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天津地理位置優勢

天津地理位置優勢

發布時間: 2021-07-29 21:55:10

1. 天津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天津地處華北平原北部,東臨渤海、北依燕山,位於東經116°43'至118°04',北緯38°34'至40°15'之間。市中心位於東經117°10',北緯39°10'。天津位於海河下游,地跨海河兩岸,北南長189千米,西東寬117千米。

陸界長1137千米,海岸線長153千米。是北京通往東北、華東地區鐵路的交通咽喉和遠洋航運的港口,有「河海要沖」和「畿輔門戶」之稱。對內腹地遼闊,輻射華北、東北、西北13個省市自治區,對外面向東北亞,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

(1)天津地理位置優勢擴展閱讀:

地形地貌:

天津地質構造復雜,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積物覆蓋。地勢以平原和窪地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漸下降。北部最高,海拔1052米;東南部最低,海拔3.5米。全市最高峰:九山頂(海拔1078.5米)。地貌總輪廓為西北高而東南低。

天津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種地形,平原約佔93%。除北部與燕山南側接壤之處多為山地外,其餘均屬沖積平原,薊縣北部山地為海拔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靠近山地是由洪積沖積扇組成的傾斜平原,呈扇狀分布。傾斜平原往南是沖積平原,東南是濱海平原。

2. 天津在中國的地位

天津經濟速度發展太慢
老國企太多,管理滯後,不僅拖經濟發展的後腿,而且嚴重污染環境
在全球10大污染嚴重城市榜上有名
而且天津窗口行業服務態度極差,嚴重影響了天津在外地人心目中的形象,不但影響口碑,也影響了投資。

3. 天津石化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勢

天津石化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東臨渤海油田,南靠大港油田,佔地面積13.24平方公里,與天津市區和塘沽新港有鐵路、公路相通,與大港油田和天津港南疆石化碼頭有輸油管線相連,在天津港石化碼頭建有原油、成品油庫區和接卸設施,地理位置優越,海陸運輸方便。

4. 天津港主要的區位優勢

一、配套交通發達

天津港是中國華北、西北和京津地區的重要水路交通樞紐,對外交通十分發達,已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立體交通集疏運體系。

天津港與京哈鐵路、京滬鐵路、京津城際鐵路三條鐵路干線交匯,並外接京廣鐵路、京九鐵路、京包鐵路、京承鐵路、京通鐵路、隴海鐵路、包蘭鐵路、蘭新鐵路等干線與全國鐵路聯網。

天津港公路成網,四通八達,與京津塘高速公路、丹拉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津晉高速公路、形成輻射狀公路網路,連接了北京、天津及華北、西北地區各省市。

二、市場廣闊

天津港地處環渤海及京津冀經濟圈,腹地深厚,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市場廣闊。京津冀位於東北亞中國地區環渤海心臟地帶,是中國北方經濟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區,越來越引起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矚目。

三、國家政策支持

中國將打造新亞歐大陸橋和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作為深化對外開放的重點,而天津港正處於亞歐大陸橋橋頭堡的地位同時又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戰略城市。

隨著東北振興、中部端起、西部大開發戰落的實施,天津港所輻射的腹地經濟不斷發展,北京經濟圖、京津冀城市群、天津自貿區等相關概念的提出,使得天津港處於帶動北方,乃至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地位。

(4)天津地理位置優勢擴展閱讀

天津港的歷史沿革

東漢時期,封建王朝出於軍事上運送兵員、轉運漕糧的需要,徵集民夫,開鑿河渠,使諸河相通,合流人海,形成了以海河為主體的內河航運網。

唐代,天津港形成。

明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將直沽賜名「天津"。

清咸豐十年(1860年),天津港對外開埠,成為通商口岸。

民國26年(1937年),經歷七七事變後,侵華日軍入侵中國,接管了在天津和塘沽的大部分碼頭,天津港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內河外貿港口。

民國34年(1945年)天津新港因日本投降和國民黨軍隊撒離時遭到破壞,變成了百孔干瘡的死港 。

1951年8月24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修建塘沽天津新港。

1959年,天津港因中國遭受三年自然災害、物資供應極度匱乏的情況下,開始第二次港口擴建工程。

1952年10月17日,天津港重新開港。

1966年,天津港新建萬噸級以上泊位5個,吞吐量一舉突破500萬噸,結束了天津港不能全天候接卸萬噸巨輪的歷史。

2005年,天津港完成10萬噸級航道和大型油碼頭的建設,建成深水大港和集裝箱中轉港及中國北方的航運、物流中心 。

5. 比較北京和天津的地理位置和資源條件,分析評價天津在首都經濟圈中所起的作用.

在地理位置方面,北京和天津各有優勢.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端,扼守連結東北與關內的咽喉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聯系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的交通要道.而天津地處太平洋西岸環渤海灣邊,是護衛首都的重要屏障和出海口,區位優勢明顯.

天津是首都經濟圈的主角之一.由於歷史的原因,天津的工商業繁榮發達,基礎很好.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輕紡等支柱產業在全國具有優勢地位.天津是定位為「北方經濟中心」的直轄市,目前已經列入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城市.

6. 詳細介紹一下天津的地理位置

天津地處華北平原北部,東臨渤海、北依燕山,位於東經116°內43'至118°04',北緯38°34'至40°15'之間。市容中心位於東經117°10',北緯39°10'。天津位於海河下游,地跨海河兩岸,北南長189千米,西東寬117千米。

陸界長1137千米,海岸線長153千米。是北京通往東北、華東地區鐵路的交通咽喉和遠洋航運的港口,有「河海要沖」和「畿輔門戶」之稱。對內腹地遼闊,輻射華北、東北、西北13個省市自治區,對外面向東北亞,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

(6)天津地理位置優勢擴展閱讀

生物資源:

天津地區植被大致可分為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灌草叢、草甸、鹽生植被、沼澤植被、水生植被、沙生植被、人工林、農田種植植物等11種。

地熱資源:

天津地區地熱資源屬於非火山沉積盆地中、低溫熱水型地熱。水溫多為30℃至90℃,具有埋藏淺、水質好的特點,已發現的10個具有勘探和開發利用價值的地熱異常區,面積2434平方千米,熱水總儲藏量達1103.6億立方米,是中國迄今最大的中低溫地熱田。

7. 天津市各區域分析

北辰:位於河北省邊界,重要樞紐簡介天津和河北。也是因為它比較靠近河北,多重工業發展,整體居住環境較差。同時處於天津和河北的中間地帶,一直處於尷尬階段,被雙方都需要卻又被雙方所忽視(因其注重自身發展而無暇兼顧中間地帶)。整體客群定位多是北辰或河北上班族,對於居住環境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對於交通方面要求較高(地鐵1號線的便利等)。總體來講,不適合養老和改善人群,升值空間有但並不是最好的投資選擇。

西青:西青以其便利的交通條件和自身的文化底蘊(楊柳青年畫)被大家所知。再加上離南開市中心較近的優越地理位置、集中的大學城,深得大家喜愛。但伴隨著基本的配套日益完善,張家窩和中北鎮發展的幾乎定型,換個思路來講(市中心的房子再漲價,雖基數大,但其上調幅度有限),而相比於還並不是很完善發展卻正在進行集中建設的地塊、區域,那麼後者更值得期待。發展和發展中差一個中字,但是其力度和速度卻有待比較。而對於集中的年輕客群來講,他們看到這里從曾經的一般到之後的產業配套日益齊全,他們更願意留在這里,生活壓力沒有那麼大,而且整體的房價集中在2萬左右。但多是剛需客群(結婚想離市裡近一點)。

津南:靠近河西,受到河西區的經濟輻射,近年來發現較快。同時津南規劃有海河教育園區,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的本科校區都准備搬遷至津南。所以津南在未來幾年來發展的前景非常好,津南面積廣,比較好的板塊有雙港(多是老城區人),辛庄(單價在2萬左右),海河教育園區,鹹水沽板塊。整體發展呈現強弱分明,靠近濱海新區的鹹水沽較弱,靠近市區的辛庄較強。又因辛庄本身地鐵1號線的同行使得地鐵線下的首創和金地深受喜愛。周邊集中大量開發商,永旺和基礎配套的日益完善,使得津南辛庄區域的房價一直上漲較快。主要客群是首次改善(多為洋房)和在河西區和海教園上班的白領,整體的生活氣息比較濃烈,不似海教園那般空洞無力(因為海教園現在還在建設中,預計5-10年成熟)。

東麗:距離濱海新區較勁,客群也多是從那邊過來或者空港經濟區上班,不多介紹,因為價格較低,距市裡較遠多用於養老和在空港或濱海新區上班的人群。單價在1.5萬左右。


8. 天津在地理上有優勢,以後有可能會成為大都市嗎

天津是最不起眼的直轄市,盡管是百年天津。提及一線城市,唯有北上廣或北上廣深,天津幾乎沾不到邊。重慶也是直轄市,但是近年重慶以GDP增速全國第一屢屢進入人們的視野。


9. 天津港口的地理優勢

天津港,也稱天津新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海河入海口,處於京津冀城市群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交匯點上,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港口和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天津港是在淤泥質淺灘上挖海建港、吹填造陸建成的世界航道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港.目前,天津港主航道水深已達21米,可滿足30萬噸級原油船舶和國際上最先進的集裝箱船進出港。
天津港地處渤海灣西端,位於海河下游及其入海口處(地理坐標為:東經 117 ° 42 ′ 05 ″、北緯 38 ° 59 ′ 08 ″),是環渤海中與華北、西北等內陸地區距離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也亞歐大陸橋最短的東端起點。
天津港是我國華北、西北和京津地區的重要水路交通樞紐,對外交通十分發達,已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立體交通集疏運體系。京哈、京滬、京津三條鐵路干線在此交匯,並外接京廣、京九、京包、京承、京通、京坨、石德、石太、隴海、包蘭、蘭新等干線與全國鐵路連網。北達北京、內蒙古和東北,南抵華東、華南各地,西連西部和西北部內陸地區,進而連通蒙古俄羅斯及歐洲各國。公路成網,四通八達,京津唐高速公路、丹拉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 103 國道)、津晉高速、海防公路等形成輻射狀公路網路,連接了北京,天津及華北、西北地區各省市。
根據天津港的地理位置、腹地經濟發展需求以及在我國和區域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天津港是我國沿海主樞紐港和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是京津冀現代化綜合交通網路的重要節點和對外貿易的主要口岸,是華北、西北地區能源物資和原材料運輸的主要中轉港,是北方地區的集裝箱干線港和發展現代物流的重要港口。

10. 天津的地理位置

天津市位於北緯38°34'至40°l5',東經ll6°43'至ll8°04'之間,地處太平洋西岸環渤海灣邊。從市中心區向西北行l37公里即達首都北京。天津處於國際時區的東八區。
地形

天津位於海河下游,地跨海河兩岸,境內有海河、子牙新河、獨流減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和薊運河等穿流入海。市中心距海岸50公里,離首都北京120公里,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就是京師門戶,畿輔重鎮。天津又是連接三北-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從天津到東北的沈陽,西北的包頭,南下到徐州、鄭州等地,其直線距離均不超過600公里。 天津還是北方十幾個省市通往海上的交通要道,擁有北方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有30多條海上航線通往300多個國際港口,是從太平洋彼岸到歐亞內陸的主要通道和歐亞大陸橋的主要出海口。其地理區位具顯著優勢,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氣候

天津位於中緯度歐亞大陸東岸, 面對太平洋,季風環流影響顯著,冬季受蒙古冷高氣壓控制,盛行偏北風;夏季受西太洋副熱帶高氣壓左右, 多偏南風。天津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型氣候,有明顯由陸到海的過渡特點:四季明顯,長短不一;降水不多,分配不均;季風顯著,日照較足;地處濱海,大陸性強。年平均氣溫12.3℃。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可達26℃;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為-4℃。年平均降水量為550~680毫米,夏季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80%。

土地

天津北部薊縣山地土壤,是岩石風化形成的薄層殘積土,其餘地區是第四紀沉積物發育而成的土壤,在農業生產上具有較高肥力。全市農業用地67.17萬公頃,非農業用地45.9萬公頃。在海河下游濱海地區尚有待開發的荒地灘塗120多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

已發現具有開采價值的礦藏資源有20多種。主要有錳、錳硼石、金、鎢、鉬、銅、鋁、鋅、石灰岩、大理石、麥飯石、重晶石、天然油石等多種金屬和非金屬,燃料礦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氣,埋藏在平原地下和渤海大陸架等。

水資源

天津地跨海河兩岸,而海河是華北最大的河流,上游長度在1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300多條,在中游附近匯合於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運河,五河又在天津金鋼橋附近的三岔口匯合成海河幹流,由大沽口入海。幹流全長 72公里,平均河寬100米,水深3-5米,歷史上河通航3000噸海輪。

引灤入津輸水工程是天津80年代興修的大型水利工程,把水引到天津,每年引到天津,每年向天津輸水10億立方米。天津地下水蘊藏量豐富,山區多岩溶裂隙水,水質最好,礦化度低,泉水流量一般在7.2-14.6噸/小時,雨季最大可達720-800噸/小時。全市有庫大型水庫3座,總庫容量3.4億。

生物資源

濱海地帶多耐鹽鹼植物。樹木有白蠟、槐、椿、柳、楊、泡桐等;近年發展梨、棗、杏、桃、葡萄、蘋果等林果。積水窪地生長有蘆葦、菖蒲及人工栽培的菱、藕。北部山地盛產油松、側柏核桃、板栗、紅果、柿子。 有一定數量,野生動物多屬平原草原型,如野山羊、獐子、刺蝟、松鼠和鳥類。陸上的坑塘、水庫有淡水魚類約計30種左右,產量較多的有鯉、青、草、鰱、梭等魚種。

熱點內容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
淺談師德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03:09:46 瀏覽:807
怎麼瀏覽谷歌 發布:2025-07-18 02:29:49 瀏覽:51
之女教師 發布:2025-07-18 01:03:04 瀏覽:369
奧數物理 發布:2025-07-17 23:41:12 瀏覽:318
中西方歷史 發布:2025-07-17 21:55:02 瀏覽:867
師生倫理關系電影 發布:2025-07-17 21:35:16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