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一試題
Ⅰ 高一物理經典試題
一滑塊(可視為質點),通過長度不計的細繩拴在小車上,小車上表面光滑。小車由靜止開始向右勻加速運動,經過2s,細繩斷裂。細繩斷裂後,小車的加速度不變,又經過一段時間,滑塊從小車左端掉下,在這段時間內,已知滑塊相對小車前3s內滑行了4.5m,後3s內滑行了10.5m。求
(1)小車底板長是多少?
(2)從小車開始運動到滑塊離開車尾,滑塊相對於地面移動的距離是多少?
關於第一問,是相對運動,那麼先分析下小球的受力,重力、支持力,沒有別的力,因為接觸面是光滑的,那麼,繩斷開之後,小球就以繩斷開的時刻小車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因為繩子斷開的時刻,滑塊和小車具有相同的速度,所以繩斷開之後小車相對滑塊做的是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注意是相對滑塊)
如果看不明白的話給你列個式子自己琢磨琢磨吧
相對位移就是小車前進的距離減去滑塊滑動的距離,這個距離都是對地的
小車的位移:設繩子斷開時小車的速度為v,加速度為a,那麼小車的位移
x1=vt+1/2at^2
滑塊的位移:因為滑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滑塊的位移x2=vt
相對位移x=x1-x2=1/2a^2
明白了么?
接下來列一部方程:1/2at1^2=4.5,t1=3,解得a=1m/s^2
再設整個過程用時t秒,那麼這里又有一個位移關系,就是t秒的位移減去(t-3)秒的位移等於10.5米,想不明白的話畫個數軸就明白了
那麼再列一步:1/2at^2
-1/2a(t-3)^2=10.5,就可以求出整個過程用時多長時間,自己求吧
總時間求出來之後,那麼總的相對位移就是1/2at^2,也就是小車的車長
第一問明白了第二問就簡單了,第二問問的是對地位移,那麼速度乘以時間就是對地位移,再加上前兩秒的勻加速運動的位移,所以你只需把繩子斷開時小車的速度(即滑塊的速度)求出來就行了
「經過2s,細繩斷裂。」我們在上一文中求出小車的加速度是1m/s^2,那麼經過兩秒小車的速度就是2m/s,也就是滑塊做勻速運動的速度
但願對你有幫助,這類相對位移的題目有點難度,在於它的關系繁亂,只要抓住相互聯系的量,就不怕了...比如這道題就是抓住了位移關系...通常是抓位移關系的,呵呵...
Ⅱ 高一物理試題
減速度a=ug=2m/s;得到最大速度V=at=0.4m/s,由V^2-v^2=2as算出s=0.04m,這數值看著很有問題。
所以加速距離L=x-s=4.96m,再用V^2-v^2=2as得到加速度a=?,到這里數值很蛋疼了,數值抄錯沒?
Ⅲ 高一物理試題庫
呵呵,是分為兩過程:1、勻加速,2、還是勻加速。
一、勻加速度到達10m/s時:摩擦力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所以物體在傳送帶的加速度是mgsin37+umgcos37=ma算出a=10m/s² 所以速度達10m/s時所需時間是1s。位移是s=1/2at²得s=5m
二、速度10m/s以後時:由於mgsin37>umgcos37這時摩擦力反向了,加速度:mgsin37-umgcos37=ma算出a=2m/s² 而剩下的位移是29-5=24m 所以s=vt+1/2at²得時間是2s
所以:1+2=3s
綜上:時間是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