分前後,則晝夜各五十刻。盡管白天、黑夜的長短不一樣,但晝夜的總長是不變的,都是每天一百刻。 甲骨文干支表
包括天文學在內的現代自然科學的極大發展,最早是從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文藝復興時期大致從14世紀到16世紀,大體相當於我國明初到萬曆年間。我國天文史學家認為,這200年間,我國天文學的主要進展至少可以列舉以下幾項:翻譯阿拉伯和歐洲的天文學事記;從公元1405-1432年的20多年間,鄭和率領艦隊幾次出國,船隻在遠洋航行中利用「牽星術」定向定位,為發展航海天文學做出了貢獻;對一些特殊天象做了比較仔細的觀察,譬如,1572年的"閣道客星"和1604年的「尾分客星」,這是兩顆難得的超新星。 我國古代觀測天象的台址名稱很多,如靈台、瞻星台、司天台、觀星台和觀象台等。現今保存最完好的就是河南登封觀星台和北京古觀象台。 我國還有不少太陽黑子記錄,如公元前約140年成書的《淮南子》中說:「日中有 烏。」公元前165年的一次記載中說:「日中有王字。」 戰國時期的一次記錄描述為「日中有立人之像」。更早的觀察和記錄,可以上溯到甲骨文字中有關太陽黑子的記載,離現在已有3000多年。從公元前28年到明代末年的1600多年當中,我國共有100多次翔實可靠的太陽黑子記錄,這些記錄不僅有確切日期,而且對黑子的形狀、大小、位置乃至分裂、變化等,也都有很詳細和認真的描述。這是我國和世界人民一份十分寶貴的科學遺產,對研究太陽物理和太陽的活動規律,以及地球上的氣候變遷等,是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世界天文史學界公認,我國對哈雷彗星觀測記錄久遠、詳盡,無哪個國家可比。《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的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的彗星,各國學者認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從那時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歸了30次,我國史籍和地方誌中都有記錄。實際上,我國還有更早的哈雷彗星記錄。我國已故著名天文學家張鈺哲在晚年考證了《淮南子·兵略訓》中"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這段文字,認為當時出現的這顆彗星也是哈雷彗星。他計算了近四千年哈雷彗星的軌道,並從其他相互印證的史料中肯定了武五伐紂的確切年代應為公元前1056年,這樣又把我國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的年代往前推了800多年。 我國古代對著名的流星雨,如天琴座、英仙座、獅子座等流星雨,各有好多次記錄,光是天琴座流星雨至少就有10次,英仙座的至少也有12次。獅子座流星雨由於1833年的盛大"表演"而特別出名。從公元902~1833年,我國以及歐洲和阿拉伯等國家,總共記錄了13次獅子座流星雨的出現,其中我國佔7次,最早的一次是在公元931年10月21日,是世界上的第二次紀事。從公元前7世紀算起,我國古代至少有180次以上的這類流星雨紀事

2. 近代天文地理學的發展有哪些

歐洲在文藝復興以後,科學有了極大的發展。在天文地理學方面的代表人物有「近代天文學始祖」稱號的丹麥天文學家第谷,有奠定天體力學的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有科學的天才——義大利天文學家、力學家、哲學家伽利略,有現代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有提出「大陸漂移說」的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

3. 什麼是天文與地理

天文學是研究天體、宇宙的結構和發展的科學,內容包括天體的構造、性質和運行規律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的科學.

4. 天文學和地理學既然沒有關系,為什麼在高中地理里有天文學的內容

地理學與天文學的一些早期分支如歷法學、行星測量學、天文測量學等關系比較密切,而射電天文學等等新興天文學分支又與大地測量學等地理學分支關系密切,所以兩個大的學科主幹可以說是關系密切的。但絕不能說地理學包括天文學,它與宇宙學關系則相當遙遠,幾乎可以說是不相往來的。

地理學在中國教育系統的文理分科中一般分入文科,天文學作為一種介紹性了解在地理學講義中一筆帶過。但如果具體到科研領域,地理學中,理科分支居多;天文學(實際上現在已經很難這么稱呼這個多學科的並行體系,比如行星地理學這種分支,已經很難分清屬於天文還是地理)包括宇宙學都是純粹的理科內容。它們越來越近似歸納於物理學了。

5. 如何學天文地理

(!天.你才初一吖..那國家地理素么的還是先別看吧.很多專業性的知識和術語看不懂的.不過他一般會有解釋.你可以先買一本看看
寒 .我剛沒注意你是初一的.那我有個建議哈.隨便說的。關於郭敬明的書別看的好.不是說他的書沒有好的地方.只是在價值上就等於看電視劇.素么日韓小說啦.網路小說啦也一樣.
看書的話.特別是你這個年紀.多看些評價高的作品還是很重要的. 對提高你的鑒賞水平和個人素質至關重要..推薦兩個作家.給你
王小波.你可以看看他的那本《王小波全集》長江文學出版社的.白色封皮的.
還有.嗯 周國平的《安靜》 數學不好的話.有個出版社出的推理系列很好看..新星出版社 嗯,現在又條件的話可以下些電影看看.需要的話我可以推薦幾部.)

...國家地理.很好的一本雜志.可能相對來說比較貴.
一個月20RMB.而已.少吃點素么就有了.
裡面的知識點權威而且和教材要求掌握知識點很多是一樣的..
裡面的文章都是地理學界的熱點是當今的熱門話題..
考試很可能考到. 我地理高考接近滿分的.問答扣了一點點.
不過我數學超爛- -..不好意思說分數了..
(全彩圖.其實相比於最小說素么的我覺得是很合理的價格
我現在還一直看呢..
很喜歡主編單之薔.我有一本他的集子 中國景色.)
至於語文的話.多看書多看些文學評論吧.我從小就愛看書.
語文一直還不錯的..班裡前幾名的樣子.
不一定是得名著的..不過現在的暢銷小說素么的.我建議先不要看
嗯..語文主要在積累.
我覺得學習上的話.有一點很重要..要耐得住寂寞.
真的.我現在大一.人緣比較好.常有人找我去著去那的..
但是我現在都一個人走。關系還是很好..但是你得讓自己的思想有自由的時間和空間..總是呆在小團體里.很有可能會失去自我.
當然..如果有個朋友.安靜.認真 不喧鬧.那就跟他一起走..
思想之花常人在學會適應孤獨.享受孤獨的過程中綻放~哈哈.好文藝.
好吧.說了那麼多.其實是到了大學.很孤獨...
關系很多.知己很少.或者說沒有..
這其實是通常狀況..所以.有時候 試著拒絕去KTV KFC 之類的..
試著一個人逛書店.逛校園吧~
我高中最愛做的事.(不過我們高中很大.樹很多.比較古老了.所以總是一圈一圈的逛.不知厭倦~)
嗯.最重要的就是讓你的心靜下來..可以試著在心裡對自己說話.說我想成為怎麼樣的人.今天我要做些什麼.之類的.
嗯.就這樣吧
希望對你有用..
首先天文知識和地理知識是兩個知識系統。
一般的天文知識,我們在小學和中學里已經學過,不必過深研究(因為天文知識比較深奧),遇到一些天文現象,如日蝕、流星雨等,在電視、網路上都會找到答案。
就地理知識來說,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國際關系,都與它的關。我認為如果不是地理專業的大學生,至少應該掌握中國、世界的一般性地理知識,如國家或城市所在位置,風土人情等。如果你能夠掌握一些天氣是怎麼形成的,各地地貌、河流、植物、動物的特點及成因,城市、工業、農業、交通的分布及原因等,那就更棒。
建議:多外出旅行,多問、多看、多思,你會掌握更多地理知識。

6. 天文學和地理學既然沒有關系,為什麼在高中地理里有天

其實天文學與地理學是密不可分的。
地理中的晝夜變化、季節變化、地-日-月三者關系、天文現象對地理現象的影響(大氣層、天氣、極光等)等,都與天文現象有關。
不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識,就無法對許多地理現象作出正確的認識和解釋。

7. 天文和地理有什麼關系啊

【歷史上的天文地理】: 「天文地理」泛指知識、學問。這種說法由來已久,例如許多舊小說中說到一個人很有學問,就說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著名天文學家有 甘德 落下閎 張衡 祖沖之 張遂(僧一行) 郭守敬 沈括等;天文學著作有《甘石星經》《靈憲》等 著名地理學家:裴秀 酈道元 徐霞客 魏源等;地理學著作《水經注》 《徐霞客游記》 《海國圖志》等【現在的天文學,地理學】: 【天文學】:(Astronomy)是觀察和研究宇宙間天體的學科,它研究天體的分布、運動、位置、狀態、結構、組成、性質及起源和演化,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 天文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一個顯著不同之處在於,天文學的實驗方法是觀測,通過觀測來收集天體的各種信息。 在古代,天文學還與歷法的制定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現代天文學已經發展成為觀測全電磁波段的科學。 【 地理學】:(geography)是關於地球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它是研究地球表層各圈層相互作用關系,及其空間差異與變化過程的學科體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部分。 【參考資料】: 天文:http://ke..com/subview/50651/6431497.htm 地理:http://ke..com/link?url=_eHknyAioCkcJw8U3AVAEbtZW--DwwzImo_ 天文地理:http://ke..com/link?url=I-_

8. 是否有天文地理學這門學科

沒有。
天文是天文,地理是地理,兩碼事兒。

9. 地理學是否包含天文

常識地理包括一小部分天文。但是總體來說是兩個不同的分離。

熱點內容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
淺談師德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03:09:46 瀏覽:807
怎麼瀏覽谷歌 發布:2025-07-18 02:29:49 瀏覽:51
之女教師 發布:2025-07-18 01:03:04 瀏覽:369
奧數物理 發布:2025-07-17 23:41:12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