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照相機
⑴ 物理——照相機模型的製作方法
1.材料准備
凸透鏡1 個 (焦距10 厘米以內) , 10 厘米×8 厘米的薄毛玻璃1 塊, 薄卡紙1 張, 膠水1 瓶, 剪刀1 把內, 馬糞紙若干.
2.製作步驟
①制容作暗箱: 用薄卡紙折成10.5 厘米×8.5 厘米×5.0厘米的暗箱邊框, 接縫處用膠水粘牢, 四角可用馬糞紙折成三稜柱粘接加固.
②固定像屏: 用薄卡紙給毛玻璃做出邊框 (見圖光—13) , 邊框的邊線處留出1 厘米寬的一條, 以備向外折後固定在暗箱邊框內.
③製作鏡頭筒: 用薄卡紙做出凸透鏡的邊框, 再用薄卡紙做出鏡筒, 鏡筒分內、外兩個.外鏡筒以內鏡筒在其內可以前後移動為宜.內鏡筒前端固定凸透鏡, 固定鏡頭的方法參照固定像屏的方法.每個鏡筒長度3-4 厘米即可.
④製作面板: 剪出11 厘米×9 厘米的馬糞紙1 張, 在其對角線交點處挖出與外鏡簡直徑相同的圓孔, 並將外鏡筒固定在圓孔上, 然後將面板固定在暗箱邊框上.
⑤密封暗箱及面板的漏光處.
⑥把鏡頭內筒插入外筒中.前後調節鏡頭的位置, 同時觀察毛玻璃上的像.把視野中某物體的像調清晰為止.
⑵ 初中物理課上講的照相機原理
照相機來的原理是的直線傳播性質和自光的折射與反射規律。
物體的景象通過光線的直線傳播,將物體的光線經過折射或反射准確地聚焦在像平面上,感光材料接收光子能量,形成潛影,膠片經過顯影、定影就能得到照片。
(2)物理照相機擴展閱讀:
通常,照相機主要元件包括:成像元件、暗室、成像介質與成像控制結構。
成像元件可以進行成像。通常是由光學玻璃製成的透鏡組,稱之為鏡頭。小孔、電磁線圈等在特定的設備上都起到了「鏡頭」的作用。
成像介質則負責捕捉和記錄影像。包括底片、CCD、CMOS等。
暗室為鏡頭與成像介質之間提供一個連接並保護成像介質不受干擾。
控制結構可以改變成像或記錄影像的方式以影像最終的成像效果。光圈、快門、聚焦控制等。
⑶ 初中物理:數碼照相機相當於一個什麼鏡
數碼照相機的鏡頭就相當於一個凸透鏡,膠片(或是數碼相機的感光器件)就處在這個凸透鏡的焦點附近,或者說,膠片與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大至約等於這個凸透鏡的焦距。
凸透鏡能成像,一般用凸透鏡做照相機的鏡頭時,它成的最清晰的像一般不會正好落在焦點上,或者說,最清晰的像到光心的距離(像距)一般不等於焦距,而是略大於焦距。具體的距離與被照的物體與鏡頭的距離(物距)有關,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實際上總是大於焦距)。
由於我們照相時,被照的物體與相機(鏡頭)的距離不總是相同的,比如給人照相,有時,想照全身的,離得就遠,照半身的,離得就近。也就是說,像距不總是固定的,這樣,要想照得到清晰的像,就必須隨著物距的不同而改變膠片到鏡頭光心的距離,這個改變的過程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調焦」。
這里有一些關於照相機的物理題目供你參考:1.有一個焦距是15cm的凸透鏡,要想用它產生縮小的實像,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應(大於30
)cm;要想用它成放大的實像,物體的位置應在(15cm到30cm之間
);若要把它作放大鏡使用,物體的位置應(
在焦距以內)。</p>2.經常提到的:①小孔成像
②平面鏡成像
③熒幕上的像
④放大鏡中的像,其中正確的是(D
)</p>A屬實像的有:①②③
B屬虛像的有:②③④C反射而成的像:①②
D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3.(1)
投影儀投放到屏幕的畫面太靠上,你打算怎樣調節平面鏡與凸透鏡的夾角:(
夾角減小
)</p>(2)
使用時,若想讓屏幕上的像大一些,應該把鏡頭往(下)(填上或下),同時把投影儀搬得離屏幕遠一些。</p>4.用「傻瓜」相機給同學照相時,為了使人物畫面大些,相機與同學的距離應變大還是變小?<strong>變大</strong>如果你用的是手動調速.調距相機,你應如何調節鏡頭與膠片的距離?<strong>增大鏡頭與膠片的距離</strong>如果條件可能,你有一架變焦鏡頭相機,你應如何變動焦距?<strong>減小</strong>5.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
)透鏡。照相時景物在(
鏡頭2倍焦距以外
)處,通過鏡頭成(倒
)立的(
縮小的實)像,像比實物(小)。當景物距照相機的距離一定時,要想使像正好落到感光膠片上,就要調節(膠片
)與(
鏡頭)之間的距離,得到的像才是清晰的。
⑷ 初二物理照相機
1.光圈數值越大,進光面積越(小 );快門數值越大,進光時間越(短 )
2.後一種組合方式的進光時間基本上是他前一種組合方式的(2 )倍,進光面積為(1.5 )倍
3.計算光圈一行的最後一格應填的數字 1.8
4.你用非自動調節照相機照相時發現要拍的景物的像偏小,你該怎麼辦? 離景物近些,或者使焦距變小。
5.若只調節照相機中的光圈數,那麼當光線較暗時拍攝,應選用(大 )光圈數為好 ,(實際數字小)
表格:組合方式A 光圈16 快門15
B 11 30
C 8 60
D 5.6 125
E 4 250
F 2.8 500
G ( 1.8) 1000
⑸ 在3dmax中物理相機和普通相機怎麼差別這么大
vr物理相機和max本身帶的相機相比,它能模擬真實成像、能更輕松的調節透視關系。單靠相機就能控制暴光,另外還有許多非常不錯的其他特殊功能和效果。 由於筆者本人對攝影了解甚少,先在網上搜集了幾篇文章,了解一下它的參數。 Basic parameters :基本參數 type:類型 still cam照相機 movie cam攝影機 video攝像機 targeted目標點 film gate(mm)片門大小 focal length(mm)焦距 zoom factor放大系數 f-number光圈系數 target distance目標點距離(但targeted未勾選時有效) distortion扭曲 distortion type扭曲類型 quadratic平方 cubic立方 vertical shift 垂直糾正 guess vertical shift 自動垂直糾正 specify focus手動調焦 focus distance焦距(當specify focus勾選時有效) exposure暴光 vignetting漸暈 white balance白平衡 shutter speed(1/x)快門(照相機) shutter angle(deg)快門角度(攝影機) shutter offset(deg)快門偏移(攝影機) latency
⑹ 照相機中的物理知識.
光圈的功能:
*
與快門相配合,控制曝光;
*
與鏡頭焦距、物距配合,控制景深。內
快門:快門是容裝在鏡頭中間孔徑旁或膠片平面的前部位置的用以控制曝光的裝置。(1/30秒和1/60秒差一級)。
快門的功能:
*
與光圈配合用來控制曝光量;
*
在拍攝動態物體時,控制其被攝動態物體的虛實。
焦距:焦距,既「焦點距離」的簡稱。焦距決定著被攝體在膠片上所形成的影響大小。焦距越大,在膠片上形成的影像越大。
焦距的功能:
*
可以在拍攝位置不變的條件下,通過改變鏡頭焦距改變被攝體在膠片上的影像面積;
*
可以隨著焦距的改變,壓縮或加大被攝體之間的物距;
*
可以改變畫面的景深;
⑺ 物理,照相機
選2.
往前走,物距縮小,成像變大。鏡頭向前伸,焦距變大,成像變大。所以拍攝的人就變大很明顯。
如果只是選擇題,就這樣想:近大遠小,無論走近,還是鏡頭伸長,都離被攝物體近了,近了就大了。反之,遠小,很簡單,是吧。
⑻ 物理 照相機
因為看水中物體要比際物體要近一些(光的折射),所以倒出水後,物體遠了,根據照像機原理,物距遠了,像距要近一些,所以鏡頭要後伸才能使像距近些。所以答案:往後伸
⑼ 物理-照相機的原理
成像原理簡單地說就三部分:小孔成像,鏡頭的屈光效應,銀鹽效應。
五百年內前的文藝復興時期,容人們發現了暗箱效應,即小孔成像。
鏡頭的屈光效應則是由古羅馬人發現的,視力不佳的學者發現,透過球面玻璃,他們能看清本來模糊的文字。
而銀鹽效應是18世紀科學家發現的,就是銀鹽暴露在日光下會逐漸變黑。
以上三種效應構成了照相機最初的模型。
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感光是物理反應。