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海洋生物紀錄片

海洋生物紀錄片

發布時間: 2021-07-29 21:39:30

㈠ 關於海洋的紀錄片有哪些

2011年版的《海洋》

《海洋》是一部以環保為主題,由法國著名紀錄片大師雅克·貝漢導演,Jacques Perrin 、 Lancelot Perrin 、Rie Miyazawa聯袂演出的紀錄片。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海洋
外文名:Oceans
其它譯名:海洋探秘
製片地區:法國 / 瑞士 / 西班牙
製片成本:7500萬美元/5000萬歐元
拍攝地點:全球
導 演:雅克·貝漢;雅克·克魯奧德
編 劇:雅克·貝漢;雅克·克魯奧德
類 型:紀錄片
主 演:雅克·貝漢,蘭斯洛特·佩林
片 長:104分鍾(法國);104分鍾(中國)
上映時間:2011年8月12日(中國)
分 級:USA:G
對白語言:英語
色 彩:彩色
imdb編碼:tt0765128
二、劇情簡介

《海洋》聚焦於覆蓋著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的「藍色領土」。法國導演雅克·貝漢與雅克·克魯佐德將深入探索這個幽深而富饒的神秘世界、完整地呈現海洋的壯美遼闊。真實的動物世界的冒險遠比動畫片中的故事來的精彩,接下來銀幕展開——巨大的水母群、露脊鯨、大白鯊、企鵝……毫不吝嗇在鏡頭前展示他們旺盛的生命力,讓人嘆為觀止。

「有一天,一個男孩兒看著大海,問我:這就是海洋?海洋是什麼?」這就是影片的開篇語。《海洋》拷問人類影響海底生命留下的痕跡。這不是一部資料片,而是一部紀實電影,是事實。整部影片沒有人為視角,沒有評論,只讓鏡頭說話。雅克·貝漢與雅克·克魯奧德(Jacques Cluzaud)希望通過影片促進人們對瀕危海洋世界的保護,並介紹部分瀕臨消亡的海洋生物

㈡ 海洋動物的紀錄片

網上有相關的視屏 《動物世界 》 《人與自然》《紀錄片》等等

㈢ 求幾年前曾經在cctv6播的一部關於海洋生物的紀錄片名

拉丁學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
英文名:Humpback whale
別名:大翅鯨、駝背鯨、巨臂鯨、鋸臂鯨
分類:
域: 真核生物域(Eukaryota)
界: 動物界(Mam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 哺乳綱(Mammalia)
目: 鯨目(Cetacea)
亞目:須鯨亞目
科: 須鯨科(Rorqual)
屬: 大翅鯨屬(Megaptera)
種: 座頭鯨[編輯本段]外型特徵
成體平均體長雄性為12.9米,雌性為13.7米,最大記錄雌性18米。體重25~35噸。體肥大,上頒廣闊,由呼吸孔至吻端沿中央線,以及上下須兩側有瘤狀突起。背鰭較小。位體後身長的2/3處。鰭肢很長,約為體長的1/3,為鯨類中最大者,其前緣具不規則的瘤狀突如鋸齒狀。尾鰭寬大,外緣亦呈不規則鉗齒狀。臉面褶溝較少,約14~35條,由下頒延伸達臍部。背部黑色,並有黑色斑紋,腹部黑色或出色,體包個體變異較大,鰭肢上方白色部分多於黑色部分,方白色。尾鰭腹面白色,邊緣黑色。口大,進食時上下頜間特殊韌帶結構可使口張開90度的角度。鯨須每側有270~400片,須板和須毛皆黑灰色。
呼吸時喚起的霧柱粗矮,高達4~5米。深潛水時露出巨大的尾鰭,常將體軀躍出水面,或側身豎起一側鰭肢。每年進行有規律的南北泅游。[編輯本段]習性
結群不大,多成對活動,性情溫順,同伴間眷戀性很強。每年進行有規律的南北洄遊:夏季洄遊到冷水海域索餌,冬季到溫暖海域繁殖,現下洄遊期不進食。游泳速度較慢。主食小甲殼類和群游性小型魚類。常發出類似「唱歌」的繁雜聲音,為動物學家所關注。座頭鯨的配偶為一夫一妻制,雌獸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約為10個月,每胎產1仔。當雌獸帶著幼仔時,往往另有1隻雄獸緊跟其後,它的任務是對入侵的其他鯨或小船進行攔截,不過要是遇上凶惡而狡猾的虎鯨時,它就無能為力了。像其它哺乳動物一樣,雌獸用乳汁喂養幼仔,乳汁由乳頭自動擠出,幼仔在水中吸食,幼仔發育很快,每天體重可以增長40-50千克,更令人嘆服的是雌獸在哺乳期間為幼仔的成長提供一切營養,而它自己卻很長時間沒有吃東西了,直到幾個月以後才開始尋找食物。雌獸與幼仔之間也常常是溫情脈脈的,幼仔用兩鰭觸摸著雌獸,有時好像是抓在雌獸的身上。座頭鯨的壽命為60-70年。[編輯本段]行為
座頭鯨是有社會性的一種動物,性情十分溫順可親,成體之間也常以相互觸摸來表達感情,但在與敵害格鬥時,則用特長的鰭狀肢,或者強有力的尾巴猛擊對方,甚至用頭部去頂撞,結果常造成皮肉破裂,鮮血直流。它游泳的速度很慢,每小時約為8~15公里,在海面緩緩游動時,就像一座冰山一樣,身體的大部分沉在水下,有時又象是一個自由飄浮的小島,人們在海岸上也能看到它露出海面的身體。游泳、嬉水的本領十分高超,有時先在水下快速游上一段路程,然後突然破水而出,緩慢地垂直上升,直到鰭狀肢到達水面時,身體便開始向後徐徐地彎曲,好像雜技演員的後滾翻動作。它可以鑽入水中快速潛水游動,僅用幾秒鍾就消失在波浪之下,進入了昏暗的深淵。露出水面呼吸時,從鼻孔里會噴出一股短粗而灼熱的一種油和水蒸汽混合的氣體,把周圍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形成一股蔚為壯觀的水柱,同時發出洪亮的類似蒸汽機發出的聲音,被稱之為「噴潮」或「霧柱」。有時它還興奮得全身躍出水面,高度可達6米,落水時濺起的水花聲在幾公里外都能聽到,動作從容不迫,優美動人。在它的皮膚上不僅常附著藤壺和茗荷等蔓足類動物,而且攜帶著許多諸如鯽魚一類有吸盤的動物,加起來足有半噸重之多,然而這似乎絲毫也不影響它的行動和情緒。[編輯本段]進食方法
座頭鯨進食的方法也很奇妙,首先是沖刺式進食法,將下齶張得很大,側著或仰著身子朝蝦群沖過去,然後把嘴閉上,下齶下邊的折皺張開,吞進大量的水和蝦,最後將水排除出去,把蝦吞食;第二種方法叫轟趕式進食法,將尾巴向前彈,把蝦趕向張開的大嘴,這種方法也是只有當蝦特別密集時才適用;第三種方法是從大約15米深處作螺旋形姿勢向上游動,並吐出許多大小不等的氣泡,使最後吐出的氣泡與第一個吐出的氣泡同時上升到水面,形成了一種圓柱形或管形的氣泡網,像一隻巨大的海中蜘蛛編結成的蜘網一樣,把獵物緊緊地包圍起來,並逼向網的中心,它便在氣泡圈內幾乎直立地張開大嘴,吞下網內的獵物。這種捕食方法,同捕魚者用兩只漁船拉曳大型漁網,逐漸迫使魚蝦接近水面,然後一網打盡的情景一樣。當獵物數量稀少時,座頭鯨常常單獨或僅有2~3隻在一起覓食,而當獵物數量很多時,便形成8隻左右的較大群體,有時不同群體之間還會互相爭食。因此,食物的多少、分布和種類,也會直接影響座頭鯨的數量。[編輯本段]神秘之歌
在鯨類王國中,座頭鯨是一種地地道道的奇鯨了。它不僅外貌奇異、行蹤神秘,而且智力出眾、「歌聲」悅耳。聽覺敏銳,因此受到海洋生物學家、音樂家、攝影師的鍾愛。
座頭鯨長相奇妙,背部不像一般鯨那樣平直,而是向上弓起,故又名「弓背鯨」,或「駝背鯨」;背鰭很短小,胸部鰭狀肢窄薄而狹長,呈烏翼狀,所以又叫「巨臂鯨」。「大翼鯨」。座頭鯨尾葉腹面顏色雪白,鰭狀肢特別長,背部黑色,鰭狀肢前面腹部具有許多很顯眼的縱形肉指,所以,只要座頭鯨躍出水面,人們就可以認出來了。
座頭鯨有一個很特殊的彼此拍打和跳躍的動作,它們用自己特有的鰭狀肢或寬薄的鯨尾葉去拍打同夥,或者互相觸體跳躍。對此人們有種種猜測:有的人說是一種發情表現,有的人說那是發怒產生的,還有人說這純粹是天性愛好。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至今仍是個謎。
座頭鯨還是個一流的表演能手。它拿手的幾個節目都有激動人心的效果。第一個節目是「高垂直上升」。座頭鯨在海面上突然破水而出,高高上升,身體徐徐向後彎曲。好似雜技演員的後滾翻動作,體態優美似舞女:落水時,幾千米外部能聽到濺水聲。第二個節目是「翹尾下潛」,一頭十幾米長,幾十噸重的龐然大物,僅僅幾秒鍾功夫,就可迅速潛入水中。潛水時,總是先翹起尾葉,然後頭部直入水中,身後帶著「一鍋旋渦」,以極其優美的姿態消失在大海之中。第三個節目是無與倫比的合唱。座頭鯨合唱,大海是歡樂的宮殿大廳,隆隆的巨聲復雜多變,包含著「悲嘆」、「呻吟」、「顫抖」、「長吼」、「打鼾」等18種不同聲音,節奏分明,抑揚頓挫,交替反復,恰似旋律優美的交響樂。1977年春天,美國將座頭鯨的歌聲同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聯合國60個成員國55種不同語言錄進同一張唱片里,足見它們的歌聲身價之高![編輯本段]分布與現狀
大部分棲息於太平洋一帶,總數只剩下4000隻左右。中國黃海、東海、南海均有分布。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雖然如此,它也無法平靜地生活,除了人類的獵殺外,世界性的觀鯨旅遊活動也越來越多,形成對座頭鯨生活的新的威脅,遊客們產生的喧鬧聲干擾了座頭鯨的覓食活動,拋棄的大量塑料食品袋等廢物被座頭鯨誤食後積聚在胃腸里,來自大型船隻螺旋漿的拍擊聲更是使它無法平靜下來。而有些捕鯨業發達國家拒絕實行禁止捕鯨法,更加使它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
日本政府07年12月21日宣布,日本捕鯨船隊將不再於南極洲海域的捕鯨活動中捕殺座頭鯨,這是日本四十年來首次放棄捕殺座頭鯨,國際社會對此表示謹慎的歡迎.

㈣ 求一些海洋生物的紀錄片比如水母,鯊魚鯨魚海鰻什麼的……越多越好

所有的恐怕每人能回答,只能給你列舉一部分: 1.海豚 2.鯨魚 3.海馬 4.海星 5.章魚 6. 鯊魚 7.海獅 8.龍蝦 9.海龜 10.水母 11.珊瑚 12.大小黃魚 13.沙丁魚 14.蝠鱝 15.海牛 16.海豹 17.玳瑁 18.海膽 19.鮟鱇 20.飛魚 21.寄居蟹 22.河豚 23.綠海龜 24.雙髻鯊 25.藍鯨 26.抹香鯨 27.獨角鯨 28.虎鯨 29.寬吻海豚 30.槍烏賊 31.大王烏賊 32.章魚 33.河魨 34.海筍 35.舌形貝 36.海綿 37.三葉蟲(已滅絕) 38.海參 39.箭魚 40.海螺 41.牛鯊 42.真掌鰭魚 43.缽水母 44.海月水母 45.紅珊瑚 46.百珊瑚 47.半月珊瑚 48.寶貝 49.貓耳貝 50.海參先這些,打字打得惡心死了

㈤ 有沒有關於「深海生物」和「巨型水生物」的紀錄片

目前也只能說是抄未知 但能掀翻10萬噸襲船的巨型生物是不太可能存在的 有如此巨大力量的生物體型必定要比藍鯨還要大幾十倍甚至百倍 那麼體型如此巨大的生物必須以供有它生存的環境 地球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最深的查林傑海淵平均寬是69公里 假設這巨型海怪按照能夠掀翻10萬噸的力量來計算 那麼體長至少要達到1000米 這么巨大的生物生活在這種環境中 它的怎麼活動?能量來源是什麼 它吃什麼?如果真存在這么大的怪物 海底的生物早被它吃光了 他像哥斯拉那樣爬上岸來 但陸地上的生物也不夠它塞牙縫的 即使它會像藍鯨那樣吃磷蝦 那它的進食頻率也遠遠超過了生物的繁殖周期頻率了 所以這一切也只能是未知的

㈥ 求一些海洋生物的紀錄片比如水母,鯊魚鯨魚海鰻什麼的……越多越好,最好是b站的

藍色星球第一季,在B站一搜就找得到。
第二季被騰訊搶了

㈦ 央視播過的一個講史前海底生物的紀錄片,叫什麼名字

《國家地理 史前掠食動物 巨齒鯊》.描述太簡單了,關於史前生物的紀錄片形式的視頻很多,像<與巨獸同行><海洋巨獸史前探險>,而關於下水和巨大鯊魚的,最符合的就是巨齒鯊這個了.

熱點內容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
淺談師德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03:09:46 瀏覽:807
怎麼瀏覽谷歌 發布:2025-07-18 02:29:49 瀏覽:51
之女教師 發布:2025-07-18 01:03:04 瀏覽:369
奧數物理 發布:2025-07-17 23:41:12 瀏覽:318
中西方歷史 發布:2025-07-17 21:55:02 瀏覽:867
師生倫理關系電影 發布:2025-07-17 21:35:16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